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和一愣,扭头看了诸葛亮一眼。
有卧龙不问,你问我?
“我是真的不太懂谋略,恐怕不能为刘豫州排忧解难呀…”
萧和只得面露歉意的摊了摊手。
刘备转头与诸葛亮几人对视了一眼。
能精准推算出刘表病逝,刘琮降曹的人,会不善长谋略?
刘备回想起了三顾茅庐的情景。
高人隐士多矜持,自己可是三顾草庐,尽显诚意,方才请出了诸葛亮。
莫非这萧伯温,亦是嫌自己诚意不够。
嗯,必是如此!
念及于此,刘备当即起身,正了正衣冠。
“今北有曹贼大军压境,南有刘琮意欲举荆州降曹,备被夹困于其间,已到了生死关头。”
“望伯温先生念备一腔匡扶汉室之心,恳请先生赐教,备当如何渡过眼前难关?”
刘备是言辞诚恳,郑重其是的躬身一揖。
“刘豫州,你这…”
萧和脸上掠过一抹无奈。
看来刘备这碗饭端起来也不容易呀。
虽说是铁饭碗,可人家也不养闲人,你光想混饭吃,却不想出力,显然是不行的。
“刘豫州折煞萧某了,这般大礼和可万不敢当。”
萧和忙将刘备扶起,只得勉强一笑:
“刘豫州于和有救命收留之恩,若能为刘豫州分忧解难,乃是和义不容辞之事。”
“和虽不太懂谋略,不过豫州既然问到了,且容我斟酌斟酌。”
论排兵布阵,统军上阵这种实操,刘备就算跪下来请求他也不敢答应。
出谋划策这种“纸上谈兵”,倒也不是不能硬上。
毕竟身为一个穿越者,脑子里自带了比现在多出一千多年的“资料库”,有无数的案例经验可供参考。
结合现实条件,匹配出一个最优解,未必不会有意想不到的奇效。
萧和指尖轻捻着额头,沉思了起来。
若跟着原来的剧本走,就要放弃樊城,越过襄阳南下撤往江陵,然后半路上被曹操虎豹骑追上…
那叫一个惨啊!
要是运气不好,说不定自己还会在乱军中被曹军给嘎了…
嗯,肯定不能走老路。
直接退往江夏跟刘琦会合倒也不是不可以,可依旧有被曹操追上的风险。
看来逃是下策,最好的办法就是守住樊城,把曹操挡在汉水以北。
后世不乏偏安南方王朝,就是靠着坚守樊城,依托汉水天险,阻挡北朝铁骑南下。
最成功的案例当属南宋,靠着襄樊防线,硬扛了横扫欧亚的蒙古大军几十年。
可光是守樊城的话,就凭刘备万把号人马,就想挡住曹操十万大军?
难啊…
何况还有刘琮那厮缩在襄阳里,随时能在背后给刘备捅刀。
“等等…襄阳!”
萧和眼眸一亮。
襄樊襄樊,襄阳和樊城一江之隔,自古便为一体。
欲取樊城,必先下襄阳,反之襄阳若失,则樊城定然不保。
没错,关键就在襄阳!
萧和念头瞬间通达,一道大胆的战略在脑海中迅速生成。
“刘豫州若想扭转乾坤,依和之见,只有一条路可走。”
萧和深吸一口气,缓缓道出四个字:
“奇袭襄阳!”
这语出惊人的四字一出,几人大吃一惊。
“萧先生,你是说,让备去袭取襄…襄阳不成?”
刘备只怕自己听错了,忙是再次询问道。
“主公若是不想荆州落于曹操之手,就必须要死守樊城,以阻挡曹操大军过江。”
“以我军现有兵力,想凭自己的力量守住樊城,实属螳臂当车。”
“何况刘琮举荆州降曹,主公腹背受敌,就等于是身陷绝境。”
“所以主公必须趁着曹军未到,抢先一步偷渡汉水,趁着刘琮新立人心不稳,一举将襄阳拿下。”
“襄阳乃荆州州治,半数兵马钱粮都集中于此,主公拿拿到襄阳,方才有北抗曹操,南收荆州的底气!”
“萧先生,你这奇袭襄阳四个字,不知是否是亮所说的意思。”
不等萧和开口,诸葛亮便将奇袭襄阳的利弊一一点出。
萧和还正想着怎么解释,诸葛亮这一抢答,倒是省了他再费脑子。
“对对对,孔明先生说的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萧和便顺水推舟,点头认可。
众人眼眸皆是瞪大。
就连关银屏也樱口微张,明眸惊望向萧和。
“此人计策与我不谋而合,果真是腹有机谋,看来适才他说不懂谋略,果然是自谦之言…”
诸葛亮则暗暗打量着萧和,微微点头。
其实这奇袭襄阳之策,此前他已然想到。
一者尚未深思熟虑,二者是有意借机试探一下萧和韬略智计,故而并未向刘备进献。
智者所见略同。
萧和果然也想到了此策。
若是一不懂谋略之人,能想出这样的计策手段?
那边关羽和张飞两兄弟,初始的惊异后,脸色则浮现出醍醐灌顶般的喜色。
“兄长,这萧先生说的对啊!”
“刘琮那小子既降曹操,凭什么还让他占着茅坑不拉屎,让他霸占着襄阳?”
“咱就奇袭了襄阳,宰了刘琮和蒯蔡两个奸贼,别说是襄阳,连同荆州咱也一并夺了。”
“到时候那曹贼还有什么好怕的,咱就杀他个有来无回,新仇旧账跟他一起清算!”
张飞猛拍着案几,激动兴奋的大叫起来。
关羽欣赏的目光望着萧和,捋着美髯微微点头:
“兄长,依愚弟之见,萧伯温此计确乃扭转乾坤的奇谋。”
“刘景升病逝,蔡蒯二贼废长立幼,刘琮又不战而降,襄阳城定然民心不稳,军心大乱。”
“此时正是奇袭襄阳的天赐良机,必可一战而定!”
关张二人看来也是想夺襄阳已久,自然对萧和的计策是赞不绝口。
“萧先生此计,确实是不失为一条扭转局面的奇策!”
刘备先是拱手赞许,转而却是一叹:
“只是刘景升待备不薄,如今他尸骨未寒,备岂能忘恩负义袭取襄阳,夺其基业?”
诸葛亮眉头暗皱。
这就是他担心的第三点,刘备为仁义所累,不肯对刘琮动武。
“主公此言差矣,荆州乃大汉朝的荆州,非是刘景升私产。”
“何况刘景升一生抗曹,如今刘琮却举荆州降曹,如此不孝不义之举,已不配为刘景升之子,更不配为荆州之主。”
“主公身为刘景升同宗,天子钦定的皇叔,此时站出来接管襄阳乃至荆州,乃是名正言顺,焉有忘恩负义之说?”
诸葛亮当即义正严辞的“驳斥”了刘备。
“是啊兄长,军师说的对,刘琮那小子不忠不孝,不配还占着荆州,咱就该抢他过来!”
张飞自然是举双手赞成。
“兄长若不用萧伯温此策,便等于坐视荆州落入曹贼之手,难道这么做,就对得起刘景升在天之灵了吗?”
关羽神色郑重的反问道。
听得几人劝说开导,刘备沉思不语。
权衡片刻,却是神情坚定道:
“尔等所言皆不无道理,然刘景升此前曾托孤于备,请备看护照顾其子。”
“刘琮降曹确实不对,可备若对其用兵,夺其基业,却终究是有负刘景升托付,是为不义。”
“备无论如何,绝不会行此不义之举!”
眼见自家兄长如今决然,关羽张飞对视一眼,只能暗暗叹气,不好再劝说。
诸葛亮一声轻叹,只得面露无奈道:
“既是如此,那我们只能南下越过襄阳,退往江陵了。”
“待刘琮降曹后,主公以江陵为基,联手刘琦共抗曹操,再图收复襄阳。”
刘备脸上云开雾散,欣然道:
“孔明军师此计更为稳妥,那时备攻取襄阳,便是从曹操手中夺回,乃名正言顺,堂堂正正也!”
说罢。
刘备歉意的目光转向萧和,拱手说道:
“先生果然是智谋非凡,先生的奇袭襄阳之策,确也是一道奇策,只是恕备有苦衷,不能采纳先生此策。”
“萧先生若无其他去处,不知愿随备渡江退往江陵否?”
萧和是喜忧参半。
刘备这话的潜台词,自然是想邀自己入伙,饭票拿到了固然是可喜。
忧的则自己费了半天口水,刘备还是决定照着原剧本走。
果然是性格决定命运…
入伙当然是要入了,可这附赠的长坂坡惊魂一日游,他是真不想体验啊。
得想办法让刘备改变主意!
萧和思绪飞转,眼珠转了几转后,一道精光悄然闪过。
“和无亲无故,承蒙刘豫州收留,自然愿随刘豫州前往江陵。”
先是佯作感激后,萧和话锋一转,反问道:
“只是和想问刘豫州一句,倘若因刘豫州不肯奇袭襄阳,襄阳十万百姓就要死在曹操的铁骑之下,刘豫州还会如此固执吗?”
刘备身形一凛,脸色大变。
有卧龙不问,你问我?
“我是真的不太懂谋略,恐怕不能为刘豫州排忧解难呀…”
萧和只得面露歉意的摊了摊手。
刘备转头与诸葛亮几人对视了一眼。
能精准推算出刘表病逝,刘琮降曹的人,会不善长谋略?
刘备回想起了三顾茅庐的情景。
高人隐士多矜持,自己可是三顾草庐,尽显诚意,方才请出了诸葛亮。
莫非这萧伯温,亦是嫌自己诚意不够。
嗯,必是如此!
念及于此,刘备当即起身,正了正衣冠。
“今北有曹贼大军压境,南有刘琮意欲举荆州降曹,备被夹困于其间,已到了生死关头。”
“望伯温先生念备一腔匡扶汉室之心,恳请先生赐教,备当如何渡过眼前难关?”
刘备是言辞诚恳,郑重其是的躬身一揖。
“刘豫州,你这…”
萧和脸上掠过一抹无奈。
看来刘备这碗饭端起来也不容易呀。
虽说是铁饭碗,可人家也不养闲人,你光想混饭吃,却不想出力,显然是不行的。
“刘豫州折煞萧某了,这般大礼和可万不敢当。”
萧和忙将刘备扶起,只得勉强一笑:
“刘豫州于和有救命收留之恩,若能为刘豫州分忧解难,乃是和义不容辞之事。”
“和虽不太懂谋略,不过豫州既然问到了,且容我斟酌斟酌。”
论排兵布阵,统军上阵这种实操,刘备就算跪下来请求他也不敢答应。
出谋划策这种“纸上谈兵”,倒也不是不能硬上。
毕竟身为一个穿越者,脑子里自带了比现在多出一千多年的“资料库”,有无数的案例经验可供参考。
结合现实条件,匹配出一个最优解,未必不会有意想不到的奇效。
萧和指尖轻捻着额头,沉思了起来。
若跟着原来的剧本走,就要放弃樊城,越过襄阳南下撤往江陵,然后半路上被曹操虎豹骑追上…
那叫一个惨啊!
要是运气不好,说不定自己还会在乱军中被曹军给嘎了…
嗯,肯定不能走老路。
直接退往江夏跟刘琦会合倒也不是不可以,可依旧有被曹操追上的风险。
看来逃是下策,最好的办法就是守住樊城,把曹操挡在汉水以北。
后世不乏偏安南方王朝,就是靠着坚守樊城,依托汉水天险,阻挡北朝铁骑南下。
最成功的案例当属南宋,靠着襄樊防线,硬扛了横扫欧亚的蒙古大军几十年。
可光是守樊城的话,就凭刘备万把号人马,就想挡住曹操十万大军?
难啊…
何况还有刘琮那厮缩在襄阳里,随时能在背后给刘备捅刀。
“等等…襄阳!”
萧和眼眸一亮。
襄樊襄樊,襄阳和樊城一江之隔,自古便为一体。
欲取樊城,必先下襄阳,反之襄阳若失,则樊城定然不保。
没错,关键就在襄阳!
萧和念头瞬间通达,一道大胆的战略在脑海中迅速生成。
“刘豫州若想扭转乾坤,依和之见,只有一条路可走。”
萧和深吸一口气,缓缓道出四个字:
“奇袭襄阳!”
这语出惊人的四字一出,几人大吃一惊。
“萧先生,你是说,让备去袭取襄…襄阳不成?”
刘备只怕自己听错了,忙是再次询问道。
“主公若是不想荆州落于曹操之手,就必须要死守樊城,以阻挡曹操大军过江。”
“以我军现有兵力,想凭自己的力量守住樊城,实属螳臂当车。”
“何况刘琮举荆州降曹,主公腹背受敌,就等于是身陷绝境。”
“所以主公必须趁着曹军未到,抢先一步偷渡汉水,趁着刘琮新立人心不稳,一举将襄阳拿下。”
“襄阳乃荆州州治,半数兵马钱粮都集中于此,主公拿拿到襄阳,方才有北抗曹操,南收荆州的底气!”
“萧先生,你这奇袭襄阳四个字,不知是否是亮所说的意思。”
不等萧和开口,诸葛亮便将奇袭襄阳的利弊一一点出。
萧和还正想着怎么解释,诸葛亮这一抢答,倒是省了他再费脑子。
“对对对,孔明先生说的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萧和便顺水推舟,点头认可。
众人眼眸皆是瞪大。
就连关银屏也樱口微张,明眸惊望向萧和。
“此人计策与我不谋而合,果真是腹有机谋,看来适才他说不懂谋略,果然是自谦之言…”
诸葛亮则暗暗打量着萧和,微微点头。
其实这奇袭襄阳之策,此前他已然想到。
一者尚未深思熟虑,二者是有意借机试探一下萧和韬略智计,故而并未向刘备进献。
智者所见略同。
萧和果然也想到了此策。
若是一不懂谋略之人,能想出这样的计策手段?
那边关羽和张飞两兄弟,初始的惊异后,脸色则浮现出醍醐灌顶般的喜色。
“兄长,这萧先生说的对啊!”
“刘琮那小子既降曹操,凭什么还让他占着茅坑不拉屎,让他霸占着襄阳?”
“咱就奇袭了襄阳,宰了刘琮和蒯蔡两个奸贼,别说是襄阳,连同荆州咱也一并夺了。”
“到时候那曹贼还有什么好怕的,咱就杀他个有来无回,新仇旧账跟他一起清算!”
张飞猛拍着案几,激动兴奋的大叫起来。
关羽欣赏的目光望着萧和,捋着美髯微微点头:
“兄长,依愚弟之见,萧伯温此计确乃扭转乾坤的奇谋。”
“刘景升病逝,蔡蒯二贼废长立幼,刘琮又不战而降,襄阳城定然民心不稳,军心大乱。”
“此时正是奇袭襄阳的天赐良机,必可一战而定!”
关张二人看来也是想夺襄阳已久,自然对萧和的计策是赞不绝口。
“萧先生此计,确实是不失为一条扭转局面的奇策!”
刘备先是拱手赞许,转而却是一叹:
“只是刘景升待备不薄,如今他尸骨未寒,备岂能忘恩负义袭取襄阳,夺其基业?”
诸葛亮眉头暗皱。
这就是他担心的第三点,刘备为仁义所累,不肯对刘琮动武。
“主公此言差矣,荆州乃大汉朝的荆州,非是刘景升私产。”
“何况刘景升一生抗曹,如今刘琮却举荆州降曹,如此不孝不义之举,已不配为刘景升之子,更不配为荆州之主。”
“主公身为刘景升同宗,天子钦定的皇叔,此时站出来接管襄阳乃至荆州,乃是名正言顺,焉有忘恩负义之说?”
诸葛亮当即义正严辞的“驳斥”了刘备。
“是啊兄长,军师说的对,刘琮那小子不忠不孝,不配还占着荆州,咱就该抢他过来!”
张飞自然是举双手赞成。
“兄长若不用萧伯温此策,便等于坐视荆州落入曹贼之手,难道这么做,就对得起刘景升在天之灵了吗?”
关羽神色郑重的反问道。
听得几人劝说开导,刘备沉思不语。
权衡片刻,却是神情坚定道:
“尔等所言皆不无道理,然刘景升此前曾托孤于备,请备看护照顾其子。”
“刘琮降曹确实不对,可备若对其用兵,夺其基业,却终究是有负刘景升托付,是为不义。”
“备无论如何,绝不会行此不义之举!”
眼见自家兄长如今决然,关羽张飞对视一眼,只能暗暗叹气,不好再劝说。
诸葛亮一声轻叹,只得面露无奈道:
“既是如此,那我们只能南下越过襄阳,退往江陵了。”
“待刘琮降曹后,主公以江陵为基,联手刘琦共抗曹操,再图收复襄阳。”
刘备脸上云开雾散,欣然道:
“孔明军师此计更为稳妥,那时备攻取襄阳,便是从曹操手中夺回,乃名正言顺,堂堂正正也!”
说罢。
刘备歉意的目光转向萧和,拱手说道:
“先生果然是智谋非凡,先生的奇袭襄阳之策,确也是一道奇策,只是恕备有苦衷,不能采纳先生此策。”
“萧先生若无其他去处,不知愿随备渡江退往江陵否?”
萧和是喜忧参半。
刘备这话的潜台词,自然是想邀自己入伙,饭票拿到了固然是可喜。
忧的则自己费了半天口水,刘备还是决定照着原剧本走。
果然是性格决定命运…
入伙当然是要入了,可这附赠的长坂坡惊魂一日游,他是真不想体验啊。
得想办法让刘备改变主意!
萧和思绪飞转,眼珠转了几转后,一道精光悄然闪过。
“和无亲无故,承蒙刘豫州收留,自然愿随刘豫州前往江陵。”
先是佯作感激后,萧和话锋一转,反问道:
“只是和想问刘豫州一句,倘若因刘豫州不肯奇袭襄阳,襄阳十万百姓就要死在曹操的铁骑之下,刘豫州还会如此固执吗?”
刘备身形一凛,脸色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