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听她这么一说,顿觉碗里的鸡汤好像没那么香了。

  “温实初家学渊源,医术还尚可。相比其它上了年纪的太医,他更适合在皇宫与甘露寺之间奔波。”

  曾经甄嬛就是因着想不开而自请出宫。

  两人历经波折终于和好,他暂时不愿再因自己的猜疑而让她心生芥蒂。

  “皇上思虑周全,臣妾佩服。”

  安陵容柔声附和,顺手为皇上添了一碗汤。

  “皇上,如今西六宫没有空置的宫殿,东六宫那边倒是剩下钟粹宫和承乾宫暂无人居住。”

  “只是前几日那场大雨让钟粹宫的墙体有些受损,内务府还未来得及修缮;而承乾宫多年未曾对外开放,里头是个什么情况暂时也不清楚。”

  “臣妾想问问您的意见,想要将莞嫔妹妹安排在哪间宫殿,臣妾好尽快安排人修缮?”

  安陵容只提了东六宫的两个空置宫殿,皇上下意识的就在这两个里面做选择。

  承乾宫曾是佟额娘居住过的宫殿,他登基之后便命人将其封锁。

  一场大雨就让钟粹宫的墙体开裂,显然在里面住着并不安全。

  华贵妃当初同意淳嫔和柔贵人迁宫,应该就有这一层考量。

  皇上思索了片刻,缓缓开口。

  “那就将莞嫔安排在承乾宫吧。正如你所说那宫殿多年未住人,需要修葺的地方不少,就让苏培盛去监工吧。”

  “好,臣妾听皇上的。”

  重修承乾宫所耗甚大,有皇上的心腹苏培盛监工那就是再好不过了。

  曾居住承乾宫居住的两位不凡女子皆是帝王的宠妃,皇上能将甄嬛安排在那里,足以可见甄嬛在他心中的分量不轻。

  上一世直到皇上驾崩,承乾宫也没有迎来新的主人。

  安陵容拉着华贵妃将人挪来挪去,就是为了将甄嬛塞到里面去。

  承乾宫有皇上最珍贵的幼年回忆,若是来日那里的主人甄嬛所做之事暴露,迎接她的只有皇上更疯狂的报复。

  皇上乐意宠着甄嬛,那就随他吧。

  安陵容如同先前所说,伺候皇上用完汤,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养心殿。

  日子不紧不慢地过了足足五天,承乾宫修缮之事还未提上日程。

  奉皇命过来送赏赐的小夏子倒是带来了个消息,奉先殿遭雷击之事有了结果。

  原来是前朝的逆贼不甘心王朝覆灭,但又碍于皇宫内守卫森严,便借着大雨的掩盖火烧奉先殿泄愤。

  哪成想触怒了有灵的老祖宗,降下雷罚以示惩戒。

  宝鹊在屋里没有其它人时,小声的开口。

  “主子,奴婢觉得奉先殿之事的调查结果太过......”

  “你是想说太过荒谬吧?”

  安陵容耐心地解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不管前朝的官员信不信,皇上此举主要是给天下万民一个交代。”

  “只要百姓信了,京城中的其它中伤皇上的流言就会消散。”

  安陵容猜测奉先殿遭雷劈之事在隔日就传得沸沸扬扬,这其中或多或少应该有舒太妃的影子。

  舒太妃母子心眼儿不少,又有狠劲儿,只可惜果郡王面对的是从众多兄弟的围剿中脱颖而出的皇上。

  “主子,您这么说奴婢就懂了。”

  宝鹊轻柔的捏着她的肩膀,微微垂下了头。

  “宫外传来的消息,甄氏自从入住甘露寺后山的香客院落后,一步也未踏出过。”

  “同在后山安栖观的舒太妃也没出来过,两边侍候的人倒是见了几面,也仅仅是点点头而已。”

  安陵容知道这二人是有默契地避嫌。

  “那温实初和高长进可有去后山探望过?”

  “回主子,温太医雷打不动的每隔三日给甄氏保胎请脉,高长进跑得没有温实初勤,不过送去了不少好东西。听说是用来讨好崔槿汐的。”

  宝鹊对宫中的“对食”不予评价,但却对高长进和崔槿汐二人的勾搭很是看不上眼。

  “好,本宫知道了。甄氏有孕之事想必已经在后宫传开,你让底下人将她与皇上重逢的经过说给有心人听。”

  安陵容将放在一旁的护甲重新戴上,这颜色可真好看。

  若是新添几个颜色,她也不会拒绝。

  日升月落流转几番,贾嬷嬷终于松了口,让躺在床上养胎的沈眉庄在永和宫里走走。

  “这几日嬷嬷辛苦了,你在游廊上歇着吧。本宫就在院子里散步,不会去往别处的。”

  贾嬷嬷接连在沈眉庄的寝宫里住了几日,确实有些吃不消。

  她想着抬眼就能看到惠嫔娘娘,便坐在了采月特意搬出来的椅子上。

  采月扶着沈眉庄在院子里转了好几圈,她无意中发现贾嬷嬷的眼皮下垂,便悄悄凑近主子耳边低语。

  “主子,奴婢从交好的姐妹那里得知了一些事情。自请出宫的废妃勾引皇上,如今凭着腹中孩子引得皇上正想法设法将她弄回宫。”

  “奴婢还听说内务府那边近来有修葺承乾宫的打算。”

  沈眉庄眉心一蹙,皇上的后妃比先帝爷少上许多,即便将那些充当吉祥物的蒙古后妃拉出来,也没能填满东西十二宫。

  他在这个时候一反常态的特意修葺承乾宫,为的是谁自然不用多说。

  沈眉庄轻轻的捏了捏采月的手,指着书房的方向示意。

  她从前都是隔上几月让人送甄嬛一些伤春悲秋的诗词和寥寥数语的安慰信。

  如今该是用心起来了,她在宫中势单力薄,得需有人帮衬。

  沈眉庄将信纸铺开,蘸墨就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