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的山呼海啸中,皇上挽着太后的手臂,两人所乘御辇从雕刻了龙凤呈祥的丹陛石上走过。
待来到殿前,皇上先一步从御辇上走了下来,转身又去搀扶太后。
二人走过地上铺设的精美柔软的毯子,受着两侧大臣崇敬的目光,一路又走上了殿内的丹陛石侧阶梯,上了高台。
今日高台上的格局却是发生了改变。
龙椅由正中,被挪到了侧前方,取而代之的,是一张雕工同样精美的凤椅。
此举虽有些不合礼法,可总有些时候是要特事特办的。
便如今天,皇上为太后过寿,总没有老寿星让到一旁,他这位亲儿子坐中间的道理。
“臣等恭迎皇上、太后!”
“众爱卿免礼。”
服侍太后入座后,皇上面向文武百官,笑着托起了双手:“都快些入座吧!”
文武百官再次谢过,这才坐回了座位。
许是因为皇上和太后的到来,文武百官们也没有了刚才的那番随意,或多或少都拘束了一些。
皇上也看出了这一点,但也没有多说什么。
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皇权凌驾于众生之上,他可以表现的亲民,且骨子里也愿意与民同乐,但无论是文武百官,还是百姓平民,都不能缺少对皇权的敬畏,否则天下就该不太平了。
文武百官落座,佛印这时候上前一步,唱道:“文武百官,进献寿礼!”
他话音落下,就有小太监从旁走了过来,手中还端着一个精致的紫檀木托盘,其上摆放着一个薄册。
佛印捡起薄册,翻开第一页,念道:“铁胆神侯进献紫檀木雕花嵌螺钿绣寿字纹围屏一件。”
话毕,一旁侍卫小心托着一件围屏走了过来,围屏共三十二扇,高一丈三尺,选用最为珍贵的紫檀木作边框,以名贵的螺钿镶嵌镶铜鎏金寿字等装饰。
屏风正面,用明黄色绸做底,彩绣各种不同形式的寿字,背面则以石青颜料,找来了五湖四海的文人名家题写祝寿词句。
可以说,无论是从实际价值,还是其承载的意义,都是一件绝佳的寿礼。
太后见到后,也欣喜不已:“皇叔有心了。”
待到朱无视回到位置上后,佛印才继续念道:“宁王献松鹤延年玉雕长寿图一幅。”
话音落下,便有人小心托着一张桌子走了过来。
皇上太后好奇看去,却见这小小的方桌大有玄机。
其竟是羊脂白玉雕琢而成,尽管并非一体,可手工匠人却以极为精巧的手艺,将拼接之处做得浑然天成,若非经人介绍,恐在场所有人,都难以看出其中的玄机。
而在桌面上,则呈现着一张立体的图卷,亦是用玉石雕琢而成,其上雕琢了几句出自诗经的词句:“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在旁,则是一幅布局洗练紧凑的松鹤延年图。
长松苍劲,丹顶自鹤单足兀立,坡地丛菊绽放,松、鹤、菊相配。
其神韵饱满,形象立体,尽管玉质的颜色无法完美还原仙鹤、松柏的本来颜色,可神韵形态之上,却没有丝毫缺陷。
‘画工’更是精美异常,让人很难想象这竟然是匠人手工雕琢而出的玉雕。
“宁王叔有心了。”
甭管皇上心中如何看待宁王,但对于宁王做事还是比较佩服的。
听手下的人说,这一份寿礼,是在宁王离开京城前就备下了的。
接下来的几份寿礼,都是朝廷上位高权重的几位大臣送的,虽然价值同样不俗,但却欠缺了一些新意。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左都御史大人之前因为太后过寿的事情,都要和皇上‘打起来’了,如今也送上了一份价值不俗的礼品,甚至相较于其他几位曾经支持大操大办的大臣们,还要有心意。
很快,寿礼就已经在旁‘堆积成山’,佛印手中的小册,也翻到了后面。
终于轮到了苏木。
“锦衣卫苏木,联同保龙一族零零发,进献寿礼白玉观音一座。”
太后的寿宴,可谓是百宝荟萃,大臣们见多了宝物,如今听到联同献礼,本不怎么在意。
尤其是白玉观音,文武百官之中,有不少人都知道太后礼佛之心诚。
所以像是佛牌、玉佛、七宝琉璃手串,甚至是找西域大喇嘛开过光的佛珠,乃至是高僧遗留下来的舍利子,前面都有不少人送了。
一尊白玉观音,毫不夸张地讲,在这里面根本算不得什么。
你一座观音像,再大能大到哪里去?
可皇上在听到白玉观音这几个字的时候,却是明显眼角一抽,似乎想到了什么,又看向了一旁明显有些吃力的侍卫,以及那被绸缎遮盖,足有两丈多高大的物件。
更是倒吸了口凉气。
苏木和零零发走出座位,朝皇上太后行了一礼,同一时刻,侍卫们也将寿礼搬到了中间。
文武百官这才发现了事情有些不太对劲。
这玉像是不是太大了点?
难不成这是一个箱子,玉像被保存在里面?
正想着,就见零零发和苏木一左一右,上前各持绸缎一角,将其轻轻一扯。
轻薄的绸缎滑落,便见一尊慈悲、高洁,不染纤尘的观音玉像,出现在了大殿之中。
仅仅只是人像的部分,就已经高达一丈六尺,其下的莲台更是厚重无比,二者相加,更是高两丈有余。
“一丈六尺......哀家听闻:西方有佛,其形丈六而黄金色,你这一丈六尺,是否也有此说法?”
太后好奇问道。
苏木上前一步,洒脱一笑:“哈哈,太后明鉴,却有此间含义。”
“苏千户,若是如此,当铸造金身才是,何以用白玉雕琢丈六法身?”
皇上有些酸酸的开口。
在看见这尊白玉观音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的礼物多半要被压下去了。
偏偏,他事先还有过送白玉观音的打算。
而且还和苏木与零零发说了,这两个家伙竟然还瞒着他!
简直是......
“丈六金身乃是佛身,观音尊者并未成佛,自然当不得金身。”苏木也看出了皇上那近乎实质化的幽怨。
但想了想,还是故意卖了个破绽。
皇上则像条翘嘴一样,见到鱼饵,没有半点犹豫,直接咬钩。
“那依苏千户之见,观音大士积千世功德,不够资格成佛?”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看向了苏木。
要知道,在民间,观音大士的声望是极高的,若是回答一个不慎,被骂娘都是好的。
零零发也有点担忧。
苏木却是不急不慌,笑问道:“皇上,太后,臣这里还有一则小故事,同样想做寿礼献上,不知可否?”
“说。”
皇上也不想将事情做绝,毕竟只是开个玩笑,过分就真的过分了。
太后也兴致勃勃,想要听听苏木的故事。
苏木也不卖关子:“观音菩萨之所以被称为观世音,是因为他专观听世间所有苦难的声音,正如皇上所说,观音大士积千世功德,本可以涅槃成佛,如来佛祖也的确派了阿难尊者,前去接观音菩萨到灵山受封成佛......”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皆是皱起眉头。
戏说不是胡说 改编不是乱编。
若是民间百姓流传故事当中的观音尊者没有成佛,而苏木为了过皇上这一关,而将观音说成了佛,那问题可就大了。
不过,皇上见苏木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也没有出言打断。
果然,紧接着苏木就说出了那至关紧要的两个字:“但是......”
却说当日观音菩萨飞去灵山,准备涅槃成佛之际,忽然听到凡间传来的一阵求救声。
他抬眸看去,却是一只老虎,要吃一个老妇人。
他心中纠结万分,若救,或赶不上去西天受封,若不救,他又心存不忍。
故事说到这里,苏木忽然停了下来,转过身,看了一圈,笑问道:“诸位大人,依你们所见,观音大士在这里有没有停下来?”
文武百官听到这话,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先看向了皇上的方向。
皇上也笑了笑:“既然是故事,那便是图一乐,众位爱卿,可畅所欲言,抒发心中所想。”
听到这话。
文武百官也没了后顾之忧,纷纷阐述自己的观点。
“依老夫所见,观音大士,以慈悲为怀,且民间都流传着观音菩萨的说法,这里自然是停了下来。”
“老夫亦觉得观音大士在此停了下来。”
“齐大学士,都说你是当朝第一智者,不知你作何观点?”
礼部尚书看向了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此人正是齐大学士,被称为本朝第一大智者。
齐大学士抬了抬眼皮,疑惑道:“什么观点?”
“就是苏千户刚才讲的故事,观音大士前往灵山受封,中途见到一只老虎想要吃一个老妇人......”
“故事,故事......瞧我这脑子,倒是让诸位大人见笑了。”
齐大学士一副后知后觉的模样,先是滑稽地朝众人致歉,而后捻着胡须,思索片刻,笑道:“诸位,齐某对民俗神话不甚了解,可写故事却颇有几分心得。”
“所谓故事,便是讲究跌宕起伏,方能让人印象深刻。”
“依诸位大人所言,观音大士前往灵山受封,中途见到一只老虎要吃老妇人,便停了下来,那这也不叫故事,反倒像是叙事了?”
闻言,先前开口的尚书,微微眯起眼睛:“那依齐大学士所言,观音大士没有停下救人?”
“观音大士,大慈大悲......不过故事该如何发展下去,还要听苏千户如何说。”
齐大学士不知可否。
皇上见齐大学士都这么说了,也对接下来的发展有了几分好奇,看向苏木道:“苏千户,后面的故事究竟如何?”
苏木笑了笑,先是朝齐大学士行了一礼,又看着其他开口的朝廷大臣,笑道:“诸位大人这一次可是猜错了,正如齐大学士所说,若观音大士当真在此停了下来,那下官所讲,便称不上是故事了。”
此话一出,文武百官们更是眉头紧皱。
可还没等开口,就听苏木继续讲起了故事。
“观音大士在救人与成佛之间纠结极了,老妇人这时候却手脚并用,爬上了一棵大树,暂时像是没了性命之忧。”
“观音大士松了口气,想着自己此去灵山,若是得以涅槃成佛,再回返救人也来得及,便继续上路了。”
“等来到灵山,排在观音大士前面的菩萨、尊者,一共有七位,佛祖逐一唱念功绩,封为佛陀。”
“眼看着前面的人越来越少,观音大士却越来越心不在焉。”
“等真的轮到观音大士涅槃成佛的时候,佛祖一连叫了两次,他都没有反应,直到第三次,才后知后觉站了出来,恭敬地行了一礼。”
“佛祖看出他心中尚有牵挂,便想着点化一番,讲了一段佛理,并告知了他涅槃成佛的含义。”
“何为涅槃?涅槃是梵语,正音为波利匿缚男,玄奘法师译为‘圆寂’,即本具一切功德(圆),永离一切烦恼(寂)。”
“若要圆寂成佛,便要摒弃一切烦恼。”
“观音大士听到以后,先是低头思索了一瞬,而后向佛祖躬身一礼,言说:‘弟子多谢佛祖点化。’”
“佛祖面露笑意,以为他已经幡然醒悟,正欲开口册封观音成佛。”
“可观音大士却又行了一礼,却是辞别之礼。”
“而后在众目睽睽之下,转身离去。”
“后来,观音大士回到了那片树林,点化了老虎,救下老妇人。”
故事到此结束。
金銮殿上,文武百官寂静无声。
故事当中的观音大士表现如何?
凭心而论,算不上完美无瑕。
相比之下,佛典之中割肉喂鹰、舍身饲虎这些故事当中的主角,毫无疑问要比苏木所讲述的观音大士要决绝不少。
他们甚至都没有半点犹豫。
然而,那样的故事虽然将大无畏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却总归让人感觉不是那么的真实。
反倒是故事当中的观音大士,他或许没有萨埵、尸毗那般决绝。
可却更显得真实许多。
“黄金比之白玉。”
“黄金虽然名贵,可若有心为之,就如那佛陀封号,受封之人不知凡几。”
“白玉在价值上或有不如,可却如观音大士,为救苦救难选择放弃成佛的品质一样,举世无双。”
待来到殿前,皇上先一步从御辇上走了下来,转身又去搀扶太后。
二人走过地上铺设的精美柔软的毯子,受着两侧大臣崇敬的目光,一路又走上了殿内的丹陛石侧阶梯,上了高台。
今日高台上的格局却是发生了改变。
龙椅由正中,被挪到了侧前方,取而代之的,是一张雕工同样精美的凤椅。
此举虽有些不合礼法,可总有些时候是要特事特办的。
便如今天,皇上为太后过寿,总没有老寿星让到一旁,他这位亲儿子坐中间的道理。
“臣等恭迎皇上、太后!”
“众爱卿免礼。”
服侍太后入座后,皇上面向文武百官,笑着托起了双手:“都快些入座吧!”
文武百官再次谢过,这才坐回了座位。
许是因为皇上和太后的到来,文武百官们也没有了刚才的那番随意,或多或少都拘束了一些。
皇上也看出了这一点,但也没有多说什么。
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皇权凌驾于众生之上,他可以表现的亲民,且骨子里也愿意与民同乐,但无论是文武百官,还是百姓平民,都不能缺少对皇权的敬畏,否则天下就该不太平了。
文武百官落座,佛印这时候上前一步,唱道:“文武百官,进献寿礼!”
他话音落下,就有小太监从旁走了过来,手中还端着一个精致的紫檀木托盘,其上摆放着一个薄册。
佛印捡起薄册,翻开第一页,念道:“铁胆神侯进献紫檀木雕花嵌螺钿绣寿字纹围屏一件。”
话毕,一旁侍卫小心托着一件围屏走了过来,围屏共三十二扇,高一丈三尺,选用最为珍贵的紫檀木作边框,以名贵的螺钿镶嵌镶铜鎏金寿字等装饰。
屏风正面,用明黄色绸做底,彩绣各种不同形式的寿字,背面则以石青颜料,找来了五湖四海的文人名家题写祝寿词句。
可以说,无论是从实际价值,还是其承载的意义,都是一件绝佳的寿礼。
太后见到后,也欣喜不已:“皇叔有心了。”
待到朱无视回到位置上后,佛印才继续念道:“宁王献松鹤延年玉雕长寿图一幅。”
话音落下,便有人小心托着一张桌子走了过来。
皇上太后好奇看去,却见这小小的方桌大有玄机。
其竟是羊脂白玉雕琢而成,尽管并非一体,可手工匠人却以极为精巧的手艺,将拼接之处做得浑然天成,若非经人介绍,恐在场所有人,都难以看出其中的玄机。
而在桌面上,则呈现着一张立体的图卷,亦是用玉石雕琢而成,其上雕琢了几句出自诗经的词句:“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在旁,则是一幅布局洗练紧凑的松鹤延年图。
长松苍劲,丹顶自鹤单足兀立,坡地丛菊绽放,松、鹤、菊相配。
其神韵饱满,形象立体,尽管玉质的颜色无法完美还原仙鹤、松柏的本来颜色,可神韵形态之上,却没有丝毫缺陷。
‘画工’更是精美异常,让人很难想象这竟然是匠人手工雕琢而出的玉雕。
“宁王叔有心了。”
甭管皇上心中如何看待宁王,但对于宁王做事还是比较佩服的。
听手下的人说,这一份寿礼,是在宁王离开京城前就备下了的。
接下来的几份寿礼,都是朝廷上位高权重的几位大臣送的,虽然价值同样不俗,但却欠缺了一些新意。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左都御史大人之前因为太后过寿的事情,都要和皇上‘打起来’了,如今也送上了一份价值不俗的礼品,甚至相较于其他几位曾经支持大操大办的大臣们,还要有心意。
很快,寿礼就已经在旁‘堆积成山’,佛印手中的小册,也翻到了后面。
终于轮到了苏木。
“锦衣卫苏木,联同保龙一族零零发,进献寿礼白玉观音一座。”
太后的寿宴,可谓是百宝荟萃,大臣们见多了宝物,如今听到联同献礼,本不怎么在意。
尤其是白玉观音,文武百官之中,有不少人都知道太后礼佛之心诚。
所以像是佛牌、玉佛、七宝琉璃手串,甚至是找西域大喇嘛开过光的佛珠,乃至是高僧遗留下来的舍利子,前面都有不少人送了。
一尊白玉观音,毫不夸张地讲,在这里面根本算不得什么。
你一座观音像,再大能大到哪里去?
可皇上在听到白玉观音这几个字的时候,却是明显眼角一抽,似乎想到了什么,又看向了一旁明显有些吃力的侍卫,以及那被绸缎遮盖,足有两丈多高大的物件。
更是倒吸了口凉气。
苏木和零零发走出座位,朝皇上太后行了一礼,同一时刻,侍卫们也将寿礼搬到了中间。
文武百官这才发现了事情有些不太对劲。
这玉像是不是太大了点?
难不成这是一个箱子,玉像被保存在里面?
正想着,就见零零发和苏木一左一右,上前各持绸缎一角,将其轻轻一扯。
轻薄的绸缎滑落,便见一尊慈悲、高洁,不染纤尘的观音玉像,出现在了大殿之中。
仅仅只是人像的部分,就已经高达一丈六尺,其下的莲台更是厚重无比,二者相加,更是高两丈有余。
“一丈六尺......哀家听闻:西方有佛,其形丈六而黄金色,你这一丈六尺,是否也有此说法?”
太后好奇问道。
苏木上前一步,洒脱一笑:“哈哈,太后明鉴,却有此间含义。”
“苏千户,若是如此,当铸造金身才是,何以用白玉雕琢丈六法身?”
皇上有些酸酸的开口。
在看见这尊白玉观音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的礼物多半要被压下去了。
偏偏,他事先还有过送白玉观音的打算。
而且还和苏木与零零发说了,这两个家伙竟然还瞒着他!
简直是......
“丈六金身乃是佛身,观音尊者并未成佛,自然当不得金身。”苏木也看出了皇上那近乎实质化的幽怨。
但想了想,还是故意卖了个破绽。
皇上则像条翘嘴一样,见到鱼饵,没有半点犹豫,直接咬钩。
“那依苏千户之见,观音大士积千世功德,不够资格成佛?”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看向了苏木。
要知道,在民间,观音大士的声望是极高的,若是回答一个不慎,被骂娘都是好的。
零零发也有点担忧。
苏木却是不急不慌,笑问道:“皇上,太后,臣这里还有一则小故事,同样想做寿礼献上,不知可否?”
“说。”
皇上也不想将事情做绝,毕竟只是开个玩笑,过分就真的过分了。
太后也兴致勃勃,想要听听苏木的故事。
苏木也不卖关子:“观音菩萨之所以被称为观世音,是因为他专观听世间所有苦难的声音,正如皇上所说,观音大士积千世功德,本可以涅槃成佛,如来佛祖也的确派了阿难尊者,前去接观音菩萨到灵山受封成佛......”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皆是皱起眉头。
戏说不是胡说 改编不是乱编。
若是民间百姓流传故事当中的观音尊者没有成佛,而苏木为了过皇上这一关,而将观音说成了佛,那问题可就大了。
不过,皇上见苏木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也没有出言打断。
果然,紧接着苏木就说出了那至关紧要的两个字:“但是......”
却说当日观音菩萨飞去灵山,准备涅槃成佛之际,忽然听到凡间传来的一阵求救声。
他抬眸看去,却是一只老虎,要吃一个老妇人。
他心中纠结万分,若救,或赶不上去西天受封,若不救,他又心存不忍。
故事说到这里,苏木忽然停了下来,转过身,看了一圈,笑问道:“诸位大人,依你们所见,观音大士在这里有没有停下来?”
文武百官听到这话,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先看向了皇上的方向。
皇上也笑了笑:“既然是故事,那便是图一乐,众位爱卿,可畅所欲言,抒发心中所想。”
听到这话。
文武百官也没了后顾之忧,纷纷阐述自己的观点。
“依老夫所见,观音大士,以慈悲为怀,且民间都流传着观音菩萨的说法,这里自然是停了下来。”
“老夫亦觉得观音大士在此停了下来。”
“齐大学士,都说你是当朝第一智者,不知你作何观点?”
礼部尚书看向了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此人正是齐大学士,被称为本朝第一大智者。
齐大学士抬了抬眼皮,疑惑道:“什么观点?”
“就是苏千户刚才讲的故事,观音大士前往灵山受封,中途见到一只老虎想要吃一个老妇人......”
“故事,故事......瞧我这脑子,倒是让诸位大人见笑了。”
齐大学士一副后知后觉的模样,先是滑稽地朝众人致歉,而后捻着胡须,思索片刻,笑道:“诸位,齐某对民俗神话不甚了解,可写故事却颇有几分心得。”
“所谓故事,便是讲究跌宕起伏,方能让人印象深刻。”
“依诸位大人所言,观音大士前往灵山受封,中途见到一只老虎要吃老妇人,便停了下来,那这也不叫故事,反倒像是叙事了?”
闻言,先前开口的尚书,微微眯起眼睛:“那依齐大学士所言,观音大士没有停下救人?”
“观音大士,大慈大悲......不过故事该如何发展下去,还要听苏千户如何说。”
齐大学士不知可否。
皇上见齐大学士都这么说了,也对接下来的发展有了几分好奇,看向苏木道:“苏千户,后面的故事究竟如何?”
苏木笑了笑,先是朝齐大学士行了一礼,又看着其他开口的朝廷大臣,笑道:“诸位大人这一次可是猜错了,正如齐大学士所说,若观音大士当真在此停了下来,那下官所讲,便称不上是故事了。”
此话一出,文武百官们更是眉头紧皱。
可还没等开口,就听苏木继续讲起了故事。
“观音大士在救人与成佛之间纠结极了,老妇人这时候却手脚并用,爬上了一棵大树,暂时像是没了性命之忧。”
“观音大士松了口气,想着自己此去灵山,若是得以涅槃成佛,再回返救人也来得及,便继续上路了。”
“等来到灵山,排在观音大士前面的菩萨、尊者,一共有七位,佛祖逐一唱念功绩,封为佛陀。”
“眼看着前面的人越来越少,观音大士却越来越心不在焉。”
“等真的轮到观音大士涅槃成佛的时候,佛祖一连叫了两次,他都没有反应,直到第三次,才后知后觉站了出来,恭敬地行了一礼。”
“佛祖看出他心中尚有牵挂,便想着点化一番,讲了一段佛理,并告知了他涅槃成佛的含义。”
“何为涅槃?涅槃是梵语,正音为波利匿缚男,玄奘法师译为‘圆寂’,即本具一切功德(圆),永离一切烦恼(寂)。”
“若要圆寂成佛,便要摒弃一切烦恼。”
“观音大士听到以后,先是低头思索了一瞬,而后向佛祖躬身一礼,言说:‘弟子多谢佛祖点化。’”
“佛祖面露笑意,以为他已经幡然醒悟,正欲开口册封观音成佛。”
“可观音大士却又行了一礼,却是辞别之礼。”
“而后在众目睽睽之下,转身离去。”
“后来,观音大士回到了那片树林,点化了老虎,救下老妇人。”
故事到此结束。
金銮殿上,文武百官寂静无声。
故事当中的观音大士表现如何?
凭心而论,算不上完美无瑕。
相比之下,佛典之中割肉喂鹰、舍身饲虎这些故事当中的主角,毫无疑问要比苏木所讲述的观音大士要决绝不少。
他们甚至都没有半点犹豫。
然而,那样的故事虽然将大无畏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却总归让人感觉不是那么的真实。
反倒是故事当中的观音大士,他或许没有萨埵、尸毗那般决绝。
可却更显得真实许多。
“黄金比之白玉。”
“黄金虽然名贵,可若有心为之,就如那佛陀封号,受封之人不知凡几。”
“白玉在价值上或有不如,可却如观音大士,为救苦救难选择放弃成佛的品质一样,举世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