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这个新皇帝,年纪轻轻,却是威武不凡,身上透着令人望而生畏的贵气。

  而且,神态自信,眼带光芒,目光所及,尽皆顺服。

  两个法王见此,心中慷慨万千,看来传言非虚,此人果真是手刃了瓦剌也先的一代人皇。

  “参见大明皇帝陛下。”两个法王恭敬地低下了头。

  “哈哈,两位免礼,两位法王不远万里,从乌斯藏来到京城,宣扬,交流佛法,实属令人佩服。”

  “谢陛下赞誉,我们二人一是朝觐我大明皇帝,二才是交流佛法。”

  大慈法王低眉笑道。“呵呵,是吗?”

  朱祁钰皮笑肉不笑道:“既然法王说朝觐朕,那你们这几年违背约定,攻伐亲近我大明的乌斯藏官员,侵占我大明郡县,又是何故?”

  那乌斯藏的两个法王,对此似乎早有准备一样。

  他们深深一礼:“陛下,您知道,我乌斯藏地形复杂,势力众多,自古以来,就征伐不断。”

  “我们五法王也是万分头疼,要知道他们相互攻打,最可怜就是我乌斯藏的百姓。”

  随后,他们话锋一转“至于蜀西南两郡县,那里大部分都是我乌斯藏民,他们遭到了盘剥,这才求与吾儿班家族。”

  对于他们二人的解释,朱祁钰似乎未听到一般。

  “两位法王,你们是我大明朝廷册封的法王,也属于朕的子民。”

  “至于吾儿班贼众,你们回去之后,可以转告他们。他们若是退还两郡,朕还能宽恕他们的罪行。”

  “否则,朕必定会派大军,剿杀他们。”乌斯藏的两个法王尽皆沉默。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位大明的新皇帝如此的强势。

  一言不合,就要开战。

  一想到要开战,他们就感到一阵心惊肉跳。

  要知道如今的乌斯藏,内乱纷争不断,各方势力交错,尔虞我诈,内斗不休。

  若真与大明开战,哪怕占据着极强的地理优势,他们也难占到什么便宜。

  但他们二人终究是乌斯藏的法王。

  若表现的太过软弱的话,等回去之后,定然会被人诟病。

  乌斯藏的两个法王,眉头紧皱。。

  大明这位新皇帝的强势,让他们有些紧张和忐忑。

  但作为乌斯藏的法王,他们又不得不为自家说上两句硬气的话。

  “陛下,自秦汉以来,想要进入我乌斯藏的,无不是折戟沉沙。”

  “我乌斯藏从未想过真的要与中原王朝-争什么国运。”

  不愧是乌斯藏的修行最高的大僧侣。

  他们不但佛法高深,作为外交的使节,也是相当出色。

  哪怕面对朱祁钰,他们依旧侃侃而谈,不亢不卑,没有丝毫的示弱。

  大慈法王,辅教王本以为他们的这番话,会让这位大明的新帝勃然大怒。

  谁知,这位新帝竟是朗笑一声,神色依旧是那种云淡风轻,却又带着强大的自信。

  “哈哈,朕可以告诉尔等,我大明不是前朝。”“我们大明拥有着前朝无可比拟的实力。”

  “前朝做不到的,并不代表我大明做不到。”

  大慈法王,辅教王听了,尽皆沉默。

  通过一些消息,他们也知道,如今的大明,确实不是前朝可以比拟的。

  别的不说,就说大明的火器火药,就足够令人惊骇的了。

  但这位新皇帝若仅凭这些,就想令他们乌斯藏屈服,那也是痴心妄想。

  “我大明是礼仪之邦,尔等远来是客,不了解我大明,朕不怪罪你们。”

  “这几日,两位就在京城,多走动走动,看看我大明的新气象。”

  朱祁钰撂下最后一句话,而后就离朝而去。双方的初次见面,也就不欢而散。勤政殿。

  朱祁钰召集了内阁,兵部,以及英国公张懋,忠义候,五军都督府等勋贵将领,尽皆到齐。

  文官重臣相互望了一眼,俱都流露出震惊来。陛下这是决定立即对乌斯藏动武了吗?勋贵武将们,则是一个个满脸的振奋惊喜。

  作为武将,他们唯一能证明自己能力的,就是通过战争。

  可以说,大明要真的是两年不开战,那么他们这批人勋贵武将,定会进一步遭到文官们的遏制。

  而今,陛下在接见了乌斯藏的两个法王之后,突然召集他们。

  其意不言自明。“朕决定对乌斯藏发动战争。”

  朱祁钰神色平淡,甚至嘴角还流露出一丝的笑意。

  众文官听了,皆是大惊。

  内阁首辅商辂,直接走了出来。“陛下,这与……咱们既定的方针相悖啊。”

  “是啊,陛下,如今我大明的国力正在恢复的关键时期,千万不能意气用事。”

  “陛下要三思啊,您可是说过这两年不发动战争。”

  在场文官里,除了于谦于太保外,其他的文官,皆不主张贸然发动战争。

  在他们看来,陛下之所以突然如此,定是被乌斯藏的两个法王给激怒了。

  虽然文官重臣们极力反对,但以英国公张懋为首的几个勋贵,却是激励的辩驳。

  “各位大人,你们还没看到吗?乌斯藏一向与世无争的法王,都这般怠慢我大明了。可见那些贵族?”

  “对,必须给他们些教训了,不但要把蜀西南的两郡夺回,还要再占他几座城池。”

  “陛下,如此奇耻大辱,绝对不能忍受,臣愿带兵前往。”

  一干文官重臣与一帮勋贵武将,争论不休,都是面红耳赤,试图说服对方。

  朱祁钰无视了他们的争论,而是看向了一直低头沉默的于谦。

  “于卿,你的意思呢?”

  于谦见皇帝突然询问自己,他便走了出来。众文武见于谦走了出来,俱都是静了下来。一个个凝神屏气,望着这位于太保。

  他们知道于谦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有多么的重要。

  也许他一句话就能决定陛下的想法,都说不定。只见于谦抬起头,而后躬身道。“陛下,臣也建议与乌斯藏一战。”

  他这番话刚落,内阁阁老们,以及其他文官不可思议地看着于谦。

  在朝廷里,虽然文武泾渭分明,大有互相倾轧之势。

  但所有的文武都知道,于谦却从来没有过如此的想法。

  他从来就是站在朝廷,百姓的高度,来看待朝廷的政务。

  所以,当他说与乌斯藏一战后,在场诸人都明白,这位铁骨铮铮的于太保,定有自己的看法。

  才会做出这个论断。

  果然,不等皇帝询问,于谦便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其一,蜀西南两郡,被乌斯藏的乌尔班家族所占,这是我大明朝廷的耻辱。”

  “若是不及时收回,不但有损我大明威仪,西南的夷狄,也会野心萌动。”

  “其二,那两位法王刚才曾说,如今乌斯藏内乱纷争不断。此时发动战争,简直是天赐良机。”

  “否则,若等乌斯藏各个势力整合到一起,再发动战争,反而不利。”

  “其三,乌斯藏诸多势力,为何派遣两位法王来朝觐陛下?那就是不想在此时发动战争。”

  “敌不想动,那我们就动。”

  那些勋贵武将们听了于太保这番见解,一个个双眼放光,大为敬服。

  他们这干武将想发动战争,想法其实很简单,是因为想建功立业,是想收回失地,是想保家安民。

  哪里像于太保这样,考虑的如此周全,如此全面。

  “于太保真是我大明的柱石也。”

  这些武将勋贵纷纷赞叹道。但那些文官们却还是有些成见。那位礼部尚书这时走了出来。

  “于太保,你口口声声说发动此次战争,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那若是战争开启,乌斯藏各方势力,同仇敌忾怎么办?”

  “若是这样,反而会加剧他们的整合,让他们联合起来对付我们。”

  众文官纷纷提出不同的看法。

  谁知,于谦却是笑道:“诸位,你们难道忘了,太祖洪武皇帝,永乐皇帝为何要把乌斯藏分为五大法王吗?”

  “那是因为他们的宗教理念不同。各个贵族以及下辖的百姓,也大有分歧。”

  “而且,他们纷争了这么久,死伤无数,彼此间早已是血海深仇。”

  “更重要的是,我们大明获胜之后,只要亲近大明的各方势力的权势根本不会减少。一些亲近我们的贵族势力,深知这一点。”

  “所以,他们根本不可能联合到一起。”

  众文官们听了于谦的分析,尽皆沉默。

  不是他们不敢争辩,而是因为这于太保每次的推断,后来都被证实是十分正确的。。

  这些文官也许能把那些勋贵武将们,辩驳的哑口无言,但对上于谦……

  咳咳,那就只能沉默了。

  勋贵武将们则是神色大喜过望。为大明立功建业,收复失地的机会终于又有了。

  英国公张懋等勋贵武将,汤杰,南霸王石柱子,一个个主动请缨。

  朱祁钰点了点了头:“呵呵,杀鸡焉用宰牛刀?收复失地,教训一下乌尔班家族而已,用不了朕的那么多大将。”

  “英国公张懋,令你为此次大将,平虏伯汤杰为副将。即日启程,开拨蜀西南之地。”

  军令一出,两名年轻的勋贵,顿时兴奋交加。

  他们终于可以单独领军出战了。

  文官重臣们看到,皇帝并没有大动干戈,而只派遣了两名年轻的将领。

  便也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