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喜滋滋的万俟卨之后,秦桧一个人坐在位置上满脸的惆怅。

  他早就已经察觉到了自己的尴尬处境,可他没办法啊。

  金兀术的船,是肯定不会让他下的。

  但金兀术的船已经快沉了,他也同样能看的出来。

  可就算看出来了,他还是没有办法。

  他不敢去赌。

  经过一番艰难的挣扎之后,他最终还是决定了。

  做一个有用的人!

  不是对哪一边儿,而是对哪一边都做一个有用的人。

  他现在的情况,就像是在自己和自己下棋,无论哪边儿,都需要他全力以赴。

  所以,他在帮金兀术的时候,是在真心的帮他谋划。

  但对于大宋这一边儿,他同样是在真心的谋划。

  只要他一直做一个有用的人,将来无论哪边儿获胜了,都应该会给他一个活命的机会。

  这就是他现在的想法。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他花了很大的功夫去揣摩官家的心思。

  然后,他就发现了,官家搞这么多事儿,就是为了两头搞钱而已。

  所以,才有了他对万俟卨说的那番话。

  其实,他还有一句话没对万俟卨说。

  在官家的眼里,咱俩就是天生的贪污圣体,这事儿非咱俩莫属。

  但其实他还一个事儿想不明白,官家既然把他认定成了**儿或者奸臣,为啥还要天天找他斗蛐蛐呢?

  而且,俩人相处的过程中,他能感觉到,官家是真心的喜欢他啊。

  可既然喜欢他,又为啥认定了他是个**儿或者奸臣呢?

  这个问题,他想到头都秃了,也没想明白。

  哎,果然是天心难测啊!

  秦桧在家里想这个问题想的头大,但到了第二天,他在万俟卨心里就成了神。

  因为,第二天朝会之上,秦桧举荐了万俟卨之后,赵鼎第一时间便站出来反对。

  但是,官家竟然罕见的驳回了赵鼎的意见,甚至还当众训斥了赵鼎。

  官家说了,秦相以一己之力为大宋挽回了颜面,实乃朕之张仪。

  朕的张仪举荐个人怎么了?

  听到这里,万俟卨心里简直乐开了花。

  朕之张仪?

  有这一句话,就证明了秦相圣眷未衰啊。

  只要秦相圣眷不衰,那我抱紧秦相大腿岂不是就有光明的未来?

  然而,还没等他为光明的未来欢呼,下一少就差点儿哭出来。

  因为官家说了,让他当天就离京上任。

  不是,迁都的事儿啥都准备好了,就等三天之后动身了。

  这可是迁回旧都啊!

  盼了二十年才盼到的日子啊!

  这么大的仪式你都不让我参加一下吗?

  你就差那三天时间?

  我他**,我这到底是重用了还是没被重用了?

  怎么突然感觉前途就一片灰暗了呢?

  就在万俟卨哭哭啼啼的踏上金国之路的三天后,天还没亮,百姓们已经站满了临安城的主干道。

  因为,这一天正是大宋迁都的日子。

  绍兴十七年,三月二十。

  二十年前的这一天,靖康二年三月二十,正是金太宗完颜晟下旨废除赵桓帝位的日子。

  在后世的史书记载之中,这一天便是北宋正式灭亡的日子。

  这一天当然不是什么黄道吉日,而是一个让所有大宋的百姓不敢回想的日子。

  但是,在确定迁都的日子之时,刘禅、岳飞、赵鼎、韩世忠等人几乎是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这个日子。

  不是为了证明什么,只是想告诉后人,我们大宋曾经在这一天跌倒了。

  但是,我们没有放弃。

  我们哪怕跪在泥里,我们仍然在一步一步的跪着向前。

  终于,我们又在这一天,爬了起来。

  不仅爬了起来,我们还会继续前赴后继的往上爬,一直爬到......世界之巅!

  在百姓们的翘首期盼之中,皇宫的大门终于缓缓的从里面打了开来。

  宫门打开了之后,策马而行、举着旗帜的金吾卫便率先出了宫门。

  金吾卫之后,还有大纛、乐队、象、牛、马等各式各样的五个仪仗队。

  在这一共六个仪仗队以及各式车辆之后,才是刘禅的辂车。

  但与以往皇帝出行不同的是,与他的辂车并行,但靠后一个车轮的位置,还有一辆车。

  这辆车,正是刘禅专门给岳飞打造的,汴京王的车驾。

  本来岳飞是死都不同意与刘禅并行,别说靠后一个车轮了,靠后十个车轮也不行。

  因为,这不合规矩。

  然后,刘禅二话不说就上了房顶。

  一看刘禅上了房顶,岳飞都快哭了。

  “官家你快下来吧,只要你肯下来,你要我干什么我都答应你。”

  但刘禅当即就拒绝了。

  “朕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你休想用这一招?朕。

  除非你立字据,同意和朕并行,要不然朕是不会下去的。”

  最终,无奈之下,岳飞立下了人生第一张字据。

  然后,就有了现在的局面。

  俩车并行,但岳飞的车相对靠后一个车轮的位置。

  在他俩的车驾之后,还有另外的六个仪仗队。

  之后,才是后宫的嫔妃以及朝中的大臣们。

  这一个仪仗,仅参与护卫的官兵就达五千余人,各式车辆三十五种,六十余辆,骏马三千匹。

  如果把所有人全都算上的话,达到了两万零六十一人。

  仅仅是这两万余人从皇宫里出来,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

  但围观的百姓并没有任何的不耐,反而是津津有味的打量着眼前的仪仗队。

  自靖康国变之后,已经没有人再看过这么大规模的仪仗。

  很多人已经只能从长辈的只言片语之中听说,当年的官家出行,仪仗有多么的庞大、豪华,那时的大宋又是多么的繁华。

  他们以为那种情景已经只能在梦里才能见到了。

  可是,今天他们真的亲眼见到了。

  就在他们的眼前!

  想着这些,原本一片欢声笑语的人群之中,不知有谁偷偷的哭出了声。

  但并没有一个人会去嘲笑他。

  因为,大多数人都和他一样,笑着笑着,眼中便出现了泪花。

  正在这时,刘禅和岳飞的车驾缓缓的行到了他们眼前。

  看着坐在不远处的车里,同样眼含泪光向他们挥手的刘禅和岳飞,不知是谁带了头。

  “恭送官家回京!

  恭送岳元帅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