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大财阀之崛起 第319章 是这样吗?

小说:韩国大财阀之崛起 作者:大大的火山 更新时间:2025-01-30 09:24:12 源网站:2k小说网
  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副主任看了建浩的名片后,向他询问道:“我了解到您在韩国经营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贵公司的年销售收入大概是多少呢?”

  “GH Mobile的年销售收入约在7000万至8000万美元左右。此外,我们在苏州市还有一家名为GH零部件公司的工厂,目前每年的创收约为400万美元。”

  副主任确认了建浩公司的规模后,立刻找来一位经理。这位经理是一位韩裔华裔女士,看起来四十多岁。

  “我们要带这两位先生参观经济开发区,请安排一辆车。”

  “好的,先生。”

  没过多久,一辆外观类似Starex的面包车停在了大门前。

  建浩、敏赫、副主任和经理依次上车。待众人坐稳,副主任便开始了他的介绍。

  “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属于国家级开发区,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一个国家级的工业集合体。这里总面积达117平方公里,目前正在开发的区域为30平方公里。”

  建浩轻声问敏赫:“30平方公里有多大?”

  “我不太确定,大概和果川市差不多大吧。”

  在阿姆洛克河沿岸的开发区内,几家工厂错落分布。

  “要是GH Mobile决定在这里开展业务,我们将为您提供超过三年的税收优惠。和韩国相比,这里的劳动力成本、材料成本以及土地价格等各方面都要便宜很多。”

  “嗯……”

  “丹东港是一个贸易港口,位于阿姆洛克河西北岸,濒临黄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无论是交通运输还是国际进出口业务都非常便利。”

  “嗯,这个位置对企业来说确实非常理想。”

  这时,韩籍华人经理微笑着用韩语补充了更多信息:“您看那边有座岛,那是威瓦岛。”

  “威瓦岛?”

  建浩让司机停下车,他想仔细看看威瓦岛。

  建浩站在阿姆洛克河岸边,眺望威瓦岛。那是一座河岛,似乎无人居住,岛上长满了植物和树木。

  “哦……这里就是威化岛,**王朝的第一位国王李成桂,曾在这里做出了‘从威化岛撤回军队’的决定。”

  “真可惜。要是他当时不撤军,而是渡河,这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说不定都已经是**的一部分了。”

  “哈哈。敏赫,历史事件可不能用‘假设’来推演。”

  韩籍华人经理问道:“您有没有考虑过在这个地区开展什么样的业务呢?”

  “还没有,我们目前还没有做出任何决定。在做决定之前,我们想先好好参观一下这个经济开发区。”

  “那您有没有考虑过和**做生意呢?”

  “这方面我们还没考虑过……”

  “与**做生意必须格外谨慎。要是您有兴趣,我可以给您介绍一些目前正在和**做生意的人。”

  建浩睁大眼睛,看向敏赫。

  “我建议您在开展自己的业务之前,先听听那些现有商人与**做生意的经验。”

  “敏赫,你觉得呢?我们要和他们见面吗?我挺好奇的。”

  “这样做能确保一切顺利和安全吗?一想到要和**做些什么,我就有点害怕。”

  “先了解一下吧。”

  建浩对韩籍华裔经理说道:“我们明天就要回韩国了,今晚能和他们见面吗?”

  “稍等一下,我打几个电话,看看能不能安排。”

  经理随即去联系相关人员。

  敏赫满脸担忧地说:“你确定我们要这么做吗?”

  “这些都是**工作人员,他们不会骗我们的。”

  不一会儿,经理回来了,笑着说:“我联系了三个人,其中一个现在在平壤。我可以安排你们和另外两个人见面。您还想见他们吗?如果确定的话,我就去预订餐厅。”

  “听起来不错。”

  “那好,您可以在阿姆洛克河附近的铁路桥周边转转,那里还能乘坐游轮。下午6点,我们在丹东市古莲餐厅碰面。您打车时跟司机说去古莲餐厅,他们就会送您过去。”

  “好的。”

  参观结束时,建浩向副主任伸出手,握手说道:“感谢您带我们四处参观。我们会考虑在丹东开发区开办企业,一旦做出决定,会及时通知您。”

  “只要您在这里创业,绝对不会后悔。目前有许多韩国公司在这儿开展业务,一开始他们也都犹豫不决,但现在都经营得很好,而且都非常满意。”

  “嗯,今天真是太感谢您了。”

  建浩将从韩国购买的三套指甲刀作为礼物送给了副主任。

  在等待晚宴的期间,建浩参观了一处历史遗迹——在**战争期间被毁坏的阿姆洛克河大桥。旁边有一座新桥,据介绍,这座新桥连接着中国和**。当天桥上的交通看起来并不繁忙。

  “**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就是从那座桥过去的,对吧?”

  “我在书上读到过。”

  之后,建浩和敏赫乘坐了游轮。当船靠近**新义州市时,**民众纷纷挥手致意。他们的穿着和发型显得有些过时,但看上去都非常淳朴。

  当晚,建浩和敏赫抵达古莲餐厅。韩裔中国经理已经在那里等候,身旁还有两位商人。这两位商人也是韩裔华人,看起来都五十多岁左右,其中一位是身材有些发福的女士。经理将他们介绍给建浩和敏赫。

  “这位是三楚利公司的社长,这位女士经营着一家名为杜鹃花贸易公司的企业。好了,我家里有点事,得先走了。祝你们聊得愉快。”

  经理简单介绍完与**做生意的人后,便离开了餐厅。

  建浩和敏赫向另外两位商务人士递上自己的名片,对方也回赠了名片。

  这时,食物端上了桌,其中有一条炸得金黄的大鲤鱼,还有阿姆洛克河啤酒。

  敏赫拿起一瓶阿姆洛克河啤酒,仔细端详着标签:“哇,这种啤酒叫阿姆洛克河啤酒。”

  三楚利公司社长微笑着说:“您是第一次见到鸭绿江啤酒吗?”

  “是的,我以前从未见过。”

  杜鹃花贸易公司的女社长打开啤酒瓶:“哈哈哈,尝尝看,味道很不错。”

  啤酒口感清爽,味道确实不错。

  “那么,您是打算和**做些贸易生意吗?”

  这几位虽然都是**族中国人,但他们的口音更偏向**口音,可能是因为经常前往**的缘故。

  “我们以前没做过,但如果能带来可观的收益,我挺感兴趣的。”

  “和**做生意,您得想尽一切办法做好预防措施。**人可能非常善于欺骗,尤其是对韩国人。”

  “真的吗?”

  “您最好通过代理人来进行交易,不要直接与他们打交道。要是您想做合资企业或其他业务,最好通过像我们这样的人作为代理人与他们合作。一旦**合资方知道他们的商业伙伴来自韩国,让他们支付自己的那部分投资就会变得非常困难。他们觉得从韩国人手里拿点钱没什么,因为韩国人有钱。”

  “嗯……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