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反派,苟成了修仙大佬 第1547章

小说:我,反派,苟成了修仙大佬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1:20 源网站:2k小说网
  念及此处,他便离**间,命令弟子敲响大钟,关闭整个山门。

  与此同时,武云县城。

  在叶风等人离开后不久,关于酒楼内发生的事儿,便以极快的速度传遍了整个武云县的每一处角落。

  武云县就在青龙山的西面几十里外,城中百姓几乎每天都能看到青龙山脉的修士。

  对于青龙山脉这些百姓还是十分熟悉的。

  当得知有一个神秘人,要找青龙山脉中实力很强的逍遥剑宗复仇,还要在三日内取逍遥剑宗宗主的首级后,这个话题迅速冲上了武云县的话题热榜第一名。

  到了晚上时,城中已经流传出,逍遥剑宗召回了外出的弟子,紧锁山门,严阵以待。

  这让青龙山脉的气氛显得十分紧张。

  几乎每个人都在议论,名声向来不错的刘世恒宗主,十三年前到底干了什么恶事,才会招来今日有人公开前来复仇。

  不少人甚至都开始翻阅十多年前青云阁出版的江湖邸报。

  十三年前最大的一件事儿,便是祁州境内一个修真世家一夜间被灭门。

  不过,并没有一个人将此事与刘世恒联系在一起。

  祁州在大陆的西北方向,距离青龙山有万里之遥。

  而且被灭的那个修真世家的家主郭威,修为极高,家族弟子林林总总也有上百人。

  逍遥剑宗也许能灭了祁州的那个修真世家,但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双方打起来,逍遥剑宗估计也会损失不少。

  能做到在极短的时间内灭人满门,并且没有一个生还者,说明当年下手之人,不仅实力远超那个修真世家,人数上也占据着绝对优势,否则不可能没有人逃走的。

  显然这两个条件,逍遥剑宗都不符合。

  而且此事青云阁发出的抵报也说了,是魔教的人干的。

  这相当于给郭家灭门惨案盖棺定论。

  十三年前,除了祁州郭家灭门惨案之外,其他也没什么大的事件发生。

  所以现在大多数人都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刘世恒当年做了什么。

  不过,从刘世恒与逍遥剑宗的反应来看,那笔血债恐怕并非是空穴来风。

  随着逍遥剑宗宣布关闭山门,任何人不得进出,导致整个青龙山脉的气氛都显得不同寻常。

  与逍遥剑宗实力旗鼓相当的宝龙观与天星谷,看似没有什么反应,但也不约而同的暗中召回了外出的长老与弟子。

  虽然没有封锁山门,但却加强了警戒的力量。

  黄昏时,三匹骏马在青龙山西面的官道上疾驰,卷起滚滚尘烟,惹的官道上赶路的百姓与商旅咒骂不断。

  不必说,这三匹骏马便是叶风与表姐妹三人。

  一下午的赶路,他们赶了七八十里的路。

  这让三人感觉好像又上当受骗了。

  因为武云县那个马贩子拍着胸脯向三人保证,他的马都是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千里良驹。

  现在三匹马都口吐白沫了,也只跑了七八十里。

  眼瞅着天就要黑了,三人只能在官道旁的一处驿馆歇脚。

  所谓驿馆,和酒楼客栈差不多,不过背后却是朝廷在运营。

  只要在官道上,每三十里朝廷便会开设一个驿馆。

  通常情况下是百姓们书信的往来传递,有点类似叶风前世的邮政系统。

  除此之外,驿馆也会招待来往的官员。

  因为每个驿馆都是由当地的县衙负责出资经营,每年传递信笺与招待过往官员,都需要一笔巨大的开销,这让当地县衙的压力很大。

  后来为了减轻财政上的压力,驿馆便不仅限于招待官员,增设了平民馆。

  过往的商旅也可以住进来,但是价格比较高。

  普通百姓宁愿露宿在驿馆外面,也很少花冤枉钱在驿馆居住。

  叶风可是如今人间最壕的土财主,他当然不在乎这点小钱钱。

  当下便住进了官道边的这家名唤【武云六十里驿】的驿馆。

  名字很直白,就是说这里距离武云县城六十里。

  此处的驿馆不小,南面的一大片房舍是招待过往官员,北面的几十间房舍则是招待平民。

  将马匹交给驿馆的伙计喂食草料,叶风开了两间相邻的上等房。

  本来想开三间,云霜儿说没那个必要,她和神天乞住一起,相互也有个照应。

  叶风心想,这还没有成亲呢,就知道给自己省钱了?

  开好房间后,叶风便让驿馆的伙计送一桌酒菜到他的房间。

  驿馆内平民入住率不高,今天可算来了三头肥猪,驿馆伙计自然殷勤。

  伙计正准备领着三人去他们的房舍时,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

  很快到了驿馆门口停下。

  是两个女子。

  一个穿着粉红衣裙,和表姐妹一样蒙着面纱,看不清楚样貌。披着一件没有一根杂色的大氅。

  可以看出她身材很好,而且皮肤很白。

  那双露在面纱外的眼睛,似乎有水波流转。

  另外一个则是看起来只有十四五岁的黄毛小丫头,并没有蒙面,一身绿色的棉袄,看样子是那个蒙面女子的丫鬟。

  黄毛小丫头道:“驿丞,给我们的马匹喂些精草料,开一间上等房,弄些酒菜送到房中,另外再弄几桶热水,我家小姐要沐浴。”

  说着,黄毛小丫头便在柜台上丢了一锭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