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五这天,大水终于开始退却了,但县城依然有很深的积水,灾民依然不能下城,众人只能继续在城墙上煎熬。这天上午,张文远给他们讲完《西游记》就准备开讲红楼梦了,“话说女娲娘娘补天之时,一共煅出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砖,但却只用了三万六千块,独留一块在青埂峰下,今天的故事就要从这一块砖说起……”
第一章很快就讲完了,陈彦枢放下笔,笑着问道,“这个故事倒也新奇,只不知后面如何了?”
张文远抬头看了看天色,已经午时了,就**肚子道,“肚子里面空空如也,没有了啊!”
“你这厮又来了,饿死鬼投胎啊!”郭四郎笑骂了一句,忙吩咐下人去传菜,“快把酒食端来,让他吃个饱,吃完了继续讲!”
梁端提醒道,“还有那些人,也不要饿着了。”
张文远哈哈大笑,“你们别以为自己亏了,我这可是名家巨著,以后可是要青史留名的,拿来换你们几顿饭吃,亏的人是我啊!”
众人也跟着大笑起来,“若是被那作者知道你用这种皇皇巨著来换酒食,不知有多痛心疾首呢!”
又笑闹了一阵,巩庭芝问道,“求之,你这《红楼梦》是何人所作?”
张文远哈哈一笑,“赵钱孙啊,我刚才不是说过了吗?”
巩庭芝气得差点儿把筷子扔了,“我当然知道赵钱孙,但你不是说他只是整理批注的吗,那就说明作者另有其人啊?”
“哎呀,地摊文学,何必当真?”
众人见问不出个所以然来,也就懒得问了。梁端见张文远已经吃饱了,就催促道,“快说下面的故事吧!”
张文远顿时头大,“嗯,这个,让我想想啊,有些章节我记不清了,都是些儿女情长的事,实在不好记!”
毛**说了《红楼梦》要读五遍以上才有发言权,他只不过被研究红学的川渝暴龙女友赵小波逼着读了三遍而已,怎么可能知道得那么清楚?好不容易说到“葫芦僧断葫芦案”,他就再也不肯说下去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众人虽然只听了四回,但已经大饱耳福了,也就放过了他。陈彦枢把稿子整理好交到他面前,“这是你的手稿,我不敢擅专,还是你收下吧!”
张文远摆手拒绝了,“我拿着也没什么用,还是你留下吧!讲完以后,你就在上面写口述者,郓城押司张文远,润色加工者济州才俊陈彦枢是也!”
众人听了又大笑起来。
第二天大水终于全部退出了县城,滞留在城墙上的难民纷纷返回自己的住处,宗府尹还算是个合格的官员,第一时间就派厢军到街上维持秩序,防止灾民作乱。
这十天犹如囚禁的生活早就把梁端、巩庭芝、郭四郎等人折腾坏了,这些原本鲜衣怒**少年郎此时早已风度不在,大水一退就迫不及待地回到住处沐浴更衣去了。宗府尹生怕这帮小祖宗出意外坏了自己的前程,早就在第一时间就为他们修整出院子,拨给了服侍的人手。
临分别时,梁端看着张文远,笑着说道,“这几日虽然困顿,但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我们发现了你这样一个妙人!”
郭四郎也附和道,“说的是,我等还是第一次知道世界那么大,真想去看看!”
陈彦枢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张文远和他们已经非常熟悉了,笑道,“那你们快去造船吧,到时候我带你们环游世界!”
众人都笑了出来,巩庭芝道,“用你说的那种蒸汽机来推动吗?”
又说笑了一阵,林颗儿也来向他辞行了,张文远见她只有一个人,又是住在北城龙蛇混杂之地,担心她不安全,就提议送她回去。林颗儿大喜,连忙大礼拜谢,“这些时日多亏了郎君的照拂,奴家真是无以为报,这一次一定要禀明妈妈好生招待你!”
张文远呵呵笑道,“其实也不是专程送你回府,我们明天也要走了。这大水刚过,路上肯定泥泞难行,我听说城北有个牲口市场,正好可以过去看看,顺道买几匹马骡回来代步!”
听说他们要去买牲口,林颗儿喜道,“奴家有个远亲就是做贩卖牲口的营生,你们要买骡马,可以去找他,有奴家从中说和,定然能买到上好的货色。”
张文远大喜,连忙叫上焦挺和时迁一起出发,四人下了城墙来到大街上,街上果然都是泥泞和积水,才走了一小段路众人的鞋就已经沾满了烂泥。张文远三人是男子脏一点儿倒无所谓,林颗儿可就惨了,她虽然地位低下,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娇滴滴、文绉绉的女孩儿,很少吃这种苦的,才走了不到百米就脚底一滑,整个身子都向后倒去。张文远早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连忙伸手扶住,嘴里还关怀备至地说了一句,“小心脚下!”
林颗儿感激不尽地看了他一眼,但却没有挣脱他的怀抱,被他或搀扶或牵着手往前走,没多久手心就冒汗了。这可是一千年前的大宋朝,男女大防还是很严格的,像他们这样并肩而行,实在是需要莫大的勇气。
一行四人高一脚低一脚地在街道里穿行,虽然遭到了不少泼皮无赖或嫉妒或嘲讽的目光扫射,但因为有身材高大、面相凶煞的焦挺跟着,这些人也只敢远远地看着,不敢上前搅扰。
有惊无险地到了柳荫街,林颗儿就在一个小院前停下,上前敲了几下门,不多时一个中年妇人就开了门,看到是她回来了顿时激动了起来,“哎呀,我的心肝儿啊,你总算回来了,这些天可把老娘担心死了,老娘还以为你已经被洪水卷走了呢,害我白哭了好多场!咦,这几个汉子是谁,是你服侍的恩客吗?”
林颗儿连忙解释,“这是郓城的张先生,这是他的两个结义兄弟,这些天女儿被大水困在城墙上,多亏了他们的照拂,不然女儿早就冻饿致死了!”
听说女儿的救命恩人,老鸨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原来是我女儿的救命恩人啊,快进来吃茶!”
林颗儿也道,“张先生,这些天真是多亏了你,就请进来喝杯茶吧。你不是还要买牲口吗,不如就在里面等着,奴家让爹爹去请表舅过来相商。”
张文远觉得这样也不错,就跟着林颗儿母女进了小院,这算是他穿越以后第一次逛青楼了,感觉就是没什么感觉。因为这根本不像是正经的娱乐场所,里面既没有大堂也没有雅间,更没有酒池肉林,就是一个中上人家居住的小院,只不过多了一张桌子和几把交椅而已。
嗯,不对!这个桌子怎么有点儿眼熟啊?
张文远指着桌子问老鸨,“这大圆桌倒挺别致啊,不知是哪个师傅打造的?”
老鸨笑眯眯地说,“张家郎君不是郓城人氏吗,怎地不知这圆桌就出自你们郓城县?”
张文远心里一震,心说这个李二挺有经济头脑的啊,居然把生意做到府城来了。
第一章很快就讲完了,陈彦枢放下笔,笑着问道,“这个故事倒也新奇,只不知后面如何了?”
张文远抬头看了看天色,已经午时了,就**肚子道,“肚子里面空空如也,没有了啊!”
“你这厮又来了,饿死鬼投胎啊!”郭四郎笑骂了一句,忙吩咐下人去传菜,“快把酒食端来,让他吃个饱,吃完了继续讲!”
梁端提醒道,“还有那些人,也不要饿着了。”
张文远哈哈大笑,“你们别以为自己亏了,我这可是名家巨著,以后可是要青史留名的,拿来换你们几顿饭吃,亏的人是我啊!”
众人也跟着大笑起来,“若是被那作者知道你用这种皇皇巨著来换酒食,不知有多痛心疾首呢!”
又笑闹了一阵,巩庭芝问道,“求之,你这《红楼梦》是何人所作?”
张文远哈哈一笑,“赵钱孙啊,我刚才不是说过了吗?”
巩庭芝气得差点儿把筷子扔了,“我当然知道赵钱孙,但你不是说他只是整理批注的吗,那就说明作者另有其人啊?”
“哎呀,地摊文学,何必当真?”
众人见问不出个所以然来,也就懒得问了。梁端见张文远已经吃饱了,就催促道,“快说下面的故事吧!”
张文远顿时头大,“嗯,这个,让我想想啊,有些章节我记不清了,都是些儿女情长的事,实在不好记!”
毛**说了《红楼梦》要读五遍以上才有发言权,他只不过被研究红学的川渝暴龙女友赵小波逼着读了三遍而已,怎么可能知道得那么清楚?好不容易说到“葫芦僧断葫芦案”,他就再也不肯说下去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众人虽然只听了四回,但已经大饱耳福了,也就放过了他。陈彦枢把稿子整理好交到他面前,“这是你的手稿,我不敢擅专,还是你收下吧!”
张文远摆手拒绝了,“我拿着也没什么用,还是你留下吧!讲完以后,你就在上面写口述者,郓城押司张文远,润色加工者济州才俊陈彦枢是也!”
众人听了又大笑起来。
第二天大水终于全部退出了县城,滞留在城墙上的难民纷纷返回自己的住处,宗府尹还算是个合格的官员,第一时间就派厢军到街上维持秩序,防止灾民作乱。
这十天犹如囚禁的生活早就把梁端、巩庭芝、郭四郎等人折腾坏了,这些原本鲜衣怒**少年郎此时早已风度不在,大水一退就迫不及待地回到住处沐浴更衣去了。宗府尹生怕这帮小祖宗出意外坏了自己的前程,早就在第一时间就为他们修整出院子,拨给了服侍的人手。
临分别时,梁端看着张文远,笑着说道,“这几日虽然困顿,但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我们发现了你这样一个妙人!”
郭四郎也附和道,“说的是,我等还是第一次知道世界那么大,真想去看看!”
陈彦枢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张文远和他们已经非常熟悉了,笑道,“那你们快去造船吧,到时候我带你们环游世界!”
众人都笑了出来,巩庭芝道,“用你说的那种蒸汽机来推动吗?”
又说笑了一阵,林颗儿也来向他辞行了,张文远见她只有一个人,又是住在北城龙蛇混杂之地,担心她不安全,就提议送她回去。林颗儿大喜,连忙大礼拜谢,“这些时日多亏了郎君的照拂,奴家真是无以为报,这一次一定要禀明妈妈好生招待你!”
张文远呵呵笑道,“其实也不是专程送你回府,我们明天也要走了。这大水刚过,路上肯定泥泞难行,我听说城北有个牲口市场,正好可以过去看看,顺道买几匹马骡回来代步!”
听说他们要去买牲口,林颗儿喜道,“奴家有个远亲就是做贩卖牲口的营生,你们要买骡马,可以去找他,有奴家从中说和,定然能买到上好的货色。”
张文远大喜,连忙叫上焦挺和时迁一起出发,四人下了城墙来到大街上,街上果然都是泥泞和积水,才走了一小段路众人的鞋就已经沾满了烂泥。张文远三人是男子脏一点儿倒无所谓,林颗儿可就惨了,她虽然地位低下,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娇滴滴、文绉绉的女孩儿,很少吃这种苦的,才走了不到百米就脚底一滑,整个身子都向后倒去。张文远早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连忙伸手扶住,嘴里还关怀备至地说了一句,“小心脚下!”
林颗儿感激不尽地看了他一眼,但却没有挣脱他的怀抱,被他或搀扶或牵着手往前走,没多久手心就冒汗了。这可是一千年前的大宋朝,男女大防还是很严格的,像他们这样并肩而行,实在是需要莫大的勇气。
一行四人高一脚低一脚地在街道里穿行,虽然遭到了不少泼皮无赖或嫉妒或嘲讽的目光扫射,但因为有身材高大、面相凶煞的焦挺跟着,这些人也只敢远远地看着,不敢上前搅扰。
有惊无险地到了柳荫街,林颗儿就在一个小院前停下,上前敲了几下门,不多时一个中年妇人就开了门,看到是她回来了顿时激动了起来,“哎呀,我的心肝儿啊,你总算回来了,这些天可把老娘担心死了,老娘还以为你已经被洪水卷走了呢,害我白哭了好多场!咦,这几个汉子是谁,是你服侍的恩客吗?”
林颗儿连忙解释,“这是郓城的张先生,这是他的两个结义兄弟,这些天女儿被大水困在城墙上,多亏了他们的照拂,不然女儿早就冻饿致死了!”
听说女儿的救命恩人,老鸨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原来是我女儿的救命恩人啊,快进来吃茶!”
林颗儿也道,“张先生,这些天真是多亏了你,就请进来喝杯茶吧。你不是还要买牲口吗,不如就在里面等着,奴家让爹爹去请表舅过来相商。”
张文远觉得这样也不错,就跟着林颗儿母女进了小院,这算是他穿越以后第一次逛青楼了,感觉就是没什么感觉。因为这根本不像是正经的娱乐场所,里面既没有大堂也没有雅间,更没有酒池肉林,就是一个中上人家居住的小院,只不过多了一张桌子和几把交椅而已。
嗯,不对!这个桌子怎么有点儿眼熟啊?
张文远指着桌子问老鸨,“这大圆桌倒挺别致啊,不知是哪个师傅打造的?”
老鸨笑眯眯地说,“张家郎君不是郓城人氏吗,怎地不知这圆桌就出自你们郓城县?”
张文远心里一震,心说这个李二挺有经济头脑的啊,居然把生意做到府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