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将乱。

  这是在李氏表示这个皇位我不要了,你们自己抢去吧了之后,天下人对此时局势的看法,所有人都看着这天下四处,想要找出一个英雄来。

  可惜,都没有找到。

  世事无常。

  孔氏等家族虽然被一下子压了下去,打扫了个清楚,但陈氏等家族并没有对其进行彻底剿杀,将一部分——或者说大部分的腐肉铲除了之后,还是将他们留了下来。

  没有什么深仇大恨,没有做出什么真正勾结了外国和外国一起侵犯华夏大地的事情,这样的大家族也不好轻易的将他们铲除掉。

  如今,放眼天下望去,竟然没有人想要、敢要说一句,我要当皇帝了么?

  所有人都在茫然。

  但.这个国家、这个天下似乎还在十分平稳的运行下去。

  于是,黔首们也不继续在乎这个事情了。

  有没有皇帝不都一样过?这朝廷和**也都还没有乱呢,既然没有乱,那跟他们的关系也就不大了。

  黔首们继续生活,科学院、大学也都照常上课,工厂里面的工人们也都是继续拿起手中的工具干活,毕竟现在工厂也还在继续。

  人们还是要生活的。

  在历史书中,这是没有年号的一年,但纵观整个历史长河,也唯有这一年没有年号、也没有皇帝了,所以提起来“那一年”,大家都知道这是哪一年。

  直到千百年后的后世,写出了战争史的那位专家将这一年称之为“后隆武年”,史学界也纷纷认可了这个称呼之后,这一年才真正在历史中有了历史记载。

  事实上,研究这一年华夏大地的人并不算少。

  一些人一直很好奇,这一年没有皇帝,也没有统治者,那么这个庞大的国家到底是怎么继续运转下来的?群龙无首竟然还能航行?失去了掌舵者,这大船竟然也没有偏离航向?

  也正是因为这一年的存在,后世一些没有加入大明联邦的外国势力才会有如下的感慨:“华夏并不是一个国家,他们只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民族而已”。

  可没有了皇帝,人们终究是不适应的。

  后隆武年七月七,当战乱终于平定下来,朝堂也开始空闲下来的时候,黔首们也忙完了农忙,所有人都开始讨论起来这个事情了。

  到底最后谁会成为皇帝呢?

  “哎呀,这一年都没有皇帝了,这咱们还活的好好的,也没有乱起来,也没有许多人想当皇帝然后打仗,这日子过的还挺好的嘞。”

  这句话成为了人们共同讨论的话语。

  官渡陈氏府邸

  陈贤坐在院落中,他的面前坐着赵匡胤,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赵兄,你瞧天下此时如何?”

  赵匡胤神色不变的笑着:“此时天下,当真是盛世啊。”

  “哪怕没有皇帝在,黔首们也能够好好的生活,这都是陈氏的功劳,若是没有陈氏镇压,此时的天下恐怕早已经乱透了吧?”

  陈贤摇头,他看着赵匡胤说道:“并非如此。”

  他站了起来,走到了池塘边上,笑着说道:“这世上最荒谬的事情,其实就是黔首们需要一个领导者、一个统治者来管辖他们。”

  “那只是野心家们的野心而已,他们想要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他们想要站在所有人的头顶,成为人上人,他们想要掌握一切,所以他们编撰出来了一个个的谎言,说黔首们需要一个统治者。”

  “你瞧,如今的天下没有统治者,不也是过的平安么?”

  陈贤的声音冷肃的说道:“世人需要的,只是一个服务于他们的朝廷、或者建立秩序的朝廷而已,需要的并非是一个个站在他们头上的统治者。”

  “他们所制造出来的利益全都被统治者们瓜分,之后只给他们一点点,便想要让他们感恩戴德,这是千百年来最大的谎言。”

  “我凭什么听你的?他们凭什么听你的?当所有人以自我为中心,都不去听从统治者许诺的空口未来的时候,这天下便不会再继续乱了。”

  赵匡胤沉默,但最后却笑了笑说道:“陈兄,不必试探我。”

  “说句不好听的话,世上大多数人都是愚昧而又无知的,他们只是知道随波逐流的生活,可若是没有我们这些人的话,他们该朝着什么方向去走呢?”

  “大多数人只是知道提供“劳动力”和力量,可他们却不知道该如何去使用、怎么去使用。”

  “正如同那朝着东方而去的大江大河一样,他们若是没有河道,就只能够将所见到的一切全都给淹没,可当他们有河道了的时候,他们就知道朝着什么方向去了,从而可以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给世上带来平和。”

  赵匡胤看着远处的方向,整个人显得十分豪迈。

  “不得不说,这话不好听,但却是事实。”

  “当年孟子曾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后又有君舟民水的言论,但这一点某却是不怎么赞同的。”

  “甚至认为其大错特错。”

  赵匡胤不屑的说道:“非是某在此议论圣贤,但即便是孟子他老人家今日在此地,某也是敢直接说明白了,某觉着他的这个言论虽然有可取之处,但却是荒谬至极。”

  “这世上哪有什么高低贵**?若是将民放在高处、将君放在低处,那么事实上的民就成为了君,而君就成为了民,这便成了悖论与荒谬。”

  “孟子此言看似是将民放在高处,是为了黔首好,可他事实上将民与君瓜分成了两个阶级,将他们划分成了不同的层次,如此一来,他们怎么可能不敌对呢?”

  “究竟是什么人才能够做到让自己卑**到了尘埃里,让别人高高在上呢?没有这样的人存在的,若是有,那么也必然是坚持不长久,亦或者他的脑子有大问题。”

  “在某看来,人没有什么轻重、没有什么高低。”

  他振臂一挥,指着远处:“若某成了皇帝,某便是一个普通的人,一个普通至极的“百姓”,重要的不是某,而是“皇帝”这个身份与象征。”

  “这不过是一份工作和职业而已,皇帝做的,普通人也要能够做的,若是嘴上始终装着什么民贵君轻、嘴上讲着自己是多么多么的卑**,讲着自己是要怎么怎么样的,讲着自己出身平凡,讲着自己的父亲是什么普通人,这样的人心里一定想着,自己是多么多么的高贵,自己是多么多么的应当高高在上!”

  “这种人最是口是心非!他们讲出来的话往往和心里面的话是相反的!”

  “他们说自己出身平凡,自己的父辈不过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人,那么他们的心里就一定认为自己天生高贵,是超越了那些**民一百倍一万倍的存在!他们一定觉着自己是高高在上的太阳,所有人都应该敬仰自己!”

  “他们说自己要尊重圣贤、尊重先辈,那么他们的心里就一定认为先贤不过是阻碍自己前进的绊脚石!他们自己的道理才是最重要的、最珍贵的道理!”

  “他们说自己要尊重一切不同的意见、那么他们的心里就一定想着这些人都是什么勾八东西,要让他们彻底闭嘴!”

  赵匡胤说的话豪迈冲霄,陈贤神色却没有什么变化。

  而赵匡胤的话还在继续。

  “至于君舟民水之说更是荒谬绝伦。”

  “这与他自己的民为贵君为轻之说更是自相矛盾。”

  “若君轻,那么如何是君站在水上?若民为贵,民为何要花费自己的一切去托举着君?”

  “在孟子的心中,他自己都分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在说什么了。”

  赵匡胤摇头说道:“而在我看来,民的确是水,但君却不是站在民身上航行的船只。”

  “君应当是这水两侧的“河堤”,他限制着水、约束着水、管辖着水,带领着水,带领着水朝着前面正确的方向不停的走着,他将所有一滴滴的水汇聚在一起,成为了宽广庞大的河流而后冲向远方!”

  “所有人都不过是这力量中的一份子!”

  “仅此而已!”

  “他们谁都没有站在谁的身上,他们不过是这历史尘埃中的一个!最寻常的一个!”

  **——

  赵匡胤的身后传来一道道鼓掌声,站在那里的陈贤脸上已经带着了些许赞赏的笑容。

  他觉着自己的确是没有找错人,能够说出来这些话,而且是发自内心的说出来这样话的赵匡胤,或许是最适合承担这一段历史的皇帝了。

  至于为什么能够确定赵匡胤说的是实话?

  他宽大的袖子中,右手正在紧紧的握着一块石头。

  【试金石】:验证一切真假。(甲下)

  这是陈氏先祖赐下来的道具!

  “赵兄,你所说,正契合陈氏之心啊。”

  陈贤走到了赵匡胤的身边:“但陈氏并不会决断到底谁才是皇帝,除却你之外,还有一人也想要当这个皇帝。”

  他笑着说道:“你们二人便公平竞争吧。”

  所谓皇帝的位置,在陈氏家主的口中,不像是九五之尊的权力,更像是一份寻常的工作。

  此时一人正从府外缓缓而来,此人身高八尺有余,面容俊美。

  他拱了拱手,看着赵匡胤说道:“赵郡李氏,李璟。”

  赵匡胤微微挑眉,同样笑着说道:“上党赵氏,赵匡胤。”

  陈贤看着两人,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转身朝着身后走去,走到了屋子中后,指着挂在那墙壁上的堪舆图说道:“你们瞧一瞧这个地方。”

  他笑着说道:“此处乃是大唐与西域关联的重要之地,也是咽喉要道,但此时这个地方汇聚了一群人,当然了,这些人的背后都有其余国家势力的支持。”

  “而此地。”

  陈贤指着南边的某个地方说道:“此地乃是贯通世界的咽喉要道,世上许多船只都要从此海峡而过,但此地同样有不少帝国在此布局。”

  “两个地方所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两个地方所拥有的力量也是相差无几的。”

  “你们二人各自选择一个,谁能够抢先拿下,谁便是皇帝。”

  “如此不伤华夏天和,也不伤华夏百姓,你们觉着这个办法如何?”

  李璟、赵匡胤对视一眼,脸上带着些许的沉思,片刻后便点了点头说道:“陈公所说不错,正该如此。”

  “此时华夏大地安定和平,若是我们开始争斗,只会给外人可乘之机。”

  “陈公所说的这个办法,既能够考验我二人的实力、又能够为华夏开疆拓土,更加能够判断谁的运气更好一些,能凑够这天时地利。”

  “如此一来,两全其美。”

  赵匡胤拱了拱手:“某愿意接下这个难题,不知李兄是否愿意?”

  李璟同样儒雅的笑着拱手道:“在下自然是愿意的。”

  “那么.便以此为定吧。”

  后隆武年八月。

  赵郡李氏以及上党赵氏的两位家主在官渡之中商讨出来了一个所有人都满意的结果,而后便开始招兵买马了。

  跟随赵氏的人有不少,跟随李氏的人也不少,因为陈氏并没有明确表态的原因,所以。两个家族都在倾尽全力争取这个机会。

  虽然当皇帝也不一定比现在更好但至少能够混一个皇室的身份不是?而且大概率是比现在要好的。

  李璟选择了去进攻龙吞珠海峡(马六甲海峡),而赵匡胤则是选择了朝着西南方向去,去陆上打通链接西域以及华夏的道路咽喉。

  两个人的选择各自不同,但却都带着属于他们的道理。

  叶落深秋。

  后隆武年十二月。

  两个月的时间足以一些事情出现结果。

  西南之处。

  赵匡胤站在黄沙至上望着远处早已经被荡平了的地方,不由得心生感慨:“天下英雄豪杰无数,却为这江山折腰啊。”

  “可世人却不知道,坐到那个位置上,也并非全然都是欢喜呢?”

  “皇帝并非是尊贵的身份,而是一种责任啊。”

  他扭过头,看着站在自己身边的赵光义:“老三,你能明白这个道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