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暗投明 第一百八十一章 路中悍鬼,穷途末路

小说:弃暗投明 作者:鲸二歌 更新时间:2025-01-14 15:22:48 源网站:2k小说网
  关于刘宠遇刺一事,秦瑱给刘备打过预防针。

  毕竟存在着历史惯性,即便很多历史已经改变,但某些因素还是会导致一些特殊事件发生。

  有时候不是外界影响,就能改变结局。

  只不过这一次的事件,完全不同于历史的原本轨迹。

  之所以如此,自然还得从袁术兵败说起。

  却说由于秦瑱的谋划,导致袁术遭到了历史上所没有的五家围攻。

  偌大的地盘在五家进攻之下被蚕食殆尽,只余不到两万兵马退守汝南东方方向的几个县城。

  以宋国为根基,苟且于刘备、曹操两大诸侯之间。

  面对这种巨大的打击,袁术自是一蹶不振。

  眼见此状,麾下众臣自然也是得过且过,唯有张勋、阎象等人还在劝解。

  刚一到宋国之后,阎象便对袁术谏言道:

  “今我军败亡于此,非战之罪,乃因陛下枉称天子,而引四方诸侯共战!”

  “直至今时,我等败退于此,曹操据西南,而刘备据东北,已难伸展。”

  “不若趁今时曹操无意进军,上表朝廷,自请诸罪,以请朝廷赦免。”

  “如此再联合刘宠,进击相县,打开入徐州之通路,而后南下,调令刘勋北攻,联合孙策、吕布再战刘备,或可重取淮南之地!”

  可以说,阎象为了袁术可算是操碎了心。

  即便袁术败退如此,还是在为袁术谋划再起之路。

  在他看来,袁术兵败至此,关键不是在于刘备谋划太过,而在于众叛亲离。

  实际上只要袁术不称帝,似吕布和孙策压根是不敢和袁术对阵的。

  两家不出兵,那刘备就算谋划再强,也没有机会占据淮南。

  而现在,刘备虽然占据了淮南,但刘备并没有站稳脚跟。

  这个时候,只要袁术肯服软,那凭借袁家的威望,还是有机会重新崛起的。

  但他是忠心耿耿,袁术却已然失去了精气神,直接回道:

  “吾方屡败,不可轻出,如今兵困粮缺,便取相县,也难攻刘备。”

  “至于上表之事,曹阿瞒奸诈,岂会不查?天子亦难轻饶,断不可行也!”

  要是他兵马多一些,那他自然会主动行事。

  可随着连战连败,十几万大军只剩两万不到,他已然再无争雄之心。

  由是否了阎象的请求,只让张勋、李业等人严守诸县,又使陈纪等人纵兵劫掠,搜刮钱财美女,整日沉迷酒色。

  众人见得袁术如此,自是皆摇头叹气,不再劝解。

  如此过得一冬,汝南东北诸县虽然遭灾不重,却禁不住袁术祸祸,还未开春,其治下已是难民成患,人心不定。

  一时间,昔日袁术担任长水校尉时的绰号,路中悍鬼袁长水之名又开始到处传扬。

  听得此名,袁术自是大怒,可终究粮草不够,他也没办法。

  为了筹措军粮,不得已只能纳下脸皮向各地大族筹措军粮。

  由此经月,筹得军粮五万余斛,方才稳定大势。

  见各地难民为患,他又趁着招纳青壮,又拉出两万多农民兵。

  见得此状,袁术自是渐渐雄心再起,准备等到开春以后一展拳脚。

  然则事情总是如此不随意,袁术刚筹得军粮不久,却发现其麾下沛县舒邵擅自放粮救济灾民。

  听闻此言,袁术便即大怒,将其擒来喝问道:

  “朕以汝贤名,故置汝沛相之位,今朕四处筹粮以为军用,何以私自散于百姓?”

  “难道不惧朕将汝依罪问斩?”

  面对袁术喝问,舒邵并未反驳,只是沉声道:

  “故知将死,方敢为此!”

  “公以贤名任臣沛相之职,而今见百姓如此困苦,不忍视之!”

  “愿以一人之命,解百姓之苦!”

  如此说罢,他便恳切的跪倒在地道:

  “散粮救民,皆臣一人之过,请陛下降臣之罪!”

  众臣见得此状,便是纷纷出列求情。

  实则百姓之所以如此困苦,原因自然也在袁术。

  但他们这些人不能怪袁术,那就只能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看着众人如此,袁术自是眉头紧皱,沉吟许久,方才微微一叹,起身上前扶起舒邵道:

  “仲应何以只愿自己享有此名,而不愿与术共享?”

  “公即忠于职守,术安肯害之?”

  别看袁术沉迷享乐,实则收纳人心也有一套,如此施为之下,舒邵自是感激涕零。

  而麾下众臣亦是暗赞袁术慷慨大度。

  如此施为一番之后,袁术便令人放了舒邵,又分出了千石粮草用以救济灾民。

  然则这样一个举动,他名声上是好听了不少。

  可军中粮草却再度陷入了紧张的状态。

  不仅他所征纳的新兵开始逃脱,就连原本旧部也开始慢慢溃散。

  眼见此状,袁术自然急了,忙将众人招来问计。

  而现在,即便是阎象也感觉一阵绝望。

  如果在之前袁术果断一些,即便败不了刘备,也能南下庐江或者遁入徐州,寻求东山再起。

  可伴随着袁术的一系列操作,形势已然差的不能再差。

  军队散了,只要威望还在,还有钱粮,就能拉起一支军队。

  可人心散了,那是无论如何都拉不回来的!

  所以阎象虽有治国之才,却也再拿不出良策,只得对袁术建议道:

  “如今我军困顿至此,已别无他图,天子之号已无大用,不若以此求取生机。”

  “今陛下虽衰,陛下之兄袁公却雄踞四州,不若发信袁公,以帝号相让,求取袁公援助。”

  若是以往阎象说出这等话来,袁术必然勃然大怒。

  因他这人历来瞧不上这个同父异母的兄弟。

  甚至曾经写信给公孙瓒,直言袁绍只是他家奴仆,根本算不上袁家子弟。

  可现在随之诸多打击同至,袁术也不得不正视现实,叹道:

  “吾与袁本初历来不善,今便求之,恐其亦难纳之!”

  阎象见其松口,自是连忙劝解道:

  “若论天下亲者,无过父母兄弟,袁公即为兄长,若陛下肯求之,岂有不纳之理?”

  袁术闻之,沉思许久,便点头应诺。

  而后亲自给袁绍手写了一封书信,先久违了的问候一下兄长,而后表示天命在袁而不在刘。

  如今袁家坐拥半壁江山,户籍百万之众,合该称帝,振兴朝廷。

  自己眼下是不行了,准备将帝号让给兄长,还望兄长收纳。

  这一封书信写得态度极低,一路朝着河北发去。

  此时袁绍正在易京围困公孙瓒,收到此信之后,想到终究是兄弟,不至于见死不救。

  于是传令其长子袁谭出兵,接应袁术北上。

  而此时吕布因之前秦松之言,率兵北上正在和臧霸大战。

  袁谭见得此状,心想这路遥千里,我怎么接应去?

  思虑许久之后,他就给袁术回了一封信,表示小侄奉父亲之命,接应叔父,让吕布拦道,无法南下。

  叔父若有意,可从徐州北上,待得徐州,小侄必领兵相迎。

  这封信一传到袁术手上,可算是让袁术又喜又忧。

  喜的自然是袁绍肯接纳他去河北,但忧的却是从汝南到青州千里之遥,他如何去得?

  若是他没有兵马,那自然孤身就去了。

  可现在他麾下还有这么大盘子,无论是曹操麾下还是刘备麾下,都不会放他过去。

  对此,袁术便再度将众人招来问话。

  阎象见状,一时没了办法,之前被袁术下狱冷落的杨弘却给袁术出了一个主意道:

  “今我军所患,不在拦路,而在无粮!”

  “曹操眼下居于许昌,无意与我军为难,独刘备一人可虑。”

  “然则刘备手下无粮,正好陈国刘宠积蓄多年,粮草辎重无数,或可求之粮草!”

  袁术和刘宠之间,是有老交情的。

  相当长一段时间,刘宠都是袁术的盟友。

  不然的话,袁术也不可能屯军于封丘,威逼东郡。

  只不过后来随着袁术称帝,这些交情逐渐被断。

  眼下听得杨弘之言,袁术自是派使者前往陈国,准备面见刘宠。

  另一边,又说刘晔自从入了陈国之后,便被刘宠优待许久。

  一连几个月居住下来,自然是对刘家爷俩感官不错。

  但越是如此,他就越是忧心。

  因为之前秦瑱给他写过一封信,言说保住刘宠十分符合他们的利益。

  可刘宠之患,多半在于袁术。

  刘宠如此没有防备,早晚要被袁术所趁,所以他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准备随时应对刘宠被袭的局面。

  刘晔作为刘备谋士,此刻自然希望可以趁机增强刘备实力。

  然则作为一个人来说,如此行事,不符合个人道义。

  由是,他便在纠结之中,逐渐接触刘宠麾下统兵之将,同时交好刘宠之子刘衔,准备袁术一旦动手,便直接献计击败袁术。

  而在这时,袁术的使者抵达了陈县向刘宠求粮。

  刘宠一听是袁术前来求粮,便即犹豫不定,但陈国相骆俊一听,便即出来直言道:

  “殿下乃大汉王室,今封国于陈郡,当为天子之屏障!”

  “袁术者国贼也,不进讨之便罢,岂可援助军粮,且逐出其使,勿叫朝廷误会!”

  骆俊本人也是一个治国大才,堪称是刘宠的左膀右臂。

  见得骆俊如此言说,他便下令割去使者口鼻,将其逐出陈国。

  面对此状,刘晔自然大惊,忙对刘宠道:

  “大王即拒袁术之使便罢,何必辱之太过?”

  刘宠听着这话,自是不在意道:

  “袁术已败退至此,兵马不过两万,寡人自不惧之!”

  刘晔看着刘宠如此大意,一时心中暗惊。

  他思虑袁术这般必然恼羞成怒,或许真会如秦瑱所言一般派出刺客也说不定。

  眼见刘宠如此没有防备,他便暗示刘衔劝服府内侍卫,严加防卫外来之人。

  刘衔此人为刘宠之子,却不像其父,为人颇为暗弱。

  与刘晔交往这么久,也佩服刘晔之才,索性亲自说动骆俊,增派王府护卫。

  刘晔自是如此行事,而被刘宠逐出的使者回到袁术麾下之后,见其如此,袁术便即大怒道:

  “刘宠小儿欺吾,必当杀之!”

  其麾下众人见此,也是大为恼怒。

  唯有阎象还在劝解,即便如此也不得和刘宠交恶。

  他这话自引得袁术大怒,见其怒斥而出。

  杨弘见状,心知阎象不能劝解,自己当为袁术虑之,索性夜间悄悄来到袁术府内谏言道:

  “陛下,刘宠其人一武夫耳,今已骄纵如此,一匹夫便可杀之!”

  “下闻如今朝廷征召大儒郑玄入朝,所过郡县长吏送迎,今至山阳,必经陈国!”

  “刘宠身为陈王,自当迎往。”

  “不妨遣一刺客前去,安插其间,又调我军内应里应外合,必可杀之刘宠!”

  “待得刘宠一死,陈国自乱,陛下自可入主陈国,纳其兵众,便无需北上,亦可趁势再起!”

  袁术听得此计,不由连连点头,当下又派麾下部曲将张闿北上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