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同意了。

  等运河修完,方县令私**人的事情就是死罪一条。

  他作为上官,没发现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到时候折子怎么写,全在他。

  这个方远堂一点儿都不落教,几次三番地抚他的面子!

  哼!

  给他等着!

  他们觉得方县令可能认为修运河死几个人正常,非常好糊弄上面。

  蠢货!

  这可是把柄!

  送上门来的把柄,谁会不喜欢呢!

  谭通判的心情顿时好了起来,那天去清江县,到方家别说被热情款待一顿饭,就连茶都没捞到一杯喝,给他气得不行。

  没想到啊,姓方的这么快就犯蠢,他还是高估了方远堂啊!

  知府和谭通判哪里会知道,下令杀人的,是怀揣密旨的衙内啊!

  皇帝册封衙内为河道使,根本就没跟其他人说,知道的人很少!

  ……

  京城。

  皇帝收到了衙内送来的信。

  看完厚厚一沓子信,皇帝的脸色瞬间就黑了下来。

  真是岂有此理!

  难怪那猴儿着急回去。

  下面那些囊虫,欺朕!

  一个没有背景的县令在他们手里,真是举步维艰!

  不然就只能同流合污。

  皇帝的眼神逐渐阴沉。

  “去,将兵部尚书给朕叫来!还有丞相等人都给朕叫来!”

  猴儿在信里倒是提醒他了,的确,那么多的军队,完全可以调派一批人去修运河!

  这次可以试试可行不可行。

  倘若可行,那么军队就可以动起来,把驻地附近的官道修一修。

  一个驻地修一部分,连起来就将是一条大网……

  路通了,政令才能通!

  这猴儿,真是不时就能给他一个惊喜!

  等这帮人来了之后,皇帝就抛出抽调军队去接管运河修建的事情。

  让几个大人议一议,抽调哪里的兵力,抽调多少合适。

  众大臣:“……”

  皇帝这是已经做了决定,找他们俩不是议能不能这么做,而是议怎么做!

  自从宋尚书等人东窗事发之后,皇帝的行事风格变得异常强硬。

  朝堂上,几乎无人敢跟他对着干。

  以前还有个黄太傅冲在前面,可黄太傅的儿子被斩之后,他自己无颜上朝,请辞两次不得,便告假去庄子上养病了。

  倒是他的儿子,请辞去照顾他,皇帝准了。

  “陛下,士兵们是保卫疆土的,让他们去干民夫的活儿,会不会……心生不满哗变啊?”

  丞相硬着头皮提出质疑。

  皇帝的手指敲击着桌面:“不会,军饷照发,地方上还给管饭发工钱。”

  兵部尚书心慌啊,哪儿都有吃空饷的事儿,如果皇帝调兵的人数多了,会不会暴露出吃空饷的问题?

  倒不是他这个兵部尚书不作为,但吃空饷的事情自古以来都难以杜绝。

  可皇帝看着好像是吃了秤砣铁了心……

  他斟酌了一番就道:“陛下,可以先征调当地的千户所,清江县距离施总兵那里比较近,不如从他那里抽调五万人……”

  “若是边疆告急,这五万人也能快速赶回去,其他地方距离清江县太远了……”

  皇帝问其他人:“诸位爱卿,你们怎么说?”

  “微臣附议!”

  “老臣附议!”

  “臣附议!”

  方县令如约给提供对的线索的人发放奖金,工地再度开工。

  易老先生带着学生们直接住在了工地上。

  周氏大手笔,让人搭建了一个木头的小院子,然后一应用品全都给送了过来,还派了两个粗使婆子,一个厨娘去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

  这样他们就不用住帐篷了。

  这次开工如同舒春华所说的一样,再没出什么幺蛾子,而且民工们睡觉的时候,也非常警醒,工头划定了出恭的地方,摆放了一长串恭桶。

  出恭的地方给划出来了,半夜乱跑就是有大问题。

  衙内不能回家住了,舒春华身边清净了不少,她就和周氏还有梁氏先去看了鱼池。

  七爷爷见她回村了,高兴地不得了,和村长陪着她看鱼池的时候,叭叭叭地介绍情况。

  “有人知道了消息,想来买鱼。”

  “还有人想买养鱼的法子。”

  “我们不卖,说是京城贵人给的法子,我们是帮着京城贵人养的。”

  “他们就打听贵人是谁,我们就照着你说的,说是庄贵妃的哥哥庄大人,这些鱼都是为贵妃娘娘养的,他们后来才没有来纠缠!”

  “但也遇到了几波偷鱼的,幸好我们安排了不少人守夜……”

  周氏骂道:“真不要脸!”

  梁氏有些犯愁:“恐怕他们不会善罢甘休,山高皇帝远,他们有了养鱼的法子,他们也了给贵妃娘娘养!

  上面的人只看结果,他们只要有鱼就行了!”

  周氏霸气地道:“那就请护院守鱼塘!”

  “我出钱!”

  舒春华对七爷爷和村长道:“劳烦您二位跟村里人说一声,说鱼是为贵妃娘娘养的,但凡出一点儿纰漏,贵妃娘娘怪罪下来,一个村的人都会遭殃。

  不说别的,就是把所有人家的男丁都抽走,就没谁家受得了!”

  “不过,若是鱼塘的鱼能保得住,贵妃娘娘每三个月按照人头,一人发一两银子,新生婴儿也算!”

  一个村子满打满算几百人。

  这点儿钱舒春华出得起。

  请护院那些都是虚的,谁知道请来的护院忠心不忠心,有没有被收买?

  只有土生土长村里人,他们离不得故土,利用好他们才能真的确保鱼塘万无一失。

  贵妃娘娘对不住了,用了您的名头。

  “这个主意好!”村长和七大爷都松了口气,舒春华问鱼的长势,他们说可以起一批鱼了。

  “那就安排送一批鱼去京城!”

  现在送损耗大。

  七八成的损耗。

  不过啊,反正送去京城也是卖高价,不怕。

  而且物以稀为贵,越是这般,京城那帮不差钱的才会趋之若鹜!

  每个鱼塘都巡视了一圈儿,舒春华又去她的山庄看了看种下的冰粉果长得怎么样了。

  然后又去看了看祝娘子和绣庄。

  这么一忙半个月就过去了。

  舒春华休息了几日,就去选了一块儿地,准备建女学。

  地买大些,贵妃出了两万两,她也得出两万两,回来跟周氏一说,周氏财大气粗地出了四万两,顾二夫人知道了这件事,跟风出了一万两。

  九万两银子。

  不一步到位?

  必须一步到位!

  舒春华直接买了一个千亩农庄。

  农庄的收益就能支付以后女学的开支,还在府城和县城都购买了几个商铺作为女学的产业。

  有持续收益的女学才能一直稳稳当当地开下去,只靠着捐助不行。

  庄子的房子找人修缮,把课堂,住宿区,厨房,洗衣房,净房等区域合理地分割了一下。

  就给贵妃写信,让她可以把寻好的先生送来了。

  她把操持女学的活儿交给了祝娘子,又给她配了两个管事,然后就带着周氏去府城了!

  带着婆母,花钱才有底气!

  她去府城了,有些人的脖子洗干净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