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翠芝笑得合不拢嘴,虽然她心里并不相信儿子现在就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但儿子有志气、有孝心,对她来说就已经足够让她欣慰了。
她一高兴,直接就答应了白景洲的这个提议,“那你自个儿看着办吧。需要我和你爹帮啥忙,你尽管提前跟我们打招呼。”
白景洲点点头,“那我去一趟我五叔家。”
早些把自己的打算跟老太太说了,老太太应该就不会一意寻死了。
“我和你一起去。”白崇可不放心儿子黑灯瞎火的独自出门,他放下药箱,转身和白景洲一起去了他那位五堂叔家。
他们去而复返,还没离开的白氏族人都很诧异,但还不等他们询问,白崇和白景洲就已经径自去了老太太所在的那间屋子。
吴氏和她的三个孩子也在这里,眼下天色已晚,灵棚那边不会再有新的族人过来吊唁,来帮忙的白氏族人就劝吴氏去休息一阵儿,吴氏放心不下老太太,于是就带着孩子来了老太太这边。
“四奶奶、五婶。”白景洲在门口停住脚步,略微提高音量,和屋子里的这对婆媳打了个招呼。
老太太和吴氏纷纷扭头看向门口,吴氏站起身,快步走过来帮他们打起门帘,“三哥、景洲,你们咋过来了?”
白景洲跟在白崇身后迈步进屋,“婶子,我想让景山、景林以后跟着我做事。”
他这话甫一出口,屋里所有人,包括在这儿盯着老太太,不给她机会寻短见的族中妇人,就都齐刷刷朝他看了过来。
白景洲温声解释,“您放心,我不会让他们做重活儿的。”
“除了拔草、捡柴、挖野菜、打猪草、捉虫子喂鸡、扫院子这些常见的活儿,我还会让他们帮忙采收、晾晒、炮制药材。这些都是他们这个年纪就能做的,不会累坏他们。”
“当然,最开始我只会让他们在田间地头找些常见药材,什么时候他们有自保能力了,我才会带他们进山。”
“要是他们活计干得好,除了采药、晾晒、炮制,我还可以教他们认字、算数、练武。”
众人都听傻了,孩子雇孩子干活儿,这稀罕事他们还真是头一次见。
负责看着老太太的其中一名妇人问白景洲,“你这、你不会是打算让景山、景林以后都去你家吃饭吧?”
那可是两个半大小子,让他们长年累月的在自己家里吃下去,白景洲就不怕他俩把自己家给吃穷了吗?
白景洲微微摇头,“我家不管饭,我打算直接给他们粮食或者铜板。”
众人瞬间瞪圆了眼。妇人们下意识看向一直没说话的白崇。
白崇摆手,“这都是景洲的主意,你们别看我,看他去。”
众人于是又纷纷看向白景洲。
白景洲不慌不忙的回视众人,“现在他们能做的事情有限,景山我打算一个月给他一百斤高粱或者豆面,景林减半,一个月五十斤高粱或者豆面。”
市面上的高粱米和豆面基本维持在三到四文钱一斤,一百斤就是三四百文,众人在心里迅速算清楚这笔账后,神情顿时都变得复杂起来。
那可是三四百文!谁家会月月花三四百文雇一个十岁的孩子做事?更别提白景洲还要教他们学本事。
要知道,就算是年纪在十七八到三十五六之间的壮劳力,他们出去给人家起早贪黑干那些又累又脏,又要受气挨骂的活计,人家一天也只会支付他们十五到十八文的辛苦钱。
甚至有那心黑的,等你给他干完活儿了,他直接就让家里的下人长工把你打出去,连说好的一天十几文都不带付给你的。
这种事儿她们见得多了,现在两相对比,她们自然就更加羡慕白景山、白景林两兄弟的好运气了。
“使不得,这可万万使不得啊。”吴氏也不是个心里没成算的,她朝着白崇和白景洲连连摆手,“景洲啊,婶子知道你们一家都是大好人,可、可婶子也不能昧着良心死命拖累你们啊。”
谁家挣钱都不容易,她把俩儿子打发过去,她家倒是得了个天上掉下来的大馅儿饼,一下子少了很多负担,可白景洲一家却是要月月都多出一大笔开销了。
“婶子,我又不是白给你们家粮食,”白景洲摸摸眼巴巴看着他的小堂弟的头,“景山和景林可是要每天都去我家上工的。我和我爹娘让他们做什么,他们都要尽可能地帮我家做好才行。”
顿了顿他又道:“我承认,我确实有拉一把你们一家的意思,但我也不是什么人都会拉一把的。我愿意帮你们,是因为你们一家都心思正、人勤快,我只要帮你们迈过眼下的这个坎儿,你们家的日子就还是能过起来的。”
最重要的是,有了这笔收入之后,他那位四奶奶就也没必要再一心寻死了。
这话白景洲没有直白的说出口,但他意味深长看向老太太的那一眼,却让吴氏很快意会过来。
吴氏激动的眼泪哗哗直往外冒。
她亲娘死的早,在生她弟弟时一尸两命,她是个姑娘,在爷奶和亲爹眼里原就可有可无,等她有了后娘,再有了后娘生的弟弟妹妹,她亲爹和爷奶就更不把她当回事儿了。
她那后娘打骂她、死命使唤她,她家除了她小叔小婶之外的所有人了,那都是直接当看不见的。
好不容易她磕磕绊绊的长大了,可以嫁人了,她后娘又差点儿为了二十两银子把她卖给**当媳妇儿。
还是她小叔豁出去跟她爷奶和亲爹大闹一场,她爷奶和亲爹为了脸面,这才没再继续纵着她后娘,而是把她的亲事交给了她小叔小婶做主。
她小婶和她婆婆是堂姐妹,两人在娘家时关系就好,再加上白景洲五堂叔也是个憨厚、勤快的好小伙子,她小婶就居中牵线,把她说给了白景洲的五堂叔。
看在自己堂妹的面子上,吴氏的婆婆对吴氏十分慈爱,吴氏自小没了亲娘,婆婆对她好,她就一直把婆婆当亲娘。
娘俩感情深厚,但凡有一点办法,吴氏都不想婆婆为了给她和三个孩子省口粮,就狠下心来吊死她自己。
她一高兴,直接就答应了白景洲的这个提议,“那你自个儿看着办吧。需要我和你爹帮啥忙,你尽管提前跟我们打招呼。”
白景洲点点头,“那我去一趟我五叔家。”
早些把自己的打算跟老太太说了,老太太应该就不会一意寻死了。
“我和你一起去。”白崇可不放心儿子黑灯瞎火的独自出门,他放下药箱,转身和白景洲一起去了他那位五堂叔家。
他们去而复返,还没离开的白氏族人都很诧异,但还不等他们询问,白崇和白景洲就已经径自去了老太太所在的那间屋子。
吴氏和她的三个孩子也在这里,眼下天色已晚,灵棚那边不会再有新的族人过来吊唁,来帮忙的白氏族人就劝吴氏去休息一阵儿,吴氏放心不下老太太,于是就带着孩子来了老太太这边。
“四奶奶、五婶。”白景洲在门口停住脚步,略微提高音量,和屋子里的这对婆媳打了个招呼。
老太太和吴氏纷纷扭头看向门口,吴氏站起身,快步走过来帮他们打起门帘,“三哥、景洲,你们咋过来了?”
白景洲跟在白崇身后迈步进屋,“婶子,我想让景山、景林以后跟着我做事。”
他这话甫一出口,屋里所有人,包括在这儿盯着老太太,不给她机会寻短见的族中妇人,就都齐刷刷朝他看了过来。
白景洲温声解释,“您放心,我不会让他们做重活儿的。”
“除了拔草、捡柴、挖野菜、打猪草、捉虫子喂鸡、扫院子这些常见的活儿,我还会让他们帮忙采收、晾晒、炮制药材。这些都是他们这个年纪就能做的,不会累坏他们。”
“当然,最开始我只会让他们在田间地头找些常见药材,什么时候他们有自保能力了,我才会带他们进山。”
“要是他们活计干得好,除了采药、晾晒、炮制,我还可以教他们认字、算数、练武。”
众人都听傻了,孩子雇孩子干活儿,这稀罕事他们还真是头一次见。
负责看着老太太的其中一名妇人问白景洲,“你这、你不会是打算让景山、景林以后都去你家吃饭吧?”
那可是两个半大小子,让他们长年累月的在自己家里吃下去,白景洲就不怕他俩把自己家给吃穷了吗?
白景洲微微摇头,“我家不管饭,我打算直接给他们粮食或者铜板。”
众人瞬间瞪圆了眼。妇人们下意识看向一直没说话的白崇。
白崇摆手,“这都是景洲的主意,你们别看我,看他去。”
众人于是又纷纷看向白景洲。
白景洲不慌不忙的回视众人,“现在他们能做的事情有限,景山我打算一个月给他一百斤高粱或者豆面,景林减半,一个月五十斤高粱或者豆面。”
市面上的高粱米和豆面基本维持在三到四文钱一斤,一百斤就是三四百文,众人在心里迅速算清楚这笔账后,神情顿时都变得复杂起来。
那可是三四百文!谁家会月月花三四百文雇一个十岁的孩子做事?更别提白景洲还要教他们学本事。
要知道,就算是年纪在十七八到三十五六之间的壮劳力,他们出去给人家起早贪黑干那些又累又脏,又要受气挨骂的活计,人家一天也只会支付他们十五到十八文的辛苦钱。
甚至有那心黑的,等你给他干完活儿了,他直接就让家里的下人长工把你打出去,连说好的一天十几文都不带付给你的。
这种事儿她们见得多了,现在两相对比,她们自然就更加羡慕白景山、白景林两兄弟的好运气了。
“使不得,这可万万使不得啊。”吴氏也不是个心里没成算的,她朝着白崇和白景洲连连摆手,“景洲啊,婶子知道你们一家都是大好人,可、可婶子也不能昧着良心死命拖累你们啊。”
谁家挣钱都不容易,她把俩儿子打发过去,她家倒是得了个天上掉下来的大馅儿饼,一下子少了很多负担,可白景洲一家却是要月月都多出一大笔开销了。
“婶子,我又不是白给你们家粮食,”白景洲摸摸眼巴巴看着他的小堂弟的头,“景山和景林可是要每天都去我家上工的。我和我爹娘让他们做什么,他们都要尽可能地帮我家做好才行。”
顿了顿他又道:“我承认,我确实有拉一把你们一家的意思,但我也不是什么人都会拉一把的。我愿意帮你们,是因为你们一家都心思正、人勤快,我只要帮你们迈过眼下的这个坎儿,你们家的日子就还是能过起来的。”
最重要的是,有了这笔收入之后,他那位四奶奶就也没必要再一心寻死了。
这话白景洲没有直白的说出口,但他意味深长看向老太太的那一眼,却让吴氏很快意会过来。
吴氏激动的眼泪哗哗直往外冒。
她亲娘死的早,在生她弟弟时一尸两命,她是个姑娘,在爷奶和亲爹眼里原就可有可无,等她有了后娘,再有了后娘生的弟弟妹妹,她亲爹和爷奶就更不把她当回事儿了。
她那后娘打骂她、死命使唤她,她家除了她小叔小婶之外的所有人了,那都是直接当看不见的。
好不容易她磕磕绊绊的长大了,可以嫁人了,她后娘又差点儿为了二十两银子把她卖给**当媳妇儿。
还是她小叔豁出去跟她爷奶和亲爹大闹一场,她爷奶和亲爹为了脸面,这才没再继续纵着她后娘,而是把她的亲事交给了她小叔小婶做主。
她小婶和她婆婆是堂姐妹,两人在娘家时关系就好,再加上白景洲五堂叔也是个憨厚、勤快的好小伙子,她小婶就居中牵线,把她说给了白景洲的五堂叔。
看在自己堂妹的面子上,吴氏的婆婆对吴氏十分慈爱,吴氏自小没了亲娘,婆婆对她好,她就一直把婆婆当亲娘。
娘俩感情深厚,但凡有一点办法,吴氏都不想婆婆为了给她和三个孩子省口粮,就狠下心来吊死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