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怀孕被分家?父不详,母越强 第319章 咬你

小说:流放怀孕被分家?父不详,母越强 作者:墨染千书 更新时间:2025-02-14 11:26:48 源网站:2k小说网
  沈清棠把磨牙棒还给果果,“对不起啊!娘亲冤枉你了,娘亲给你道歉。”

  她把糖糖放回围栏里,想在抱抱果果。

  糖糖拽着沈清棠的衣领不松手,嘴里咿咿呀呀,眼睛盯着沈清棠身上的“奶瓶”,意思不言而喻:她要吃奶。

  沈清棠:“……”

  围栏里躺着的果果看着不争不抢,一双眼睛也眨也不眨的看着“奶瓶”。

  沈清棠相信,只要她敢抱糖糖去喂奶,他一定哭给自己看。

  于是她弯腰也捞起果果。

  一手抱一个,不偏不倚。

  幸好她有俩“奶瓶”,一人一个谁也别抢。

  两个孩子加起来三十来斤,沈清棠抱着有些吃力,脸上的表情却异常满足。

  这都是她的宝贝。

  等沈清棠喂完奶,季宴时把第二个花椒木磨牙棒也做好了。

  这回,上头刻的名字是糖糖。

  沈清棠问出刚才喂奶时就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问,“为什么突然想给他们做磨牙棒?”

  季宴时回答的痛快:“咬你。”

  沈清棠:“……”

  想起她昨天喂奶被糖糖咬的时候,他敲窗户的事。

  所以他是觉得给糖糖和果果做了磨牙棒,他们就不会咬她了?

  方才喂奶,还被一人咬了一次。

  不管如何,沈清棠还是很感动。

  季宴时现在的状态很奇怪,连向春雨和孙五爷都说不上他现在算什么状态。

  说失忆,也不算失忆。他其实认得以前认识的人,但是不会搭理,像是不记得以前的关系。

  说幼稚,偶尔也有**举动。

  总之,异于常人就是了。

  越这样,他的体贴越发弥足珍贵。

  难得季宴时这么痛快会给答案,沈清棠问了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先给果果做磨牙棒又给糖糖做磨牙棒?你平时不是更喜欢糖糖一点儿?难道不是应该先给糖糖做磨牙棒?”

  沈清棠不能对一个外人要求他对自己的孩子平等。

  季宴时这种明显是女儿奴。

  按理说第一根磨牙棒应该给糖糖才符合他做派。

  有情商的人自然不会回答这个问题,就算回答也只是敷衍一下,比如说“按出生先后顺序”之类。

  但季宴时不是一般人,也没情商,他要么不答,要么只说实话。

  大约这个问题也不难回答,季宴时痛快给出答案,“做不好。”

  沈清棠花了些时间才想明白这三个字的意思。

  磨牙棒应当是季宴时第一次做,他怕做不好,或者说,第一个做的有他不满意的地方,所以给果果。

  第二个能汲取第一个的经验和教训,做的更好,所以给糖糖。

  沈清棠:“……”

  将来季宴时老了,一定会有氧气管拔不拔的烦恼。

  儿子:拔!必须拔!

  女儿:不能拔!

  幸好季宴时生活在大乾,幸好他不是皇帝。

  否则儿子夺皇位时手都不带软一下的。

  她把果果糖糖重新放回围栏里,拿着两根磨牙棒比对了下。

  其实做的都很用心,在她眼里别无二致。

  同样的长短,同样的粗细,同样打磨的很圆润……

  符合季宴时的强迫症。

  沈清棠朝季宴时示意磨牙棒,“你先照看一下糖糖和果果,我去烧水煮一下磨牙棒,要消毒才能给他们用。

  谢谢你!”

  ***

  谷里兵荒马乱了几天。

  兵荒马乱主要是指那一万将士。

  他们眼下最大的问题是用水问题。

  纵使沈清棠放弃了在他们身上薅羊毛的想法,用水对他们来说也是很大的麻烦事。

  当然,沈清棠放弃肯定不是因为秦征那几句话。

  秦征说话她向来只信一半。

  沈清棠后来又跟钱越、季十七、赵煜等人聊天,核实了秦征说的话都是事实。

  这些当兵的真没钱。

  在古代,当兵上战场是真要死人的。

  沈清棠再唯利是图也不好意思薅这些“英雄”的羊毛,才放弃让他们用水交费的念头。

  大山谷中没有水,他们得过来小谷接水。

  他们人又多,需要的水也多。

  幸好秦征有好几辆板车。

  他们专门有一队人负责接水运水。

  从溪水里打了水,装在板车中运到小陡坡下。

  再把一桶桶水运到对面的板车上,拉到生活区。

  这一队人,从早晨运到晚上,水堪堪够日常所用。

  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

  一来浪费人力。

  二来,溪水不是河流。

  一万人需要的水有点过多,以至于蓄水池里的水出现倒流。

  这样浇地、浇菜也容易缺水。

  得解决这个麻烦。

  沈清棠想。

  要想解决这个办法,必得大修水利工程。

  要么在大山谷挖井,要么从小山谷挖好沟渠引水过去。

  不管选什么,除了有干活的人还得有能干活的工具。

  这么多人得要不少工具。

  若是去铁匠铺买,势必会引人注目。

  秦家军显然不想被注意。

  他们很小心,远远没有表现出来的这么信任沈家。

  沈清柯说,他感觉有人跟踪他。

  只是感觉,没发现跟踪的是谁。

  沈清棠已经很多天没出谷了,不太清楚跟踪沈清柯的是不是秦家军。

  她觉得应该是,也能理解。

  人家一万多人性命,可能牵扯到的不只是这一万人,总之大家的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怎么可能信任他们一家流放犯?

  像秦征说的,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也不想来山谷里。

  来了又不能杀了沈家和郑家,那怎么办?

  只能尽量确保两家人的行踪在他们控制范围内。

  沈清棠半点不怀疑,但凡自己或者家里人去告密,恐怕没到地方命就先没了。

  ***

  在冷兵器时代,铁是管制资源。

  若是自用,买超一定限额是要被登记备案的。

  砍树要斧子。

  清理杂草要镰刀。

  还得有铁锨、锄头、耙子等

  总之,大部分农具都离不开铁。

  没有铁,修建水利工程或者挖井都是痴人说梦。

  而铁矿,远不是沈清棠一个小老百姓能触碰的。

  好在谷中虽诸多碎事,但两个铺子现在经营的很不错。

  四月的整体收入很可观。

  沈清棠到城里,第一件事就是整理账本。

  财务记账,除了日账、还有月报、季报。年报。

  沈家的两个店放到现代叫个体户,记账很简单,就是一进一出。

  她翻着账本怎么算都对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