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还真把余蕴之问到了。

  他自己就是妾室所生,他的生母短暂的一生过得有多痛苦,他这个儿子从小看在眼里。

  而他作为庶子,是如何必打压的,他亲身体会。

  因此他从没想过要纳妾,不纳妾自然就不会有庶出子女。

  他做到了。

  所以如果他把妻子带走了,家里就两个孩子,这要怎么办?

  如果他一个人去上任,妻子肯定不答应,也不放心。

  一个官员,如果没有家眷,连社交都进行不起来。

  别小看女人之间的交往,那都是在为男人做辅助。

  “爹,您带着娘去,家里交给我。”余庆生铿锵有力地直接做了决定。

  “你才多大?能担得起家?”余蕴之有点不放心。

  “爹,我都十五岁了,有些人家十六岁的男子都有成亲了的。

  妹妹我也会照顾好。

  妹妹才十一岁,离说亲还远着呢,只要管好她的生活就可以了。

  她的学习,更不用**心,不是有皇后娘娘给八公主安排的先生吗?

  而我也只是读书。

  家里的银钱更不用**心,各铺子的掌柜自会把铺子经营好,我只需每月或者三个月查一次账即可。

  如果他们遇到什么问题,可以直接找我,如果遇到我解决不了的,不是还有大姐和大姐夫吗?”

  余庆生说得条理清晰。

  果然是读书人,想得就是清楚。

  “大弟说得不错。爹,就带着娘去吧,我还在京里呢。

  我会照看好弟弟和妹妹的。

  就算我万一有事不在京,王府还在呢,大弟有事可以直接到王府来求助。”余元筝非常赞成弟弟的说法。

  十五岁在这个时代也不算小了。

  “月娇,你的态度呢?”余蕴之问妻子。

  “我.....”她也很犹豫,她当然舍不得两个孩子,但又不放心夫君一人出远门,而且一去就是三年。

  “娘,不用犹豫,跟爹去。”余庆生替她做了决定。

  最终赵月娇还是决定跟夫君去,儿子确实已经大了,能担得起家了。

  还有他们的大姐在呢。

  殿试后,没过几天就是大皇子成亲。

  时间是六月二十八。

  余元筝当然是去宁安侯府陪岳玉滢,上官子棋去大皇子府帮他张罗喜宴。

  这回她学乖了,把孩子们一起带上。

  就是麻烦点,现在孩子已经两个月零八天,带出去完全没问题。

  把奶娘和四个丫鬟都带上,就有人帮她看着了。

  结果余元筝感觉自己抢了新娘子的风头。

  女眷们都挣着抢着要看或者抱她的三胞胎。

  侯夫人从中盟发了一个主意。

  “元筝,马姨有件事和你商量一下。”侯夫人笑呵呵地把余元筝拉到一边说悄悄话。

  “马姨,有什么事,您直说便是。”余元筝疑惑地看着侯夫人。

  “马姨听说,在一些地方的民间,年轻男女成亲时会找一对童男童女滚婚床。你看你一胎就生了三个,多少上让人羡慕。

  马姨就想,要不一会儿你带着孩子再去大皇子府,让你的三个孩子在婚床上滚滚,给玉滢也添些福气。”

  余元筝听了,很爽快答应。

  虽然她知道这种习惯其实只是一种祈祷,但这也是一种祝福。

  时辰到,新郎居然亲自来接亲。

  一般皇子成亲是不去接亲,有专门的接亲使者。

  但大皇子却亲自来了,说明他对新**满意程度有多高。

  他不是坐的轮椅,而是让人把他扶上高头大马。

  其实他腿早好了,但样子要装像。

  一身大红喜服,让他看着特别喜庆,而且他总是面带五分微笑。

  看着更英俊了。

  果然人逢喜事精神爽。

  只是有一个瑕疵,脸上的那道疤直到现在也没去除。

  但见的次数多了,就会自动忽略那个瑕疵。

  侯府只有一个十三岁的儿子,还没什么学问,这拦门就靠两个姐夫和堂兄弟,哪个都不敢为难大皇子。

  所以很快岳正兴就乖乖去背他的三姐出来。

  十三岁的半大小子,背他姐姐完全没问题。

  调皮的孩子本就长得壮实。

  十里红妆。

  一路吹吹打打到了大皇子府。

  余元筝没有跟在嫁妆队伍里,而是新娘一出门,她就带着孩子走近路提前去大皇子府。

  侯夫人的要求得办好了。

  皇上和皇后已经到了,就连太后都来了。

  这是皇家第一个皇子成亲,

  后面的二皇子也二十岁了,也没成亲,他在等大皇子先成亲。

  他是故意做出一副尊重兄长的姿态,以博皇帝欢心。

  大皇子说了多次让他快些成亲,二皇子都没应。

  新娘接回来。

  三拜时,大皇子请了他母后的牌位到正堂。

  皇上看到孩子的这个举动心里很宽慰,说明孩子孝顺。

  皇后就有点尴尬了。

  不过皇后很大肚,很恭敬地把先皇后的牌位双手捧了放到主位上与皇帝并排。

  先皇后本就是皇帝的发妻。

  她只是继后,而且年纪只比大皇子大几岁。

  皇帝见皇后这样做,对她高看了几分。

  是个懂事的。

  最终大皇子夫妻拜高堂时,就拜了皇帝和先皇后。

  大皇子被两个护卫扶着完成整个大礼。

  “老大,成了亲,你就有了自己的小家,以后好好过日子,早些给朕生个孙子,你荣王叔比朕还小两岁,人家都有三个孙子了。”皇帝这话说得带着点酸味。

  “是,父皇。儿臣一定让您早日抱上孙子。”大皇子很上道。

  新娘送入洞房。

  余元筝提前带着孩子们进了新房。

  此时几个公主郡主县主,还有皇帝那一代的几个长公主,几个王妃都在这里。

  就连靖王妃都挺着大肚子在这里等着。

  新娘进新房前就要先让孩子在婚床上滚滚。

  余元筝抱一个,灵萱郡主抱一个,香玲县主抱一个,轻轻翻动三个小家伙在婚床上,滚了两个来回,这时正好新娘送进洞房。

  有了大皇子成亲请三胞胎滚婚床的首例后。

  接下来京里几年内,上层人家娶媳妇都想办法请荣王府的三胞胎去滚婚床。三个孩子就靠滚婚床得到的红封都足够养活他们。

  大皇子大婚后十天,就是王府二房上官子峰成亲,三个孩子也被请去滚婚床。

  再接下来就是二皇子府请去,然后就是三皇子也请去。

  短短几个月时间,三个小家伙滚了好几家的婚床。

  而就在这热闹的滚动中,时间来到了八月。

  中间连百日宴都举行过了。

  八月初六的晚上,靖王府世子突然来请余元筝去靖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