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有活爹 第二百一十六章 (大章) 铁甲舰!

小说:大汉有活爹 作者:长夜天高 更新时间:2025-01-09 02:28:54 源网站:2k小说网
  造船厂里,大量的工人正在执行各种操作。

  近几个月以来,这些加入船厂的工人,简直成了千乘郡乃至附近千里内,最受人尊崇的人。

  虽然新时代突然来临,大量的人都成为了工人。

  但无论是运输工人,还是普通海员,还是装运工人,还是煤矿工人还是钢铁厂建材厂工人,都不如船厂工人来的直接。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千乘之所以被时代选中,之所以成了富饶之地,就是因为船厂。

  是需要有船厂,才需要有这些厂的。

  如果船厂没了,那别的就都没了。

  如果有船厂在,那别的就都有。

  这就叫龙头企业,带头大哥。

  所以,能进入船厂的,大量都是本地这两年本身就学习过新学,学习过科学的人。

  这些人对于新事物接受度高,转变起来非常快。

  而且,以大汉目前的人口结构,想要古板都古板不起来,现在刨除出生就夭折的婴儿,平均寿命也就四十来岁,也就是说绝大部分人口根本没有思想固化的风险。

  而其中这些接受度高,有冲劲的人,进入船厂后,半年时间个顶个都成了熟练工。

  甚至其中有将近三成,一边顶着高强度工作,一边继续深造。

  说他们是船厂工人真的描述不准确,准确的说这百分之三十的人,是机械师。

  在霍海来到千乘开始,船厂就开始大规模制造四百吨的货轮。

  之前,儿宽权限不够,资金也不够,不敢生产规模太大,都是把钱投入了研究里面。

  而现在霍海来了,可就不是这么管理了。

  那四百吨的船,一艘一艘的从船坞下水,售卖出去。

  所有工人都在疯狂的制造四百吨的蒸汽轮船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

  就是这样的经验,加上这船厂巨大的规模,大量的新技术迅速的被上报上来。

  今天这个工人发现了螺栓拧紧的缺陷,建议螺丝尾部打个孔,然后用有弹力的钢卡子卡住。

  明天又有另一个工人提出,三角钢太容易变形,同样的材料,做成工字钢强度更高。

  这边工字钢刚开始生产,又有工人提出,工字钢虽然强度更高,但是钻孔链接后,连接口的强度就下来了,应该把工字做成冈字,螺栓直接从X的位置跟另外的钢件两面链接,无论是拉还是压,强度都更高。

  各种技术疯狂的往上报。

  于此同时,订单如同雪花片一样飞到造船厂来。

  大量的运输公司需要船只。

  别看四百吨的船在长安那边不好开,但是在黄河下游,在长江下游,那是随便开。

  各大运输公司本来苦于逆水行舟需要太多人力,现在风帆加蒸汽机,各种型号的新船都可以在黄河下游畅游无阻。

  运输一趟赚头那么大。

  几乎不到一年就能把船钱给赚回来,这还是包括了蒸汽机检查维修的费用之后的数字。

  这等于买一条船跑一年,那就回本了,接下来跑多少年,那就赚多少年。

  这种叙事之下,别说大运输公司了,大量的黄河沿岸的普通富户,都开始凑钱准备买船了。

  这还看不到商机,那活该吃不上新时代的大米。

  千乘造船厂突然有了成为千帆城的架势。准确的说应该是千机城,因为这儿的大部分船不靠船帆,靠的是蒸汽机。

  从霍海过来开始,第一个月每天都有船卖出去。

  第二个月,每两天卖三艘船出去,第三个月,每一天卖两艘船出去!

  就这,订单都已经排到后年了!

  霍海一挑眉:我成雷军儿了?欠了一**船?

  不过,好消息是,霍海来的第一个月,就给船厂筹够了再修一个同等规模的船厂的钱。

  第二个月就筹够了十倍于儿宽拿来研发的经费。

  第三个月,新修的船厂在霍氏借条的加速下,已经落成,开始招工了。

  而这三个月,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

  不只是船上用的技术,造船用的技术也在疯狂的更新。

  钢铁脚手架,被发明了出来!

  脚手架一出,造船效率暴增!这也是第三个月开始一天能出两艘船的原因。

  就算是后世最疯狂的船厂,也没有这么下水的。

  不过这一方面对于后世来说这只能算小船,第二是整个产业链上,附近千万人口在为这一件事情服务。

  两相结合,才缔造了这样的奇迹。

  第三个月,终于,铁皮船原型开始尝试下水了。

  这会儿铁皮船勉强可以说是铁甲舰,它还保留了木板结构,只是在木板外面蒙了铁皮,用的方法是铆接。

  但是这些技术为后面的真正的铁甲舰积累了技术。

  同时,它的两旁,不再是明轮。

  螺旋桨,被攻克了!

  轮船在这个世界,光速成为了过去式。

  不对,准确的说,现在还要大规模生产明轮船,用在河道中。

  反正不下海,明轮不会出现一边轮子碰不到水导致效率减半的问题,四百吨的运输量,也足够现在这个时代使用了。

  又不是每一艘船都非要运输一千吨货物。

  而这样的船可太适合河里用了,关键,便宜。

  让他们马上改用最新科技但更贵的铁皮船,他们还不愿意呢。

  ……

  长安,刘彻看着报告。

  “还在千乘。”

  本来刘彻觉得,就算霍海再重视千乘的船厂,在千乘停留三个月已经够了。

  在霍海待在千乘的第三个月,刘彻看到了报告,大量的黄河流域的运输公司开始购买蒸汽轮船。

  蒸汽轮船迅速在船上开了起来。

  而蒸汽轮船的速度……如果全程烧炭启动蒸汽轮去运行,从千乘跑到洛阳,仅仅需要两天!!!

  要知道,以前从千乘这个地方运送盐到洛阳,抵达时,已经是出发的半年后了!

  两天!

  这个效率实在是恐怖。

  甚至于,最先搞船的鲁王,搞了一批海鲜,两天时间运送到洛阳,又从洛阳快马加鞭,用了三天送到了漕运,然后在漕运那边转轮船一天到了长安。

  花了六天时间,运送了一批海鲜到长安!

  虽然运送过来的时候,九成都已经死了,但是毕竟还有一成活着!

  这直接惊动了全长安的百姓都去围观。

  长安城的百姓很快知道了一个道理,洛阳那边的港口,将会修建火车,直接通长安,也专门有货运班车通漕运。

  这样一来,未来从千乘送货到长安就会固定在一周。

  这个时间足可以让长安很多有钱人都吃上海鲜!

  就算是次一级的富人,至少能吃上冰冻的冰鲜。

  当然,再往后就不行了。因为便宜不了。

  目前,一般的轮船还处在大部分时候顺风顺水,就扬帆起航的状态,逆风同时还逆流,才开蒸汽机航运。

  所以一般来说从千乘运送货物运送到洛阳,实际上大部分船需要十多天。

  这就不太可能送活的东西。

  但是运输的行为就是保利润的行为,如果长安海鲜价格稳得住,一直有人要货,那就一定会有人长期蒸汽机全开去运输,无非就是运输费高很多而已。

  那天,活着的海鲜送到长安,是引发了轰动的。

  全长安的人都看到了活海鲜,虽然活力已经不太行了。

  在那个时候,刘彻还对霍海的进展很满意。

  儿宽他们毕竟魄力不够,拿着权利不敢用,去了千乘小半年,研究进度不大,船厂也没盈利,千乘虽然发展的很快,但是比起刘彻的想象差远了。

  而霍海一到千乘,仅仅三个月,就生产出了前半年生产的六倍的轮船。

  订单接到手软,还把船厂规模扩大了一倍,同时新式轮船的原型也已经出来了。

  刘彻还深刻的记得,霍海说过,只要螺旋桨这种结构一实现,轮船就能真正的脱离风帆的影响,无论是在河上还是在海上,那都可以无时无刻不开着蒸汽机航运。

  别看阿拉斯加距离大汉万里之遥,三周就能到。

  刘彻是最会享受的人了,他当然知道,只要螺旋桨一出来,加上安洛铁路修建成功,自己以后每天都能吃着活海鲜。

  他秦始皇牛哔,不也就是自己坐车去海边吃过海鲜?他在长安吃过活海鲜吗?

  他没吃过!

  刘彻很满意霍海的进度,对于霍海留在千乘三个月的举动,也非常认可。

  但是接下来,霍海依旧没有挪窝的打算。

  霍海在千乘,就像一颗超级心脏,虽然其实没主动干什么,但无时无刻不在心跳脉动让血液疯狂在四周运转,养料疯狂的送到四周,各种需要的资源又从四周疯狂的运输到千乘。

  霍海在千乘的第四个月,千乘县城区域,扩大了两倍,新建的小区,刚刚开建,房子就已经卖的差不多了。

  四周海岸线的产物,疯狂的送往千乘。

  千乘的人也开始过上了‘上流’生活,有钱人也开始养牛羊喝奶。

  千乘的猪狗鸡鸭消费量也是翻了七八倍。

  附近众多区域的农户也开始自己喂养猪狗鸡鸭,不是自己吃,就是冲着卖钱去的。

  在霍海在千乘的第三个月时,一共有八家有资格在长安的股票交易中心上市的企业。

  霍海在千乘的第五个月时,这个数字飙升到了五十八家!

  霍海在千乘的第六个月,田觉统计在册的人口,已经突破到了七十万。

  其实半年前围绕着千乘上班的人就有不止七十万,但户籍人口只有不到八万。

  短短这么点时间,四十多万人下定了决心留在千乘发展,开始买房挪户口。

  田觉的登记处,雇了十五个人天天登记新户口,都忙不过来,那些想要带着财产去长安过日子的富豪,还得找关系,才能找到人在下班时间帮他们提档案开证明。

  而在霍海在千乘的第六个月,大汉官方的四百吨级海船,增加到了一百三十一艘。

  本来前半年所有产量都给海军了,也才几十艘船。

  这半年,大部分产量卖给运输公司了,结果服役的船反而变多了。

  田觉这边,招募的良家子海军,数量已经超过了两万五,和会稽郡还有南越国那边的合在一起算,大汉海军已经达到了四万人。

  这是良家子,不是海军总人数,良家子是有心来立功的。还有大量花钱雇佣的人这人数达到了二十万。

  霍海的到来,仿佛就是在告诉周围所有人,千乘的地位很重要!

  千乘之于沿海,就像长安之于大汉。

  无数人接收到了这种信息,来到千乘工作。

  第六个月,大汉往北探索的第七个船队出发了。

  按道理,这种大规模的疯狂探索,应该要亏本才对,国库起码得掏出很多钱来办这件事情。

  但事实上,这些钱全是千乘财政上的钱,光是卖船的利润,支持七支船队,还有养护七个船队需要的后勤保障,还能剩下大半!

  这样疯狂的发展态势,也让刘彻反应了过来。

  霍海天天上书说什么公主晕船,要多适应一下才能南下,都是扯淡。

  霍海就是故意待在千乘,给千乘的发展提供动力,就跟他当初在长安做的事情一样。

  只是,难道这六个月的高速发展还不够?

  霍海为什么这么看重海洋?

  就因为名字里带一个海字?

  在刘彻看来,赶紧搞定南越国,然后回到长安,让霍海继续坐镇长安,加大往西南探索的力度才对啊。

  如今霍海一直不回来,怎么办?

  刘彻立刻找到卫青,问卫家要人。

  卫家的小儿子卫青的弟弟卫广入仕。

  卫广入仕就是镇南将军,直接前往蜀郡前沿。

  刘彻忍不住要对滇国动手了。

  这个滇国,准确的说目前大汉官方叫他们昆明国,昆明国的国王是一点逼数没有,如今昆明国国内大量的人都开始学汉学,大量的人都涌入蜀郡寻求做官了。

  而昆明国的国王,一点投降的想法都没有。

  所以,苏武这个校尉,也正式被抬成了征夷将军。

  同时刘彻任命卫青属下一个很有才干的青年,任安,成为这一次的假司马。

  所谓假司马,就是代理司**意思,就是他的级别还没到可以做司**程度,但是又需要有这么个干事儿的人,就让他代理着,如果做得好,就是司马。

  任安是司马迁的好朋友,大军出征的时候,司马迁还亲自去送行了。

  随着这支大军的出发,长安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也是疯狂的涌入天竺公司。

  而等钱都到了天竺公司,长安日报才公布了新闻《李广击破右谷蠡王五万大军》的新闻。

  轰然间市场就爆炸了。

  西域公司的股份再次飙升。

  要知道马上就是西域第一次种植棉花的收割日子要来了。

  西域的棉花长得好的有多惊人,连长安城的研究学者都惊讶。

  他们多次发研究报告在科学报上,讲述西域那边棉花的生长状态的喜人。

  如今工业行业的主心骨就是纺织工业,棉花对于纺织工业有多重要不需要谁来说,大家也都一清二楚。

  而现在西域适合种棉花被证实,西域公司的股份价格本来就要开始涨了。

  毕竟年末持有大股份,还有分红呢。

  但实在是糟不住朝廷要对昆明国动手的诱惑,大量资金去了天竺公司。

  现在呢,大捷捷报来了!

  西域公司的棉花种植面积即将翻倍!

  可以说一旦拿下右谷蠡王,就等于整个西域全部到了大汉手中。

  也就等于西域公司在建设之初的设想全部实现了!

  这个节骨眼,西域公司的股份要涨的多夸张?!

  股价飙升。

  刘彻在里面稍微运作了一下,卖了点前段时间收购的股份,加上自己本来持有的股份丢出去,就筹够了单独从洛阳修建一条铁路到宛城的经费。

  这笔钱很快就到了项绪的账上。

  项绪修建铁路都已经大半年了,安洛铁路难度虽然大,里程虽然大,虽然全过程有上百万工人需要调配,其难度不亚于大兵团作战。

  但项绪有条不紊的推进着一切。

  现在刘彻还来个活儿,让建立一家宛洛铁路,还务必和安洛铁路同期通车。

  这活儿给项绪压的不轻。

  不过项绪还是接了,刘彻的活儿,没法儿不接。

  这条新的铁路,早就在勘探了,地也早就买好了。

  就是招募人手,然后运输材料过去,然后开建。

  修一条铁路的同时,顺便还能再旁边附送一条公路。

  一只羊也是放,两只羊也是放,那就放吧。

  铁路公司建立起来,不过本来项绪要在年底前建成安洛铁路的,这下多个活儿,并且还要求铁路要并联,这一下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说是安洛铁路上增加一个宛洛铁路的短程铁路线。

  其实不是那么回事。

  安洛铁路是长安到洛阳,然后铁路不是到洛阳城,而是延伸到黄河边的港口。

  而现在宛洛铁路也不是洛阳到宛城城里。而是延伸到距离宛城比较近的汉江渡口!

  这说白了,就等于是直接修建了一条铁路,经过关中和宛城的地理盆地地带,从黄河连通长江。

  这别看这一节路短,耗费的人力物力比安洛铁路平均值大得多。

  但是这条路上的几乎所有有能力做工人的劳动力都已经被吸引到铁路上了,根本就不可能分出来人。

  要继续修建,项绪只能削减人力,然后在辞退工人的桌子旁边,放一个宛洛铁路招工的台子。

  铁路内部,本来很多年轻人脾气就比较冲,看到项绪居然安排这种事情,就恼了,非要举报项绪。

  然后搞清楚宛洛铁路属于刘彻、霍海私人后,他们就不出声了。

  举报自己的院长副院长?关键是跟自己的皇帝和新商改的引领人举报,而皇帝和新商改引领人就是他俩。

  那不是‘堂下何人为何状告本官么?’

  这事情项绪处理完之后。

  刘彻视线放到了南面。

  昆明国方向,几乎可以说是顺风顺水,不只是国民,他们本地的其他贵族也都投了。

  准确的说是都跟苏武表达出了非常强烈的不想打仗,他们想要努努力劝降国王的想法。

  而昆明国的国王尝羌也是要疯了。

  “大汉还没出兵吗?”

  “大汉怎么回事?怎么还不出兵?”

  “啊?投降?不是,他都不出兵,我怎么投降啊?!!!”

  原来在昆明国或则滇国的人的意识中,是没有不战而降这种可能性的。

  就是但凡打不过,对方大军出动,哪怕刚出城门,只要出动,那就触发了可投降的条件。

  就好像LOL前十四分钟不能投降一样,滇国也不存在不战而降这回事儿。

  而LOL是设定的前十四分钟不能投。

  滇国是……他们本地语言就没有不战而降的可能性,在他们的语言体系里就明说了投降叫做‘向军队投降’。

  换句话说,他们的语言体系表达出的认知体系中,就只认为自己能投降的对象是军人。

  就算大汉在这儿搞事情,搞的滇王两年前就想投了。

  但军队一直不来,一兵一卒都不越过边境进入滇王统治范围内,滇王就投不了!

  而大汉呢?

  大汉这边现在推行的是王道。

  也就是说出兵必须要有理由。

  没有理由,就不能出兵。

  所以,滇王明知道自己赢不了,早就想投了。苏武知道自己现在在滇国区域掌握的权利比滇王本人还大,但就是没理由出兵。

  双方陷入了死循环。

  双方都不知道对方是怎么想的。

  语言不通害死人!

  虽然如同张叔一样的滇人都在学习大汉的语言,但是他们也在接受大汉的思想。

  他们接受大汉的思想后,就全盘否定了自己以前的原始思维。

  所以他们从思维上就没有认知到国王不投降是因为国王不知道可以直接投。

  在大汉的思维体系里,这叫‘负隅顽抗’或者也可以叫‘强硬’。

  双方在这个大乌龙里面疯狂的转圈。

  终于尝羌听到了天大的好消息。

  大汉派遣的大军从长安来到了蜀郡,马上就要到滇国来了。

  只要他们一离开大汉蜀郡边缘,就等于战争开始,战争开始,自己就可以投了!

  尝羌想哭,**自己本质上就是个镇长,附近千里的人非要跟我效忠让我当王。

  他们又不给我交税,名义上认我当王我能怎么办?

  大汉一千个镇的人口组成的大军就蹲在边境上。

  他们又不打我,就吓我,吓了两年!

  “你们拷打了我三天三夜让我老实回答问题,你们倒是特么问啊!!快问啊!!!”

  尝羌已经急不可耐的让使者等在边境上了。

  只要大汉的军队越过国境线一米,使者马上就上前投降。

  然后尝羌马上就从后方赶到前线亲自按照大汉的规矩送上降书。

  卫广带领大军到了之后,选择了更适合进攻滇国的位置,从金沙江西侧一条支流开始渡河。

  苏武的人,从金沙江南端的另外一条支流开始渡河。

  从北滇往中部进发。

  船队刚刚出发往对岸走,苏武就在望远镜里,看到对岸有人举白旗。

  苏武脸一黑。

  到了岸上,苏武就拿到了降书。

  降书原原本本写清楚了滇国的由来。

  一百五十多年以前,楚将庄硚率军到达滇池地区,其目的是征服当地滇人归附楚国,后因归路被秦国所断,就留在滇池地区,遵从当地习俗建立滇国。

  而后,所有滇人就认滇王为主。

  但是滇王并没有维持军队,而是融入了滇的生活习惯,活成了一个镇长。

  一百五十年后,战胜了秦军的汉军终于来到了这里。

  于是滇王选择投降。

  苏武立刻询问:“既然投降,以前为什么不投?”

  使者:“将军,你们都没派兵攻打,我们怎么投降?”

  苏武听出了猫腻,继续询问,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然后苏武想了半天,憋出一句:“当初张骞太守往南探索的军队被你们阻挡,你们当时为什么不投?”

  使者瞪大了眼睛:“将军你在说什么笑话,就算我们滇国军队再少也有两千多,你们来俩人,我们就投了????”

  苏武:“所以我现在带着两万人来了,你们就投了?”

  使者:“对啊!我王在赶来的路上。过几天我王亲自递上降书给大汉的皇帝,我王愿意对大汉的皇帝效忠,不求封侯,封个十来等级的爵位就行。”

  苏武:“……”

  这件逆天的事情的情报送去长安的路上时。

  刘彻还在观望千乘。

  霍海!还在千乘!

  千乘各方面的框架体系全都搭建出来了,霍海还是没南下。

  不是刘彻质疑霍海,霍海是根本不可能黑在千乘这个地方不走了的。

  难道千乘的人还能跟着霍海反大汉?

  不可能。

  但霍海为什么还在千乘?

  到了这个时候,刘彻终于反应过来了。

  霍海留在千乘,绝对不是为了发展千乘本身。

  而是为了新式轮船!

  自己分析错了!

  一开始,刘彻认为,千乘的经济大发展,加上千乘能够吸收四周的养分过来,形成循环,让经济发展起来,工业规模化,物产变多,人口变多,更多人口参与航海。

  这样才能刺激航海业的发展。

  所以霍海留在千乘的目的是发展千乘的经济。

  但是霍海没这个意思。

  的确,刘彻分析的很对,千乘的发达,是大汉航海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大汉大规模通往新大陆掌握新大陆的关键。

  但!千乘的发展其实不需要霍海的提速或者增加光环。

  资本的力量市场的调配会主动让千乘发展成一个发达的地区。

  霍海留在这里的确加速了这个过程,但这不是霍海留下的目的,只是霍海留在这里引发的变化而已。

  霍海看中的,恰恰是螺旋桨铁甲舰本身!

  这个时代的人惊讶于明轮轮船的厉害,比起以前的船,简直是划时代的产物。

  但是霍海知道,明轮轮船不够稳定,而且很容易被其他国家给学去。

  但螺旋桨轮船,将会是别的国家的人根本看不懂的存在。

  只要不拿到设计图,任他再聪明的人,看到轮船,也不可能脑补出它的动力系统,根本无从模仿。

  这样才能从技术上杜绝其他国家学习的可能。

  只有有了螺旋桨轮船,大汉才是真正的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其他国家的神。

  终于,中秋都过了,已经是九月份了。

  新的钢骨铁甲舰,终于下水了。

  新的钢骨融合了大量这一年才开发出的新技术,整条船长达九十米,宽达到了三十二米。

  整条船取消掉明轮之后依旧如此之宽。

  这条船刨除三千公里直线范围内要燃烧的煤炭,以及船员与他们的生活物资之外,还拥有七百吨载重量!

  如果钢铁铆接技术再进一步,真正的千吨级铁甲舰就来了!

  霍海终于松了一口气!

  “八艘。这种船需要八艘,三艘往北,三艘往南,长江一条,黄河一条。”

  “再多就不要发展了,全力攻坚下一个难关,全铁甲舰!”

  儿宽听到霍海的命令后也是松了一口气。

  螺旋桨船终于试水成功了。

  不过,武侯大人居然不让大规模生产这种船只?

  霍海深深的看了儿宽一眼:“私人暂时禁止拥有这个级别的船只。”

  这个级别的船只,要是搞来成都那边最新研制的炮,他特么能把黄河给堵住,在黄河上就打下洛阳城。

  这怎么可能让私人拥有?

  所以才要限制数量。

  而且通往新大陆暂时只能让官方来,所以近海和内河的运输公司,用四百吨明轮船就够了。

  等有了全铁甲舰后,再把包铁皮的铁甲舰出售给运输公司们也不迟。

  儿宽接下任务后有点忧心忡忡:“武侯,以前我不懂管理,都是瞎管理,但是现在跟您学了之后,懂了,我发现船厂有很多问题。”

  霍海:“有什么问题?”

  儿宽:“我发现,船厂内部的员工之间,迅速地铁板一块,成了一个新群体,他们互相之间的亲密度远超过和千乘其他行业甚至钢铁公司码头工人之间的关系。”

  “这意味着,以后船厂招工的人如果也加入了之中,那也许十年二十年后,船厂新人,全都是现在老人的孩子。”

  霍海摆头。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无法避免的。

  儿宽:“这样一来,有本事的人进不来,没本事的人凭借关系就能拿到位置,这样问题可就大了。”

  霍海摆头:“这种现象无法避免的,如果要避免,那就需要多修建几个分厂,随时准备换厂址,但是依旧不能完全避免。”

  儿宽:“难道就允许这种可能?”

  霍海:“对于有功的人,允许子承父业吧。”

  “但是,未来工人们一家有几个孩子,我们只要最好那个,而不是让他们把最差那个留在船厂,最好的去自谋生路。”

  “你明白我在说什么吗?”

  儿宽恍然大悟。

  霍海:“时代在变化,以后船厂效益没那么好了,也许工资没那么多了,不那么吃香了,就没有那么多人了。所以这种子承父业的现象并不会那么的多,但依旧会存在。”

  “可如果这个行业还有必要,那朝廷就会不停地建立船厂。”

  “到时候消失的不是造船业,而只是千乘船厂而已。”

  “这种可能,你需要让每个工人都知道,让他们自己知道。”

  这个问题其实无解,如果发展停滞,那这个问题就很严重。

  可如果一直发展下去,那这个问题就不算什么严重的问题。

  霍海要统揽全局,没有办法为这种小问题出谋划策。

  ……

  葛三的副手抵达岸边,直接跪下感谢老天爷。

  田觉看他那么激动,就等他感谢完。

  等他感谢完后,立刻起身:“田将军,听说武侯大人在港口!现在还在吗?我带来了最新消息,咱们找到新大陆了!我送回了一批种子!一堆神奇植物的种子!”

  田觉:“……”

  “你早到一天就好了,武侯的船,昨天刚刚出港,南下南越国了。”

  葛三的副手:“那能不能派遣一艘船去追?”

  田觉:“武侯乘坐的铁皮巨轮,是现在船速度快出小一倍,怎么追?”

  葛三的副手震惊了:“什么?又有新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