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42章 纸币和移民(6K)

小说: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作者:听风煮雨夜 更新时间:2025-02-04 20:11:53 源网站:2k小说网
  帐内,浓郁的酒气弥漫。

  桌面上摆着一支支酒瓶,以及吃的七七八八的残羹冷炙。

  众人不断举杯,碰杯,空气中的气氛相当沉闷。

  “踏**,这踏马叫个什么事情?”

  “敌人只是刚开始夜袭,踏马自己就崩了,缅甸兵是真踏马菜啊!”

  “就是就是,这缅甸人的操作实在是令人摸不清头脑,但凡他们在仰光城下多坚持坚持,指不定我们现在还在仰光城下杀敌呢,何至于跑到这里来喝闷酒?”

  “……”

  一群人议论纷纷,严远舟也是脸色难看。

  但他并没有直接开口嘲讽缅甸将军的决策,反而是开口说道。

  “好了,好了,都踏马少说两句吧!”

  “我等现在毕竟身处缅甸军中,说不好听点就是寄人篱下,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自己心中应当有数。”

  严远舟话音落下,一名唐军士卒仍有些不服不忿的说道。

  “我还就说了!”

  “还就不信了,那吞敏吞还能真把我们怎么样不成?”

  “我们这些人,好歹也是大唐的人,缅甸方面可没那个资格来问罪我们!”

  这名唐军士卒此言有些狂妄。

  但却也是实话。

  吞敏吞如果真要把他们怎么样,那可就是外交纠纷了。

  即便他们有错,可大唐那边哪怕只是为了自己的颜面,必然也会为他们出头的!

  就和世界范围内同时期的其他列强一样,大唐其实也护短的很。

  唐人犯罪,我大唐自己可以处理,但别人绝对不行。

  严远舟闻言,脸色一沉,忍不住拍了下桌子。

  “你踏马没完了是吧?”

  “老子的话你也不听?”

  严远舟身为他们几人的领队,威信还是有的。

  此言一出,刚刚还一副不服不忿表情的唐军士兵瞬间老实了下来。

  一言不发的开始继续喝酒。

  一杯接一杯,仿佛酒入愁肠,就能消解心中的郁气。

  只是,就在这时候,帐外竟响起一阵呼喊。

  “赢了!”

  “打赢了!”

  “仰光收复了……”

  严远舟听着帐外隐隐约约的呼喊声,下意识放下酒杯,向外走去。

  掀开帐帘,只见缅军大营内,到处都是一片喧哗。

  整个勃固城外的缅军营地都陷入了一阵狂欢的浪潮之中。

  严远舟随手抓住一名正在向他们走来的缅军军官,开口询问道。

  “这位兄弟,这是怎么回事?”

  “出什么事了?大家怎么这么兴奋?”

  这名缅军军官闻言,当即说道。

  “正要来向几位报信!”

  “是仰光方面传来的消息,大唐天兵出击了,英夷于仰光大败,已然投降。”

  “仰光收复了。”

  严远舟闻言,脸上不由自主浮现出笑容。

  在他身后,那几名唐军士卒纷纷忍不住欢呼出声。

  “哈哈哈哈,赢了,赢了!”

  “大唐万胜!”

  “在我大唐天兵面前,西夷果然不堪一击!”

  “……”

  整个营地内,到处都充满了欢快的气氛。

  中军大营内,吞敏吞也是接到了仰光大捷的消息。

  他的脸上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了笑容。

  “哈哈,仰光收复,下缅甸收复,我贡榜王朝中兴有望啊!”

  虽然此次收复下缅甸,是借了大唐的力。

  但是,你别管借没借力,你就说收没收复吧?

  收复了,这不就妥了吗?

  至于说别的,不重要!

  只是,就在吞敏吞得意之际,帐外却是走进来一队士兵。

  观这些人身上的穿着,吞敏吞知道,他们应该是从王都来的。

  看着出现在自己眼前这一队气势汹汹的王都士兵,吞敏吞下意识蹙眉道。

  “你们想要做什么?”

  “谁让你们进来的?”

  吞敏吞话音落下,带头的军官从怀中掏出一枚信物,出示了一下,然后开口说道。

  “将军阁下,我等奉大王之命,前来勃固将您带回曼德勒。”

  “还请将军阁下配合,不要令我等为难!”

  吞敏吞闻言,心下一个咯噔,生出了不好的预感。

  “你……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带头的军官脸色沉着的说道。

  “仰光的败局,需要有人为之负责……”

  由于缅甸方面运输大队长的行为,唐军在仰光城下吃了点小亏。

  方海洋咽不下这口气。

  可要说因为如此,就拿战俘撒气,却也不至于。

  战场上,双方各为其主,再怎么厮杀,也是理所应当。

  如果你想报复敌人,那在战场上当然是可以的。

  只要你不接受敌人的投降,即便把敌人都给杀光,也无所谓。

  嗯,这是战争行为,再正常不过。

  可要是前脚接受投降,后脚就杀俘,这就有些太丢份了。

  接受投降,便说明你已经做好了将事情就此揭过的心理准备。

  要是事后再翻脸坑杀战俘,这就是在耍流氓。

  如果面对的是小国,流氓耍也就耍了,方海洋在加入唐军前,可是水匪头子。

  脸他是不要的!

  但是,谁叫这次唐军抓到的战俘,是英国人呢。

  对英国这个世界性的强国,方海洋多少还是有些顾忌的!

  既然如此的话,那也就只能找缅甸人出这口气了。

  谁踏马叫你当运输大队长的!

  如果不是你当运输大队长,唐军何至于在仰光有这么大的伤亡?!

  方海洋越想越气,便向朝中打了小报告。

  大唐这边也不含糊,当即发电报要求缅甸方面给个交代。

  缅甸国王在接到大唐的问责后,当场便懵逼了。

  这事情也能找到我头上?

  但没办法,面对大唐的问责,他也只能尽可能给大唐一个交代,以免大唐方面不满。

  所以,负责指挥仰光战事,然后导致缅军在仰光战败,做了运输大队长的吞敏吞,便成了这个替罪羔羊。

  吞敏吞闻言,脸上的表情顿时颓丧下来。

  整个人斜靠在椅子上,表情一阵绝望。

  他知道,自己这次是完了!

  带队的军官见此,当即摆手命人上去将吞敏吞控制住,然后,往军帐外押去。

  来到军帐门口,掀帘而出,阳光刺眼,吞敏吞下意识眯了眯眼睛,便看到了站在一旁的莽猜。

  负责前来缉拿吞敏吞的缅军军官见此,上前开口说道。

  “莽猜将军,接下来军中的事务便交给你了。”

  “希望你尽快整顿兵马,然后率军南下前往仰光,准备接手仰光防务。”

  “对了,国王陛下特意交代了,接下来大唐会在仰光驻军。”

  “我军切记不可和大唐驻军发生冲突,一切事情,能让则让。”

  敏东王知道,现如今他之所以能够收复下缅甸,全靠大唐搭手。

  一但大唐从缅甸撤军,英军再发起反扑,他们再丢掉下缅甸,也只是转瞬间的事情。

  缅军和英军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

  仰光一战,便是最好的例子。

  占据军械优势,兵力优势的缅军,竟被驻守仰光的英军给反杀了,简直就踏马离谱!

  是故,为了能够保住下缅甸,敏东王正在想方设法,尽一切可能的讨好大唐。

  也好让大唐能够帮他们守住下缅甸!

  为了讨好大唐,在敏东王看来,让缅军吃点亏压根不算什么。

  莽猜闻言,当即点头道。

  “有劳转告大王,就说,我莽猜明白!”

  “保证完成任务!”

  ……

  浙江,温州港!

  一阵风儿吹来。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海腥味。

  一条渔船缓缓靠港,甲板上,渔民被太阳晒的黝黑的脸上,满是发自肺腑的笑容。

  可见此次出海收获不错。

  “谢四哥,这次出海收获如何了?”

  码头上,负责管理船只靠泊的管理员开口询问道。

  船老大谢老四闻言,笑着拱手道。

  “借您吉言,今回出海收获还不错。”

  “货舱基本上都满了。”

  说话间,谢老四指挥渔船靠港,然后开始卸货,点货。

  在货物清点完毕之后,一名身量不高,但挺着一个将军肚的金掌柜上前来同谢老四交接。

  “五千斤刀鱼,三千斤鲑鱼,八百斤大黄鱼,还有五百斤龙虾,两条三百斤的金枪鱼……”

  “算下来,一共327块银元,27块零头我就不给你算了,整数300怎么样?”

  金掌柜开口道。

  船老大谢老四闻言,当即笑着说道。

  “好好好,没问题!”

  “老四多谢金掌柜照顾生意了!”

  虽然金掌柜砍了价,且还砍的挺狠的,但是,谢老四对此却并没有什么意见。

  金掌柜背后的东家经营着一家海产品加工厂,金掌柜负责在码头上为工厂采购原材料。

  说白了,他做的是大宗采购!

  且还是长久可持续的大宗采购。

  面对这样的优质客户,在价格上稍微让步也是可以接受的。

  把货统一卖给金掌柜,省却了他不少麻烦。

  无论如何,总好过他担着渔获腐坏变质的风险,去挨个儿找客户。

  要知道,如今可正是大夏天!

  渔获装在船上可保存不了多长时间!

  不及时卖出去的话,很容易就会腐坏变质!

  金掌柜闻言,也是满脸笑容。

  他是做采购的,这边把价格砍下来一点,可那边要收货可还是原价。

  这一来一回,中间是有不少油水的。

  听到谢老四答应,他自然高兴。

  说话间,金掌柜笑呵呵招呼谢老四和他去取钱。

  三百块银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金掌柜自不可能随身携带。

  两人相伴而行,很快就来到了码头上的大唐皇家银行的分行。

  金掌柜准备取钱付货款。

  两人坐在一间茶室内,相对而坐。

  在两人面前的桌子上,是三摞纸币。

  而这些纸币的面额,清一色的都是一块银元。

  一摞是一百张,三摞就是三百块。

  之所以纸币的面额不再大一些,主要是因为没这个必要。

  这年头,银元还是很值钱的。

  普通人赚钱,一个月最多也就赚两三块银元,甚至都赚不到。

  在这样的情况下,纸币面额再大,那就没必要了,不方便流通。

  还是那句话,李奕之所以要发行纸币,主要是为了借着发行纸币,来增大货币存量,借此推动经济发展。

  既然如此的话,李奕如果想要达到目的,就必须确保纸币有足够的流通量。

  所以,纸币的面额不能太大。

  而是应以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能用到的货币面额为主。

  是故,此次发行纸币,大唐所发行的最大面额便是一块。

  价抵一块银元!

  在一块以下,还有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一分等不同面额。

  其中,五角就是0.5块银元,二角0.2块银元,1角0.1块银元,五分是0.05块银元,一分是0.01块银元。

  都是日常生活中参见的面额!

  如此的话,可以保证纸币的流通量,才能更好的刺激经济发展。

  谢老四看着面前的好几摞纸币,表情略显纠结的询问道。

  “金掌柜,没银元吗?”

  “怎么都是纸币?”

  自宋代开始,北宋交子,南宋会子,元代中统钞,明代的宝钞……

  历代都在发纸币!

  然后呢,这些纸币一个比一个坑。

  老百姓们算是被坑怕了,所以,对大唐朝廷发行的纸币也是颇有疑虑。

  生怕纸币刚到自己手上,就会变成废纸。

  所以,谢老四并不想收纸币。

  金掌柜闻言,挑了挑眉说道。

  “纸币怎么了?”

  “这可是皇帝陛下亲自下旨发行,要求通行于天下的,难不成你谢老四要抗旨不认?”

  一句话,直接把谢老四给堵了回去。

  原因无他,这年头,圣旨的份量不必天条差,经由满清二百年的统治**,百姓们对皇权充满敬畏。

  皇帝要推行的事,大家即便心中不满,也没有人敢公开反对。

  嗯,尤其是开国皇帝!

  谢老四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一旁的金掌柜见此,开口解释顺带诉苦。

  “老四啊,你别这幅表情。”

  “我也没办法!”

  “朝廷每年新铸的银元是有限的,每回银行发银元,大家都得抢着才能弄到手。”

  “今年比较倒霉,我这边没能抢到。”

  “所以,只能拿纸币给你付货款了!”

  “当然,如果你想要银锭,那也可以……”

  谢老四闻言,忙不迭的摆手道。

  “别别别,银锭就不必了。”

  “银锭还不如纸币呢!”

  “最起码,这纸币能用来交税,可那银锭如果用来交税,还得再交一笔火耗,更坑!”

  “等随后我有空,银行有银元,我再来换就是了,反正纸币也是能兑换成银元的……”

  不同于前明时候皇帝拿宝钞当敛财工具,当擦**纸。

  李奕对于纸币,是真的准备要用心经营的。

  为了,他特意规定了,纸币能够用来交税,且不做折扣。

  除此之外,还规定,纸币能够用来兑换银元,一元对一元,平价兑换。

  而这一切,全部都是为了维持币值稳定!

  进而确保大唐的纸币能够更长久的发行。

  还有就是,别看如今大唐发行了纸币,可所执行的货币制度,其实还是金银本位制。

  大唐的纸币和银元是能够等价兑换的!

  所以,李奕的这一步,迈的其实不算特别大。

  他准备要先让大唐的百姓熟悉纸币的存在。

  等大家都习惯这点之后,再废除金银本位制,进而采取信用货币。

  或者是,建立一套属于大唐的石油唐元制度!

  当然,这些都不急!

  也急不来!

  得一步一步,慢慢推行才行。

  金掌柜闻言,笑呵呵的说道。

  “其实换不换也没必要。”

  “反正纸币也能花出去不是吗?”

  得益于李奕开国皇帝的威望,他既然下旨要求纸币通行天下,那普天之下就没有人敢拒收。

  再加上银行那边还可以将银元和纸币进行绑定,可以等价兑换,是故纸币的币值也较为稳定。

  花的出去,加币值稳定。

  所以说,现在大唐的纸币,还是可以正常使用的。

  谢老四闻言,面露苦笑道。

  “金掌柜这话倒是没错。”

  “但是,这纸币拿在手里,无论如何也没有将真金白银拿在手里安心。”

  “我就怕这纸币,将来会变成另一个宝钞。”

  “那可就太坑了!”

  虽然大明已经亡了二百多年,宝钞也早已被废除,但得益于中国人喜欢记录历史。

  是故,宝钞有多坑,大家都是知道的。

  说一句心有余悸,完全不为过!

  金掌柜闻言,嘴角一抽,但还是说道。

  “老四放心,我觉得应该不会。”

  “咱们这位皇帝陛下很重视工商,应该不至于做出此等自撅根基的事情……”

  只是,在说这话的时候,金掌柜不自觉有些心虚。

  看着这一幕,谢老四脸皮一抽,想要骂娘。

  ……

  与金掌柜分别,谢老四回了码头。

  召集自己船上的渔民和伙计,开始给众人分钱。

  “周承,赵良,孙二牛……你们几个每人五块银元。”

  “张顺,李强,毛二蛋……你们几个,每人三块银元。”

  “……”

  给众渔民都发完工钱,谢老四开**代。

  “下个月初一,大家再来码头集合,咱们接着出海。”

  “都明白吗?”

  众人闻言,七嘴八舌应下。

  “老大放心!”

  “我们保证到!”

  “嘿嘿,回家搂着婆娘困觉咯……”

  “……”

  一群人瞬间一哄而散。

  谢老四笑骂几声,也没当回事。

  随后,又马不停蹄的带着自己儿子谢海生前去雇人维修保养渔船。

  在做完这些之后,谢老四带着自己儿子准备回家。

  在路过码头的一家熟悉的酒馆时,谢海生拽住了谢老四的胳膊,开口道。

  “爹,咱们打点酒再回家吧!”

  “在船上时候我就馋了,现在下船了,应该能喝吧?”

  谢老四闻言,嘴巴里也是不自觉的开始分泌唾液。

  砸吧砸吧嘴,谢老四点头道。

  “走,打酒去!”

  话音落下,他便带着自己儿子,走向了酒馆。

  刚进酒馆,便见酒馆掌柜愁眉苦脸的坐在门口,整个人都有些抑郁。

  谢老四开口招呼道。

  “老马,给我打坛子酒!”

  “要你这里最烈的酒!”

  酒馆掌柜闻言,一言不发的从椅子上起身,走到酒缸前,开始为谢老四打酒。

  很快,一坛子酒便打满了。

  “诚惠,一百个大钱!”

  谢老四深吸了一口空气中的酒香,然后说道。

  “哈哈,好酒,好酒!”

  “还得是老马你这里的酒啊,其他地方的可都不成!”

  说话间,他从怀中掏出一张一元面额的纸币,递给了老马。

  老马接过纸币,看了一眼面额,确定是真币之后,开始给谢老四找钱。

  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依旧是一言不发。

  看着老马一直沉默,谢老四也是感觉到了异样,忍不住开口询问。

  “老马,你这是怎么了?”

  “看起来有些丧啊!对了,你儿子呢?”

  酒馆掌柜老马闻言,像是被触及了心底的伤口,当即哭丧着脸说道。

  “我……我儿子,要被移民了……”

  “老马我,老马我,怕是要断子绝孙了,这活着还有什么盼头啊!”

  老马一边哭,一边忍不住用力捶打起了面前的柜台。

  谢老四闻言,有些不解的询问。

  “怎么回事?”

  “朝廷移民不是先紧着家里没地,少地的移吗?你们老马家应该不至于吧?”

  老马用袖子抹着眼泪,抽抽噎噎的说道。

  “前几日,有一伙儿青皮来我家酒馆闹事,想收保护费。”

  “老马我想着破财消灾,便把钱给出了,但那些青皮混子却得寸进尺,想占我女儿便宜。”

  “我家那小子看不下去,就和那伙儿青皮打了起来。”

  “事情闹大了,官府来人,把那伙儿青皮和我儿子都给带走了去,押进了大牢。”

  “事后,我本想着花钱去疏通一下关系,把我儿子给捞出来。”

  “不成想,官府的人却是说,花钱也没用,人已经被编进了移民南洋的名单里,过几日便要发船出发。”

  “南洋……南洋那是何等的穷山恶水,我儿子从小娇生惯养,细皮嫩肉的,去了那地方,岂能活的下来?”

  “我老马,要断子绝孙了,我老马,对不起祖宗啊!”

  谢老四闻言,有些奇怪的询问。

  “可是因为那些青皮混子有背景,蓄意报复?”

  “实在不行,咱们去府里告状去……”

  老马闻言,却是摇摇头说道。

  “和那些青皮混子没关系,据我所知,那些青皮混子也被编进了移民的名单里,也得被扔到南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