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后院。
众人全都齐刷刷地看向李祺。
“文和,你刚刚说这海洋贸易,是怎么个意思?”
老朱陛下满脸希冀地追问道。
打仗他是不怕的,怕的是钱粮打没了。
但如果打仗能够打出更多的钱粮,那还怕个锤子,直接打!
“前宋朝廷,偏安一隅,积贫积弱,却能够硬生生地养了好几个蛮爹,为什么?!”
前宋王朝,养活蛮爹?
听见李祺这话,众人都有些哭笑不得。
太子标没好气地瞪了李祺一眼。
你这么说,多少有些过分了。
哪怕这是事实,但前宋朝廷毕竟是正统王朝,而且还是汉家王朝,所以李祺这话多多少少有些冒犯了。
话不能说得这么难听嘛!
值得一提的是,大明王朝建立之后,为了整合华夏族群的历史记忆,大明将元朝塑造成继承宋朝正统的王朝,并将自己视为元朝的合法继承者。
老朱陛下在《登极诏》中明确表示,元朝是继承宋朝的正统,天命真人入中国为天下主,而大明则是将元朝取而代之,所以大明是承袭的元朝法统,而元朝法统来自于宋朝,那么大明其实也是承袭宋朝法统,这种表述有助于朱元璋合法地接管元朝的领土和人口,并稳定北方的统治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老朱陛下这么做,除了有利于让天下百姓认可接受大明外,那就是想要延续元制,打压士大夫的地位权势了。
毕竟两宋及以前,要么是“帝与门阀士族治天下”,要么就是“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但是胡元朝廷建立之后,大可汗君临天下乾纲独断,那是对士大夫生杀予夺视为草芥,老朱陛下很好地继承了这一点,对读书人也从来不惯着。
李祺丝毫没有在意众人的异样神情,自顾自地开了口。
“澶渊之盟,前宋朝廷每年给辽国(契丹人)送去银、绢共三十万两,后来辽国利用前宋朝廷与西夏作战的困境,又将这岁贡增加了二十万两,总计五十万两,这是前宋的第一个蛮爹!”
“为了维持脸面,前宋朝廷把献给辽国的这些银、绢称作“岁币”,言外之意这是前宋朝廷给辽国“礼物”,当做每年双方往来的物资,双方还是平等,是“兄弟之国”。”
“面对辽国增加岁币的无理要求,前宋朝廷没有拒绝,而是答应了!”
李祺冷笑着开口,语气之中充满了鄙夷与不屑。
“后来西夏崛起,西夏皇帝李元昊暴打前宋朝廷,接连取得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胜利,打得宋军损失惨重、狼狈不堪,然后宋廷只能苟颜乞和,与西夏签署“庆历和议”,每年给银、绢、茶总计二十五万两,这就是前宋的第二个蛮爹!”
“而后前宋朝廷给西夏的“礼物”,称为“岁赐”,岁赐岁赐,意思是前宋皇帝每年赏赐给西夏的,毕竟西夏以前只是大明的藩属国,而他们这么一搞就是在告诉天下人,李元昊依旧是前宋臣子,不能称帝,如此前宋赢得了面子,下得了台阶,通过撒钱的方式暂时平息了与西夏的战火,只是又养活了一个蛮爹。”
“至此,夏、宋、辽三方鼎峙的局势形成,而前宋王朝却能凭借一己之力,养活两个蛮爹,其国力真就那么富庶吗?”
刘伯温和李善长对视了一眼。
他们两人都是内政的佼佼者,自然看得出来,前宋朝廷问题很大。
最出名的,那就是三冗之患,冗兵冗员冗官,比如为了让某个二代进入官场,特地增设一个岗位,不干正事享受待遇,有人这样搞那大家都这样搞,最后硬生生地造成了三冗之患。
那么,前宋朝廷是靠什么养活这“三冗”的呢?
不等众人开口反驳,李祺就接着往下讲。
“然后呢,就是金国(女真人)灭宋,前宋朝廷南逃偏安一隅,就出现了前宋朝廷与金国签署的“绍兴和议”,前宋朝廷每年给金国银、绢各二十五万两,总计五十万两。”
“这一次,前宋朝廷是真的连脸都不要了,给金国的银、绢,称为“岁贡”,意思是前宋朝廷每年向金国“朝贡”,蛮夷成立的金国竟然成了上国,前宋王朝却成了臣子,丢尽了汉家王朝的脸面。”
这一次,前宋确实是连脸都不要了!
华夏王朝历朝历代,就出了这么一个前宋,汉家男儿建立的中原王朝,昔日也是大一统朝廷,竟然敢厚着脸皮向外邦蛮夷称臣纳贡。
说起这些,李祺都忍不住叹了口气。
积贫积弱的前宋朝廷,确实很不争气啊!
“诸位难道就没有想过,澶渊之盟的时候,前宋朝廷还占据整个天下,而绍兴和议的时候,前宋却只是偏安一隅只有半壁江山,同样是五十万两,前宋怎么捣鼓出来的?”
“而且哪怕是偏安一隅,可这前宋却是繁华富庶,岁贡一次都没少给过不说,其都城汴京还是天下第一繁华富庶之地!”
“为什么?”
对啊!
为什么?
老朱陛下看向了刘伯温和李善长。
为什么?
答案呼之欲出!
刘伯温和李善长齐齐深吸了一口气。
他们其实早就知道答案,只是一直没吭声罢了。
“因为……海外贸易!”
李祺直视着他们的目光。
“前宋王朝通过海洋贸易抽取的商税,占据了整个财政收入的一半还多,这是什么概念?”
“前宋通过海洋贸易,进出口货物多达四百种以上,中国主要出口茶叶、瓷器、丝绸等特色商品,因为其只产自于中国,所以那些海外商队只要将这些东西运出海外,价值立刻就会翻上数十倍不止,而他们也一定能够获得几十上百倍的利润!”
“这也是那张士诚和方国珍能够富甲一方,从私盐贩子摇身一变成为军阀头目的真正原因!”
此话一出,全场皆寂。
“多少?!”
老朱陛下却是听得眼睛都红了。
“文和你刚刚说多少?”
“丝绸、茶叶、瓷器,只要运出海,就是几十上百倍的利润?”
老朱陛下难以置信地追问道,只觉得心痛得无法呼吸。
这**,谁他娘地撺掇咱禁海的?
是哪个丧良心的狗东西?
感受到皇帝陛下的目光,李善长和刘伯温有些慌了。
他们哪怕没有参与其中,也一直选择作壁上观,没有跟老朱讲实话。
有些话,能不说就不说。
但是李善长,绝对是收了某些不该收的贿赂。
“这些是前宋出口,也就是卖出去的东西,那前宋又进口了什么呢?”
李祺脸上笑容不断,只是有些发冷。
“占城稻,产量高于中原且对环境适应性更强,为前宋的后勤提供了可靠保障;香料,中原一向稀少,所以价值昂贵,在前宋与北方的贸易中起到了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换来大批战马;硫磺,主要是与倭国和高丽交易,制作火药的主要原料……还有象牙、珠宝、人参等物资,凡南宋匮乏之物,皆能由海外贸易得之!”
“前宋朝廷就在这一次次中外贸易之中,承担着中间商的角色,通过双方商品存在的巨大价格差异,赚取到了海量惊人的财富,还通过抽取商税关税,更是让这笔财富翻上了数倍不止,所以前宋才能养活得起他这些蛮爹!”
“巨大的海外资源,为前宋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最终成为前宋王朝北方防线最有力的经济后盾,富庶的国力也足以确保,哪怕前宋王朝再如何积贫积弱,他们最后也能花钱平息战祸!”
“但是如今的大明呢?大明贫瘠发展不起来,真是因为战事不断吗?”
老朱陛下拳头都握紧了,他下意识地看向李善长,那眼神红得吓人。
李善长咽了口唾沫,心中将李祺给骂了个半死。
天杀的兔崽子,你真是坑爹啊!
众人全都齐刷刷地看向李祺。
“文和,你刚刚说这海洋贸易,是怎么个意思?”
老朱陛下满脸希冀地追问道。
打仗他是不怕的,怕的是钱粮打没了。
但如果打仗能够打出更多的钱粮,那还怕个锤子,直接打!
“前宋朝廷,偏安一隅,积贫积弱,却能够硬生生地养了好几个蛮爹,为什么?!”
前宋王朝,养活蛮爹?
听见李祺这话,众人都有些哭笑不得。
太子标没好气地瞪了李祺一眼。
你这么说,多少有些过分了。
哪怕这是事实,但前宋朝廷毕竟是正统王朝,而且还是汉家王朝,所以李祺这话多多少少有些冒犯了。
话不能说得这么难听嘛!
值得一提的是,大明王朝建立之后,为了整合华夏族群的历史记忆,大明将元朝塑造成继承宋朝正统的王朝,并将自己视为元朝的合法继承者。
老朱陛下在《登极诏》中明确表示,元朝是继承宋朝的正统,天命真人入中国为天下主,而大明则是将元朝取而代之,所以大明是承袭的元朝法统,而元朝法统来自于宋朝,那么大明其实也是承袭宋朝法统,这种表述有助于朱元璋合法地接管元朝的领土和人口,并稳定北方的统治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老朱陛下这么做,除了有利于让天下百姓认可接受大明外,那就是想要延续元制,打压士大夫的地位权势了。
毕竟两宋及以前,要么是“帝与门阀士族治天下”,要么就是“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但是胡元朝廷建立之后,大可汗君临天下乾纲独断,那是对士大夫生杀予夺视为草芥,老朱陛下很好地继承了这一点,对读书人也从来不惯着。
李祺丝毫没有在意众人的异样神情,自顾自地开了口。
“澶渊之盟,前宋朝廷每年给辽国(契丹人)送去银、绢共三十万两,后来辽国利用前宋朝廷与西夏作战的困境,又将这岁贡增加了二十万两,总计五十万两,这是前宋的第一个蛮爹!”
“为了维持脸面,前宋朝廷把献给辽国的这些银、绢称作“岁币”,言外之意这是前宋朝廷给辽国“礼物”,当做每年双方往来的物资,双方还是平等,是“兄弟之国”。”
“面对辽国增加岁币的无理要求,前宋朝廷没有拒绝,而是答应了!”
李祺冷笑着开口,语气之中充满了鄙夷与不屑。
“后来西夏崛起,西夏皇帝李元昊暴打前宋朝廷,接连取得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胜利,打得宋军损失惨重、狼狈不堪,然后宋廷只能苟颜乞和,与西夏签署“庆历和议”,每年给银、绢、茶总计二十五万两,这就是前宋的第二个蛮爹!”
“而后前宋朝廷给西夏的“礼物”,称为“岁赐”,岁赐岁赐,意思是前宋皇帝每年赏赐给西夏的,毕竟西夏以前只是大明的藩属国,而他们这么一搞就是在告诉天下人,李元昊依旧是前宋臣子,不能称帝,如此前宋赢得了面子,下得了台阶,通过撒钱的方式暂时平息了与西夏的战火,只是又养活了一个蛮爹。”
“至此,夏、宋、辽三方鼎峙的局势形成,而前宋王朝却能凭借一己之力,养活两个蛮爹,其国力真就那么富庶吗?”
刘伯温和李善长对视了一眼。
他们两人都是内政的佼佼者,自然看得出来,前宋朝廷问题很大。
最出名的,那就是三冗之患,冗兵冗员冗官,比如为了让某个二代进入官场,特地增设一个岗位,不干正事享受待遇,有人这样搞那大家都这样搞,最后硬生生地造成了三冗之患。
那么,前宋朝廷是靠什么养活这“三冗”的呢?
不等众人开口反驳,李祺就接着往下讲。
“然后呢,就是金国(女真人)灭宋,前宋朝廷南逃偏安一隅,就出现了前宋朝廷与金国签署的“绍兴和议”,前宋朝廷每年给金国银、绢各二十五万两,总计五十万两。”
“这一次,前宋朝廷是真的连脸都不要了,给金国的银、绢,称为“岁贡”,意思是前宋朝廷每年向金国“朝贡”,蛮夷成立的金国竟然成了上国,前宋王朝却成了臣子,丢尽了汉家王朝的脸面。”
这一次,前宋确实是连脸都不要了!
华夏王朝历朝历代,就出了这么一个前宋,汉家男儿建立的中原王朝,昔日也是大一统朝廷,竟然敢厚着脸皮向外邦蛮夷称臣纳贡。
说起这些,李祺都忍不住叹了口气。
积贫积弱的前宋朝廷,确实很不争气啊!
“诸位难道就没有想过,澶渊之盟的时候,前宋朝廷还占据整个天下,而绍兴和议的时候,前宋却只是偏安一隅只有半壁江山,同样是五十万两,前宋怎么捣鼓出来的?”
“而且哪怕是偏安一隅,可这前宋却是繁华富庶,岁贡一次都没少给过不说,其都城汴京还是天下第一繁华富庶之地!”
“为什么?”
对啊!
为什么?
老朱陛下看向了刘伯温和李善长。
为什么?
答案呼之欲出!
刘伯温和李善长齐齐深吸了一口气。
他们其实早就知道答案,只是一直没吭声罢了。
“因为……海外贸易!”
李祺直视着他们的目光。
“前宋王朝通过海洋贸易抽取的商税,占据了整个财政收入的一半还多,这是什么概念?”
“前宋通过海洋贸易,进出口货物多达四百种以上,中国主要出口茶叶、瓷器、丝绸等特色商品,因为其只产自于中国,所以那些海外商队只要将这些东西运出海外,价值立刻就会翻上数十倍不止,而他们也一定能够获得几十上百倍的利润!”
“这也是那张士诚和方国珍能够富甲一方,从私盐贩子摇身一变成为军阀头目的真正原因!”
此话一出,全场皆寂。
“多少?!”
老朱陛下却是听得眼睛都红了。
“文和你刚刚说多少?”
“丝绸、茶叶、瓷器,只要运出海,就是几十上百倍的利润?”
老朱陛下难以置信地追问道,只觉得心痛得无法呼吸。
这**,谁他娘地撺掇咱禁海的?
是哪个丧良心的狗东西?
感受到皇帝陛下的目光,李善长和刘伯温有些慌了。
他们哪怕没有参与其中,也一直选择作壁上观,没有跟老朱讲实话。
有些话,能不说就不说。
但是李善长,绝对是收了某些不该收的贿赂。
“这些是前宋出口,也就是卖出去的东西,那前宋又进口了什么呢?”
李祺脸上笑容不断,只是有些发冷。
“占城稻,产量高于中原且对环境适应性更强,为前宋的后勤提供了可靠保障;香料,中原一向稀少,所以价值昂贵,在前宋与北方的贸易中起到了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换来大批战马;硫磺,主要是与倭国和高丽交易,制作火药的主要原料……还有象牙、珠宝、人参等物资,凡南宋匮乏之物,皆能由海外贸易得之!”
“前宋朝廷就在这一次次中外贸易之中,承担着中间商的角色,通过双方商品存在的巨大价格差异,赚取到了海量惊人的财富,还通过抽取商税关税,更是让这笔财富翻上了数倍不止,所以前宋才能养活得起他这些蛮爹!”
“巨大的海外资源,为前宋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最终成为前宋王朝北方防线最有力的经济后盾,富庶的国力也足以确保,哪怕前宋王朝再如何积贫积弱,他们最后也能花钱平息战祸!”
“但是如今的大明呢?大明贫瘠发展不起来,真是因为战事不断吗?”
老朱陛下拳头都握紧了,他下意识地看向李善长,那眼神红得吓人。
李善长咽了口唾沫,心中将李祺给骂了个半死。
天杀的兔崽子,你真是坑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