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罗虽然有殉死之心,但他注定要失望了。
这倒也不是说大公罗找不到族兄大良羽,而是说大良羽可能支撑不到跟族弟见面的时候了。
在李公佐率水军登岸,攻破金军的陈家岛大营,并且一路将各自为战人心惶惶的金军击溃时,刘淮也率军轻松攻入了威镇军大营。
这倒不是说刘淮所率的七百人在经历了长途奔袭,雨中扎营之后,还有什么攻坚的能力。
而是说威镇军根本没有想过如果有一支敌军神不知鬼不觉的摸到身后该如何是好。
无论营寨防御,还是军队配置,都只是冲着西南珠山山口而已。
金国水军是真的将珠山之后的广大区域,当作大后方来运行的。
这也就导致了,刘淮几乎毫不费力的攻破了金军营寨后门,忠义军七百精锐蜂拥而入,首先就将汉儿水手的营地搅得大乱。
“忠义军已至,山东汉儿,随我杀金贼啊!”
忠义军一边到处扔火把点燃帐篷草垛,一边大声呼喊着。
说是随忠义军杀金贼,但具体执行起来却不能将这些汉儿水军放在身后,毕竟,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心向金国,莫名从后面捅忠义军一刀。
所以,忠义军将数千汉儿水军呼唤起来,却是堵住了东北的出路,直接驱赶他们向西南,也就是威镇军的背后。
凡是想要逃窜者,迎头就是一刀。
在刀子与火势的逼迫下,数千汉儿水手们如同炸营一般,哭喊着向南逃去,瞬间就将前来探查情况的数百金军冲垮了。
刘淮则是复又打起了飞虎大旗,在汉儿水手的大军之后坠着。
夜间营寨中虽然有火把火盆照明,却毕竟不是白日,不如白日明亮,少数被冲散后复又集结起来的金军往往刚意识到敌军接近,就被飞虎大旗迎面突脸,正面斩杀击溃。
很快,刘淮就率军打穿了半个威镇军大营,并且将战线推到了高什的身前,与在西南正面作战的金军遥遥相望。
高什站在望楼上,看了看东北,又望了望西南,脸色惨白之余,竟然只有一个念想。
他当时是为何信心满满,觉得能在水军大部南下之后,依然能守住驻地,维持住山东局面的?
当时的自己是疯了吗?
想到这里,高什竟然又有些诧异。
为什么守不住呢?
近几年山东闹事的难道还少吗?
那些零碎的且不说,东海之乱与开山赵之乱水军可是亲身经历的。
尤其是东海之乱,数万匪众看起来声势浩大,然后被水军九百人一战而平。
现在高什手中有三十二路正军之一的威镇军五千人马,如何不能稳定山东局面?
就算不能稳定山东,难道还不能自保吗?
虽然多年的军旅生涯使得高什早早就察觉到形势不对,并且想要通过烧船来造成既定事实,使全军得以撤退,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忠义军来得实在是太快了,打得实在是太猛了。
这些忠义贼是如何从身后绕过来的?
陈家岛没有预警,那只能是翻越珠山来的了。
十月份,冒雨,走山间小路,严密隐藏身形,在夜间组织起来发动决死突袭,这每一条单独拎出来,都只是寻常罢了,但结合起来,简直非天下强军而不能为。
高什想通了这一点,简直有捶胸顿足的冲动。
早知道如此,还等什么机会烧船再走?主力南下的那一天就要撤退了!
“总管,俺们大将军遣俺来告,大将军现在还能压住阵脚,可若是再拖下去,拖到忠义贼从身后打过去,他就彻底稳不住了。还望总管早做决断!”
有军使打马而来,在望楼下高声说罢,复又打马离去。
高什知道大良羽的意思,那就是派遣少数兵马,甚至直接将营寨烧了,拖住身后来的敌军。
绕后的忠义军即便是再强悍,在经历过这么一番折腾后,肯定也是强弩之末了,即便是算上被裹挟的汉儿水手,战力也不会强到不可战胜。
但此时,偏偏威镇军主力全在西南前线,一时不好抽调,所以可以用小规模部队拖住他们,等正面得胜之后,再回身料理他们。
至于如何得胜,那就需要高什带着最后几百人,带着他的总管大旗一起,向着西南的忠义军主力发动决死进攻。
现在是夜间,视线差导致的指挥不畅往往会使普通军卒听不到号令,看不清局面,陷入各自为战的窘境。
但夜战有坏处也有好处。
处在半失控的军队往往会跟着大势一拥而上,也会跟着大势瞬间溃退。
夜战之中,发生什么事情都不奇怪,只要将大势带动起来,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创造奇迹。
然而高什却是不想去拼命了。
他现在真的想扯住大良羽的耳朵,大声告诉对方,山东义军的战力如此强横,他高什是个**,看不出来,难道如同苏保衡与完颜郑家这种聪明人也看不出来吗?
五千威镇军已经成了弃子,不要再拼命了!已经没有意义了!
在望楼上呆愣片刻之后,高什紧咬牙关,带着几名亲信走下了望楼,来到大旗之前,大声嘱咐:“尔等守住大旗!稍等片刻,随俺冲杀贼人!”
说罢,高什不顾旗手瞬间振奋,继续带着几名亲信向后走去,抵达马厩之后,高什抓住马缰,翻身上马,却并没有去西南前线,而是向着北方的珠山狂奔而去。
那里还是有几条小道,虽然不能让大军行进,却也可以让数人逃出生天的。
站在总管大旗之下的数十甲士,先是振奋,然后在等待两刻钟之后,变得犹疑,终于在等了半个时辰,高什依旧没有回来的时候,变得慌乱起来。
而到了这个时候,刘淮已经将战线推到了威镇总管大旗之下,被驱赶的汉儿水手们已经开始冲击大良羽所部的身后。
大良羽等了许久,没见到高什带着他的大旗抵达,回头却见到了威镇大旗在汹涌人潮中断裂在地,不由得目瞪口呆。
此时金军已经伤亡数百,三千余威镇军全凭着身前的壕沟木栏才勉强维持住了阵线,在忠义军的攻势中如同秋风中的枯叶,摇摇欲坠。
此时比较靠后的金军见到威镇大旗消失不见,当即就慌乱起来,复又见到有大队乱军从身后冲来,更加坚持不住。
“逃吧,这仗没法打了。”到了这个时候,大良羽也是丧气,对左右说道:“都不要在山东待了,往辽东老家逃吧,这山东,已经不是大金能说了算的了。”
然而大良羽的动作还是晚了,军令还没有下达,忠义军悍将雷奔已经率领十余校刀手,突破了正面防线,杀到了大良羽面前。
四周金军所向披靡,竟然连拦的人都没有,就开始四散而逃。
大良羽见状,反而连逃跑的心思都没有了,只是站在原地,闭目待死而已。
“今日,合该让俺老雷立此大功!”
雷奔浑身浴血,见到这名大将模样的人竟然不反抗,心中一动,强行按住杀意,用刀背将其砸落下马。
“绑了!”
雷奔提刀指着倒在地上的大良羽,对亲卫说道,随即跨步上前,想要夺取旗帜。
那持猛安大旗的亲卫一直在呆呆望着身后越来越近的飞虎大旗,扭头望见雷奔杀到眼前,一时间惊骇欲死。
这名理论上应该是全军最勇敢的战士扭头就逃,竟然是连大旗都不管了。
“呸,孬种。”雷奔穿着重甲,同时厮杀了许久,已经有些疲惫,所以没有追杀那名旗手,而是远远啐了一口,同时高举猛安大旗,复又将其点燃,在夜空中挥舞起来。
金军士气彻底崩溃,在两面夹击中,开始了大溃逃。
遥遥望着这一幕,刘淮擦了擦脸上的血渍,只觉得浑身松快了许多:“收拢兵马,随我一起喊,大胜!”
“大胜!”
“大胜!”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嘶喊,越来越多的汉儿水手止住了脚步,在混乱的夜间战场上,渐渐只有了一个声音。
“大胜!”
这倒也不是说大公罗找不到族兄大良羽,而是说大良羽可能支撑不到跟族弟见面的时候了。
在李公佐率水军登岸,攻破金军的陈家岛大营,并且一路将各自为战人心惶惶的金军击溃时,刘淮也率军轻松攻入了威镇军大营。
这倒不是说刘淮所率的七百人在经历了长途奔袭,雨中扎营之后,还有什么攻坚的能力。
而是说威镇军根本没有想过如果有一支敌军神不知鬼不觉的摸到身后该如何是好。
无论营寨防御,还是军队配置,都只是冲着西南珠山山口而已。
金国水军是真的将珠山之后的广大区域,当作大后方来运行的。
这也就导致了,刘淮几乎毫不费力的攻破了金军营寨后门,忠义军七百精锐蜂拥而入,首先就将汉儿水手的营地搅得大乱。
“忠义军已至,山东汉儿,随我杀金贼啊!”
忠义军一边到处扔火把点燃帐篷草垛,一边大声呼喊着。
说是随忠义军杀金贼,但具体执行起来却不能将这些汉儿水军放在身后,毕竟,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心向金国,莫名从后面捅忠义军一刀。
所以,忠义军将数千汉儿水军呼唤起来,却是堵住了东北的出路,直接驱赶他们向西南,也就是威镇军的背后。
凡是想要逃窜者,迎头就是一刀。
在刀子与火势的逼迫下,数千汉儿水手们如同炸营一般,哭喊着向南逃去,瞬间就将前来探查情况的数百金军冲垮了。
刘淮则是复又打起了飞虎大旗,在汉儿水手的大军之后坠着。
夜间营寨中虽然有火把火盆照明,却毕竟不是白日,不如白日明亮,少数被冲散后复又集结起来的金军往往刚意识到敌军接近,就被飞虎大旗迎面突脸,正面斩杀击溃。
很快,刘淮就率军打穿了半个威镇军大营,并且将战线推到了高什的身前,与在西南正面作战的金军遥遥相望。
高什站在望楼上,看了看东北,又望了望西南,脸色惨白之余,竟然只有一个念想。
他当时是为何信心满满,觉得能在水军大部南下之后,依然能守住驻地,维持住山东局面的?
当时的自己是疯了吗?
想到这里,高什竟然又有些诧异。
为什么守不住呢?
近几年山东闹事的难道还少吗?
那些零碎的且不说,东海之乱与开山赵之乱水军可是亲身经历的。
尤其是东海之乱,数万匪众看起来声势浩大,然后被水军九百人一战而平。
现在高什手中有三十二路正军之一的威镇军五千人马,如何不能稳定山东局面?
就算不能稳定山东,难道还不能自保吗?
虽然多年的军旅生涯使得高什早早就察觉到形势不对,并且想要通过烧船来造成既定事实,使全军得以撤退,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忠义军来得实在是太快了,打得实在是太猛了。
这些忠义贼是如何从身后绕过来的?
陈家岛没有预警,那只能是翻越珠山来的了。
十月份,冒雨,走山间小路,严密隐藏身形,在夜间组织起来发动决死突袭,这每一条单独拎出来,都只是寻常罢了,但结合起来,简直非天下强军而不能为。
高什想通了这一点,简直有捶胸顿足的冲动。
早知道如此,还等什么机会烧船再走?主力南下的那一天就要撤退了!
“总管,俺们大将军遣俺来告,大将军现在还能压住阵脚,可若是再拖下去,拖到忠义贼从身后打过去,他就彻底稳不住了。还望总管早做决断!”
有军使打马而来,在望楼下高声说罢,复又打马离去。
高什知道大良羽的意思,那就是派遣少数兵马,甚至直接将营寨烧了,拖住身后来的敌军。
绕后的忠义军即便是再强悍,在经历过这么一番折腾后,肯定也是强弩之末了,即便是算上被裹挟的汉儿水手,战力也不会强到不可战胜。
但此时,偏偏威镇军主力全在西南前线,一时不好抽调,所以可以用小规模部队拖住他们,等正面得胜之后,再回身料理他们。
至于如何得胜,那就需要高什带着最后几百人,带着他的总管大旗一起,向着西南的忠义军主力发动决死进攻。
现在是夜间,视线差导致的指挥不畅往往会使普通军卒听不到号令,看不清局面,陷入各自为战的窘境。
但夜战有坏处也有好处。
处在半失控的军队往往会跟着大势一拥而上,也会跟着大势瞬间溃退。
夜战之中,发生什么事情都不奇怪,只要将大势带动起来,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创造奇迹。
然而高什却是不想去拼命了。
他现在真的想扯住大良羽的耳朵,大声告诉对方,山东义军的战力如此强横,他高什是个**,看不出来,难道如同苏保衡与完颜郑家这种聪明人也看不出来吗?
五千威镇军已经成了弃子,不要再拼命了!已经没有意义了!
在望楼上呆愣片刻之后,高什紧咬牙关,带着几名亲信走下了望楼,来到大旗之前,大声嘱咐:“尔等守住大旗!稍等片刻,随俺冲杀贼人!”
说罢,高什不顾旗手瞬间振奋,继续带着几名亲信向后走去,抵达马厩之后,高什抓住马缰,翻身上马,却并没有去西南前线,而是向着北方的珠山狂奔而去。
那里还是有几条小道,虽然不能让大军行进,却也可以让数人逃出生天的。
站在总管大旗之下的数十甲士,先是振奋,然后在等待两刻钟之后,变得犹疑,终于在等了半个时辰,高什依旧没有回来的时候,变得慌乱起来。
而到了这个时候,刘淮已经将战线推到了威镇总管大旗之下,被驱赶的汉儿水手们已经开始冲击大良羽所部的身后。
大良羽等了许久,没见到高什带着他的大旗抵达,回头却见到了威镇大旗在汹涌人潮中断裂在地,不由得目瞪口呆。
此时金军已经伤亡数百,三千余威镇军全凭着身前的壕沟木栏才勉强维持住了阵线,在忠义军的攻势中如同秋风中的枯叶,摇摇欲坠。
此时比较靠后的金军见到威镇大旗消失不见,当即就慌乱起来,复又见到有大队乱军从身后冲来,更加坚持不住。
“逃吧,这仗没法打了。”到了这个时候,大良羽也是丧气,对左右说道:“都不要在山东待了,往辽东老家逃吧,这山东,已经不是大金能说了算的了。”
然而大良羽的动作还是晚了,军令还没有下达,忠义军悍将雷奔已经率领十余校刀手,突破了正面防线,杀到了大良羽面前。
四周金军所向披靡,竟然连拦的人都没有,就开始四散而逃。
大良羽见状,反而连逃跑的心思都没有了,只是站在原地,闭目待死而已。
“今日,合该让俺老雷立此大功!”
雷奔浑身浴血,见到这名大将模样的人竟然不反抗,心中一动,强行按住杀意,用刀背将其砸落下马。
“绑了!”
雷奔提刀指着倒在地上的大良羽,对亲卫说道,随即跨步上前,想要夺取旗帜。
那持猛安大旗的亲卫一直在呆呆望着身后越来越近的飞虎大旗,扭头望见雷奔杀到眼前,一时间惊骇欲死。
这名理论上应该是全军最勇敢的战士扭头就逃,竟然是连大旗都不管了。
“呸,孬种。”雷奔穿着重甲,同时厮杀了许久,已经有些疲惫,所以没有追杀那名旗手,而是远远啐了一口,同时高举猛安大旗,复又将其点燃,在夜空中挥舞起来。
金军士气彻底崩溃,在两面夹击中,开始了大溃逃。
遥遥望着这一幕,刘淮擦了擦脸上的血渍,只觉得浑身松快了许多:“收拢兵马,随我一起喊,大胜!”
“大胜!”
“大胜!”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嘶喊,越来越多的汉儿水手止住了脚步,在混乱的夜间战场上,渐渐只有了一个声音。
“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