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思虑片刻,终于露出笑容,说:
“单凭驸马此言,便可消弭未来许多祸端……此乃大功!”
朱元璋一直很想解决南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不然也不会征调江苏浙江的富户,大搞移民,去填充山西、四川等地。
甚至一些人犯了死罪,本是该死,但陆知白劝谏,朱元璋便也顺势扔他们去建设北方。
众大臣听皇帝都这么说了,便也顺水推舟,夸赞道:
“驸马忠心许国,年少机敏,实在让下官自惭……”
陆知白不得不谦虚几句。
心中却好笑。
记不清老朱有多久没有赏赐他了。
距离老朱赐下宫廷粽子和烤鸭,已经整整两个时辰了!!
这会接着往下开。
等到太阳西斜,好几个官员都憋不住想上厕所,总算是结束了。
两个大学士的记录,足有两三万字。
朱元璋道:
“好啦,今天辛苦诸卿了。
可是这科举,也是国本,关乎文脉和国运,不可不慎。”
大家纷纷拱手做礼。
散了散了。
……
几天之后。
会议记录整理出来。
科举改制,正式旨意,昭告天下!
现在都五月了,肯定赶不上八月的秋闱。
所以,明年二月,才开始乡试。
今年下半年的任务,就是科考,先定下考试资格。
由于某人的参与,这科举考试相较历朝历代,改动极大——
阅卷改成了赋分制,糊名,交叉审核,避免误差太大。
朱元璋还增加了行测和面试两科。
如此一来,传统科举的题量就减少了一些。
行测、传统科举、面试,分数权重为三成、五成、两成。
每一场考试,根据三科的综合分数计算排名。
虽然筹备、阅卷等压力加大。
但繁琐无所谓,朱元璋就喜欢这样的井井有条,规规矩矩,方方正正。
并且,他心中认为陆知白说的对,只按四书五经来出题,百年后就无题可出了。
所以,会再增加些诸子百家中对皇权、社稷有用的经典,当做参考。
在殿试后,增加庶吉士试,优中选优,入翰林院;
增加廷试,历次科举未入官者,都可以再考一次,考过了也可以任官。
综合考虑人口、教育等因素,定下各布政司的科考名额,扶持中部和北部。
但同时,稍稍限制了读书人的特权,并勒令后世皇帝不得更改;臣子怂恿改动,斩。
一番改动下来。
令许多读书人大为震惊。
没办法,只得一边消化,一边准备复习了。
一时间。
就连卖书的商贩,都听说了要重开科举的事。
民间到处都在议论。
这几乎是他们阶级上升的唯一办法了。
书店里。
许多书生跑来买书。
却有人劝阻说:
“兄台,你们没听说吗,以后考的是标点版四书五经!”
也有人说:
“没事,等标点版面市,我自己再添句读……”
要重开科举,直接把四书五经的价格抬高了一倍!
哪怕一些富哥,也觉得有些肉疼。
这个时候,又传出一个消息——
大明皇家科学院藏书楼,免费对外开放!
只要读书识字,不管是哪里人,哪怕来自高丽,都可以登记、借书,限在校内阅读。
但最好自带桌椅,因为坐不下……
而且,每天名额有限,只有四百个。
即便如此。
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得到了成千上万个书生的由衷感激。
藏书楼开放的当天。
从各处闻讯赶来的书生,直接占据了操场。
许多人带着桌子板凳,奋笔疾书,抄写标点版四书五经。
科学院的一些学生,受到了些影响。
难免有人抱怨。
却也有人说:
“他们只是没我们这么走运,不能进这里学习。别忘了院长平时的教诲,我们是从百姓中来的。
若是现在就觉得他们低人一等,以后真当了官又会怎么样?
再说,真去考试,还不一定能考过他们呢……”
有的学生被说得心生愧疚。
倒也有富家子弟,又慷慨仗义。
于是买了许多白馒头,分发给这些穷书生。
至于水,有免费的井水供应。
学校里的商铺,有栖霞的造纸作坊,稳定供应纸张,价格便宜,几乎供不应求。
但最开心的,居然是收夜香的。
人多了,公厕一天要清一次。
“哎哟,不愧是读书的郎君们,一个个的可真能拉~”
……
五月十五。
北边终于有军情传回来。
这次北伐派出的,徐达、汤和、傅友德,无不是身经百战的老将。
他们分两路出塞北征。
东路以傅友德为先锋,在灰山大败元军,俘获许多元军人畜;
又行军到北黄河,北元部队遇到他们,不战而逃。
明军乘胜追击。
并没有什么埋伏。
只是单纯的菜。
北元平章别里不花、太史文通等被俘!
西路军,以沐英为先锋,出长城古北口,攻取高州、嵩州、全宁。
正在渡胪朐河。
两路大军先报了军情。
徐达等人记着朱元璋的命令,仍是在继续深入,扩大此次战果。
实话说,这次到现在,他们打得还不过瘾。
改进的新式火铳和地雷,甚至都没怎么派上用场。
本来还想检验一下这新式装备的实战威力呢。
但元军太弱,不给机会啊。
徐达望着一箱箱弹药的辎重,陷入沉思。
他给朱元璋写信道:
“此皆非元主力,臣将深入,佯攻和林。
若和林告急,辽东纳哈出或出兵相援,然前有沐英,后有秦、晋、燕王诸护卫,不足为虑。”
朱元璋端详了半天舆图,回复道:
“可!但需记往昔败仗,勿要太贪功冒进……”
纳哈出是残元太尉,占据辽东,和天元帝互为犄角,相互照应。
但朱元璋不怕纳哈出派兵支援。
燕王也早已就藩。
北边,已有三大塞王,个个悍勇。
朱元璋手中还有牌可出。
纳哈出却没有!
大明屡次招降,纳哈出皆不应。
朱元璋心中还有些期盼,最好能将这家伙也一网打尽。
……
漠北。
大军朝和林进发。
期间又打过几次遭遇战。
皆是明军胜利。
后来,距离和林,竟只有几百里了。
徐达等人在商议。
“元军还不防卫么?不会真要攻城了吧?”
陶成道说:
“飞球营还未出动过,此番愿为斥候,还请将军应允……”
“单凭驸马此言,便可消弭未来许多祸端……此乃大功!”
朱元璋一直很想解决南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不然也不会征调江苏浙江的富户,大搞移民,去填充山西、四川等地。
甚至一些人犯了死罪,本是该死,但陆知白劝谏,朱元璋便也顺势扔他们去建设北方。
众大臣听皇帝都这么说了,便也顺水推舟,夸赞道:
“驸马忠心许国,年少机敏,实在让下官自惭……”
陆知白不得不谦虚几句。
心中却好笑。
记不清老朱有多久没有赏赐他了。
距离老朱赐下宫廷粽子和烤鸭,已经整整两个时辰了!!
这会接着往下开。
等到太阳西斜,好几个官员都憋不住想上厕所,总算是结束了。
两个大学士的记录,足有两三万字。
朱元璋道:
“好啦,今天辛苦诸卿了。
可是这科举,也是国本,关乎文脉和国运,不可不慎。”
大家纷纷拱手做礼。
散了散了。
……
几天之后。
会议记录整理出来。
科举改制,正式旨意,昭告天下!
现在都五月了,肯定赶不上八月的秋闱。
所以,明年二月,才开始乡试。
今年下半年的任务,就是科考,先定下考试资格。
由于某人的参与,这科举考试相较历朝历代,改动极大——
阅卷改成了赋分制,糊名,交叉审核,避免误差太大。
朱元璋还增加了行测和面试两科。
如此一来,传统科举的题量就减少了一些。
行测、传统科举、面试,分数权重为三成、五成、两成。
每一场考试,根据三科的综合分数计算排名。
虽然筹备、阅卷等压力加大。
但繁琐无所谓,朱元璋就喜欢这样的井井有条,规规矩矩,方方正正。
并且,他心中认为陆知白说的对,只按四书五经来出题,百年后就无题可出了。
所以,会再增加些诸子百家中对皇权、社稷有用的经典,当做参考。
在殿试后,增加庶吉士试,优中选优,入翰林院;
增加廷试,历次科举未入官者,都可以再考一次,考过了也可以任官。
综合考虑人口、教育等因素,定下各布政司的科考名额,扶持中部和北部。
但同时,稍稍限制了读书人的特权,并勒令后世皇帝不得更改;臣子怂恿改动,斩。
一番改动下来。
令许多读书人大为震惊。
没办法,只得一边消化,一边准备复习了。
一时间。
就连卖书的商贩,都听说了要重开科举的事。
民间到处都在议论。
这几乎是他们阶级上升的唯一办法了。
书店里。
许多书生跑来买书。
却有人劝阻说:
“兄台,你们没听说吗,以后考的是标点版四书五经!”
也有人说:
“没事,等标点版面市,我自己再添句读……”
要重开科举,直接把四书五经的价格抬高了一倍!
哪怕一些富哥,也觉得有些肉疼。
这个时候,又传出一个消息——
大明皇家科学院藏书楼,免费对外开放!
只要读书识字,不管是哪里人,哪怕来自高丽,都可以登记、借书,限在校内阅读。
但最好自带桌椅,因为坐不下……
而且,每天名额有限,只有四百个。
即便如此。
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得到了成千上万个书生的由衷感激。
藏书楼开放的当天。
从各处闻讯赶来的书生,直接占据了操场。
许多人带着桌子板凳,奋笔疾书,抄写标点版四书五经。
科学院的一些学生,受到了些影响。
难免有人抱怨。
却也有人说:
“他们只是没我们这么走运,不能进这里学习。别忘了院长平时的教诲,我们是从百姓中来的。
若是现在就觉得他们低人一等,以后真当了官又会怎么样?
再说,真去考试,还不一定能考过他们呢……”
有的学生被说得心生愧疚。
倒也有富家子弟,又慷慨仗义。
于是买了许多白馒头,分发给这些穷书生。
至于水,有免费的井水供应。
学校里的商铺,有栖霞的造纸作坊,稳定供应纸张,价格便宜,几乎供不应求。
但最开心的,居然是收夜香的。
人多了,公厕一天要清一次。
“哎哟,不愧是读书的郎君们,一个个的可真能拉~”
……
五月十五。
北边终于有军情传回来。
这次北伐派出的,徐达、汤和、傅友德,无不是身经百战的老将。
他们分两路出塞北征。
东路以傅友德为先锋,在灰山大败元军,俘获许多元军人畜;
又行军到北黄河,北元部队遇到他们,不战而逃。
明军乘胜追击。
并没有什么埋伏。
只是单纯的菜。
北元平章别里不花、太史文通等被俘!
西路军,以沐英为先锋,出长城古北口,攻取高州、嵩州、全宁。
正在渡胪朐河。
两路大军先报了军情。
徐达等人记着朱元璋的命令,仍是在继续深入,扩大此次战果。
实话说,这次到现在,他们打得还不过瘾。
改进的新式火铳和地雷,甚至都没怎么派上用场。
本来还想检验一下这新式装备的实战威力呢。
但元军太弱,不给机会啊。
徐达望着一箱箱弹药的辎重,陷入沉思。
他给朱元璋写信道:
“此皆非元主力,臣将深入,佯攻和林。
若和林告急,辽东纳哈出或出兵相援,然前有沐英,后有秦、晋、燕王诸护卫,不足为虑。”
朱元璋端详了半天舆图,回复道:
“可!但需记往昔败仗,勿要太贪功冒进……”
纳哈出是残元太尉,占据辽东,和天元帝互为犄角,相互照应。
但朱元璋不怕纳哈出派兵支援。
燕王也早已就藩。
北边,已有三大塞王,个个悍勇。
朱元璋手中还有牌可出。
纳哈出却没有!
大明屡次招降,纳哈出皆不应。
朱元璋心中还有些期盼,最好能将这家伙也一网打尽。
……
漠北。
大军朝和林进发。
期间又打过几次遭遇战。
皆是明军胜利。
后来,距离和林,竟只有几百里了。
徐达等人在商议。
“元军还不防卫么?不会真要攻城了吧?”
陶成道说:
“飞球营还未出动过,此番愿为斥候,还请将军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