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御味 穿越厨子的皇朝梦 第二百三十章 准备开战

小说:汴梁御味 穿越厨子的皇朝梦 作者:醋溜肥肠 更新时间:2025-02-14 05:54:35 源网站:2k小说网
  当林军的奏折传到朝廷的时候,张启之前安排的武器铠甲也到了并州。

  林军得到消息,亲自带着人马前来接收。

  “刘大人,这批武器来的真是时候,有了它们,就是来十万大军我们也守得住。”

  林军接过清单,认真的看了一遍。

  箭矢三万支,长枪两万杆,铠甲六千副,盾牌五千个,还有数不清的马蹄钉。

  “真是可惜了这么好的马蹄钉,我们保安军只有战马八百匹,唉。”

  “林指挥使,何必如此叹气,过个两三年,等我两个养马场的马匹成熟了,我给你送个一千匹来。”

  林军听完有些心痒痒,“嘿嘿,一千匹是不是少了些,能有三千匹最好。”

  张启佯装恼怒的笑骂道:

  “你倒是说的轻巧,我两个养马场现在不过一万匹马,你张口就要三千匹,当我是变戏法的呢?”

  “哈哈,一千匹就一千匹,听说你那些马匹都是西夏的马种?”

  张启一拍胸脯,声调起得高高的:

  “那必须的,虽然是与我大宋的本地马**而来,一旦成熟,那不是一般本地马可以比拟的。”

  林军搓了搓手,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行了,我尽量让这一批马多多**,听说一匹马往死了配,可以配十几匹母马。”

  林军瞪大了眼睛说道:“你这是要累死它们么?”

  “不累一点,我大宋的骑兵军队什么时候能与西夏、辽国的马抗衡?”

  “好吧,希望到时候真能有一千匹马!”

  张启随后问起了先前的战役,得知了相关情况后,也是想起了什么。

  “我觉得你们的猜测是对的,西夏军队此行就是在试探我们哪个地方兵力部署薄弱。”

  林军接过话语:“我已上书朝廷,把几个可能的地方都告知了圣上,希望圣上和大臣们能早做准备。”

  张启心里却有些打鼓的,以现在大宋朝廷的尿性,估计也是将信将疑。

  张启的怀疑也在朝会上得到了印证。

  吕夷简早已带回了辽国的意见,按照辽国的意思,只要宋朝不承认他们西夏,辽国也不会承认。

  可辽国不承认归不承认,却不会因此发兵讨伐西夏,除非李元昊率先攻打辽国。

  李元昊自然不会做这样的蠢事,所以赵祯面对西北各地的奏报,一时也是犹豫不决。

  “诸位爱卿,西北边境七八个州城都遭到了李元昊的袭扰,你们说他们此举到底是为了什么?”

  枢密院的部分大臣王敲、陈执中、张观等人主张与西夏进行和谈,他们认为李元昊此举就是为了迫使宋朝承认他们的国家,并非想真的与大宋开战。

  而晏殊、宋缓、吕夷简等主战派却认为,西夏此举与保安军林军所言一样,就是为了试探宋军各地的部署情况,从而选择一个较弱的地方进行进攻。

  赵祯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又重新的翻看了一遍所有的奏折。

  他发现武将大多数都与林军的想法一样,而各地的文官却与主和派的言辞一致。

  特别是延州的主官范雍,此人治理地方是一把好手,可唯独不懂得打仗。

  他一直都反对以武力解决问题,特别是在收编了数万意图归顺大宋的党项人之后,更加觉得远人不服应以德感之,使其来之。

  再加上延州的屏障金明寨有十万军队之众,李元昊不可能攻打此地。

  “曹喜,你作为殿前都指挥使,你觉得西夏此举意欲何为啊?”

  见赵祯点自己的名,曹喜连忙站出来,表述了自己的意见。

  “圣上,诸位同僚,以我对李元昊的了解,他既有威胁恐吓之意,也有进攻之意,之所以现在还没有太大的行动,也是再看我们的态度。”

  “众所周知,我们与西夏互有摩擦十数年,每次都是先打一打,然后再议和,这次西夏估计也是这个套路。要我说,既然早晚都是有一战的,不如就趁此机会与他开战。”

  “不然,一旁的辽国该看我们的笑话了;我们大宋若是连一个区区两百万人口的西夏国都不敢应战,那辽国日后也可以随便再找个理由与我大宋撕毁盟约。”

  作为将门之后,不得不说曹喜的这番言论和分析是到位的。

  赵祯赞许的拍了拍手,继续询问起李元昊的主攻方向。

  “回陛下,西北边境有三个地方,并州、延州、朔州。延州刚才大家也听到了,金明寨有十万之众,李元昊只要不傻,绝不会往这里攻打。”

  “朔州在并州的北边,士兵虽然只有不到两万,可得益于数位先帝的重视,这里的城防工事坚固异常,而且易守难攻。”

  曹喜顿了顿,最后说道:

  “并州自地震后,就关闭了榷场,他李元昊丝毫不知并州现在的情况。而保安军是西夏军队唯一进行了攻城行为的地方,据说还投入了新式军队,我觉得李元昊一定会以并州作为突破口来进攻。”

  面对曹喜的种种分析,一些大臣们都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就是吕夷简也挑不出太多的毛病,如果换位思考一下,一个城受了大灾,兵力情况也不多,我肯定首选这个地方进行突破。

  “诸位大臣,曹将军的分析你们也听到了,是战是和,该拿个主意了。”

  在场的所有大臣也都是老油条了,看到赵祯如此欣赏曹喜的话语,那自然是比较支持与西夏一战的。

  “圣上,曹将军分析的很有道理,我再来补充一下。”

  吕夷简站了出来,他认为辽国保持中立,除了坐山观虎斗的意思之外,也想看看大宋这些年到底有没有长进。

  如果全力应战,只要能打个平手,辽国就不会轻举妄动。

  若是因为畏战而议和,万一西夏联合辽国两面夹击,大宋的日子就不是很好过了。

  “吕相的话也是言之有理啊!”

  赵祯的再次表态,意思很明显了,这是要准备与西夏开战了。

  “圣上,臣建议即刻昭告天下,就说我大宋不支持西夏建国,李元昊此举是背信弃义,若是执意如此,那就只能兵戎相见了。”

  吕夷简作为枢密院的老大,带头向赵祯请命。

  赵祯也没有拒绝,当廷就拟好了旨意,即刻昭告天下;并以赵祯的名义,向西夏和辽国送去了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