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
不光这边的朱标脸色阴沉下来,就连另一边的朱元璋都是蹙紧了眉头。
哪怕他对朱家人有信心,但也不得不承认,人死灯灭,什么也留不下来。
只要还能喘口气,说的话就好使,等到两眼一闭的时候,谁会在乎老祖宗的教诲?
想让后世之君都像自己一样,这很明显不现实的。
“林先生比咱考虑长远啊。”
“可…咱朱家的子孙可能那般不堪?”
“不求代代明君圣主,也得稍微有点人样吧?”
“妹子你以为呢?”
见朱元璋强词夺理还是不太服气的样子,马皇后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实在是懒得搭理他。
心疼孩子,人之常情。
然而到了对方这个程度,就开始变得有点**了。
作茧自缚画地为牢,讲再多的大道理也听不进去,当时比谁都明白,过后忘得一干二净。
不怪人家林澈放弃辅佐皇帝了。
真没救。
再说另一边。
朱标垂头不语半天没吱声,林澈惬意的呷了口茶,倒是也没难为他。
“来,我们继续往下推衍。”
“在你爹这些政策的施行下,百姓的日子确实正一天天的变好,可是以往利益直接与其挂钩的地主士绅阶层就苦了不少。”
“重农抑商,让其利益流失严重,不过你爹在建国之初宣布与百姓共治天下,极大程度上稳定了民间的乱象。”
“奈何,伱爹给予了老百姓许多福利,打破了阶层对老百姓的压迫,阶层为了拿回原本属于自己的利益,自然而然会研究许多得利的法子,必不会坐以待毙接受现状。”
“这没问题吧?”
朱标恍然抬起头,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于是乎百姓还没过好多久,就又被许多上流阶层换着花样剥削,农民失去自由,失去土地的事变得常见。”
“士绅尚且有空子可钻,那么精明的各个都是条‘老狐狸’的商人们,又怎么会不找些‘暴利’的法子?”
林澈笑了笑:
“一成利益会让商人蠢蠢欲动,二成利益会让商人无比活跃,五成利益商人就敢铤而走险,当利益超过十成甚至更多的时候——”
“商人就会践踏世间一切的律法与规则。”
“为了能更多的利益,他们开始与原先‘水火不容’官员合作,将敌人变成朋友,就没有敌人了。”
“基于这种时代现象之下,本来俸禄是历朝历代最低的大明官员们,其身家都被那群商人、士绅孝敬的富得流油。”
“像是一种极大的讽刺,官员的了好处,接下来就是‘出力’的时间。”
“对商人的行为也多是畅通无阻,只要不到了自己一干人等,统统都掉脑袋的程度,全随对方去。”
望向惊愕的朱标,林澈叹道:
“合作过程中两方都赚了不少,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眼红,也跟着去和当地官员一同牟利。”
“纵然朝廷仍然还是重农抑商,遵循着你爹留下的祖训,但大明的经济格局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时,一个慵懒的皇帝上位了,只要不威胁皇权统治,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皇帝纵容,让官商勾结的乱象,从此也就成了常态。”
“要是你爷俩看到如此景象,怕不是那群官商都得落下脑袋的下场,但可惜的是,你爷俩并不能从皇陵里面爬出来。”
林澈微微摇头,苦笑道:
“伴随着官商勾结的情况在大明野蛮生长,商人与官员的关系变得越发亲密。”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商人地位得到了空前提高,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也就此变成了一文废纸。”
“从官商勾结,进化到官商一体。至此举试入朝,也不是不可能的。”
“乃至大明中后期,商人摆脱了以往的‘**籍’,获得了应试从政的权力,这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听到这。
朱标豁的站了起来,眉宇间充满了惊恐之色。
“这,这样一来的话,大明岂不是要走两宋的老路?”
林澈漫不经心的挥挥手,示意太子淡定一点,怅然道:
“倘若能复刻两宋时期的繁荣便算不错了,你大明朝大概率远达不到两宋的经济程度。”
“从皇帝到百姓都穷的要死,却养肥了一众士绅和地主阶层。”
“‘官商一体’让不少有能力的商人,不再甘于经商,打破阶层隔阂,大批量的融入庙堂之中。”
“商人重利轻离别,大多数商人都是如此,这句话从古至今皆适用。”
“有了钱,有了势,那接下来做什么?”
“不就是要享受这些东西所带来的好处吗?”
“反正是皇家看不上的东西,大家检点皇帝不稀罕的残羹剩饭,也是何其合理的。”
“综上所需,所以我才会断言说,你朱家最瞧不起的商业,才是朋党入局的唯一切入点!”
“由‘官商勾结’到‘官商一体’再到大明穷而灭国的始末,尽在于此。”
话落。
一片震惊。
听完了林澈的穿针引线。
墙外的朱元璋虎目圆睁震撼到无以复加,只觉得脚底冒出一股凉意瞬间直窜头顶。
从官商勾结到官商一体,这不是复制了鞑子的亡国之路?
只不过前元鞑子是‘皇商一体’,皇帝亲自为了大商人开通便利条件,养肥了皇室宗亲和外戚中人。
真到了国家生死存亡之际,那些享受王朝便利的宗室还算有点战斗力,也愿意为了国家掏钱补贴军用。
然而官商一体则更为恐怖,坐拥了国家大半以上的财富,却没有一丁点对国家的责任感。
改朝换代,又有何妨?
官员可以继续当官,大商人可以继续敛财,所谓的国破家亡,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
自然是出工不出力。
朋党造势拉人入伙离不开钱的支撑,大商人行使便利也离不开官员的庇护。
照此情况发展下去,很快便进入到了官商勾结的阶段,之后就是林澈所描述的一片乱象之景。
(本章完)
不光这边的朱标脸色阴沉下来,就连另一边的朱元璋都是蹙紧了眉头。
哪怕他对朱家人有信心,但也不得不承认,人死灯灭,什么也留不下来。
只要还能喘口气,说的话就好使,等到两眼一闭的时候,谁会在乎老祖宗的教诲?
想让后世之君都像自己一样,这很明显不现实的。
“林先生比咱考虑长远啊。”
“可…咱朱家的子孙可能那般不堪?”
“不求代代明君圣主,也得稍微有点人样吧?”
“妹子你以为呢?”
见朱元璋强词夺理还是不太服气的样子,马皇后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实在是懒得搭理他。
心疼孩子,人之常情。
然而到了对方这个程度,就开始变得有点**了。
作茧自缚画地为牢,讲再多的大道理也听不进去,当时比谁都明白,过后忘得一干二净。
不怪人家林澈放弃辅佐皇帝了。
真没救。
再说另一边。
朱标垂头不语半天没吱声,林澈惬意的呷了口茶,倒是也没难为他。
“来,我们继续往下推衍。”
“在你爹这些政策的施行下,百姓的日子确实正一天天的变好,可是以往利益直接与其挂钩的地主士绅阶层就苦了不少。”
“重农抑商,让其利益流失严重,不过你爹在建国之初宣布与百姓共治天下,极大程度上稳定了民间的乱象。”
“奈何,伱爹给予了老百姓许多福利,打破了阶层对老百姓的压迫,阶层为了拿回原本属于自己的利益,自然而然会研究许多得利的法子,必不会坐以待毙接受现状。”
“这没问题吧?”
朱标恍然抬起头,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于是乎百姓还没过好多久,就又被许多上流阶层换着花样剥削,农民失去自由,失去土地的事变得常见。”
“士绅尚且有空子可钻,那么精明的各个都是条‘老狐狸’的商人们,又怎么会不找些‘暴利’的法子?”
林澈笑了笑:
“一成利益会让商人蠢蠢欲动,二成利益会让商人无比活跃,五成利益商人就敢铤而走险,当利益超过十成甚至更多的时候——”
“商人就会践踏世间一切的律法与规则。”
“为了能更多的利益,他们开始与原先‘水火不容’官员合作,将敌人变成朋友,就没有敌人了。”
“基于这种时代现象之下,本来俸禄是历朝历代最低的大明官员们,其身家都被那群商人、士绅孝敬的富得流油。”
“像是一种极大的讽刺,官员的了好处,接下来就是‘出力’的时间。”
“对商人的行为也多是畅通无阻,只要不到了自己一干人等,统统都掉脑袋的程度,全随对方去。”
望向惊愕的朱标,林澈叹道:
“合作过程中两方都赚了不少,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眼红,也跟着去和当地官员一同牟利。”
“纵然朝廷仍然还是重农抑商,遵循着你爹留下的祖训,但大明的经济格局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时,一个慵懒的皇帝上位了,只要不威胁皇权统治,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皇帝纵容,让官商勾结的乱象,从此也就成了常态。”
“要是你爷俩看到如此景象,怕不是那群官商都得落下脑袋的下场,但可惜的是,你爷俩并不能从皇陵里面爬出来。”
林澈微微摇头,苦笑道:
“伴随着官商勾结的情况在大明野蛮生长,商人与官员的关系变得越发亲密。”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商人地位得到了空前提高,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也就此变成了一文废纸。”
“从官商勾结,进化到官商一体。至此举试入朝,也不是不可能的。”
“乃至大明中后期,商人摆脱了以往的‘**籍’,获得了应试从政的权力,这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听到这。
朱标豁的站了起来,眉宇间充满了惊恐之色。
“这,这样一来的话,大明岂不是要走两宋的老路?”
林澈漫不经心的挥挥手,示意太子淡定一点,怅然道:
“倘若能复刻两宋时期的繁荣便算不错了,你大明朝大概率远达不到两宋的经济程度。”
“从皇帝到百姓都穷的要死,却养肥了一众士绅和地主阶层。”
“‘官商一体’让不少有能力的商人,不再甘于经商,打破阶层隔阂,大批量的融入庙堂之中。”
“商人重利轻离别,大多数商人都是如此,这句话从古至今皆适用。”
“有了钱,有了势,那接下来做什么?”
“不就是要享受这些东西所带来的好处吗?”
“反正是皇家看不上的东西,大家检点皇帝不稀罕的残羹剩饭,也是何其合理的。”
“综上所需,所以我才会断言说,你朱家最瞧不起的商业,才是朋党入局的唯一切入点!”
“由‘官商勾结’到‘官商一体’再到大明穷而灭国的始末,尽在于此。”
话落。
一片震惊。
听完了林澈的穿针引线。
墙外的朱元璋虎目圆睁震撼到无以复加,只觉得脚底冒出一股凉意瞬间直窜头顶。
从官商勾结到官商一体,这不是复制了鞑子的亡国之路?
只不过前元鞑子是‘皇商一体’,皇帝亲自为了大商人开通便利条件,养肥了皇室宗亲和外戚中人。
真到了国家生死存亡之际,那些享受王朝便利的宗室还算有点战斗力,也愿意为了国家掏钱补贴军用。
然而官商一体则更为恐怖,坐拥了国家大半以上的财富,却没有一丁点对国家的责任感。
改朝换代,又有何妨?
官员可以继续当官,大商人可以继续敛财,所谓的国破家亡,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
自然是出工不出力。
朋党造势拉人入伙离不开钱的支撑,大商人行使便利也离不开官员的庇护。
照此情况发展下去,很快便进入到了官商勾结的阶段,之后就是林澈所描述的一片乱象之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