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友振顿时不吭声了。

  他还是有些心疼,就听见田秀芬道:“老大媳妇儿肚子里揣着的不是你老谢家的种?老二媳妇儿不吃饱,喜宝儿乐宝儿吃啥,喝啥?吃几只公鸡你还心疼起来了!”

  田秀芬往日里也省。

  可是这么些天没见,她想得不行。

  再加上张巧儿肚子里怀孕,林暮雨还要喂奶哺乳,出去这些天,累得瘦了一圈,没吃的没喝了,娃肯定也跟着挨饿。

  她哪儿能不心疼?

  她宁愿省着抠着自己的,也不能从孩子们身上省啊!

  听见田秀芬的话,谢友振顿时不吭声了。

  的确是这个理儿。

  “再说了,公鸡能干啥?留一只配种,其余的净知道吃粮食扯着嗓子嚎!现在不杀留过年?”

  田秀芬说完,手起刀落,一只公鸡又噶了。

  谢友振这会儿也不心疼了。

  他麻溜把锄头一放,端起盆朝着院墙根儿走。

  “我去拔毛!”

  谢恬坐在屋檐下,一只腿分别抱着喜宝儿乐宝儿,瞧着心疼又想的紧,这个亲亲,那个亲亲,逗她们玩儿。

  “叫小姑!小姑!”

  两娃眨眨眼,咿咿呀呀,凑过去啃谢恬圆润起来的脸,糊得她一脸口水。

  谢恬咯咯笑。

  谢昭则是拿出了他这次给她带回来的作业本和铅笔,还有一支英雄牌钢笔,带墨水儿的。

  谢诚去帮着拔毛,和谢友振说起这些天的事儿,给谢老二哄得一愣一愣的。

  谢昭去帮田秀芬烧锅。

  后者心疼极了,越看谢昭越觉着他瘦了不少,吃了不少苦头。

  谢昭连声安慰。

  一家子其乐融融。

  七点半。

  天色彻底黑了下来。

  谢家晚饭也终于做好了。

  天气热,院子里凉快些,搬了一张八仙桌到院子里头吃。

  满满一桌子菜。

  瓦罐鸡,鸡蛋炖红烧肉,炒鸡,西红柿炒鸡蛋,凉拌黄瓜,茄子汆肉,炒空心菜和长豇豆炒肉。

  每一份份量都很大。

  米饭也是用锅焖的,下面一层脆脆的锅巴,很香很脆。

  魏庆之还没来,一家人都没有动筷。

  十分钟后,魏庆之被请来,坐在主位,谢昭给他盛了饭,一家人正式开吃。

  一口红烧肉下去,谢诚心满意足。

  他扒拉了两口米饭,就着满满当当的肉咽下去,当下忍不住对着田秀芬道:“妈,还是你做饭好吃!外头的饭菜香是香,可是没有你做的这个味儿!”

  他呲牙,又一口塞了一个蛋。

  张巧儿赶紧伸手拍他,“吃慢些,没人和你抢。”

  谢昭将最近考试的事情都和魏庆之说了一遍。

  魏庆之点点头,又考了他的学问,最后皱眉道:“你最近功课懈怠了不少,这次回来,抓紧复习,学习非一日之功,你要明白。”

  谢昭点头。

  “老师说的是。”

  一顿饭高高兴兴吃饭,所有人吃得心满意足。

  好像离家这么久的躁动终于被抚平了。

  谢诚帮着谢友振修农具去了,谢恬带娃玩儿,林暮雨和张巧儿去帮着洗碗筷。

  至于谢昭……

  他在写卷子。

  魏庆之没走。

  他拿了几科卷子,递给谢昭,让他现在就写。

  谢昭不敢多说,低头就写题。

  物理是最先做完的,题不多,就六道,魏庆之扫了一遍,心里满意,可面色不显。

  而接下来的英文数学也都不错。

  只是,生物和化学还有语文三门,却叫魏庆之眉头皱了起来。

  术业有专攻。

  魏庆之物理是强项,要是谢昭和自己学这一门,他有信心能够教育好。

  但是,他是学生,要高考的。

  他将来,是要展翅飞向更旷阔的天空。

  这三门,很多知识都是要专门讲解的,比如化学更高深一点的等价交换,生物的形状遗传,还有语文一些文言文重难点字词讲解。

  魏庆之只是略懂。

  要真教育这些,他是外行。

  谢昭写完,心里已经有了计较,他看向眉头紧锁的魏庆之,轻声喊道:“老师?”

  “你有野心,也聪明,知道自己要什么,对不对?”

  魏庆之问道。

  谢昭点头。

  “接下来一个月,好好准备,九月份你去参加江城一中的统考,争取入学,获得更系统的教育,全面提升知识。”

  “为明年的高考,冲刺最高学府,做万全准备!”

  魏庆之欣慰道。

  谢昭露出笑脸。

  他的计划着要扩张锦绣制衣厂,更方便,更快速将衣裳销往全国,江城是最好的根据点。

  念书,做生意,他一样都不想耽误。

  …………

  入夜。

  谢诚关上门,在屋子里的新堂前里,点了两盏煤油灯,调到最大亮光。

  兄弟俩开始算账。

  谢昭买了一个小型计算器回来。

  他让谢诚报订单,他这是噼里啪啦一顿按。

  谢诚惊住了。

  他还是第一次看见这新型玩意儿,只见谢昭摁下数字,加减,答案就瞬间出现了!

  太快了!

  “这是计算器。”

  谢昭笑着解释,“比咱们脑子好用多了,以后多买几个,放在厂子里和铺子里,算账就容易多了。”

  谢诚咂咂嘴。

  “外头好东西真多!”

  他说完,继续报账单。

  “民修县的张老板,003,004号衣裳,都要200件,032款式,150件。”

  “马当市的百货大楼,123,221,443,款式的衣裳要了200件……”

  每一款衣裳都有自己的标号。

  谢昭的手边,还放着价目表,他为了防止出错,每一个订货商先计算出价格,写在纸上,最后再算总和。

  这项工作繁复而需要耐心。

  两人就着光,仔仔细细计算,直到两个小时后。

  计算器里,最后数字浮现,叫谢诚猛地倒抽一口冷气!

  “369300。”

  三十六万九千三百元!

  这对于谢诚而言,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他甚至想都不敢想!

  谢昭拿起笔,写写画画,最后算出了大致投入进去的成本。

  人工费,机器费,还有这两个月来陆陆续续投入进去的布料成本,除了一开始从庆市程建国手里拿的特价布料,后续合作都是正常价格订购的。

  到后来,谢昭的资金链有些供应不上,程建国还同他赊账,那是大头。

  店铺的装修,人工租赁,以及乱七八糟的开支。

  谢昭最后算出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