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儿越说越委屈,声音都不自觉地有些哽咽。

  柳姨娘又何尝不知是自己亏待了自己的孩子。

  “是姨娘没有本事,没有给你们一个好的身份。颖儿不愿意,姨娘去背。”

  母女两人此刻紧挨在一起,小声地抽泣着。

  华方氏原本就一直端着当家主母的架势,如今看到两人这般做派,心里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好一个母女情深,倒是显得我不对了。”

  说完,她眼神微眯,柳姨娘见状习惯性地就想跪下,还好被颖儿紧紧扶着,才没有跪下去。

  “母亲,流放开始的时候,就已经说好了。不搅和在一起,以后还是麻烦嫡姐去背康哥儿吧。”

  华方氏原本以为,只要自己出面,柳姨娘是不敢拒绝的。

  然而没想到不过短短几天的功夫,云姨娘生的**种就不听话了。

  现在竟然连柳姨娘和她生的庶出也敢忤逆她。

  “放肆,我是你的母亲,你竟然敢这样和我说话。”

  柳姨娘条件反射地身体一抖,颖儿在一旁看着,生怕柳姨娘掉链子。

  急忙说道:“在这流放路上,能活几天还不知道,自然是先管好自己。”

  说完以后,也不管站在原地的华方氏,拉着柳姨娘就去了男丁的队伍。

  颖儿这么做,也是为了防止华方氏将事情闹大。

  她只能来到华尚书身边,顺便给父亲和哥哥喂点水。

  华尚书虽然不在现场,但他又怎会不知自己嫡妻的性子。

  肯定又是康氏做了什么事,不过只要不是残害子嗣的事情,他向来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次也不例外,明明察觉到了情况,却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颖儿对自己的父亲原本还抱有一丝幻想,但如今看到这样的场景,内心还是十分失望。

  木婉清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她眉头紧皱,眉心处的褶皱仿佛都能夹死一只蚊子了。

  此时,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突然,前方传来一阵喧闹的争吵声,瞬间打破了队伍行进的沉闷。

  木婉清站在队伍的最后方,视线被前面密密麻麻的人群遮挡得严严实实,根本无法看清到底是谁在争吵。

  那争吵声愈发激烈,就像鼓点般一下下敲打着人们的心,音量也越来越大,如雷鸣般在队伍中炸开。

  不多时,伴随着那喧嚣的争吵声,木婉清看到官差骑着马疾驰而来。

  马蹄扬起阵阵尘土,官差们面色冷峻,眼神中没有丝毫怜悯。

  他们甚至都没有去询问争吵的缘由,便挥舞起手中的鞭子。

  鞭子在空中划过一道道凌厉的弧线,如毒蛇般狠狠抽向闹事的人。

  “啪、啪、啪”,鞭子抽打在人身上的声音此起彼伏,每一下都伴随着一声凄厉的惨叫。

  那凄惨的叫声仿佛有穿透力一般,瞬间传遍了整个队伍,让每个人都不禁打了个寒颤。

  木婉清听到这叫声,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曾经被鞭打的地方。

  那里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痛苦,隐隐作痛起来。

  好家伙,难怪当初原主挨了一顿鞭子后,身体就承受不住了。

  那鞭子抽在身上,就像死神的镰刀划过一般,每一下都能带走人的生机,原主又怎经得起这般折磨?

  木婉清紧张的神情,一丝不漏地被华睿渊看在眼里。

  他从阳儿那里已经知晓,自己的媳妇在穿越过来的时候,身上本就带着伤。

  想到这儿,华睿渊的心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揪住,疼得厉害,眼中满是心疼。

  “媳妇,休息一会儿吧,看样子一时半会儿是走不了啦。”

  华睿渊温柔地说道,声音里透着关切。

  木婉清微微点头,将木板车缓缓放下,随着其他人一起朝着热闹的方向走去。

  她很自然地走到了华睿渊的身边,他趁着众人的注意力都被前方的混乱吸引住时,悄悄地拉住了木婉清的手。

  他的大手包裹着她的小手,轻轻地摩挲着,仿佛是在通过指尖传递着力量。

  想要以此安慰她,告诉她不要害怕,有他在。

  木婉清感受到了他的心意,转头看向他。

  两人目光交汇,无需言语,彼此的眼神中都有着慰藉与安心。

  这时候,木婉清也瞧见了前面究竟发生了何事。

  原是正室夫人在教训小妾和庶女。

  然而,在流放途中,人心惶惶,已然无人再将嫡庶之分看得那般重要,众人所想的只有如何活下去。

  也正因如此,才有了方才那一幕。

  官差刚才的举动,也算是给了大家一个警示。

  木婉清看得后背发凉,冷汗直冒,小声嘀咕道:“我的天呐,这也太残忍了。”

  华睿渊深知木婉清,明白她心里不好受。

  便安慰道:“大燕朝的立法制度与现代不同,我们得调整自己的心态了。”

  的确,一直以来,木婉清都是以躲避为主,从未想过积极面对生活。

  但这个世界与现代大不一样,更何况是在流放之路上,死几个人实在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放心吧,以后我们肯定会过得越来越好。”

  两人相视一笑,眼中满是爱意。

  阳儿看到兄嫂感情和睦,心中也放松了下来。

  此前,木婉清总想着逃跑,这在阳儿心里留下了阴影。

  在他看来,只有木婉清与自己的兄长感情好,以后才会安稳地过日子。

  这时候,前面的闹剧也结束了,结果自然是每人各挨十鞭子。

  随后,也不管众人有何反应,流放的队伍又开始继续赶路。

  此次流放队伍有上千人,基本上都是华氏族人。

  他们都是被华尚书此次的事件所连累,恐怕有不少人对华尚书府的人怀有恶意。

  这一点,木婉清心里隐隐有所猜想,只能提前加以提防。

  目前还未到山穷水尽之时,所以这些恶意都没有表现出来,但以后可就难说了。

  想到这里,木婉清仔细地回忆了一下书中的内容。

  在大燕朝 137年,6月中旬左右,兖州爆发了大范围的灾荒,并且在一个月内波及到了周边的青州和禹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