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43章 德里战役开始(6K)

小说: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作者:听风煮雨夜 更新时间:2025-02-04 20:11:53 源网站:2k小说网
  谢老四闻言,越发迷惑。

  “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老马掌柜闻言,只是摇头,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而事情,其实很简单。

  随着大唐拿下南洋和马六甲,急需往那边移民实边,开发南洋的同时,加强朝廷对南洋的控制。

  为了尽快完成移民工作,大唐朝廷给各省各州府都分别划分了指标。

  完不成移民指标,朝中甚至要问罪于官员。

  但是,南洋那是什么地方?

  在中国人的传统印象中,实打实的蛮荒之地,毒虫猛兽横行,土著凶狂,瘴痢遍地……

  如果不是实在活不下去,谁会愿意往那地方跑?

  再加上,这个时代的中国人都有故土难离的乡土情结。

  是故,移民工作推进的并不顺利。

  各州府主官眼见如此,生怕完不成移民指标,朝廷责罚的板子打到自己身上。

  又怕如果强制移民普通百姓,再闹出什么乱子。

  是故,便对牢房里的犯人动了心思!

  且不管你犯了什么罪,只要不是立马就要斩首枪毙的死罪,一律给老子移民南洋去。

  哪怕只是随地大小便,或是小偷小摸这样小的事,只要抓到,一律移民南洋。

  然后,老马掌柜他儿子便进了移民名单!

  很明显,打架斗殴也算!

  如果是寻常时候,老马掌柜花点钱,疏通一下关系,他儿子说不定还能捞出来。

  但现在却是肯定不行。

  官老爷们为了自己的官帽子,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

  但官老爷们如此做,却也不是没有好处。

  嗯,就比如说,现在温州城内外的治安明显好了很多。

  以往经常在街面上溜达,耀武扬威欺行霸市的青皮混混,现在全部消失不见。

  要么,已经进了移民名单,很快就要出发南洋,大概率这辈子都回不了故土。

  要么,都乖乖缩在家里,生怕自己上了移民名单,压根不敢冒头。

  谢老四见此,也只能是开口安慰老马道。

  “老马啊,想开点,事情还没到那个地步。”

  “南洋确实是穷山恶水,但这些年来,下南洋的人也不少,那不大多也都活着好好的吗?”

  “甚至,还有不少人在南洋也混出了头呢。”

  “指不定你儿子将来就衣锦还乡了!”

  听了谢老四的安慰,老马掌柜的脸色这才稍好了些。

  只是脸上的表情却依旧是唉声叹气的。

  ……

  1858年六月,分兵两路合击的英军终于于德里城外会师。

  英军稍作修整之后,德里战役开始打响。

  炮击声最先响起!

  德里城北的哈拉卡高地,成为了双方争夺的重点。

  这座名为哈拉卡的高地,位于德里城北,距离德里城区压根没有多远。

  如果在哈拉卡高地上架炮,甚至可以覆盖整个德里城区,威胁红堡的安危。

  是故,哈拉卡高地的争夺,成为了此战的重点。

  隆隆炮击声响彻!

  英军在哈拉卡高地下展开炮阵,瞄准高地上的印军阵地,开始了火力投送。

  轰隆隆!轰隆隆!

  震耳欲聋的炮击声中,一枚枚炮弹呼啸破空,向着高地上射去。

  而与此同时,高地上的印军炮兵也是开始还击。

  炮击声响彻,一发发炮弹瞄准高地下方的英军阵地射去。

  俗话说的好,高打低,打**。

  战局刚开始,印军的竟全程压着英军打。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很好理解。

  因为双方的火炮全部都是来自大唐的后装线膛炮,还都是外贸版。

  性能自是相差无几!

  在火炮性能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战局地理优势的一方,自然能够在战斗中取得更大的优势。

  至于说炮手素质?

  怎么说呢,英军的炮手虽然精锐,但印军中的炮手,则基本上都是从大唐那里雇佣来的。

  唐军的炮手素质可不会比英军差,甚至更好!

  所以,战场上的局势才会是印军压着英军打。

  轰隆隆!轰隆隆!

  震耳欲聋的炮击仍在继续。

  一发发炮弹于战场上横飞,哈拉卡高地上下,不断的炸起一团团烟火。

  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血腥味。

  “开火!”

  “开火!”

  “开火!”

  “……”

  炮击声中,英军对哈拉卡高地发起了进攻。

  “杀!”

  “大英万岁!”

  “……”

  呼喊声中,英国龙虾兵出现在了战场上,以散兵线,向着哈拉卡高地杀去。

  宽阔的原野上,穿着红衣的英国龙虾兵如同燃烧着火焰般奔腾涌动,气势汹汹,不可阻挡的向着哈拉卡高地杀去。

  这些英军士兵在冲锋过程中,还在不断开枪。

  啪啪的火枪射击声响彻战场!

  另一边,高地上的印军也是举枪还击。

  啪!啪啪!

  一名名印军士兵蹲在壕沟内,只露出一个脑袋在外边,不断的拉动枪栓,装填弹药,扣动扳机。

  清脆且密集的枪声中,冲锋中的英军虽偶有倒地,但整体的伤亡率却并不高。

  之所以如此,便是因为印军士兵在开枪时,几乎不做瞄准。

  甚至有很多人干脆连脑袋都不往战壕外伸,只是一昧的将枪举过头顶,进行着信仰射击。

  正因为如此,别看印军阵地上啪啪的枪声响个不停,但印军能给英军造成的杀伤实在有限。

  哒哒!哒哒哒!

  布置在防线地堡内的机枪开始转动枪管,倾泻火力。

  密集的子弹倾泻之下,冲上前来的英军被成功压制了下去。

  英军的冲势瞬间为之一滞。

  整个战场上,惨叫声不住的响起。

  不同于普通的印军士兵只是举枪滥射,印军中的机枪手同样是从大唐那边雇佣来的教官。

  这些人大多都是战场上磨炼出来的老兵,军事技能不用多说,机枪扫射,点射,火力压制,统统不成问题。

  机枪扫射之下,冲锋中的英国龙虾兵齐刷刷一片片的倒地。

  惨叫声不绝!

  只是,英国能够在这个时代成为世界霸主,军人的军事素质真不是盖的。

  即便面对黑洞洞的机枪口,他们仍旧坚持前仆后继的冲锋。

  “杀!”

  “为了上帝!”

  “大英万岁!”

  “……”

  哒哒的机枪射击声响了小半日,在战场上留下一大片层层叠叠的尸体之后,英军这才不甘的撤了下去。

  战场上,躺满了一具具死状各异的英军尸体。

  龙虾兵们的尸体层层叠叠的堆在一起,鲜血汇聚流淌,将土地都给染红。

  空气中的血腥味愈发浓重。

  英军指挥官柯夫曼中将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却依旧有刚刚的尸山血海般的画面残余。

  深吸一口气,他胸中仿佛有一股郁气淤积,无论如何也散不开。

  “上帝啊,仗打成这样,这么多的伤亡,我该如何向这些小伙子们的家人交代啊!”

  虽然这个时代,人命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但是,带兵的将领,又有哪个能对自己手底下的士卒做到视如草芥?

  真正不把人命当回事的,其实是那些**家。

  做将军的,反而是见不得手下的士兵伤亡。

  “这样下去不行,光靠人命往里填,得填多少才能冲破印军的机枪封锁?”

  “我们必须得想想别的办法!”

  负责炮兵指挥的贝克特上校开口说道。

  他的脸上满是肉眼可见的凝重。

  “我们的火炮无法发挥作用吗?”

  柯夫曼开口询问。

  贝克特点头道。

  “是的,将军阁下。”

  “我军现在所用的火炮,和印军的火炮性能相差无几,但印军如今却是占着地形优势。”

  “所以,在炮战中,我军处于下风!”

  “光靠炮击,我军很难打开战场局面。”

  柯夫曼闻言,深吸一口气,表情严肃。

  一旁,另一名军官休斯顿开口提议道。

  “既然如此的话,那就只能继续用人命往里面填了。”

  “不如从德里当地征召些临时的仆从军当做炮炮灰如何?”

  “据我所知,印军的军火大多也都来自于外购,印军的弹药一定是有限的。”

  “让仆从军当炮灰,去消耗印军的弹药,总好过让我大英的小伙子们往里面填。”

  “等印军弹药消耗的差不多,再让小伙子们发动总攻不迟!”

  柯夫曼稍稍沉吟,然后点头应许下来。

  “可以!”

  “此事便交由休斯顿你继续去做。”

  “尽量加快速度!”

  “唐宁街十号那边已经不止一次催促我们迅速平定印度叛乱了。”

  “女王陛下对于印度战局,也很关切。”

  休斯顿闻言,当即点头应下,然后转身去安排起了柯夫曼交代的事情。

  ……

  时间流逝。

  英军稍作调整之后,便压着强征来的炮灰,继续向着德里城北的哈拉卡高地发起了攻势。

  接连几日功夫,英军锲而不舍的不断发起攻势。

  哈拉卡高地前的空地上,倒伏着密密麻麻的尸体。

  其中,虽然有英军的,但更多的却只是被英军强征来当炮灰的普通印度百姓。

  喊杀声中,重炮轰鸣!

  哒哒的机枪射击声再度响起。

  牛进宝转动机枪摇柄,伴随着一阵哒哒声,机枪枪管迅速转动,枪口瞄准前方的敌人扫射。

  伴随着弹链一点点被搅进弹仓,一枚枚金属弹壳被弹出,铛铛铛的落地。

  狭窄逼仄的地堡内,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

  牛进宝赤裸着的上半身上,一块块肌肉因为用力而充血鼓起。

  并在机枪射击所产生的后座力的作用下,不断的颤抖着。

  一颗颗黄豆大的汗珠顺着皮肤纹理滴落,将他下半身穿着的短裤都给打的湿透。

  为了确保机枪阵地不会被人给轻易用火炮点掉,也是为了确保机枪手的安全,不会被人集中火力打黑枪。

  印军在哈拉卡高地上修建阵地时,专门为机枪阵地修建了地堡。

  好处是,有地堡的掩护,机枪阵地的安全性,以及火力持续性大大增加。

  可坏处就是,实在是太热了!

  闷热闷热的那种!

  要知道,现在他们可是位于印度,还踏马是夏天的印度。

  再加上地堡空间的狭窄逼仄,可想而知这地堡中的温度有多高。

  “快,枪管都快烧红了,这样下去不行,快给枪管浇水降温。”

  牛进宝一边操作机枪,一边开口吩咐自己身边的弹药手。

  按理来说,转管机枪应该是不用考虑枪管温度过高的问题的。

  但问题是,这里是印度,地堡里的温度又实在是太高了,温热潮湿,实在不利于枪管散热。

  所以才会如此!

  这名弹药手名叫拉姆,是一名印度人。

  他跟在牛进宝身边,不光是担任弹药手的角色,更是要向牛进宝学习操作机枪。

  所以,牛进宝吩咐起他来,并不客气。

  拉姆闻言,转头便看到了一旁的水桶,那起瓢,舀起一瓢水浇在转动的枪管上。

  瞬间,响起呲啦一声,枪管上竟然冒起一团白烟。

  白烟水汽弥漫,使得整个地堡内都有些伸手不见五指。

  见此一幕,为了防止浪费子弹,牛进宝放慢了转动枪管的速度,降低了机枪的射速。

  之所以不干脆停下,则是为了继续保持对冲锋中的敌人的火力压制。

  以免被敌人冲到脸前!

  轰的一声巨响传来,一枚炮弹落在了地堡四周。

  冲击波顺着地面传递,震的牛进宝和拉姆胸口一阵发闷。

  头顶的碎石砂砾哗啦啦的掉落。

  终于,地堡内的白气逐渐散去,牛进宝开始继续全力进行火力投送。

  哒哒!哒哒哒!

  机枪射击声不断响起,弹壳抛飞,落地铛铛做响。

  只是,不多时,机枪的枪管再度温度过高,明显红温。

  “快!再浇水!”

  牛进宝扯着嗓子大吼。

  拉姆迅速反应了过来,停下输送弹链的工作,舀起一瓢水浇在了枪管上。

  来回这么三五次,水桶里的水都被倒了个干净。

  就在牛进宝吆喝着,让拉姆再浇水的时候。

  拉姆开口说道。

  “没水了,水都用完了!”

  说话间,他还将空桶举起来,把里面仅剩的一层桶底给全部剿在了枪管上。

  呲啦一声,地堡内再度被硝烟遮蔽。

  “**!”

  “没水了就去打!”

  “再不降温,我怕枪管要炸膛!”

  牛进宝头也不回的大吼。

  眼见黑压压的敌人马上就要冲上来,牛进宝心中也满是凝重。

  只是,话说着说着,牛进宝忽的听到一声咔哒脆响。

  他下意识低头看去,只见弹链竟已经耗尽,从弹仓处脱离。

  “**,子弹打完了!”

  “快,再开一箱!”

  牛进宝开口吩咐,但一旁的拉姆闻言,却是声音略显颤抖的开口说道。

  “不……不好了!”

  “子弹打没了!”

  “刚刚已经是最后一箱了!”

  牛进宝闻言,脸色当即一跨,忙不迭的开口说道。

  “那快派人去后勤那边要弹药去。”

  “没有弹药,机枪还怎么开火?机枪不能开火,那敌人不就冲上来了吗?”

  拉姆闻言,面露难色的说道。

  “长官,您有所不知,后勤那边刚刚已经派人来过了,说是他们那边也没有弹药了。”

  “让我们自己想办法!”

  牛进宝闻言,忍不住不敢置信的瞪大了眼睛。

  你踏马要不要听听自己说的这叫个什么话?

  “啥玩意?”

  “让我们自己想办法?”

  “踏**,难不成老子还能手搓子弹不成?”

  拉姆闻言,讷讷不言。

  与此同时,整个印军阵地上,好几处机枪阵地都是哑了火。

  瞬间,战场上哒哒的机枪射击声便消失了,只剩下

  只是,就在这时候,战场上再度响起了一阵喊杀声。

  英军气势汹汹向着哈拉卡高地发起进攻。

  原本,英军还只是让炮灰往上顶。

  但炮灰冲到一半,英军那边却是发现,印军阵地上的机枪哑火了。

  见此一幕,英军指挥官柯夫曼当即大声喝道。

  “印军的机枪没子弹了!”

  “快,传令下去,让我军发起进攻!!”

  “全军出击,攻下哈拉卡高地!”

  柯夫曼的话音落下,英军没有任何的犹豫,当即浩浩荡荡向着哈拉卡高地发起了猛攻。

  顿时,喊杀声响彻整个战场。

  黑压压的英军向着哈拉卡高地冲去。

  穿着红衣的龙虾兵在战场上铺开,气势汹汹的发起冲锋。

  冲锋中的龙虾兵们,仿佛是火焰在涌动。

  要将一切敢于阻挡在他们面前的东西,全部毁灭个干净!

  阵地上的印军开始举枪还击。

  啪啪的火枪射击声不断响起。

  但信仰射击之下,岂能阻挡英军攻势?

  高地上,印军的火炮也是开始开火,想要击退英军的冲锋。

  但是,火炮数量实在有限,且开火的速度也比较慢,所以,火炮开火所能产生的火力封锁效果和机枪扫射比起来,要差了不少。

  隆隆炮击声中,英军冲到了阵地前,距离阵地仅仅只有不到百米。

  就在这时候,一名缩在壕沟内开火的印度士兵探出头去查看,只见黑压压的英军几乎就要冲到他的眼前。

  瞬间他便崩溃了,丢下手中的武器,转身就逃。

  “救命啊!”

  “快逃啊!英国人杀上来了!”

  “……”

  在这名印度士兵的带头作用下,一个带十个,十个带百个,眨眼功夫,驻守高地的印军便崩溃了。

  冲锋的英军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的杀入了印军阵地。

  喊杀声中,哈拉卡高地的战局迅速变换。

  印军顿时崩溃了!

  一名名印军丢下手中的武器,满脸仓惶的向着德里的方向跑去。

  高地上,炮兵阵地中的唐军炮手也是果断选择撤退。

  这场仗归根结底是印度和英国之间的战争,他们既然收了钱,那为印度出力自然是理所应当。

  不过,出力归出力,可如果战况不利,他们该跑肯定是要跑的。

  为了印度人给的那三瓜俩枣,把自己的小命搭进去可不值得。

  再说了,就连印度人自己都跑了,且还是印度人带头跑的。

  这时候他们再跑,可就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了!

  牛进宝背起**,大步离开地堡,在离开前,随手丢了个手榴弹进去。

  虽然他准备要跑路,但这机枪可不能就这么轻易留给英军。

  跑路之前将其销毁,自然也就是应有之意。

  轰的爆炸声在身后响起,原本就因为被炮击,而摇摇欲坠的地堡,瞬间垮塌,将那挺机枪给埋在了里面。

  很快,英军便顺利攻占了哈拉卡高地。

  ……

  与此同时,德里城内的莫卧儿帝国高层便接到了城外高地易手的消息。

  巴哈杜尔沙二世整个人都有些慌乱,不住的在原地踱步,喃喃道。

  “这可如何是好!”

  “城外的高地丢了,这德里城该怎么守啊!”

  一旁,他的侍从阿里连忙开口宽慰。

  “大汗不必着急。”

  “我军在德里内外,尚有数万大军,各地的援兵也正在源源不断向德里汇聚。”

  “且,我们还有大唐这个外援!”

  “一定没问题的,我们一定能守住德里!”

  起义军的总司令巴赫德·汗脸色有些沉着的说道。

  “大汗放心,我这就指挥士兵们布置防御。”

  “准备守城事宜!”

  “在我战死之前,保证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进入德里城!”

  巴哈杜尔沙闻言,只是用力点头。

  这时候的他,心中满是悲凉和悔恨。

  他就知道,自己当初就不该答应领导起义军的。

  如果自己当初拒绝了起义军……

  那或许自己现在就不用为战事而发愁了。

  嗯,死人当然不用发愁了!

  巴哈杜尔沙并不认为自己如果断然拒绝起义军的要求,起义军会饶过自己。

  不过,如今唯一令巴哈杜尔沙感到欣慰的就是,早在几个月前,自己便将家眷都给送去了大唐。

  即便自己在印度兵败生死,自己的家人也能在大唐的羽翼下安度晚年。

  想着这些,巴哈杜尔沙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大唐驻莫卧儿全权公使向雨全。

  “向大人,德里这边的战局愈发紧张。”

  “不知大唐那边究竟要如何才肯出兵相助我印度独立?”

  在巴哈杜尔沙看来,从军事的角度来看,印度无论如何也不会是英国的对手。

  既然如此,那印度若想成功独立,便只能寄希望于大唐下场干预了。

  向雨全闻言,稍稍思索一阵,然后老老实实的说道。

  “此事还需上报朝廷,请皇帝陛下和朝中重臣决断。”

  “非我可以自作主张的,还请大汗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