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带来了不少礼物。

  衙内看完礼单嘴角直抽抽,真他**厚重!

  这是想拉拢他?

  太监笑眯眯地对方永璋说道:“衙内,我们殿下得知你不能回家过年,心里惦念着你。

  又念你先前受了那么重的伤……为国朝铲除囊虫您功不可没。”

  方永璋连忙反驳:“你这话可说错了,功不可没的是黄三公子。

  我只告的他,他把其他人牵扯出来的!

  这个功劳我可不敢认!

  黄三都被砍头了,太子殿下要赏他,只能派人给他多烧点儿纸!”

  太监:“……”

  这话他怎么接?

  真是想不到,此人胆小如鼠,居然敢去滚钉板告御状!

  简直了嘿!

  估摸着那时候是走投无路了,所以才孤注一掷。

  没想到还让他给活过来了!

  运气还真好!

  “那个,这些东西我留这么多,我告黄三还是有功的!

  按人头算的话,拿这么多也应该哈……”

  衙内挑了几样东西抱在怀里,目光落在其他东西上充满了眷恋和不舍。

  太监眼珠子一转,懊恼地抬手拍脑门儿。

  “看看我这个脑子,我给忘了,这就是殿下谢你去告了黄三,才赏你的!”

  “哎呀,殿下早就对黄三的行为颇有微词,可他有黄太傅护着,殿下也没法子!

  要不是你啊,不知道多少人还会被他祸害!”

  方永璋连忙给他塞红包:“哎哟,那就多谢太子殿下了!”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殿下青春永驻,仙福永享!”

  想说寿与天齐来着,记起这是太子又不是皇帝,他才在宫中跟他老子说了这话。

  皇帝嘛,总想自己活得长长久久,儿子啥的就算了。

  年纪越大的儿子越讨厌。

  一个个的都盯着他腚下的龙椅!

  太监的笑容僵在脸上,娘西皮的,马屁精一个!

  他揣着红包回东宫,跟太子禀报了去送东西时方永璋的态度。

  听得太子忍俊不禁,笑得咳嗽了起来。

  旁边的人连忙给他顺气喂茶。

  “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太子咳完了就问。

  太监躬身斟酌道:“是个怕死的,去告御状估摸着也是被逼得走投无路了,想着反正要被整死不如豁出去鱼死网破!

  现在命捡回来了,宋尚书等几个被抄家被杀,他也只敢承认自己只告了黄家三爷……”

  “还是个贪财的,那眼珠子落在金银珠宝上挪都挪不开。”

  太子摆摆手让他下去。

  心里对方永璋也有了个判断,是个彻头彻尾的贪生怕死,贪财的小人!

  但投了父皇的眼缘。

  这个人,可以拉拢来为自己所用。

  回头等他登基,或者他病死了,他儿子登基,再杀了就是了。

  可以先里利用他在父皇那里进谗言,给他的几个兄弟找找麻烦。

  咳咳咳咳……

  太子又咳嗽了起来!

  方家。

  衙内颠儿颠儿地把皇帝赏的东西给舒春华看:“一对儿如意,四十个金锭子!”

  “五十两一锭的金锭子,可真是实在。”

  说着,他压低声音:“皇帝可真抠门儿,没有太子大方,回头我就去跟他说,他还没他儿子大方呢!”

  “我帮他往私库里搂了多少,啧啧,这老头儿!”

  舒春华把玩着玉如意,玉质非常好,加上是皇帝赏赐的东西,是可以放在家中当传家宝的!

  “就这一只如意,就能抵太子送来的所有东西!”

  太子给的东西舒春华也看了,华而不实,糊弄她家衙内呢!

  呵呵~

  这个人,浑身上下都有病。

  身体有病,人也阴暗。

  看谁都觉得对方欠他的,觉得对方想害他。

  上辈子黄家满门抄斩的事情,他也是在里头做了推手的。

  可怜黄永林真把他当兄弟,掏心掏肺地为他。

  就是因为齐王故意去找黄永林说了几句话,给他塞了个并不存在的东西,演了一下。

  太子就怀疑上黄永林了。

  这种多疑到**的人,不可能走到最后。

  就算是他运气爆棚当了皇帝,国家也会被他快速玩儿完。

  上辈子早早被几个兄弟给斗死,也算是注定的。

  方永璋:“啊?”

  舒春华指着太子给的那些东西:“看着倒是金灿灿的,可是我们却不能用,因为这些都是太子能用的,王爷都不能用。

  用就是逾制。

  要杀头!

  我们不能用,也不能卖!

  这是宫里的东西,敢卖,杀头!”

  “不如陛下给的玉如意,价值连城不说,还能摆着看,因为它是御赐的,也不是逾制之物,老百姓家也能摆放。

  唯独就是不能卖。

  可为什么要卖呢?

  咱们家又不缺钱!

  再说金元宝,也是一样的道理,不能拿出去用,不能卖,但是可以把玩啊,也可以摆出来。

  而且陛下是同意你送人的。

  送这个,你想想你多有脸面!”

  衙内一想,可不就是这个道理么!

  “那,太子的东西我给他还回去?”

  舒春华摇头:“莫要惹疯狗,咱们的命可金贵着呢!”

  “回头你跟陛下提一嘴,就说殿下给了你一箱东西,先生看了说不能用,你就锁起来放库房了!”

  “他光明正大送,你坦坦荡荡接,你是臣子他是君,他给的你不敢不收!”

  “你要是送回去,会惹到太子这条疯狗,还会让皇帝觉得你在揣测帝心!”

  “你记住,大臣们送你东西,你都不能收,但是几个王爷送你,你都可以照单全收。

  因为他们是皇帝的儿子。

  你帮皇帝办事儿,他们当儿子的替老子表达一点儿心意……”

  衙内懂了!

  他要用这种心态去面对皇帝,在皇帝面前,他要表现得认为他们是父子,而不是君臣!

  嗯,他的脑袋瓜小,只能理解到这里了!

  舒春华命人把东西都收起来,就和衙内都换了衣裳,去灶房包饺子。

  老先生他们也都去了灶房,衙内负责剁肉,孩子们洗菜摘菜,老先生和面赶饺子皮儿。

  舒春华负责调馅儿料。

  “都说君子远庖厨,没想到您老人家干厨房的活儿一看就是干惯了的!”

  老先生讥讽道:“拿这话来做借口不进厨房做饭的,都是在找借口,他们在曲解圣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