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呢?”
杜红英忍不住好奇多问了一句。
“我和志远都在部队,我也和你爷爷说过,我们这一房人都不沾商。”
杜红英……好吧,老赵同志的想法和自己截然不同不过都是一个结果。
其实经他这么一说倒也是事实,咱是当兵的人,咱要保持清廉,从商从商,无奸不商,你不下水但在河边走也可能会湿脚的,到时候被拉下水后悔莫及。
这辈子的杜红英要当男人的贤内助,绝不做拖后腿的猪队友。
“那小岚的事儿?”
“小岚长大了,想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无可厚非,她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也值得恭贺,她不愿意接手的话我会和你二叔说。”
”谢谢首长。“
“不用客气,如果你二叔提起你,我也会说。”赵崇刚道:“红英,你的做法是对的,你好好工作,养好孩子,做好志远的贤内助,赵家分大房的钱除了给小岚留个百分之十外你全权做主,毕竟,你要养五个孩子,我相信你能安排好的。”
杜红英……我可真是谢谢首长的信任。
挂了电话心情还是挺不错的。
怎么说呢,她这辈子很幸运。
不像上辈子困在那个小小的圈子里总在自怨自艾,明明不是自己的错还揽在自己身上。
这辈子走出来接触到的人和事不同,眼界也开阔了心胸也广宽了胆子更大了。
上辈子总是被人说不要管闲事,少管闲事多发财,结果也没见自己发财。
这辈子,在她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特别是高志远的战友们,一声嫂子让她觉得有责任和义务帮,帮他们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他们的帮助。
如今他们帮自己挣钱完全不用自己操心。
哪儿哪儿都做得风生水起的,她只需要在背后出谋划策这些兄弟就为她冲锋陷阵,上哪儿找这样的好事去?
十二月中旬,杜红英接到了兰勇的电话。
“饭店准备开业元月一号,你要来一趟吗?”
“我倒是想来。”杜红英想了想这么重大的事件真的不能缺席了:“那我请假来吧。”
一来一去请四天假应该合适。
毕竟,新的一个产业要开业了,作为幕后老板的她至少有必要知道位置在哪儿吧,菜品如何什么的也要了解了解吧。
于是,人家都在忙着搞毕业分配的事时,杜红英潇洒的坐上了去了南方,兰勇早早的安排人去接她。
怎么说呢?
杜红英再次感慨有钱人的生活就是不同。
上辈子过的是最最底层的生活,那个年代的通安村可没有这辈子好,村民们绝大多数都还处于温饱线上,衣服都还补丁重补丁,孩子们辍学的情况也很严重……
九十年代了听村里的姑娘们说南下打工挤火车挤都挤不动。
上辈子的她要花钱也得向高思文伸手,就算是凑十个鸡蛋去卖的钱都交回张桂兰手中。
娘家人日子过得也拘拮,她都不敢回家向冬梅娘哭穷。
相反,村里人还很羡慕她,都说她嫁了一个好男人。
是啊,文质彬彬的高老师,还有一个当着军官的小叔子,张桂兰再时不时的出门显摆她小儿子又汇了两百块钱给她。
八十年代末,张桂兰隐隐透出过她已经是万元户,那时候简直是遭人羡慕嫉妒恨。杜红英也羡慕,真正是贫穷限制了她的想象,她想象不出万元是个什么概念。
杜红英忍不住好奇多问了一句。
“我和志远都在部队,我也和你爷爷说过,我们这一房人都不沾商。”
杜红英……好吧,老赵同志的想法和自己截然不同不过都是一个结果。
其实经他这么一说倒也是事实,咱是当兵的人,咱要保持清廉,从商从商,无奸不商,你不下水但在河边走也可能会湿脚的,到时候被拉下水后悔莫及。
这辈子的杜红英要当男人的贤内助,绝不做拖后腿的猪队友。
“那小岚的事儿?”
“小岚长大了,想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无可厚非,她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也值得恭贺,她不愿意接手的话我会和你二叔说。”
”谢谢首长。“
“不用客气,如果你二叔提起你,我也会说。”赵崇刚道:“红英,你的做法是对的,你好好工作,养好孩子,做好志远的贤内助,赵家分大房的钱除了给小岚留个百分之十外你全权做主,毕竟,你要养五个孩子,我相信你能安排好的。”
杜红英……我可真是谢谢首长的信任。
挂了电话心情还是挺不错的。
怎么说呢,她这辈子很幸运。
不像上辈子困在那个小小的圈子里总在自怨自艾,明明不是自己的错还揽在自己身上。
这辈子走出来接触到的人和事不同,眼界也开阔了心胸也广宽了胆子更大了。
上辈子总是被人说不要管闲事,少管闲事多发财,结果也没见自己发财。
这辈子,在她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特别是高志远的战友们,一声嫂子让她觉得有责任和义务帮,帮他们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他们的帮助。
如今他们帮自己挣钱完全不用自己操心。
哪儿哪儿都做得风生水起的,她只需要在背后出谋划策这些兄弟就为她冲锋陷阵,上哪儿找这样的好事去?
十二月中旬,杜红英接到了兰勇的电话。
“饭店准备开业元月一号,你要来一趟吗?”
“我倒是想来。”杜红英想了想这么重大的事件真的不能缺席了:“那我请假来吧。”
一来一去请四天假应该合适。
毕竟,新的一个产业要开业了,作为幕后老板的她至少有必要知道位置在哪儿吧,菜品如何什么的也要了解了解吧。
于是,人家都在忙着搞毕业分配的事时,杜红英潇洒的坐上了去了南方,兰勇早早的安排人去接她。
怎么说呢?
杜红英再次感慨有钱人的生活就是不同。
上辈子过的是最最底层的生活,那个年代的通安村可没有这辈子好,村民们绝大多数都还处于温饱线上,衣服都还补丁重补丁,孩子们辍学的情况也很严重……
九十年代了听村里的姑娘们说南下打工挤火车挤都挤不动。
上辈子的她要花钱也得向高思文伸手,就算是凑十个鸡蛋去卖的钱都交回张桂兰手中。
娘家人日子过得也拘拮,她都不敢回家向冬梅娘哭穷。
相反,村里人还很羡慕她,都说她嫁了一个好男人。
是啊,文质彬彬的高老师,还有一个当着军官的小叔子,张桂兰再时不时的出门显摆她小儿子又汇了两百块钱给她。
八十年代末,张桂兰隐隐透出过她已经是万元户,那时候简直是遭人羡慕嫉妒恨。杜红英也羡慕,真正是贫穷限制了她的想象,她想象不出万元是个什么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