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群臣神色各异。
易华伟上前一步,拱手行礼,朗声道:
“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秦帝国境内之土地,理当所有权尽数归于大秦帝国,归于陛下。而国人百姓,仅应拥有土地之使用权。”
胡亥听闻,身子微微前倾,眼中闪过一丝兴趣:“老师,何为所有权?”
易华伟笑了笑,解释道:“陛下,所有权便是对一物完全的掌控之权。就如同这土地,所有权在谁手中,谁便能决定这土地的处置、买卖等所有相关事宜。”
胡亥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目光中仍有一丝困惑:“那如今这土地之所有权,不就在拥有者手中吗?世族、地主们世代经营,百姓也有自己的几分薄田,他们不就是土地的主人吗?”
易华伟再次拱手,神色愈发庄重:“陛下,非也。天下土地,皆为陛下之土地,此乃天经地义。只是如今,土地之归属杂乱,才生出诸多乱象。臣奏请从今日起,将土地之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此乃关乎大秦根基之大事。”
胡亥眉头微皱,陷入沉思:“老师之意,是说如今这土地的状况,不利于大秦?可这土地归属,向来如此,为何要变?”
易华伟摇了摇头继续说道:“陛下,如今土地兼并严重,世族和地主手中土地越来越多,许多百姓却失去土地,沦为流民。长此以往,大秦的根基——百姓,将无法安居乐业。而且,朝廷对于土地的掌控力也在减弱,税收减少,地方势力渐强,这对大秦是极大的威胁啊。若将土地所有权收归国有,再合理分配使用权,便可解决这些问题。”
说着,易华伟再次拱手:“陛下,臣奏请从今日起,将土地之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此乃关乎大秦根基之大事。”
话音刚落,朝堂内顿时喧闹起来。
李斯几人对视一眼,按下心中躁动,目光扫过下方。
却是柳生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神情激动道:“陛下,此举万万不可啊!世族之土地,传承已久,乃家族兴盛之根本。若剥夺其所有权,世族必乱,大秦亦将动荡。”
孔鲋之子太子詹事孔庄也赶忙附和:“陛下,祠堂、庙宇之土地,承载着百姓之信仰与寄托,朝廷各大机构之土地,也是其履行职责之必需。若一并废除所有权,恐民心大乱。且庶民因土地产生之债务,由来已久,冒然废除,于法于理不合。”
(胡亥虽然未立赵统为太子,但依照秦始皇旧例,详细设立了太子宫官。)
易华伟不为所动,继续说道:“陛下,臣以为,必须废除一切世族、地主之土地所有权,不论其土地多寡、来源。同时,祠堂、庙宇、朝廷各大机构之土地所有权,亦应废除。至于庶民此前因土地产生之债务,也当全部废除,如此,方可安民生、稳社稷。”
看着阶下群臣愤涌,胡亥眉头紧皱,手不自觉地轻敲扶手。
易华伟接着说:“陛下,举国上下之土地所有权,应收归国有。在此基础上,由治栗内史负责统计天下所有田地,详细记录,编制黄册。待秋收之后,依据人口数量,并参照土地之贫瘠程度,公正划分土地。”
这时,蒙钰满脸涨红,出列怒喝道:“赵高,你这是要毁我大秦根基!我等世族为大秦出生入死,世代经营土地,如今你却要将其夺走,是何居心?”
易华伟已眼睛微微一眯,淡淡道:“天下土地本就归陛下所有,如今只是恢复正统,合理规划。况且,朝廷与庶民签订契约之时,将土地使用权承包于农户一百年,保持不变,此为保障民生之策。”
稍作停顿,易华伟又道:“除朝廷因功封赏之土地外,其余土地皆按人口划分。但封赏之土地,必须将亩数上报治栗内史,按土地数量缴税。”
胡亥看向易华伟:“老师,此策虽好,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你可有具体计划?”
易华伟拱手回应:“陛下,土地划分后,朝廷将与每户人家签订契约,将土地承包入户。按照所承包土地之数量征收税收,每一块土地抽取同等之税额。田地收成好坏,由农户自行承担,只要农户每一年向朝廷上缴规定之税收,剩余收成便归农户所有。”
见胡亥颇为意动,冯去疾往前站出一步:“陛下,赵大人此举看似周全,实则问题颇多。赎买土地需大量钱财,朝廷目前是否有此财力?且土地重新划分,必将引起地方动荡,百姓亦会人心惶惶,不知如何安抚?”
李由眉头紧皱,一脸凝重地出列,向着胡亥拱手道:“陛下,世族和地主之土地,那皆是家族世代苦心经营所得。如今若要突然将其收归国有,这必然会引发他们极为强烈的不满情绪。这些世族和地主在地方上拥有庞大的势力和财富,他们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极有可能相互勾结,联合起来对抗朝廷啊。此情形若真的发生,后果不堪设想,陛下不可不早做防范啊。”
胡亥听了李由之言,面色变得凝重起来,缓缓点头,而后将目光投向易华伟,眼中满是询问之意:“老师,李由所言甚是,这些棘手的问题,你可有妥善的应对之法?”
易华伟神色沉稳,再次拱手回答道:“陛下,臣已有思量。首先是钱财方面的问题,臣以为可从朝廷收缴的其他赋税中,逐年拨出一部分,专门用于赎买世族和地主手中的土地。这虽是个长期的过程,但如此一来,朝廷不会因一次性支出过大而陷入财政困境,同时也能给世族和地主一定的缓冲。”
“再者,对于土地重新划分可能引发的地方动荡,朝廷需要派遣一批能力卓越、清正廉洁的官员前往各地监督土地划分事宜。这些官员要严格按照既定的标准和流程,依据人口数量以及土地贫瘠程度等因素,确保土地划分公平公正,不偏不倚。任何徇私舞弊的行为都要严惩不贷,只有这样,才能让百姓信服,减少不必要的纷争。”
“而对于那些可能因利益受损而心生反抗之意的世族和地主,朝廷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方面,可加强军事戒备,在各地重要据点和可能生乱的区域增加驻军。我大秦有虎贲之士三百万,他们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是维护大秦稳定的坚实力量。只要有军队的震慑,那些妄图反抗之人在行动之前便会有所忌惮。”
易华伟说到此处,顿了顿,缓缓挺直身躯,环顾四周,声音洪亮地说道:“我大秦虎贲三百万,这是我大秦的底气所在。若有那不知死活之人,妄图扰乱我大秦之安定,兴兵作乱,我倒要看看这天下怎么乱?我大秦的军队定能将叛乱平息,维护陛下之权威和大秦之稳定。”
王绾看向胡亥:“陛下,即便有军事准备,但世族和地主在地方上经营多年,根基深厚。若他们暗中煽动百姓,蛊惑人心,让百姓也参与叛乱,那又当如何?”
易华伟笑了笑:“此问题关键在于让百姓明白此次田亩政策对他们的益处。可在各地张贴告示,详细解释田亩政策的内容和意义。同时,监督土地划分的官员要深入民间,与百姓沟通,让百姓知晓朝廷是为了他们能有地可耕,能过上安稳日子。对于被世族和地主蛊惑的百姓,只要他们能及时醒悟,不予追究。”
李斯出列道:“陛下,赎买土地的钱财从其他赋税中拨出,那其他方面的财政支出必然受到影响,比如水利工程、道路修建等,这对大秦的发展也不利啊。”
不等胡亥开口,易华伟回道:“方法自然是有,可在赎买土地期间,适当放缓一些非紧急的工程建设。待田亩政策完成,农业发展必将更加繁荣,朝廷的税收也会随之增加。届时,可重新加大对水利、道路等建设的投入。
而且,田亩政策后,可根据新的土地情况,合理规划水利和道路建设,使其更符合实际需求。”
胡亥微微点头,眉头却依旧轻皱,目光中透着凝重。
群臣们则像是被投入石子的湖面,议论声此起彼伏,朝堂内一片嘈杂。
公孙衍满脸忧色,向前几步,“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磕头道:“陛下,此举会让我大秦陷入混乱啊!这土地制度传承已久,牵一发而动全身。世族、地主在地方上盘根错节,一旦变革,他们定会疯狂反扑,百姓也会因这突如其来的变动而人心惶惶。还望陛下三思啊!”
说罢,额头紧贴地面,身体微微颤抖。
目光扫过易华伟,王贲出列,拱手向胡亥行礼,朗声道:“陛下,赵大人的提议虽有风险,但不失为一个增强朝廷实力的好办法。陛下您看如今之局势,土地兼并严重到何等地步?大量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若能重新划分土地,让百姓有地可耕,有屋可住,他们方能安居乐业,也必对朝廷忠心耿耿。如此,我大秦之根基才会稳固啊!”
说到此处,王贲微微抬头,看向胡亥,眼神中满是期待。
柳生听闻,脸色涨得通红,“哼”的一声从鼻腔中喷出,满脸不屑地反驳道:“说得轻巧!这土地重新划分,世族利益受损极大,我们世族多年来为大秦尽心尽力,谁来保障我们的权益?若朝廷强行推行,必将引起大乱,届时大秦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柳生边说边挥舞着手臂,情绪激动,看向王贲的眼神中充满了愤怒。
易华伟冷冷一笑,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嘴角微微上扬:“哼,新士族若不同意,那便踏平它,老世族若执意反抗,那就杀绝老世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今陛下推行改革,乃是为了大秦之千秋万代。任何人若想和陛下、和朝堂对着干,大秦锐士正好可以再亮刀剑,让他们知道违抗皇命的下场。”
易华伟向前踏出一步,身上散发出一股威严的气势。环顾群臣,语气变得温和起来,可这温和中却透着一股让人胆寒的杀意:
“其实臣更希望他们反抗,这样朝廷就有了正当的名义大开杀戒。不仅可以少了一分赎买土地的钱财支出,相信抄家灭族之后,那些金银财宝、田产物资流入大秦的国库,会让国库更为充实。”
听易华伟说完,胡亥眼中闪烁着贪婪与冷酷交织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堆积如山的财富,情不自禁地咽了咽口水。
“陛下,如今大秦之工程建设正需要大量人力。驰道工程、直道工程都尚缺人手,若是能有足够的人,还可以重启长城的修缮,甚至于扩建骊山陵。这些都是功在千秋的大业啊!”
“不如……先从文武百官开始吧!”
易华伟此言一出,朝堂内瞬间一片死寂,大臣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惊恐。
他们没想到易华伟竟会说出如此大胆的话,这是要将变革的利刃首先指向朝堂自身啊。
易华伟微微躬身:“陛下,此次田亩政策,势在必行。文武百官若有土地,也应以身作则,率先支持改革。若有违抗者,亦当严惩。”
一位老臣颤抖着声音说道:“陛下,赵大人,此举万万不可啊!若从朝堂开始清查土地,必然引起更大的混乱。朝堂内部相互猜忌,如何能齐心应对世族和地主的反抗?还望陛下明鉴。”
易华伟却不以为然:“陛下,改革本就是破旧立新,若连朝堂都无法做到公正无私,如何让百姓信服?如何让世族和地主低头?可先让大臣们自行上报土地数量,若有隐瞒,一经查实,绝不姑息!!”
大朝会散了,咸阳宫大殿却仿若被按下了暂停键,一片死寂般的安静。
上至三公九卿,下至文武百官,就像被施了定身咒一样,呆立在原地,长时间地沉默着,无人敢开口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氛围。
此次众人所受到的冲击,是他们入朝为官以来前所未有的。
易华伟提出的主张,无异于用一把利刃,直插老世族的命脉,狠狠挖掉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根基。以往,老世族凭借大量的土地,坐享其成,掌控着地方经济和资源,拥有着旁人难以企及的财富和权势。
然而如今,情况急转直下。土地所有权收归国有,老世族失去了大量土地不说,就连剩下所占有的土地,还得按照亩数向朝廷缴纳税收。如此一来,即便老世族人口众多,在土地占有上原本有着一定优势,可这优势瞬间化为乌有。他们再无法像从前那样轻松地获取财富,必须亲力亲为地经营土地,否则就只能让族人投身到各行各业,或者挤入仕途,才能维持家族的生存。
这一道诏令,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掀起的波澜堪称石破天惊。
李斯缓缓长身而起,神色凝重地走出了咸阳宫。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深知这一道诏令就像一颗火种,将会在中原大地之上迅速燃起浩大的波澜。这不仅仅是土地归属的简单改变,更是触动了整个大秦权力和利益结构的根基。
“耕者有其田!”这四个字看似简单,却蕴**巨大的力量。
对于最底层的国人百姓而言,这无疑是天大的喜讯。他们长期遭受土地兼并之苦,很多人失去土地,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悲惨生活。如今,终于有了拥有土地的希望,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劳作,收获的粮食除了缴纳赋税,剩下的都归自己。这将极大地激发百姓的生产积极性,让他们看到生活的曙光。
但对于老世族、新士族以及其他各方势力来说,这道诏令却如同割肉之刀。
他们长期享受着土地带来的巨额利益,如今要他们放弃,就像要了他们的命。他们绝对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势必要想尽办法来阻止这场变革……(本章完)
易华伟上前一步,拱手行礼,朗声道:
“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秦帝国境内之土地,理当所有权尽数归于大秦帝国,归于陛下。而国人百姓,仅应拥有土地之使用权。”
胡亥听闻,身子微微前倾,眼中闪过一丝兴趣:“老师,何为所有权?”
易华伟笑了笑,解释道:“陛下,所有权便是对一物完全的掌控之权。就如同这土地,所有权在谁手中,谁便能决定这土地的处置、买卖等所有相关事宜。”
胡亥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目光中仍有一丝困惑:“那如今这土地之所有权,不就在拥有者手中吗?世族、地主们世代经营,百姓也有自己的几分薄田,他们不就是土地的主人吗?”
易华伟再次拱手,神色愈发庄重:“陛下,非也。天下土地,皆为陛下之土地,此乃天经地义。只是如今,土地之归属杂乱,才生出诸多乱象。臣奏请从今日起,将土地之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此乃关乎大秦根基之大事。”
胡亥眉头微皱,陷入沉思:“老师之意,是说如今这土地的状况,不利于大秦?可这土地归属,向来如此,为何要变?”
易华伟摇了摇头继续说道:“陛下,如今土地兼并严重,世族和地主手中土地越来越多,许多百姓却失去土地,沦为流民。长此以往,大秦的根基——百姓,将无法安居乐业。而且,朝廷对于土地的掌控力也在减弱,税收减少,地方势力渐强,这对大秦是极大的威胁啊。若将土地所有权收归国有,再合理分配使用权,便可解决这些问题。”
说着,易华伟再次拱手:“陛下,臣奏请从今日起,将土地之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此乃关乎大秦根基之大事。”
话音刚落,朝堂内顿时喧闹起来。
李斯几人对视一眼,按下心中躁动,目光扫过下方。
却是柳生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神情激动道:“陛下,此举万万不可啊!世族之土地,传承已久,乃家族兴盛之根本。若剥夺其所有权,世族必乱,大秦亦将动荡。”
孔鲋之子太子詹事孔庄也赶忙附和:“陛下,祠堂、庙宇之土地,承载着百姓之信仰与寄托,朝廷各大机构之土地,也是其履行职责之必需。若一并废除所有权,恐民心大乱。且庶民因土地产生之债务,由来已久,冒然废除,于法于理不合。”
(胡亥虽然未立赵统为太子,但依照秦始皇旧例,详细设立了太子宫官。)
易华伟不为所动,继续说道:“陛下,臣以为,必须废除一切世族、地主之土地所有权,不论其土地多寡、来源。同时,祠堂、庙宇、朝廷各大机构之土地所有权,亦应废除。至于庶民此前因土地产生之债务,也当全部废除,如此,方可安民生、稳社稷。”
看着阶下群臣愤涌,胡亥眉头紧皱,手不自觉地轻敲扶手。
易华伟接着说:“陛下,举国上下之土地所有权,应收归国有。在此基础上,由治栗内史负责统计天下所有田地,详细记录,编制黄册。待秋收之后,依据人口数量,并参照土地之贫瘠程度,公正划分土地。”
这时,蒙钰满脸涨红,出列怒喝道:“赵高,你这是要毁我大秦根基!我等世族为大秦出生入死,世代经营土地,如今你却要将其夺走,是何居心?”
易华伟已眼睛微微一眯,淡淡道:“天下土地本就归陛下所有,如今只是恢复正统,合理规划。况且,朝廷与庶民签订契约之时,将土地使用权承包于农户一百年,保持不变,此为保障民生之策。”
稍作停顿,易华伟又道:“除朝廷因功封赏之土地外,其余土地皆按人口划分。但封赏之土地,必须将亩数上报治栗内史,按土地数量缴税。”
胡亥看向易华伟:“老师,此策虽好,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你可有具体计划?”
易华伟拱手回应:“陛下,土地划分后,朝廷将与每户人家签订契约,将土地承包入户。按照所承包土地之数量征收税收,每一块土地抽取同等之税额。田地收成好坏,由农户自行承担,只要农户每一年向朝廷上缴规定之税收,剩余收成便归农户所有。”
见胡亥颇为意动,冯去疾往前站出一步:“陛下,赵大人此举看似周全,实则问题颇多。赎买土地需大量钱财,朝廷目前是否有此财力?且土地重新划分,必将引起地方动荡,百姓亦会人心惶惶,不知如何安抚?”
李由眉头紧皱,一脸凝重地出列,向着胡亥拱手道:“陛下,世族和地主之土地,那皆是家族世代苦心经营所得。如今若要突然将其收归国有,这必然会引发他们极为强烈的不满情绪。这些世族和地主在地方上拥有庞大的势力和财富,他们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极有可能相互勾结,联合起来对抗朝廷啊。此情形若真的发生,后果不堪设想,陛下不可不早做防范啊。”
胡亥听了李由之言,面色变得凝重起来,缓缓点头,而后将目光投向易华伟,眼中满是询问之意:“老师,李由所言甚是,这些棘手的问题,你可有妥善的应对之法?”
易华伟神色沉稳,再次拱手回答道:“陛下,臣已有思量。首先是钱财方面的问题,臣以为可从朝廷收缴的其他赋税中,逐年拨出一部分,专门用于赎买世族和地主手中的土地。这虽是个长期的过程,但如此一来,朝廷不会因一次性支出过大而陷入财政困境,同时也能给世族和地主一定的缓冲。”
“再者,对于土地重新划分可能引发的地方动荡,朝廷需要派遣一批能力卓越、清正廉洁的官员前往各地监督土地划分事宜。这些官员要严格按照既定的标准和流程,依据人口数量以及土地贫瘠程度等因素,确保土地划分公平公正,不偏不倚。任何徇私舞弊的行为都要严惩不贷,只有这样,才能让百姓信服,减少不必要的纷争。”
“而对于那些可能因利益受损而心生反抗之意的世族和地主,朝廷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方面,可加强军事戒备,在各地重要据点和可能生乱的区域增加驻军。我大秦有虎贲之士三百万,他们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是维护大秦稳定的坚实力量。只要有军队的震慑,那些妄图反抗之人在行动之前便会有所忌惮。”
易华伟说到此处,顿了顿,缓缓挺直身躯,环顾四周,声音洪亮地说道:“我大秦虎贲三百万,这是我大秦的底气所在。若有那不知死活之人,妄图扰乱我大秦之安定,兴兵作乱,我倒要看看这天下怎么乱?我大秦的军队定能将叛乱平息,维护陛下之权威和大秦之稳定。”
王绾看向胡亥:“陛下,即便有军事准备,但世族和地主在地方上经营多年,根基深厚。若他们暗中煽动百姓,蛊惑人心,让百姓也参与叛乱,那又当如何?”
易华伟笑了笑:“此问题关键在于让百姓明白此次田亩政策对他们的益处。可在各地张贴告示,详细解释田亩政策的内容和意义。同时,监督土地划分的官员要深入民间,与百姓沟通,让百姓知晓朝廷是为了他们能有地可耕,能过上安稳日子。对于被世族和地主蛊惑的百姓,只要他们能及时醒悟,不予追究。”
李斯出列道:“陛下,赎买土地的钱财从其他赋税中拨出,那其他方面的财政支出必然受到影响,比如水利工程、道路修建等,这对大秦的发展也不利啊。”
不等胡亥开口,易华伟回道:“方法自然是有,可在赎买土地期间,适当放缓一些非紧急的工程建设。待田亩政策完成,农业发展必将更加繁荣,朝廷的税收也会随之增加。届时,可重新加大对水利、道路等建设的投入。
而且,田亩政策后,可根据新的土地情况,合理规划水利和道路建设,使其更符合实际需求。”
胡亥微微点头,眉头却依旧轻皱,目光中透着凝重。
群臣们则像是被投入石子的湖面,议论声此起彼伏,朝堂内一片嘈杂。
公孙衍满脸忧色,向前几步,“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磕头道:“陛下,此举会让我大秦陷入混乱啊!这土地制度传承已久,牵一发而动全身。世族、地主在地方上盘根错节,一旦变革,他们定会疯狂反扑,百姓也会因这突如其来的变动而人心惶惶。还望陛下三思啊!”
说罢,额头紧贴地面,身体微微颤抖。
目光扫过易华伟,王贲出列,拱手向胡亥行礼,朗声道:“陛下,赵大人的提议虽有风险,但不失为一个增强朝廷实力的好办法。陛下您看如今之局势,土地兼并严重到何等地步?大量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若能重新划分土地,让百姓有地可耕,有屋可住,他们方能安居乐业,也必对朝廷忠心耿耿。如此,我大秦之根基才会稳固啊!”
说到此处,王贲微微抬头,看向胡亥,眼神中满是期待。
柳生听闻,脸色涨得通红,“哼”的一声从鼻腔中喷出,满脸不屑地反驳道:“说得轻巧!这土地重新划分,世族利益受损极大,我们世族多年来为大秦尽心尽力,谁来保障我们的权益?若朝廷强行推行,必将引起大乱,届时大秦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柳生边说边挥舞着手臂,情绪激动,看向王贲的眼神中充满了愤怒。
易华伟冷冷一笑,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嘴角微微上扬:“哼,新士族若不同意,那便踏平它,老世族若执意反抗,那就杀绝老世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今陛下推行改革,乃是为了大秦之千秋万代。任何人若想和陛下、和朝堂对着干,大秦锐士正好可以再亮刀剑,让他们知道违抗皇命的下场。”
易华伟向前踏出一步,身上散发出一股威严的气势。环顾群臣,语气变得温和起来,可这温和中却透着一股让人胆寒的杀意:
“其实臣更希望他们反抗,这样朝廷就有了正当的名义大开杀戒。不仅可以少了一分赎买土地的钱财支出,相信抄家灭族之后,那些金银财宝、田产物资流入大秦的国库,会让国库更为充实。”
听易华伟说完,胡亥眼中闪烁着贪婪与冷酷交织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堆积如山的财富,情不自禁地咽了咽口水。
“陛下,如今大秦之工程建设正需要大量人力。驰道工程、直道工程都尚缺人手,若是能有足够的人,还可以重启长城的修缮,甚至于扩建骊山陵。这些都是功在千秋的大业啊!”
“不如……先从文武百官开始吧!”
易华伟此言一出,朝堂内瞬间一片死寂,大臣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惊恐。
他们没想到易华伟竟会说出如此大胆的话,这是要将变革的利刃首先指向朝堂自身啊。
易华伟微微躬身:“陛下,此次田亩政策,势在必行。文武百官若有土地,也应以身作则,率先支持改革。若有违抗者,亦当严惩。”
一位老臣颤抖着声音说道:“陛下,赵大人,此举万万不可啊!若从朝堂开始清查土地,必然引起更大的混乱。朝堂内部相互猜忌,如何能齐心应对世族和地主的反抗?还望陛下明鉴。”
易华伟却不以为然:“陛下,改革本就是破旧立新,若连朝堂都无法做到公正无私,如何让百姓信服?如何让世族和地主低头?可先让大臣们自行上报土地数量,若有隐瞒,一经查实,绝不姑息!!”
大朝会散了,咸阳宫大殿却仿若被按下了暂停键,一片死寂般的安静。
上至三公九卿,下至文武百官,就像被施了定身咒一样,呆立在原地,长时间地沉默着,无人敢开口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氛围。
此次众人所受到的冲击,是他们入朝为官以来前所未有的。
易华伟提出的主张,无异于用一把利刃,直插老世族的命脉,狠狠挖掉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根基。以往,老世族凭借大量的土地,坐享其成,掌控着地方经济和资源,拥有着旁人难以企及的财富和权势。
然而如今,情况急转直下。土地所有权收归国有,老世族失去了大量土地不说,就连剩下所占有的土地,还得按照亩数向朝廷缴纳税收。如此一来,即便老世族人口众多,在土地占有上原本有着一定优势,可这优势瞬间化为乌有。他们再无法像从前那样轻松地获取财富,必须亲力亲为地经营土地,否则就只能让族人投身到各行各业,或者挤入仕途,才能维持家族的生存。
这一道诏令,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掀起的波澜堪称石破天惊。
李斯缓缓长身而起,神色凝重地走出了咸阳宫。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深知这一道诏令就像一颗火种,将会在中原大地之上迅速燃起浩大的波澜。这不仅仅是土地归属的简单改变,更是触动了整个大秦权力和利益结构的根基。
“耕者有其田!”这四个字看似简单,却蕴**巨大的力量。
对于最底层的国人百姓而言,这无疑是天大的喜讯。他们长期遭受土地兼并之苦,很多人失去土地,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悲惨生活。如今,终于有了拥有土地的希望,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劳作,收获的粮食除了缴纳赋税,剩下的都归自己。这将极大地激发百姓的生产积极性,让他们看到生活的曙光。
但对于老世族、新士族以及其他各方势力来说,这道诏令却如同割肉之刀。
他们长期享受着土地带来的巨额利益,如今要他们放弃,就像要了他们的命。他们绝对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势必要想尽办法来阻止这场变革……(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