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线回到常山。
护民返乡的决策定下后,这项大工程开始了。
沮授就更加忙碌了,首先派出小吏向常山北部,南行唐、灵寿、蒲吾、九门、井陉五县传达护民返乡的决策。
五县县令收到这个消息,不禁松了口气,这群瘟神终于要走了!
不仅天天要吃粮,这段时间还总和本地人斗殴,搞得一个个县令焦头烂额,上蹿下跳,有处理不完的民事纠纷.....
但护民返乡,不仅仅是护送百姓回乡就完了,官府还得为百姓准备一部分接济粮,或用以工代赈的方法解决百姓短时间内的口粮,另外还要准备粮种。
如若官府不管不顾这群饥肠辘辘且数量庞大的百姓,又是动乱的祸根,所以官府就得妥善处理。
而今,常山南部土地都荒着,百姓回去短时间内肯定没有收成,这就又需要粮食。
如今,常山北部种上的秋粮倒是快要收割了,可这里也遭受了兵祸,收起来的粮食勉强只能够常山北部百姓果腹,那么常山南部四十多万百姓的口粮,还得另外想办法!
如今,朝廷肯定是指望不上,粮食又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那么只能用钱财去买!
找谁买?
当然是老供应商中山甄氏!
........
烈日如旧,秋老虎凶猛......
处理完手中的事务,沮授领着两名小吏,急匆匆来到真定城西一座占地极大的豪庭外。
袖摆拭去额上细密的汗珠,沮授连忙让随行小吏上前说明来意。
豪庭大门前守门的仆人,一听是刺史新任命的常山丞亲自前来,不敢怠慢,恭敬来到沮授面前,请沮授入府稍歇,并告知马上通禀自家女公子。
当今天下,名门望族之最,当属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以及素有关西孔子之称的弘农杨氏。
但若要说最富有的家族,袁氏、杨氏却都略逊一筹,他们分别是:中山甄氏、陈留卫氏、东海糜氏、淮南鲁氏这四家。
为首的中山甄氏,产业遍布幽、冀、并三州,主要经营粮食、盐、铁、布匹.....等巨利产业。
在河北,很多人可能连州郡长官名字都不知道,但却没人不知中山甄氏的名头,就连草原上,甄氏也是鲜卑、乌桓、匈奴各族的坐上宾。
甄氏门下食客、仆从更是数以万计,光商队护卫就有过万人,这些人常年奔行天下各地,为甄氏积累了不可计数的财富。
天下巨富,说的就是中山甄氏。
而中山甄氏看似商人家族,其实不然;甄氏祖上名臣、重臣辈出,显赫无比,家族世袭两千石俸禄,是典型的豪强望族。
当代家主甄逸,也是举孝廉出身,现居中山国相张纯麾下主薄一职。
.......
今天,是沮授第一次进入甄氏在真定的豪庭,同样世家出身的他,一样被甄氏的富有而震撼,院内假山流水、奇花异草,美不胜收;亭台楼阁,雕梁画栋,目不暇接。
跟随引路的仆从,进入一间迎客的大厅,沮授顿觉清凉舒爽,细看之下发现厅角处放着一尊铜鼎,鼎内溢出白色的冷气。
冰!这是冰!
三伏天的冰!
须知在这个时代可没有冰箱,冰的来源,一般都是严冬时节储藏到地下冰窖的冰,或者《淮南完毕术》中的夏造冰。
沮授暗自摇了摇头,夏造冰条件要求太过苛刻,而且能得到的冰,也少的可怜,年少时他怀着好奇还曾亲自试过。
那么眼前这一大鼎冰,沮授断定一定是由冰窖而来;然而能把冬天的冰储存到三伏天使用,绝对不是普通人家,或者说一般世家。
沮授自问他家就没有这个实力。
少时,一名俏丽的婢女奉上一碗冰镇青梨,对沮授微微一福礼,轻声细语道:“我家小主说,暑气甚重,特为国丞奉上冰梨解暑,请国丞慢用,我家小主稍后便至,望国丞见谅!”
沮授素有君子之风,对婢女拱手道:“替我谢甄姑娘盛情!”
婢女微微欠身,躬身退下.....
看着面前案几上冒着冷气的青梨,沮授抿了抿干涩的嘴唇,从精美的瓷碗中夹起一块青梨,放入嘴中,冰凉爽口….
沮授刚刚品尝完冰梨,厅外走来一名黄衣少女,在她身后是几名俏丽的婢女,如众星拱月一般。
只见她轻启朱唇,道:“国丞驾临,小女子有失远迎,请国丞恕罪!”
她的声音如娟娟泉水般美妙,沁人心扉,甜如浸蜜,让人倍感舒适,心旷神怡!又如出谷黄鹂,清脆悦耳。
沮授循声望去,只见此女手如柔荑,肤若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一身淡黄色长裙,腰不盈一握,美得如此无瑕,美得如此不食人间烟火。
沮授顿感失礼,起身歉意道:“冒昧前来,叨扰甄姑娘了!”
沮授现在虽任常山国丞,但在这个时代,突然上门拜访是非常失礼的,不管你是谁?主人家大可闭门不见。
当然,皇帝陛下除外!
因为正确的上门拜访流程,首先要向人家递上拜帖,约定那一天我会有几个人来拜访你,主人家收到拜帖后,若是同意,就会将拜帖收下,开始为接待客人做准备,好酒好菜自然是少不了的。
等约定时间到了,主人家会提前打开大门,站在门前亲自等候。
像沮授这种突然前来的,甄姜让他进门已经是给足了沮授面子。
“国丞驾临,鄙舍蓬荜生辉!平日里盼还盼不得呢!”甄姜为了表达对沮授的尊敬,没有坐到大厅上首,而是在沮授对面跪坐下来。
这若是鄙舍?那我家岂不是狗窝了?
“甄姑娘说笑了!”
沮授心里不禁腹诽,但却不会小瞧面前这个十五六岁笑吟吟的小姑娘;他可听说,甄氏在常山的产业都是这小姑娘打理,此女有“女陶朱”之称。
陶朱,说的是陶朱公范蠡,范蠡是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
甄姜有女陶朱这个称号,就是说她像范蠡一样善于经商一道。
最近,甄姜打起了城中几块官府地皮的主意;今日沮授亲自前来,必然有事!甄姜星眸中闪过一丝狡黠,暗自道:听说常山诸县如今都在忙着护民返乡,那么最缺之物必然是粮食,看来国丞前来定是为了粮食。
这时,后厨仆人送来了酒食,沮授也不客气,细嚼慢咽的吃了起来,他今天忙的还未进食,有现成的好酒好菜,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感谢甄姑娘盛情!”
吃过后,沮授放下碗筷,拱手一礼道:“授来此是想与姑娘商议购粮一事,不知甄氏这次能卖出多少粮食,价几何?”
常山官方已经两次向甄氏购粮,第一次是屈平找甄姜买六万石,第二次是真定县丞向甄氏购买了二十四万石,一共购买了三十万石。
按理说,这次购粮沮授应该还会让真定县丞来办此事,可这次沮授却要亲自前来,因为他发现上次甄氏要的价格太高,或者说县丞张巡吃了回扣。
张巡,还有一个身份,是甄姜的舅父。
沮授感觉自己上次被这甥舅俩给坑了,但他又找不到证据!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所以他自己抽时间来谈,把县丞张巡派到外县公干去了。
这些年,年年天灾不断,收成一年不如一年,粮食价格一路上涨,在黄巾起义爆发前,也就是今年年初,一石粮食在三百钱左右,兵祸一起,粮食价格直线上涨,如今已到六百钱一石,直接翻了一倍。
上次二十四万石粮食就是六百钱一石买的,花了近一万五千金,折合五铢钱就是一亿五千万钱的样子。
价几何?
沮授开口就问价格。
甄姜一听,暗道:舅父啊!舅父,国丞开始怀疑你了!
上次甄氏卖出的粮食,其实是以五百八十钱一石卖出,而另外每石二十钱,则全进了县丞张巡的口袋,当时甄姜本欲让她舅父拿每石拿十钱的回扣就差不多了;可张巡不干,非说粮价要凑个整六百钱一石,于是张巡就拿了二十钱一石的回扣,一次就搞了四百八十万钱。
作为商人,无奸不商,况且甄姜自然不可能把自己亲舅父卖了。
上次六百,这次还得涨一点。打定主意,甄姜装作很为难的样子,悠悠道:“如今兵祸四起,到处都缺粮,甄家也没有多少余粮!”
不和你谈价格,先言明缺货!这就是甄姜的智慧。
沮授闻言,暗道:上次张巡说甄家没有多少粮食了,难道是真的?莫非是我想多了,他没拿回扣?
看了一眼一脸为难的甄姜,沮授心里有些急了,若是甄氏都没有粮食了,那找谁买?百姓怎么办?
就在这时,沮授发现甄姜星眸中闪现一丝狡黠,沮授顿时气急:好个小女娃,差点就被你诓了!又想抬价吧你!沮授不动声色道:“我需要四十万石粮食,甄氏现在可有?”
甄姜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皱着秀眉陷入沉思,一副在想办法凑粮的样子。
沮授也不打扰,心想看你这小女娃要玩什么花样。
过了好一会儿,甄姜绝美的脸庞舒展,露出一副全力以赴的神情道:“国丞为国为民,甄氏自当鼎力相助,小女子这就传书毋极老家,无论如何也要为国丞筹够四十万石粮食,以解国丞之忧!”
沮授一怔,听这话好像我还欠你甄氏莫大人情一样!助我解忧?
接着又听甄姜为难道:“国丞应知,如今粮食是一天一价!城中粮价已到六百五十钱一石?但…甄氏也要为常山出一份力,这次就以六百二十钱一石,不知国丞以为如何?若是再低族内也不会同意!”
六百二十钱一石?沮授心头一算,好家伙比上次的价格又多要八百万钱!
但从刚才的话里,沮授知道这个女娃可不简单,看似比市价让了三十钱,实则还是她得了利,须知城中六百五十钱一石粮的价格是零卖价格。
四十万石粮食要是零卖,要卖到何时?
沮授也装作很为难,叹息一声道:“唉!可惜府库钱财不足,粮又不能少,这该如何是好?唉!”说完又是深深一叹。
钱财不够,粮食还不能少!天下哪有这门子好事?
甄姜心头好笑,素有君子之风的沮国丞,居然也耍起赖皮了。
随即,甄姜又想起城东那几块官府的地皮,没钱可以用地抵啊!
护民返乡的决策定下后,这项大工程开始了。
沮授就更加忙碌了,首先派出小吏向常山北部,南行唐、灵寿、蒲吾、九门、井陉五县传达护民返乡的决策。
五县县令收到这个消息,不禁松了口气,这群瘟神终于要走了!
不仅天天要吃粮,这段时间还总和本地人斗殴,搞得一个个县令焦头烂额,上蹿下跳,有处理不完的民事纠纷.....
但护民返乡,不仅仅是护送百姓回乡就完了,官府还得为百姓准备一部分接济粮,或用以工代赈的方法解决百姓短时间内的口粮,另外还要准备粮种。
如若官府不管不顾这群饥肠辘辘且数量庞大的百姓,又是动乱的祸根,所以官府就得妥善处理。
而今,常山南部土地都荒着,百姓回去短时间内肯定没有收成,这就又需要粮食。
如今,常山北部种上的秋粮倒是快要收割了,可这里也遭受了兵祸,收起来的粮食勉强只能够常山北部百姓果腹,那么常山南部四十多万百姓的口粮,还得另外想办法!
如今,朝廷肯定是指望不上,粮食又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那么只能用钱财去买!
找谁买?
当然是老供应商中山甄氏!
........
烈日如旧,秋老虎凶猛......
处理完手中的事务,沮授领着两名小吏,急匆匆来到真定城西一座占地极大的豪庭外。
袖摆拭去额上细密的汗珠,沮授连忙让随行小吏上前说明来意。
豪庭大门前守门的仆人,一听是刺史新任命的常山丞亲自前来,不敢怠慢,恭敬来到沮授面前,请沮授入府稍歇,并告知马上通禀自家女公子。
当今天下,名门望族之最,当属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以及素有关西孔子之称的弘农杨氏。
但若要说最富有的家族,袁氏、杨氏却都略逊一筹,他们分别是:中山甄氏、陈留卫氏、东海糜氏、淮南鲁氏这四家。
为首的中山甄氏,产业遍布幽、冀、并三州,主要经营粮食、盐、铁、布匹.....等巨利产业。
在河北,很多人可能连州郡长官名字都不知道,但却没人不知中山甄氏的名头,就连草原上,甄氏也是鲜卑、乌桓、匈奴各族的坐上宾。
甄氏门下食客、仆从更是数以万计,光商队护卫就有过万人,这些人常年奔行天下各地,为甄氏积累了不可计数的财富。
天下巨富,说的就是中山甄氏。
而中山甄氏看似商人家族,其实不然;甄氏祖上名臣、重臣辈出,显赫无比,家族世袭两千石俸禄,是典型的豪强望族。
当代家主甄逸,也是举孝廉出身,现居中山国相张纯麾下主薄一职。
.......
今天,是沮授第一次进入甄氏在真定的豪庭,同样世家出身的他,一样被甄氏的富有而震撼,院内假山流水、奇花异草,美不胜收;亭台楼阁,雕梁画栋,目不暇接。
跟随引路的仆从,进入一间迎客的大厅,沮授顿觉清凉舒爽,细看之下发现厅角处放着一尊铜鼎,鼎内溢出白色的冷气。
冰!这是冰!
三伏天的冰!
须知在这个时代可没有冰箱,冰的来源,一般都是严冬时节储藏到地下冰窖的冰,或者《淮南完毕术》中的夏造冰。
沮授暗自摇了摇头,夏造冰条件要求太过苛刻,而且能得到的冰,也少的可怜,年少时他怀着好奇还曾亲自试过。
那么眼前这一大鼎冰,沮授断定一定是由冰窖而来;然而能把冬天的冰储存到三伏天使用,绝对不是普通人家,或者说一般世家。
沮授自问他家就没有这个实力。
少时,一名俏丽的婢女奉上一碗冰镇青梨,对沮授微微一福礼,轻声细语道:“我家小主说,暑气甚重,特为国丞奉上冰梨解暑,请国丞慢用,我家小主稍后便至,望国丞见谅!”
沮授素有君子之风,对婢女拱手道:“替我谢甄姑娘盛情!”
婢女微微欠身,躬身退下.....
看着面前案几上冒着冷气的青梨,沮授抿了抿干涩的嘴唇,从精美的瓷碗中夹起一块青梨,放入嘴中,冰凉爽口….
沮授刚刚品尝完冰梨,厅外走来一名黄衣少女,在她身后是几名俏丽的婢女,如众星拱月一般。
只见她轻启朱唇,道:“国丞驾临,小女子有失远迎,请国丞恕罪!”
她的声音如娟娟泉水般美妙,沁人心扉,甜如浸蜜,让人倍感舒适,心旷神怡!又如出谷黄鹂,清脆悦耳。
沮授循声望去,只见此女手如柔荑,肤若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一身淡黄色长裙,腰不盈一握,美得如此无瑕,美得如此不食人间烟火。
沮授顿感失礼,起身歉意道:“冒昧前来,叨扰甄姑娘了!”
沮授现在虽任常山国丞,但在这个时代,突然上门拜访是非常失礼的,不管你是谁?主人家大可闭门不见。
当然,皇帝陛下除外!
因为正确的上门拜访流程,首先要向人家递上拜帖,约定那一天我会有几个人来拜访你,主人家收到拜帖后,若是同意,就会将拜帖收下,开始为接待客人做准备,好酒好菜自然是少不了的。
等约定时间到了,主人家会提前打开大门,站在门前亲自等候。
像沮授这种突然前来的,甄姜让他进门已经是给足了沮授面子。
“国丞驾临,鄙舍蓬荜生辉!平日里盼还盼不得呢!”甄姜为了表达对沮授的尊敬,没有坐到大厅上首,而是在沮授对面跪坐下来。
这若是鄙舍?那我家岂不是狗窝了?
“甄姑娘说笑了!”
沮授心里不禁腹诽,但却不会小瞧面前这个十五六岁笑吟吟的小姑娘;他可听说,甄氏在常山的产业都是这小姑娘打理,此女有“女陶朱”之称。
陶朱,说的是陶朱公范蠡,范蠡是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
甄姜有女陶朱这个称号,就是说她像范蠡一样善于经商一道。
最近,甄姜打起了城中几块官府地皮的主意;今日沮授亲自前来,必然有事!甄姜星眸中闪过一丝狡黠,暗自道:听说常山诸县如今都在忙着护民返乡,那么最缺之物必然是粮食,看来国丞前来定是为了粮食。
这时,后厨仆人送来了酒食,沮授也不客气,细嚼慢咽的吃了起来,他今天忙的还未进食,有现成的好酒好菜,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感谢甄姑娘盛情!”
吃过后,沮授放下碗筷,拱手一礼道:“授来此是想与姑娘商议购粮一事,不知甄氏这次能卖出多少粮食,价几何?”
常山官方已经两次向甄氏购粮,第一次是屈平找甄姜买六万石,第二次是真定县丞向甄氏购买了二十四万石,一共购买了三十万石。
按理说,这次购粮沮授应该还会让真定县丞来办此事,可这次沮授却要亲自前来,因为他发现上次甄氏要的价格太高,或者说县丞张巡吃了回扣。
张巡,还有一个身份,是甄姜的舅父。
沮授感觉自己上次被这甥舅俩给坑了,但他又找不到证据!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所以他自己抽时间来谈,把县丞张巡派到外县公干去了。
这些年,年年天灾不断,收成一年不如一年,粮食价格一路上涨,在黄巾起义爆发前,也就是今年年初,一石粮食在三百钱左右,兵祸一起,粮食价格直线上涨,如今已到六百钱一石,直接翻了一倍。
上次二十四万石粮食就是六百钱一石买的,花了近一万五千金,折合五铢钱就是一亿五千万钱的样子。
价几何?
沮授开口就问价格。
甄姜一听,暗道:舅父啊!舅父,国丞开始怀疑你了!
上次甄氏卖出的粮食,其实是以五百八十钱一石卖出,而另外每石二十钱,则全进了县丞张巡的口袋,当时甄姜本欲让她舅父拿每石拿十钱的回扣就差不多了;可张巡不干,非说粮价要凑个整六百钱一石,于是张巡就拿了二十钱一石的回扣,一次就搞了四百八十万钱。
作为商人,无奸不商,况且甄姜自然不可能把自己亲舅父卖了。
上次六百,这次还得涨一点。打定主意,甄姜装作很为难的样子,悠悠道:“如今兵祸四起,到处都缺粮,甄家也没有多少余粮!”
不和你谈价格,先言明缺货!这就是甄姜的智慧。
沮授闻言,暗道:上次张巡说甄家没有多少粮食了,难道是真的?莫非是我想多了,他没拿回扣?
看了一眼一脸为难的甄姜,沮授心里有些急了,若是甄氏都没有粮食了,那找谁买?百姓怎么办?
就在这时,沮授发现甄姜星眸中闪现一丝狡黠,沮授顿时气急:好个小女娃,差点就被你诓了!又想抬价吧你!沮授不动声色道:“我需要四十万石粮食,甄氏现在可有?”
甄姜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皱着秀眉陷入沉思,一副在想办法凑粮的样子。
沮授也不打扰,心想看你这小女娃要玩什么花样。
过了好一会儿,甄姜绝美的脸庞舒展,露出一副全力以赴的神情道:“国丞为国为民,甄氏自当鼎力相助,小女子这就传书毋极老家,无论如何也要为国丞筹够四十万石粮食,以解国丞之忧!”
沮授一怔,听这话好像我还欠你甄氏莫大人情一样!助我解忧?
接着又听甄姜为难道:“国丞应知,如今粮食是一天一价!城中粮价已到六百五十钱一石?但…甄氏也要为常山出一份力,这次就以六百二十钱一石,不知国丞以为如何?若是再低族内也不会同意!”
六百二十钱一石?沮授心头一算,好家伙比上次的价格又多要八百万钱!
但从刚才的话里,沮授知道这个女娃可不简单,看似比市价让了三十钱,实则还是她得了利,须知城中六百五十钱一石粮的价格是零卖价格。
四十万石粮食要是零卖,要卖到何时?
沮授也装作很为难,叹息一声道:“唉!可惜府库钱财不足,粮又不能少,这该如何是好?唉!”说完又是深深一叹。
钱财不够,粮食还不能少!天下哪有这门子好事?
甄姜心头好笑,素有君子之风的沮国丞,居然也耍起赖皮了。
随即,甄姜又想起城东那几块官府的地皮,没钱可以用地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