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双手持笏板,面色如常,不为所动。

  好似殿中的情形与他没有干系一般。

  实则,他内心却是沉到谷底,持笏板的双手,已经死死的捏紧了。

  他内心怎么可能平静。

  早就后背发凉了。

  作为一个资深的老狐狸,群臣都明白看穿的事情,他如何不懂?

  不是他不懂,而是没有办法。

  本来他作为陛下妻兄,三个嫡皇子的亲舅舅。

  谁当太子,谁当皇帝,对他来说,都是没有任何损失的。

  他依旧是他,是太子舅舅。

  这一点,是怎么也改变不了的。

  他根本不需要有多余的举动,就立于不败之地。

  保持中立,是他作为外戚最正确的选择。

  多做多错,少做少错。

  可谁知道,今日朝局,风云变幻。

  太子李承乾大朝议讲‘礼’,瞬间就把他推倒风口浪尖上。

  句句没有他,但无处都不是他。

  当太子舅舅,不在太子名单上,那本身就是一件莫大的过错。

  更别说,太子所说的‘礼’,牵扯太大,太恐怖了。

  他不能主动开口,那会沦为朝外笑话。

  不主动,太子却不点他。

  无异于也是站在对立面。

  他心里几乎在渴求,太子能够点他,给他个体面。

  见太子没有点他的意思,他甚至想着放下身段,希望李承乾给他主动开口的机会。

  李承乾给吗?

  肯定是不会给他的。

  他就是要敲打长孙无忌,就是要让他处在风口浪尖上。

  就是要让他知道什么叫怕了。

  长孙无忌为什么怕?

  因为李承乾的开场白,说的是孔曰仁,孟曰义,周曰礼,回应的是陛下说的话。

  仁,义,礼。

  仁,说的是行仁政,要仁德。

  义,说是名分大义。

  礼,说的是礼法,礼制。

  李承乾有仁德,有名分大义,更是直言不讳的说皇嫡长子的身份。

  这就牵涉到‘礼’。

  他就是告诉在场群臣,宗法制中的嫡长子继承制。

  你们是拥护还是不拥护?

  要知道,隋唐是门阀**。

  门阀最在乎,最看重的是什么?

  传承。

  宗法制中的嫡长子继承制,就是家族能够稳定传承的共识。

  自从周朝制礼,确立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确实能够杜绝内部继承人倾轧,消除混乱内耗的有效验证后。

  经过一千多年岁月,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已经深入人心。

  不管是世家门阀,还是王公贵族,纵然是底层百姓之家,他们也是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原则的。

  这就是嫡长子继承制的正确属性。

  到了后世,嫡长子继承制,依旧是无法忽视并且存在的一项重要的继承原则。

  长子,长子,可不单单的字面意思,在社会共识中,他是能够对一个家庭负责的。

  他前些日子让李靖,程知节,魏征等人,遴选一子到东宫,嫡长不论,就是摸这些人的态度。

  不出所料,他们一个个送的全是次子。

  次子说明什么?

  不是对东宫的敷衍,而是在太子说了嫡长不论,不违抗太子教令的情况下,最优解。

  李承乾也探明了这些人的态度。

  他们对嫡长子继承制是拥护的。

  李承乾现在就在做一件事情。

  在这场大朝议上,利用拥护嫡长子继承制,就是在拥护他李承乾,来确立他大唐皇帝嫡长子,册封皇太子身份的绝对**正确。

  反对?

  反对他,就是反对嫡长子继承制。

  天下人口诛笔伐,谁挡得住?

  这是当代最重大的**原则问题。

  就算是你恨李承乾,恨不得把李承乾杀了,但这一问题上,绝对不会反对,反而会义正言辞的支持。

  不支持。

  那天下还不得混乱啊。

  嫡长子继承制不行了,次子,庶子身份的,不得立马倒反天罡?

  这就是长孙无忌怕的原因。

  李承乾不点他,不给他说话的机会,不特么是他默认反对嫡长子继承啊。

  房玄龄,萧瑀等人站着,他们没开口,但他们人多啊,太子都把他们划分在一个行列。

  独独你在外。

  你没问题,谁有问题?

  李承乾用阳谋的手段,就是在逼迫群臣,逼迫李二,敲打长孙无忌。

  他不会在太子的问题上,正面跟李二冲突的。

  这还需要他来?

  群臣全部给我上。

  李承乾点完了,他觉得该上终极大招了。

  “看来,孤是失爱陛下,失爱群臣。”

  李承乾走了两步,面向群臣。

  这会儿,李二,群臣都感到不妙,似乎有什么大事发生。

  长孙无忌急的要站起来了,太子,没完啊,给我个机会,我要表现,我要拥护。

  李承乾面露悲情,泣声道:

  “孤德薄,无以……。”

  “太子!!!”

  李二急声大吼,打断李承乾,目欲吃人,“你要干什么?!”

  “太子!”

  群臣大惊失色,震怖骇然。

  全部起身,不敢坐,也不敢站。

  文武百官,全部蜂拥而至大殿之中,跪拜而下,疾声山呼。

  “太子!!!”

  李承乾低头不言,适可而止。

  孤德薄。

  三个字的威力,几乎是把所有人给炸穿堂了。

  这三个字后的内容,他们不用想,也知道会是什么。

  孤德薄,德薄之后要干什么,那要自请废太子啊。

  他们谁还能坐得住啊。

  局势到这个份上,太子要是完全把话说出来,他们一个个还要不要身后名,还如何面对天下人?

  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都要沦为口诛笔伐,枉为人臣的人物。

  李胖胖面露茫然,怎么回事。

  群臣全部跪了,跟火烧**一样。

  父皇也是。

  这怎么了。

  我是要不要也跟着跪啊。

  “太子,你疯了不成?”

  李二几欲抓狂,整个人是弹射而起的。

  可见他内心的震动与慌乱。

  “你在胡言乱语什么?”

  “混账!”

  李二气的破口大骂,完全没有以往的自信与沉着。

  更想是一个跳脚的泼妇。

  “来人!”

  “送太子回东宫!”

  他激动的喊道:“太子搅乱朝议,东宫禁足一月。”

  他怕。

  真的怕了。

  他怕李承乾真的把三个字后面的话说出来。

  那将覆水难收。

  更让他颤抖的是,太子去观音婢陵前怎么办。

  还要加派人手,必须加。

  “太子,请三思啊。”

  群臣殷殷喊道。

  李承乾不言,他缓步走下丹陛。

  群臣主动让开一条道来,一个个眼神恳切,太子不要糊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