家父是康熙 第117章 声东击西

小说:家父是康熙 作者:大司空 更新时间:2025-01-18 05:45:48 源网站:2k小说网
  “内阁奉上谕,著皇四子、雍郡王胤禛,巡视湖广境内扬子江大堤……钦此!”

  旨意明发天下,全国的封疆大吏们,就都知道了老四的行踪。

  而胤禑呢,表面上,还猫在贝勒府里,舒坦的休婚假。

  明明要查江南的科场弊案,康熙却故意放出烟雾弹,指东打西的让噶礼和张伯行事先无法防备。

  这就是康熙的高明之处了!

  老四的钦差官船,从通州码头出发后,在抵达天津卫之前,悄悄的接了身穿便装的胤禑上船

  然后,钦差官船沿着大运河,一路向南行驶。

  胤禑负手立于窗前,默默的注视着,岸边的纤夫们。

  只见,纤夫们,个个衣不蔽体的赤着双脚,一边喊着凄凉的号子,一边吃力的拉着沉重的官船前行。

  不管是前明,还是鞑清,底层的穷苦老百姓,都是被官府压迫的对象。

  因运河上的船闸众多,老四的钦差官船,每天都只能走固定的行程。

  多一程,少一程,都不可能。只能是,日出而行,黄昏则停。

  胤禑从不结党,老四更是有名的刻薄孤臣,他们在运河沿途的各地,都没有心腹门下。

  所以,各地官府的迎来送往活动,一律被老四拒绝了。

  “整天吃吃喝喝,浪费的都是民脂民膏。”老四很看不惯官场上高接远送的歪风邪气。

  胤禑微微一笑,跳了个马五进四,却没吱声,由着老四狂喷毒液。

  由于常年参与修堤、赈灾、放粮、查账等具体的政务,在所有皇子之中,老四是最了解民间疾苦的一个。

  老四的任务是,查清楚江南科场舞弊的情况。实话说,以老四的卓越能力,并非难事,也没有任何生命危险。

  胤禑就不同了。

  和京城的禁旅八旗,经常需要出远门打仗不同,江南的驻防八旗兵,自从平了三藩收了台湾之后,就逐渐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

  导致的结果是一个恶性循环:江南的八旗兵们,越是无能,朝廷越不想调动他们。结果,战斗力持续衰落。

  胤禑这次去江南,就是要裁弱留强,以帮助驻防八旗兵,恢复国初的武勇。

  康熙看得清楚,江南的八旗兵和绿营兵们,虽然上战场砍人不行,若是丢掉了铁杆庄稼,很可能铤而走险的对胤禑下毒手。

  史有明证,一旦被逼急了,丘八们真敢动刀子。

  这也是康熙特赐遏必隆刀的根本原因。

  老四很喜欢下棋,举凡象棋和围棋,都很喜欢。

  但是,老四虽然棋瘾很大,却是个出了名的臭棋篓子。

  和对付康熙不同,胤禑和老四下棋,一直都是赢多负少。

  胤禑若是输多了,老四肯定会一直缠着下棋,直到他赢爽了为止。

  这人呐,都具有两面性,不可能只一张面孔示人。

  胤禑藏在老四的船上,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但是,胤禑的50名索伦护卫们,一看就是化外的野人,目标实在太大了。他们若是也沿着运河南下,肯定会惊动各地官府和驻军。

  所以呢,胤禑特意请旨,让海察带着索伦兵们,走陆路,经河南境内,从淮北南下,到江宁与胤禑汇合。

  这年头,皇子的大批护卫出京,若无旨意,都以谋反论处。

  因沿途没有耽误时间的缘故,很快,老四和胤禑就到了镇江,再逆扬子江西进,顺利的抵达了江宁的官船码头。

  此时的江宁官船码头,站满了江南的军政要员。

  照朝廷的规矩,即使过境的钦差,也要最高规格的接待,以彰显皇权的凛然不可侵犯。

  正午时分,老四的钦差官船,缓缓的靠到了岸边。

  码头上,以江宁将军鄂克逊为首的江南大员们,纷纷迎上前来。

  身穿黄马褂的老四,率先走出船舱,经过跳板,站到了岸上。

  鄂克逊刚想过去给钦差行礼,却不料,官船上,又出现了一个身穿黄马褂的身影。

  同船来了两位钦差,即使是**也知道,要出大事。

  “滋……”鄂克逊不禁倒吸了口凉气,下意识的扭头去看两江总督噶礼。

  噶礼也有些懵圈,事发太过突然,他在京里的关系户们,都没有写信说这事啊?

  江苏巡抚张伯行,不认识胤禑,他自以为不贪不占,是个大清官,倒也没有慌乱。

  鄂克逊和噶礼,虽是旗人,却都长期外任,根本不认识如今的胤禑。

  就在这时,江宁织造曹寅,认出了胤禑的面容,脱口而出:“十五爷!”

  这一下子,鄂克逊和噶礼,这才恍然大悟,居然是老四和老十五,一起来了江宁。

  张伯行是汉臣,对旗人的内部事务,所知甚少。

  但是,身为封疆大吏的鄂克逊和噶礼,都知道胤禑是头号实权阿哥。

  尤其是,隶于镶黄旗满洲的鄂克逊,他早就通过内务府的亲戚,知道了胤禑的厉害。

  胤禑走过跳板后,略微落后半步的站在了老四的左侧。

  老四因被误以为是过境钦差的身份,江南的官员们,猝不及防之下,连颁旨的香案都没有摆上。

  不过,鄂克逊毕竟是老牌的封疆大吏了,他很快镇定了下来,一边吩咐人摆上了香案,一边哈着腰把老四和胤禑,迎上了接旨的高台。

  等香案摆好后,老四和胤禑面南背北,傲然立于高台的中央。

  “江宁将军、奴才鄂克逊,恭请圣安!”

  江南的官员们,都跟着鄂克逊,一起下跪行礼。

  在地方上,驻防将军的实权,虽然不如总督那么大。

  但是,在官场上的排序,永远都由驻防将军居首。

  “圣躬安!”老四高高的抱拳拱手向东,以示尊重今上之意。

  “上谕:……”老四也不想浪费时间,径直手捧旨意,当众朗声宣读了。

  鄂克逊不由大大的松了口气,还好,还好,老四和老十五是来查科场舞弊案的,和他没啥关系。

  正式颁旨之后,老四就成了凌驾于噶礼和张伯行之上的,临时江南太上皇。

  不过,江宁将军鄂克逊和江宁织造曹寅,都不归老四管辖。

  胤禑跟着老四走下高台之时,忽然曹寅主动凑过来,扎千说:“奴才曹寅,请十五爷大安。”

  “真是个老糊涂!”胤禑瞥见老四色变,不由暗骂曹寅愚蠢。

  实话说,少年时期的曹寅,倒颇有几分机灵劲儿,可以帮着康熙擒了鳌拜。

  现在,曹寅居然越过老四,直接给胤禑请安,这是聪明人干的事儿么?

  不客气的说,康熙已经把曹寅惯坏了,让他完全忘记了,自己姓甚名谁,吃几碗干饭?

  胤禑是内务府的管府阿哥,曹寅的顶头上司,所以,曹寅想拍个马屁。

  反观老四,一直管着户部,总是催曹寅归还国库的欠银。

  偏偏,曹寅有康熙护着,老四一直拿他没办法。

  时间一长,曹寅就对老四,颇有微词了。

  再说了,此时此刻的老四,哪有半点变成雍正帝的迹象?

  而曹寅呢,左连太子,右勾老八,正是两面下注,永不落空的春风得意。

  原则立场问题,绝对不容有错!

  胤禑故意侧身避开了曹寅的千礼,冷冷的训斥道:“狗奴才,你四爷才是钦差正使。”

  这个时候,胤禑痛骂了曹寅,老四才不会太恨他,这就是小骂大帮忙了。

  不管怎么说,胤禑和曹寅总沾点亲,带点故嘛!

  更重要的是,康熙即将再次南巡。到时候,康熙还会住进江宁织造署。

  如果,曹寅和老四闹得太僵了,很难说,有何后果?

  老四没理会狗眼看人低的曹寅,径直迈步下高台,在噶礼和张伯行的簇拥下,准备登轿进城。

  胤禑骂完之后,再不理曹寅,也下了高台。

  到了高台下边,胤禑发现只有噶礼和张伯行,挤在老四的边上。

  而江宁将军鄂克逊,却故意站在了外边,显然是以为不关他的事,想冷眼看热闹。

  胤禑心里有数,鄂克逊是老大的人,他不想和老四走得太近了,免得被靠山猜忌。

  明明怀中就揣着节制鄂克逊的密旨,胤禑却故意装糊涂,一声也不吭。

  有些事情,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只是,胤禑也没有料到,鄂克逊和老大一样的没脑子,都是其蠢如猪。

  鄂克逊居然以为,老四的差事和他无关,索**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袖手旁观。

  照道理说,钦差的行辕,应该设于满城的江宁将军署内。

  可是,鄂克逊偏偏一声不吭。结果,老四心里有气,索性把钦差行辕,设在两江总督署内。

  老四刚走进行辕,就扭头对胤禑说:“鄂克逊这个狗奴才,太过目中无人了。”

  胤禑微微一笑,说:“四哥,你就放心吧。”

  见胤禑毫不迟疑的支持了他,老四的倍感欣慰,心情立时变好,硬拉着胤禑,杀几盘象棋。

  随着老四明牌之后,整个江南也都跟着震动了。

  江南的各个世家大族,士林领袖们,都在暗中关注着,江南科场舞弊案的进展情况。

  毕竟,官职无法世袭,而士林领袖家的子弟,都要经过江南贡院的乡试,才能进京参加会试。

  不夸张的说,老四的到来,不可能不引起江南大儒们的重视。

  PS:又是熬到四点半加更,求赏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