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接下来怎么办?”陈严问。
吴永成伸了个懒腰道:“睡觉。”
“睡觉?”周奕和陈严都一愣。
“你们看看窗外这雨大成这样,估计一时半会儿也停不了。不如咱们先眯一会儿,养一养精神,再好好查案啊。”
陈严凑到玻璃窗上看了看,这雨确实是大,瓢泼大雨。
万幸案发现场和尸体都勘验过了,否则这么大一场雨过后,什么线索痕迹都泡汤了。
“行了,小陈,你带周奕去休息室眯会儿吧。”
“师傅,还是您去睡会儿吧,我来盯着,万一医院有线索来电话。”
“没事,我烟抽多了,现在精神着呢。”
吴永成摆摆手道:“去吧去吧。”
陈严见状,招呼周奕跟自己走。
刚走出办公室的门,吴永成问道:“周奕,你在警校成绩咋样?”
周奕挠了挠头发,“马马虎虎吧。”
“那有人教过你怎么查案吗?我不是指课本上那些。”
周奕当然知道他想问什么,回答道:“有啊。”
“谁?”
“老天爷,他说我上辈子就是干刑警的,这辈子还得干刑警。”
……
周奕睡了大概一个半小时就醒了。
年轻就是好,稍微睡一会就有精神了。
他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过这种感觉了。
“岁月不饶人呐。”周奕心中感慨道。
“醒了?”吴永成的声音突然在背后响起,吓了他一跳。
“吴队?”周奕一骨碌就从窄窄的木板床上坐了起来。
吴永成走到休息室的窗边,伸手拉开了被烟熏黄的窗帘。
一道清冷的白光照了进来,周奕不由得伸手去遮挡。
周奕发现,吴永成两眼通红,看来是熬夜熬的。
想当初,自己也这样拼命。
但最终依然败给了别人的后台。
不过这样也好,因为他自始至终都对得起身上的国徽。
“吴队,许法医那边的检测结果出来了吧。”
“嗯。”吴永成伸手摸了摸口袋,却什么都没摸到。
没烟了!他奶奶的熊。
“没问题吧?”周奕问。
“你觉得有问题你还能躺在这儿打呼?”
“那就行。”周奕站起来说,“那我就去查案了?”
“等等。”
“吴队有什么吩咐?”
“吃了早饭再去,小陈去买了。”
“哦。”周奕又一**坐下了。
同时,吴永成啪地一下,把一叠资料丢在了他面前。
“一边吃一边看,看完了告诉我,你打算怎么查。”
周奕点点头,两分钟后陈严拎着一袋包子和一个保温瓶走了进来,保温瓶里是热气腾腾的豆浆。
陈严的双眼同样红红的,但是毕竟年轻,精神比吴永成好多了。
周奕一边吃一边看资料,大部分他都熟悉,但相比之前多了一些东西,那就是现场勘查报告。
除了常规的勘验之外,有两点相当有价值。
第一点是血迹,现场分布的血迹呈现了死者挣扎逃跑的路径,但这些血迹的出血量,却验证了周奕之前的一个判断。
颈动脉是第一刀,后面几刀是倒地后故意刺的。
因为最开始的出血量就很大,呈喷溅状。
如果是先捅了非致命伤,死者逃跑,凶手追赶继续捅刀,中间划破颈动脉,那最开始的血迹量不会这么大,血液也不会呈喷溅状。
所以之前周奕说颈动脉是第一刀的时候,吴永成立刻就联想到了这点,只是当时技术科那边还没出勘查报告。
周奕的一句话,就打破了他的固有思维,也是让他起了爱才之心的原因之一。
现场勘查是非常客观准确的描述事实,但基于事实推导结论,是办案刑警的事。
这是极强的观察力和丰富的经验才能做到的,吴永成不得不承认,自己都没看出来。
当然他这性格,不可能夸奖周奕。
第二点,就是脚印。
现场二十米范围内,一共发现了十二组不同的脚印,但是根据脚印的深浅和覆盖程度对比判断,只有三组是在案发时间段内留下的。
一组是三十六码,死者的;一组是四十五码,周奕的。
还有一组,是四十二码的脚印。
这个尺码就有点尴尬了,说是男人也有可能,女人也有可能。
如果是女人的话,那身高就应该在一米七左右,体貌特征就比较明显了。
不过从鞋底纹路推测,男士运动鞋的概率比较大。
所以周奕在说出凶手可能是女人时,吴永成不是太赞成。
“吴队,我看完了。”周奕把最后一口包子塞进嘴里含糊地说。
“有什么破案思路?”
“我觉得可以进一步缩小侦查的范围了,凶手应该是死者医院里的同事。”
“为什么?”
“杜晓琳家距离市三医院大概三公里多的路程,这个距离,以正常年轻女性的脚程,大约需要四十分钟左右。”
周奕敲了敲资料说:“这相当不正常。”
“从纸面数据看起来三公里不远,可下班步行四十分钟,这合理吗?还是半夜。”
“杜晓琳为什么不骑自行车呢?”
陈严说:“兴许她不会骑车呢?”
“好,我们假设杜晓琳不会骑车。护士白班的下班时间是下午四点,夜班的下班时间是早晨八点,这两个时间段,都可以坐公交车。”
“那中班下班,已经没有公交车了。为什么家里人不来接呢?”
“现场勘查报告里,没有提到自行车痕迹,现场也没有发现丢弃的自行车。”
“从我到达案发地点,杜晓琳还没有完全死亡这点,基本可以确认,她昨天晚上就是走路回家的。”
一直听周奕分析的吴永成开口问道:“那这怎么和凶手是医院同事联系起来呢?”
“谁知道杜晓琳的排班情况?谁可能知道杜晓琳回家的必经路线?谁最有可能动手脚,导致杜晓琳昨天只能走路回家?”
周奕沉声道:“除了她的同事,我想不到其他可能性。”
吴永成点点头道:“医院和同事关系,本来就是排查的重点方向之一,但其他方向也不能忽视。这么着吧,你爷爷不是在住院嘛,你作为病人家属,先去打探打探消息,看看有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不过你得记住,不能直接以警察的名义查案,程序你应该懂的。”
周奕点点头,吴永成说的程序,是指通常情况下必须双人办案。
虽然《刑法》没有明确规定,但是从公正性、安全性、合法性的角度,这是公安系统内默认的常规程序,同时也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避免徇私枉法。
“还是吴队想得周道,我就作为病人家属,和医务人员聊天,单纯地聊聊天。”周奕狡黠地笑道。
吴永成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小子确实挺机灵的。
“对了,千万别打草惊蛇?”吴永成叮嘱道。
周奕立刻说:“我会拿捏分寸的,吴队放心。凶手肯定不会是昨晚上夜班的人,毕竟他们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
周奕扭头对陈严说:“对了,得辛苦下严哥,回头找医院保卫科调一下急诊科的人员资料档案,这事儿我可搞不定。”
陈严点点头。
“另外还有……”
“啥?”陈严见他神秘兮兮的,好奇地问。
周奕笑道:“给吴队买包烟。”
吴永成伸了个懒腰道:“睡觉。”
“睡觉?”周奕和陈严都一愣。
“你们看看窗外这雨大成这样,估计一时半会儿也停不了。不如咱们先眯一会儿,养一养精神,再好好查案啊。”
陈严凑到玻璃窗上看了看,这雨确实是大,瓢泼大雨。
万幸案发现场和尸体都勘验过了,否则这么大一场雨过后,什么线索痕迹都泡汤了。
“行了,小陈,你带周奕去休息室眯会儿吧。”
“师傅,还是您去睡会儿吧,我来盯着,万一医院有线索来电话。”
“没事,我烟抽多了,现在精神着呢。”
吴永成摆摆手道:“去吧去吧。”
陈严见状,招呼周奕跟自己走。
刚走出办公室的门,吴永成问道:“周奕,你在警校成绩咋样?”
周奕挠了挠头发,“马马虎虎吧。”
“那有人教过你怎么查案吗?我不是指课本上那些。”
周奕当然知道他想问什么,回答道:“有啊。”
“谁?”
“老天爷,他说我上辈子就是干刑警的,这辈子还得干刑警。”
……
周奕睡了大概一个半小时就醒了。
年轻就是好,稍微睡一会就有精神了。
他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过这种感觉了。
“岁月不饶人呐。”周奕心中感慨道。
“醒了?”吴永成的声音突然在背后响起,吓了他一跳。
“吴队?”周奕一骨碌就从窄窄的木板床上坐了起来。
吴永成走到休息室的窗边,伸手拉开了被烟熏黄的窗帘。
一道清冷的白光照了进来,周奕不由得伸手去遮挡。
周奕发现,吴永成两眼通红,看来是熬夜熬的。
想当初,自己也这样拼命。
但最终依然败给了别人的后台。
不过这样也好,因为他自始至终都对得起身上的国徽。
“吴队,许法医那边的检测结果出来了吧。”
“嗯。”吴永成伸手摸了摸口袋,却什么都没摸到。
没烟了!他奶奶的熊。
“没问题吧?”周奕问。
“你觉得有问题你还能躺在这儿打呼?”
“那就行。”周奕站起来说,“那我就去查案了?”
“等等。”
“吴队有什么吩咐?”
“吃了早饭再去,小陈去买了。”
“哦。”周奕又一**坐下了。
同时,吴永成啪地一下,把一叠资料丢在了他面前。
“一边吃一边看,看完了告诉我,你打算怎么查。”
周奕点点头,两分钟后陈严拎着一袋包子和一个保温瓶走了进来,保温瓶里是热气腾腾的豆浆。
陈严的双眼同样红红的,但是毕竟年轻,精神比吴永成好多了。
周奕一边吃一边看资料,大部分他都熟悉,但相比之前多了一些东西,那就是现场勘查报告。
除了常规的勘验之外,有两点相当有价值。
第一点是血迹,现场分布的血迹呈现了死者挣扎逃跑的路径,但这些血迹的出血量,却验证了周奕之前的一个判断。
颈动脉是第一刀,后面几刀是倒地后故意刺的。
因为最开始的出血量就很大,呈喷溅状。
如果是先捅了非致命伤,死者逃跑,凶手追赶继续捅刀,中间划破颈动脉,那最开始的血迹量不会这么大,血液也不会呈喷溅状。
所以之前周奕说颈动脉是第一刀的时候,吴永成立刻就联想到了这点,只是当时技术科那边还没出勘查报告。
周奕的一句话,就打破了他的固有思维,也是让他起了爱才之心的原因之一。
现场勘查是非常客观准确的描述事实,但基于事实推导结论,是办案刑警的事。
这是极强的观察力和丰富的经验才能做到的,吴永成不得不承认,自己都没看出来。
当然他这性格,不可能夸奖周奕。
第二点,就是脚印。
现场二十米范围内,一共发现了十二组不同的脚印,但是根据脚印的深浅和覆盖程度对比判断,只有三组是在案发时间段内留下的。
一组是三十六码,死者的;一组是四十五码,周奕的。
还有一组,是四十二码的脚印。
这个尺码就有点尴尬了,说是男人也有可能,女人也有可能。
如果是女人的话,那身高就应该在一米七左右,体貌特征就比较明显了。
不过从鞋底纹路推测,男士运动鞋的概率比较大。
所以周奕在说出凶手可能是女人时,吴永成不是太赞成。
“吴队,我看完了。”周奕把最后一口包子塞进嘴里含糊地说。
“有什么破案思路?”
“我觉得可以进一步缩小侦查的范围了,凶手应该是死者医院里的同事。”
“为什么?”
“杜晓琳家距离市三医院大概三公里多的路程,这个距离,以正常年轻女性的脚程,大约需要四十分钟左右。”
周奕敲了敲资料说:“这相当不正常。”
“从纸面数据看起来三公里不远,可下班步行四十分钟,这合理吗?还是半夜。”
“杜晓琳为什么不骑自行车呢?”
陈严说:“兴许她不会骑车呢?”
“好,我们假设杜晓琳不会骑车。护士白班的下班时间是下午四点,夜班的下班时间是早晨八点,这两个时间段,都可以坐公交车。”
“那中班下班,已经没有公交车了。为什么家里人不来接呢?”
“现场勘查报告里,没有提到自行车痕迹,现场也没有发现丢弃的自行车。”
“从我到达案发地点,杜晓琳还没有完全死亡这点,基本可以确认,她昨天晚上就是走路回家的。”
一直听周奕分析的吴永成开口问道:“那这怎么和凶手是医院同事联系起来呢?”
“谁知道杜晓琳的排班情况?谁可能知道杜晓琳回家的必经路线?谁最有可能动手脚,导致杜晓琳昨天只能走路回家?”
周奕沉声道:“除了她的同事,我想不到其他可能性。”
吴永成点点头道:“医院和同事关系,本来就是排查的重点方向之一,但其他方向也不能忽视。这么着吧,你爷爷不是在住院嘛,你作为病人家属,先去打探打探消息,看看有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不过你得记住,不能直接以警察的名义查案,程序你应该懂的。”
周奕点点头,吴永成说的程序,是指通常情况下必须双人办案。
虽然《刑法》没有明确规定,但是从公正性、安全性、合法性的角度,这是公安系统内默认的常规程序,同时也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避免徇私枉法。
“还是吴队想得周道,我就作为病人家属,和医务人员聊天,单纯地聊聊天。”周奕狡黠地笑道。
吴永成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小子确实挺机灵的。
“对了,千万别打草惊蛇?”吴永成叮嘱道。
周奕立刻说:“我会拿捏分寸的,吴队放心。凶手肯定不会是昨晚上夜班的人,毕竟他们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
周奕扭头对陈严说:“对了,得辛苦下严哥,回头找医院保卫科调一下急诊科的人员资料档案,这事儿我可搞不定。”
陈严点点头。
“另外还有……”
“啥?”陈严见他神秘兮兮的,好奇地问。
周奕笑道:“给吴队买包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