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何不问我一句?”荀彧站在刘协的面前,拱手问道。
“说。”
荀彧扫过袁绍身侧的几位诸侯,“陛下为何不拉拢袁绍身边的诸侯,以壮大我们的势力?”
刘协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文弱,你认为袁绍等人会真心归顺吗?他们不过是看中了朕的城池罢了,想要分一杯羹”
还有些话他没说出口,如今乱世谁不盯着他汉室血脉不放,袁绍也好,曹操也好,都是打着恢复汉室的旗号,实则觊觎汉室的江山。
要么做一个听话的傀儡皇帝,要么成为真正的掌权者。
他不能永远在诸侯的阴影下生存,他需要自己的力量,需要忠诚的臣子和强大的军队。只有真正掌控了权力,才能让那些觊觎者退却。
刘协语气中带着几分讥讽,继续说道,“他们若真心归顺,便不会在朕最需要的时候,袖手旁观。朕若将城池拱手相让,恐怕他们转眼间就会变成朕的敌人。”
荀彧微微颔首,他明白刘协的顾虑。
在权力的棋局上,诸侯们各怀鬼胎,心思各异,他们表面上对刘协表示臣服,实则暗中觊觎着他的王位。
“袁绍此人野心勃勃,非等闲之辈,他若得势,必不会满足于仅仅分一杯羹。”
“正是如此,文弱。”刘协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朕若不展示实力,如何能让他们心悦诚服?今日之战,不仅是为了城池,更是为了向天下宣告,朕非软弱之君,汉室非任人宰割之物。”
“可是陛下曾想过树敌众多的后果吗?”
刘协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文弱,朕自然明白树敌众多的后果。但若不如此,汉室如何能重振雄风?朕若不采取果断措施,恐怕连这最后的城池也难保。朕宁可面对强敌,也不愿坐以待毙。”
荀彧轻叹一声,撩袍跪下,双手抱拳,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陛下英明,臣佩服至极。但臣仍有一言,望陛下三思。如今局势复杂,诸侯心思难测,若能巧妙利用,或许能为我汉室争取更多时间。”
“文弱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朕与你共商大计,岂能让你跪拜?”刘协连忙伸手去扶荀彧。
荀彧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陛下,臣有一计,或许能助汉室渡过难关。”
“哦?文弱有何妙计,快快说来。”
“陛下已将许昌城池攻占,但城外的敌军仍旧虎视眈眈,曹公定不会坐视不理。臣建议,陛下与袁绍化解前嫌,暂时结盟,共同对抗曹公。袁绍虽然野心勃勃,但目前曹操的威胁更大。若能联合袁绍,我们可暂时缓解压力,集中力量对付曹公。待到时机成熟,再图谋其他。”
刘协听后,眉头微蹙,沉吟片刻后说道:“文弱之计,确有其道理。但朕若与袁绍结盟,岂不是给了他更多觊觎汉室的机会?朕如何能确保他不会在背后捅刀?”
荀彧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回答:“陛下,臣已思虑周全。袁绍虽野心勃勃,但其人亦重信义,若陛下能以诚相待,许以部分利益,使其明白与汉室共存之利大于独占,或可使其暂时放下敌意。再者,曹公乃当前大敌,袁绍若不与我等联手,亦将面临曹公之威胁。陛下可利用此点,令袁绍明白唇亡齿寒之理,从而促成结盟。”
刘协听罢,眼中闪过一丝思索之色,荀彧之计虽有风险,但当前形势下,确实为上策。他缓缓点头,心中已有决断。
“文弱,朕依你之计。但朕亦有言在先,若袁绍有任何背信弃义之举,朕必将不遗余力地反击,绝不留情。”
荀彧闻言,心中稍感安慰,“陛下英明,臣定当竭尽所能,辅佐陛下,共谋汉室大业。”
“但朕有一个条件,许昌只许出不许进,袁绍若真心结盟,必须先撤兵至安全距离,以示诚意。”
刘协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荀彧点头称是,心中明白刘协的顾虑,只有在确保了许昌安全的前提下,才能与袁绍进行真正的谈判。
“陛下英明,臣这就去安排。”荀彧拱手行礼,转身离去,准备与袁绍进行交涉。
“等一下!把朕的天兵也带上,可护你周全。”
城外的营帐内,气氛紧张而凝重。
诸侯们围坐在一张巨大的木桌旁,讨论着如何应对刘协的威胁。
就在此时,荀彧带着刘协的天兵出现在了营帐的入口,他的到来立刻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十名天兵虎背熊腰,手持兵器,气势如虹,仿佛一座移动的铁塔,让人心生敬畏。
诸侯们见状,纷纷露出惊讶之色,他们没想到刘协竟有如此精锐的手下。
一人可敌百人,这等战力,令人叹为观止。
守卫咽了把口水不敢上前阻拦,只得眼睁睁地看着荀彧带着天兵步入营帐中心。
“荀彧,你这是何意?”一位诸侯站起身来皱眉质问,眼中闪过一丝警惕。
荀彧微微一笑,拱手作礼,声音沉稳而有力:“诸位,我此行并非来挑起争端,而是奉陛下之命,前来与袁绍将军商议结盟之事。”
袁绍闻言,眉头紧锁,在权衡利弊。
他缓缓站起身,环视四周,然后对荀彧说道:“荀文弱,你既代表刘协而来,那便说说看,你们有何条件?”
荀彧不卑不亢,侃侃而谈:“陛下愿意与袁将军结盟,共同对抗曹操。但陛下有言在先,若要结盟,袁将军必须先撤兵至安全距离,以示诚意。”
诸侯们窃窃私语,显然对刘协的条件感到意外,就这么简单?
“呵,他若是真心想要结盟,怎么不亲自来?”袁绍冷笑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难道刘协认为,仅凭你荀彧一人,就能代表他的诚意?”
荀彧不为袁绍的嘲讽所动,紧了紧身上的披风,“不同意那也罢,我这就回去复命。陛下有言,若袁将军不接受结盟,他将亲自领兵,与曹公决一死战。汉室虽小,但陛下之志不可小觑,他宁可战死沙场,也不愿屈服于他人之手。”
袁绍听后,脸色微变,若真让刘协与曹操正面冲突,无论结果如何,都将对袁绍自身不利。
若汉室与曹操两败俱伤,自己将失去制衡,而曹操的威胁将更加迫在眉睫。
袁绍沉吟片刻,终于开口:“既然刘协陛下有此诚意,我袁绍也不是不识大体之人。我同意暂时结盟,共同对抗曹操。但我要明确,这仅是权宜之计,待到曹操问题解决之后,我们之间的恩怨,还是要由我们自己来清算。”
荀彧微微一笑,拱手道:“袁将军英明,此乃汉室之福。”
诸侯们见袁绍点头,也纷纷表示赞同,气氛逐渐缓和,互相交换眼神——居然能拉拢荀彧,这年轻的陛下手腕不凡,有人按捺不住心思,打定主意暗中联系投诚才是上道。
刘协得知后,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这一步棋走得虽然险,但至少暂时为自己争取到了喘息之机。
“说。”
荀彧扫过袁绍身侧的几位诸侯,“陛下为何不拉拢袁绍身边的诸侯,以壮大我们的势力?”
刘协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文弱,你认为袁绍等人会真心归顺吗?他们不过是看中了朕的城池罢了,想要分一杯羹”
还有些话他没说出口,如今乱世谁不盯着他汉室血脉不放,袁绍也好,曹操也好,都是打着恢复汉室的旗号,实则觊觎汉室的江山。
要么做一个听话的傀儡皇帝,要么成为真正的掌权者。
他不能永远在诸侯的阴影下生存,他需要自己的力量,需要忠诚的臣子和强大的军队。只有真正掌控了权力,才能让那些觊觎者退却。
刘协语气中带着几分讥讽,继续说道,“他们若真心归顺,便不会在朕最需要的时候,袖手旁观。朕若将城池拱手相让,恐怕他们转眼间就会变成朕的敌人。”
荀彧微微颔首,他明白刘协的顾虑。
在权力的棋局上,诸侯们各怀鬼胎,心思各异,他们表面上对刘协表示臣服,实则暗中觊觎着他的王位。
“袁绍此人野心勃勃,非等闲之辈,他若得势,必不会满足于仅仅分一杯羹。”
“正是如此,文弱。”刘协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朕若不展示实力,如何能让他们心悦诚服?今日之战,不仅是为了城池,更是为了向天下宣告,朕非软弱之君,汉室非任人宰割之物。”
“可是陛下曾想过树敌众多的后果吗?”
刘协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文弱,朕自然明白树敌众多的后果。但若不如此,汉室如何能重振雄风?朕若不采取果断措施,恐怕连这最后的城池也难保。朕宁可面对强敌,也不愿坐以待毙。”
荀彧轻叹一声,撩袍跪下,双手抱拳,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陛下英明,臣佩服至极。但臣仍有一言,望陛下三思。如今局势复杂,诸侯心思难测,若能巧妙利用,或许能为我汉室争取更多时间。”
“文弱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朕与你共商大计,岂能让你跪拜?”刘协连忙伸手去扶荀彧。
荀彧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陛下,臣有一计,或许能助汉室渡过难关。”
“哦?文弱有何妙计,快快说来。”
“陛下已将许昌城池攻占,但城外的敌军仍旧虎视眈眈,曹公定不会坐视不理。臣建议,陛下与袁绍化解前嫌,暂时结盟,共同对抗曹公。袁绍虽然野心勃勃,但目前曹操的威胁更大。若能联合袁绍,我们可暂时缓解压力,集中力量对付曹公。待到时机成熟,再图谋其他。”
刘协听后,眉头微蹙,沉吟片刻后说道:“文弱之计,确有其道理。但朕若与袁绍结盟,岂不是给了他更多觊觎汉室的机会?朕如何能确保他不会在背后捅刀?”
荀彧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回答:“陛下,臣已思虑周全。袁绍虽野心勃勃,但其人亦重信义,若陛下能以诚相待,许以部分利益,使其明白与汉室共存之利大于独占,或可使其暂时放下敌意。再者,曹公乃当前大敌,袁绍若不与我等联手,亦将面临曹公之威胁。陛下可利用此点,令袁绍明白唇亡齿寒之理,从而促成结盟。”
刘协听罢,眼中闪过一丝思索之色,荀彧之计虽有风险,但当前形势下,确实为上策。他缓缓点头,心中已有决断。
“文弱,朕依你之计。但朕亦有言在先,若袁绍有任何背信弃义之举,朕必将不遗余力地反击,绝不留情。”
荀彧闻言,心中稍感安慰,“陛下英明,臣定当竭尽所能,辅佐陛下,共谋汉室大业。”
“但朕有一个条件,许昌只许出不许进,袁绍若真心结盟,必须先撤兵至安全距离,以示诚意。”
刘协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荀彧点头称是,心中明白刘协的顾虑,只有在确保了许昌安全的前提下,才能与袁绍进行真正的谈判。
“陛下英明,臣这就去安排。”荀彧拱手行礼,转身离去,准备与袁绍进行交涉。
“等一下!把朕的天兵也带上,可护你周全。”
城外的营帐内,气氛紧张而凝重。
诸侯们围坐在一张巨大的木桌旁,讨论着如何应对刘协的威胁。
就在此时,荀彧带着刘协的天兵出现在了营帐的入口,他的到来立刻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十名天兵虎背熊腰,手持兵器,气势如虹,仿佛一座移动的铁塔,让人心生敬畏。
诸侯们见状,纷纷露出惊讶之色,他们没想到刘协竟有如此精锐的手下。
一人可敌百人,这等战力,令人叹为观止。
守卫咽了把口水不敢上前阻拦,只得眼睁睁地看着荀彧带着天兵步入营帐中心。
“荀彧,你这是何意?”一位诸侯站起身来皱眉质问,眼中闪过一丝警惕。
荀彧微微一笑,拱手作礼,声音沉稳而有力:“诸位,我此行并非来挑起争端,而是奉陛下之命,前来与袁绍将军商议结盟之事。”
袁绍闻言,眉头紧锁,在权衡利弊。
他缓缓站起身,环视四周,然后对荀彧说道:“荀文弱,你既代表刘协而来,那便说说看,你们有何条件?”
荀彧不卑不亢,侃侃而谈:“陛下愿意与袁将军结盟,共同对抗曹操。但陛下有言在先,若要结盟,袁将军必须先撤兵至安全距离,以示诚意。”
诸侯们窃窃私语,显然对刘协的条件感到意外,就这么简单?
“呵,他若是真心想要结盟,怎么不亲自来?”袁绍冷笑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难道刘协认为,仅凭你荀彧一人,就能代表他的诚意?”
荀彧不为袁绍的嘲讽所动,紧了紧身上的披风,“不同意那也罢,我这就回去复命。陛下有言,若袁将军不接受结盟,他将亲自领兵,与曹公决一死战。汉室虽小,但陛下之志不可小觑,他宁可战死沙场,也不愿屈服于他人之手。”
袁绍听后,脸色微变,若真让刘协与曹操正面冲突,无论结果如何,都将对袁绍自身不利。
若汉室与曹操两败俱伤,自己将失去制衡,而曹操的威胁将更加迫在眉睫。
袁绍沉吟片刻,终于开口:“既然刘协陛下有此诚意,我袁绍也不是不识大体之人。我同意暂时结盟,共同对抗曹操。但我要明确,这仅是权宜之计,待到曹操问题解决之后,我们之间的恩怨,还是要由我们自己来清算。”
荀彧微微一笑,拱手道:“袁将军英明,此乃汉室之福。”
诸侯们见袁绍点头,也纷纷表示赞同,气氛逐渐缓和,互相交换眼神——居然能拉拢荀彧,这年轻的陛下手腕不凡,有人按捺不住心思,打定主意暗中联系投诚才是上道。
刘协得知后,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这一步棋走得虽然险,但至少暂时为自己争取到了喘息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