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太医当场开了“补肺汤”,相应药材的用量,各有增减。
等药煎好后,胤禑亲自喂王惜月喝了一碗药汤。
胤禑对现代医学知识有些了解,知道王惜月不是肺结核,而很可能是肺炎。
在大清,肺炎是很厉害的一种病,稍有不慎,就会丢掉小命。
等田太医走后,胤禑又让乌林拿出家里备用的蒲公英,用铜臼碾出一小碗汁,喂王惜月喝了。
这个时候太医或是郎中,为了保持个人权威性,除了他开的药方之外,不许再用任何别的方子或手段。
很多时候,连提都不能提。只要提了,掉头就走!
即使以胤禑的权势和地位,也不想惹麻烦,索性等田太医走了之后,才用上蒲公英。
因为,胤禑心里很清楚,蒲公英对肺炎链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王惜月的运气不错,在田太医和蒲公英的双管齐下,半个月后,居然神奇的好了。
这天,胤禑来看望王惜月的时候,她已经可以起床下地了。
“多谢表哥救命之恩。”王惜月故意没唤爷,而唤了表哥。
胤禑点点头,看王惜月的气色,倒是很不错。而且,她既不发热,也不咳嗽,显然是病情好转了。
因为没有现代的检测方法,胤禑也不知道,究竟是田太医的补肺汤,还是蒲公英的汁,哪种起了主要作用?或是说,一起有作用?
“以后啊,别成天待在屋子了,要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必须多晒太阳!”
胤禑特意叮嘱了王惜月,只因,肺炎链球菌,特别喜欢阴暗潮湿的繁殖环境。
“表哥……”王惜月忽然把手伸给了胤禑,“你带我出去嘛!”扭着蛇腰撒娇。
唉,胤禑一向是吃软不吃硬的性子,毕竟是亲表妹呢,便拉着她的小手,一起出门溜弯晒太阳。
这个时代的汉家女子,讲究的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活动量极少。
尤有甚者,从江南到京城的读书人之家,更以缠小脚为美。
所幸,王国正是个半文盲,王惜月和她的姐妹们,也就十分侥幸的逃过了缠足的厄运。
现代人看不惯缠脚,觉得异常之丑陋,那是理所当然!
可是,在大清的汉臣之家,缠小脚已经成了人人追捧的时尚。
反观满洲贵族出身的翠晴和惠香,不仅都是一双天足,还会骑马喝酒,满洲大姑奶奶的泼辣范儿,令人目眩。
胤禑牵着王惜月的手,绕着贝勒府的后花园,边走边逛!
途中,坐到回廊上歇足的时候,王惜月也不管乌林就在边上,索性大着胆子的坐到了胤禑的腿上。
“表哥……”王惜月小声说,“我的心好慌哦……”
出乎胤禑意料的是,王惜月居然拉着他的手……
嗯,娶妻娶贤,纳妾不看贤!
这里的不看贤,并不仅仅指长得漂亮,还有擅长邀宠的深刻内涵。
乌林虽然不是真男人,毕竟也怕尴尬,索性把头一低,开始装死人。
实际上,王惜月发高热的时候,早就被胤禑看光了。
怎么说呢,单论长相,以10分算,王惜月也就是7.5分的样子,比9.5分的翠晴,差出去老远。
但是,王惜月的本钱,还真够厚的。
后花园内,阳光和煦,气候宜人,到处鸟语花香。
既然王惜月很懂事儿,胤禑并不介意享用她的娇嫩美体。
于是,胤禑便把王惜月,抱到了湖里的画舫上,把她由黄花大闺女,变成了小妇人。
连败了两阵之后,不信邪的胤禑,这才无奈的承认,即使以蚌壳的严实程度,也远远无法相提并论。
守在舱门外的乌林,心里门儿清,林浅浅和年观音,从此有了大敌。
王惜月的身份太过卑微了,对翠晴和惠香的地位,没有丝毫的影响。
但是,比侍妾还不如的林浅浅和年观音,真有大麻烦了。
一个月,也就是三十天而已。
每月的初一和十五,胤禑即使再累,也必须歇在翠晴的房里,以尊重嫡福晋的金贵身份。
初十和二十,惠香这个侧福晋,也要扫榻以待。
剩下的时间里,排除掉生理期,林浅浅和年观音,能和王惜月争抢的,也不过是三日左右的侍寝机会罢了。
不巧的是,胤禑正抱着王惜月喘粗气的时候,魏珠忽然来了。
“十五爷,杨贝子和宝贝勒,在戏苑子里,为了争抢一个风骚的小戏子,居然打破了头……万岁爷说了,请您过去瞅瞅!”
贝子打贝勒,不应该归宗人府管么?
胤禑正在兴头上,根本不想出门管闲事,就隔着画舫说:“老魏,爷忙得很,你去找雅尔江阿吧!”
魏珠心想,这也就是胤禑了,换个人敢抗旨,难道不怕万岁爷扒了他的皮?
“我的十五爷啊,您就行行好吧,杨贝子是雅尔江阿的异母弟,雅尔江阿不方便出面主持公道。”
“不想去!”胤禑想搞清楚蚌壳为何如此严实的奥妙,根本不想离开画舫。
魏珠回去复命的时候,根本没敢说实话。
真把康熙惹毛了,胤禑顶多挨顿骂而已,魏珠自己倒是很可能赔进去当垫背的。
不客气的说,魏珠还没有那么蠢!
“胤禑说他累的很?”康熙十分狐疑的望着魏珠。
魏珠既然选择了替胤禑遮掩,就必须死扛到底,赶紧哈着腰,说:“回万岁爷,奴才确实听见了十五爷的喘气声。”
康熙冷笑道:“哼,他只怕是想累死在女人的肚皮上吧?”
魏珠心想,我的万岁爷吔,您老圣明!
“算了,让老三去处置吧!”康熙也知道,胤禑的兼差太多了,每天当值的时候,忙的脚不点地。
魏珠出门的时候,暗暗庆幸不已,胤禑的坏话,打死也不能说!
如今,胤禑和康熙之间的关系,在魏珠的眼里,应该是父子君臣,而不是君臣父子。
区区四个字而已,别看换了个位置,其中的底蕴迥然不同。
父子在前,君臣在后,胤禑才敢偶尔炸个毛,顶个肺,让康熙气得翻白眼。
亲政已达四十余年的康熙,完全不稀罕隔着鸿沟的君臣,却对吵吵闹闹的父子天性,有着远超寻常的需求。
早上,胤禑带着内务府的请款题本,来乾清宫觐见康熙。
刚一见面,康熙就冷嘲热讽的说:“哟,你这个大忙人,居然有空来见我了?”
俗话说的好,老小老小,不哄着点,怎么行呢?
包括太子在内的所有皇子们,都被森严的宫规,束缚了思想。他们只要见了康熙,就像是老鼠见了猫似的,一本正经的不敢乱说乱动,更别提开玩笑了。
“汗阿玛,瞧您说的,臣儿就算是再累,这大白天的,也得把差事办妥了嘛!”胤禑非但不怕康熙生气,反而嬉皮笑脸的大耍无赖。
“哟,你还知道大白天,要替朝廷办差啊?”康熙这话一出口,胤禑就心里有了数,他昨天白昼宣银的破事儿,肯定被康熙猜到了。
猜到了,就猜到了,敢做敢当,怕个毛线?
“汗阿玛,宗人府的破事儿,臣儿真不想管。”胤禑这么一顶,一旁的梁九功赶紧往柱子后边缩,惟恐沾了火星,被拉去垫了背。
“唉,雅尔江阿还是太年轻了,镇不住场面啊!”康熙说这话,就颇有指责雅尔江阿之意了。
大清的宗室王公,实际上,并没有按照立嫡立长的规矩来。而是由顺治或康熙,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进行别出心裁的安排。
当年,简亲王济度薨后,王爵差点就被庶长子墨嵋袭了。
等雅尔江阿袭爵之前,他弟弟阿扎兰就很不服气,兄弟两个狠狠的掰过一次手腕。
最终,因为雅尔江阿担任过御前一等侍卫,这才笑到了最后。
客观的说,世袭罔替的爵位,只要没袭上爵的,阶层必然以肉眼可及的速度,迅速向下沉沦。
大清充分吸取了前明王爷满地爬的教训,除非有特旨加恩,一律采取的是逐代降级的袭爵制度。
胤禑垂着头装死,故意不说话。
康熙想埋怨谁,那是他的事儿,胤禑不能跟着一起骂。
汉武帝天天骂刘据,江充以为机会来了,就故意诬陷刘据搞巫蛊之事。
等刘据兵败**后,汉武帝回过了神,江充的一大家子,也陪着死绝了!
俗话说的好,君心似水!
皇帝这种生物,不能不紧跟立场,却又不能跟得太紧了!
跟太紧了,迟早被拉出去垫背!
因为,皇帝怎么可能有错呢,错的都是奸臣蒙蔽嘛!
康熙埋怨了雅尔江阿很久,胤禑死活不肯说半句话。
胤禑还能不明白康熙的心思么,这是希望他,帮着处理宗人府的事务。
然而,把手伸出太长了,真的合适么?
面对胤禑的乌龟神功,康熙也很无奈,只得摆了摆手,说:“跪安吧!”
等胤禑走后,康熙看似漫不经心的问梁九功:“你十五爷,怎么不像个十来岁的小年轻?”
梁九功哈着腰,小心翼翼的说:“回万岁爷,办事稳重,其实挺好的。”楞是没敢说胤禑半个不字。
PS:下一更,大约23点左右。
等药煎好后,胤禑亲自喂王惜月喝了一碗药汤。
胤禑对现代医学知识有些了解,知道王惜月不是肺结核,而很可能是肺炎。
在大清,肺炎是很厉害的一种病,稍有不慎,就会丢掉小命。
等田太医走后,胤禑又让乌林拿出家里备用的蒲公英,用铜臼碾出一小碗汁,喂王惜月喝了。
这个时候太医或是郎中,为了保持个人权威性,除了他开的药方之外,不许再用任何别的方子或手段。
很多时候,连提都不能提。只要提了,掉头就走!
即使以胤禑的权势和地位,也不想惹麻烦,索性等田太医走了之后,才用上蒲公英。
因为,胤禑心里很清楚,蒲公英对肺炎链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王惜月的运气不错,在田太医和蒲公英的双管齐下,半个月后,居然神奇的好了。
这天,胤禑来看望王惜月的时候,她已经可以起床下地了。
“多谢表哥救命之恩。”王惜月故意没唤爷,而唤了表哥。
胤禑点点头,看王惜月的气色,倒是很不错。而且,她既不发热,也不咳嗽,显然是病情好转了。
因为没有现代的检测方法,胤禑也不知道,究竟是田太医的补肺汤,还是蒲公英的汁,哪种起了主要作用?或是说,一起有作用?
“以后啊,别成天待在屋子了,要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必须多晒太阳!”
胤禑特意叮嘱了王惜月,只因,肺炎链球菌,特别喜欢阴暗潮湿的繁殖环境。
“表哥……”王惜月忽然把手伸给了胤禑,“你带我出去嘛!”扭着蛇腰撒娇。
唉,胤禑一向是吃软不吃硬的性子,毕竟是亲表妹呢,便拉着她的小手,一起出门溜弯晒太阳。
这个时代的汉家女子,讲究的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活动量极少。
尤有甚者,从江南到京城的读书人之家,更以缠小脚为美。
所幸,王国正是个半文盲,王惜月和她的姐妹们,也就十分侥幸的逃过了缠足的厄运。
现代人看不惯缠脚,觉得异常之丑陋,那是理所当然!
可是,在大清的汉臣之家,缠小脚已经成了人人追捧的时尚。
反观满洲贵族出身的翠晴和惠香,不仅都是一双天足,还会骑马喝酒,满洲大姑奶奶的泼辣范儿,令人目眩。
胤禑牵着王惜月的手,绕着贝勒府的后花园,边走边逛!
途中,坐到回廊上歇足的时候,王惜月也不管乌林就在边上,索性大着胆子的坐到了胤禑的腿上。
“表哥……”王惜月小声说,“我的心好慌哦……”
出乎胤禑意料的是,王惜月居然拉着他的手……
嗯,娶妻娶贤,纳妾不看贤!
这里的不看贤,并不仅仅指长得漂亮,还有擅长邀宠的深刻内涵。
乌林虽然不是真男人,毕竟也怕尴尬,索性把头一低,开始装死人。
实际上,王惜月发高热的时候,早就被胤禑看光了。
怎么说呢,单论长相,以10分算,王惜月也就是7.5分的样子,比9.5分的翠晴,差出去老远。
但是,王惜月的本钱,还真够厚的。
后花园内,阳光和煦,气候宜人,到处鸟语花香。
既然王惜月很懂事儿,胤禑并不介意享用她的娇嫩美体。
于是,胤禑便把王惜月,抱到了湖里的画舫上,把她由黄花大闺女,变成了小妇人。
连败了两阵之后,不信邪的胤禑,这才无奈的承认,即使以蚌壳的严实程度,也远远无法相提并论。
守在舱门外的乌林,心里门儿清,林浅浅和年观音,从此有了大敌。
王惜月的身份太过卑微了,对翠晴和惠香的地位,没有丝毫的影响。
但是,比侍妾还不如的林浅浅和年观音,真有大麻烦了。
一个月,也就是三十天而已。
每月的初一和十五,胤禑即使再累,也必须歇在翠晴的房里,以尊重嫡福晋的金贵身份。
初十和二十,惠香这个侧福晋,也要扫榻以待。
剩下的时间里,排除掉生理期,林浅浅和年观音,能和王惜月争抢的,也不过是三日左右的侍寝机会罢了。
不巧的是,胤禑正抱着王惜月喘粗气的时候,魏珠忽然来了。
“十五爷,杨贝子和宝贝勒,在戏苑子里,为了争抢一个风骚的小戏子,居然打破了头……万岁爷说了,请您过去瞅瞅!”
贝子打贝勒,不应该归宗人府管么?
胤禑正在兴头上,根本不想出门管闲事,就隔着画舫说:“老魏,爷忙得很,你去找雅尔江阿吧!”
魏珠心想,这也就是胤禑了,换个人敢抗旨,难道不怕万岁爷扒了他的皮?
“我的十五爷啊,您就行行好吧,杨贝子是雅尔江阿的异母弟,雅尔江阿不方便出面主持公道。”
“不想去!”胤禑想搞清楚蚌壳为何如此严实的奥妙,根本不想离开画舫。
魏珠回去复命的时候,根本没敢说实话。
真把康熙惹毛了,胤禑顶多挨顿骂而已,魏珠自己倒是很可能赔进去当垫背的。
不客气的说,魏珠还没有那么蠢!
“胤禑说他累的很?”康熙十分狐疑的望着魏珠。
魏珠既然选择了替胤禑遮掩,就必须死扛到底,赶紧哈着腰,说:“回万岁爷,奴才确实听见了十五爷的喘气声。”
康熙冷笑道:“哼,他只怕是想累死在女人的肚皮上吧?”
魏珠心想,我的万岁爷吔,您老圣明!
“算了,让老三去处置吧!”康熙也知道,胤禑的兼差太多了,每天当值的时候,忙的脚不点地。
魏珠出门的时候,暗暗庆幸不已,胤禑的坏话,打死也不能说!
如今,胤禑和康熙之间的关系,在魏珠的眼里,应该是父子君臣,而不是君臣父子。
区区四个字而已,别看换了个位置,其中的底蕴迥然不同。
父子在前,君臣在后,胤禑才敢偶尔炸个毛,顶个肺,让康熙气得翻白眼。
亲政已达四十余年的康熙,完全不稀罕隔着鸿沟的君臣,却对吵吵闹闹的父子天性,有着远超寻常的需求。
早上,胤禑带着内务府的请款题本,来乾清宫觐见康熙。
刚一见面,康熙就冷嘲热讽的说:“哟,你这个大忙人,居然有空来见我了?”
俗话说的好,老小老小,不哄着点,怎么行呢?
包括太子在内的所有皇子们,都被森严的宫规,束缚了思想。他们只要见了康熙,就像是老鼠见了猫似的,一本正经的不敢乱说乱动,更别提开玩笑了。
“汗阿玛,瞧您说的,臣儿就算是再累,这大白天的,也得把差事办妥了嘛!”胤禑非但不怕康熙生气,反而嬉皮笑脸的大耍无赖。
“哟,你还知道大白天,要替朝廷办差啊?”康熙这话一出口,胤禑就心里有了数,他昨天白昼宣银的破事儿,肯定被康熙猜到了。
猜到了,就猜到了,敢做敢当,怕个毛线?
“汗阿玛,宗人府的破事儿,臣儿真不想管。”胤禑这么一顶,一旁的梁九功赶紧往柱子后边缩,惟恐沾了火星,被拉去垫了背。
“唉,雅尔江阿还是太年轻了,镇不住场面啊!”康熙说这话,就颇有指责雅尔江阿之意了。
大清的宗室王公,实际上,并没有按照立嫡立长的规矩来。而是由顺治或康熙,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进行别出心裁的安排。
当年,简亲王济度薨后,王爵差点就被庶长子墨嵋袭了。
等雅尔江阿袭爵之前,他弟弟阿扎兰就很不服气,兄弟两个狠狠的掰过一次手腕。
最终,因为雅尔江阿担任过御前一等侍卫,这才笑到了最后。
客观的说,世袭罔替的爵位,只要没袭上爵的,阶层必然以肉眼可及的速度,迅速向下沉沦。
大清充分吸取了前明王爷满地爬的教训,除非有特旨加恩,一律采取的是逐代降级的袭爵制度。
胤禑垂着头装死,故意不说话。
康熙想埋怨谁,那是他的事儿,胤禑不能跟着一起骂。
汉武帝天天骂刘据,江充以为机会来了,就故意诬陷刘据搞巫蛊之事。
等刘据兵败**后,汉武帝回过了神,江充的一大家子,也陪着死绝了!
俗话说的好,君心似水!
皇帝这种生物,不能不紧跟立场,却又不能跟得太紧了!
跟太紧了,迟早被拉出去垫背!
因为,皇帝怎么可能有错呢,错的都是奸臣蒙蔽嘛!
康熙埋怨了雅尔江阿很久,胤禑死活不肯说半句话。
胤禑还能不明白康熙的心思么,这是希望他,帮着处理宗人府的事务。
然而,把手伸出太长了,真的合适么?
面对胤禑的乌龟神功,康熙也很无奈,只得摆了摆手,说:“跪安吧!”
等胤禑走后,康熙看似漫不经心的问梁九功:“你十五爷,怎么不像个十来岁的小年轻?”
梁九功哈着腰,小心翼翼的说:“回万岁爷,办事稳重,其实挺好的。”楞是没敢说胤禑半个不字。
PS:下一更,大约23点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