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实在不行便吊死在他家门口,怎么着也得让女儿嫁个好人家才行。

  可现在,当她看到那个血葫芦般的人后,所有的豪言壮语全部都烟消云散了。

  说到底,她就是个胆小怕事的怂人。

  林墨斜瞟了她一眼,淡淡地说道:“工作的事待定,暂时没有合适的岗位。”

  “而且她户口还是外地的。”

  “想要在这里上班,就得把户口先迁过来。让她先结婚再说吧。”

  “结了婚后要是有合适的岗位再给她。”

  蔡桂英急忙答应一声,也就不敢再多说别的。然后扯着女儿转头一溜风地跑了。

  到了小白房外面,林淑芬恍然回神。

  当小凉风吹过她的脸颊时,她的脑子也清醒了很多。

  她声音僵硬地看向蔡桂英说道:“妈,哥把我嫁给了一个二婚的,还带着个拖油瓶?”

  这话是肯定也是疑问,她有些难以置信。

  蔡桂英知道女儿心中所想,轻叹一声说道:“形势比人强,妈现在也没办法。”

  “谁让咱们现在都有了那么不光彩的一笔。”

  林淑芬默了默,下一刻忽然红了眼睛,嚎啕大哭起来。

  蔡桂英也跟着一起难过。

  这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是她的亲闺女,怎么可能不心疼?

  可心疼又能如何?

  她实在没别的法子,上手抓了抓林淑芬的手。示意她还是控制一下自己。

  可女儿哪里肯听她的。

  到最后蔡桂英也跟着一起哭起来。

  姜清月从小白房出来后,是打算要回家的。

  半路的时候,忽然想到供销社那边这两天应该会有肉到,但是哪天到还不确定。

  就直接进供销社。找黄主任问问肉联厂那边有没有打电话过来?

  王主任见她来了,招手示意她进来坐。

  姜清月也不客气,淡定地坐下。

  黄主任主动说道:“我问了我在服装厂的朋友,你怎么没去找他?”

  姜清月笑了笑回答道:“不用了,我有别的法子。”

  “这事儿是那个孙牧搞的,就算找了马龙怕是也未必能够找到像样的方法解决,还是不牵连您的朋友了。”

  黄主任蹙了蹙眉头说道:“你这孩子咋还见外呢?”

  姜清月急忙转移话题问道:“可打了电话,什么时候来肉?”

  “我这两天还有点别的事,所以想确定一下要上班的时间。”

  黄主任琢磨了一下回答道:“肉联厂那边倒是没电话。”

  “不过我有小道消息,大概后天会来。只不过后天来了后你尽量悠着点卖。”

  “别一下子卖完了。”

  姜清月疑惑地问答:“为什么呀?”

  黄主任解释道:“听说养猪场那边最近闹猪瘟,死了不少的猪。”

  姜清月不解地问道:“没有特效药物治疗猪瘟吗?”

  黄主任叹气着回答:“好像是有。”

  “但听说这药是国外进口的。”

  “人家的药在国外申请了专利,咱们国家生产不出来,就只能是进口。”

  “可进口以后,那药很贵,卖的比猪都贵。哪里可能会给猪用。”

  姜清月蹙眉不语。

  据她所知:猪瘟的药别说是现在,就算是八十年代乃至九十年代的时候效果也不佳。

  一但猪得了瘟疫,就大批大批地死亡。

  甚至很多猪场都是死完了拉倒。

  除非是在从小生出来的时候,就给猪使用防止猪瘟的药。

  猪瘟这种病真的是很不好治。

  所以国外的进口药估计效果也不佳。国家不花钱去买,倒也不是没道理。

  但眼看着那么多的猪就这么死了,也实在是有些心疼。

  她抬头看向黄主任问道:“难道就没有别的法子了吗?”

  黄主任摇头不语。

  姜清月又问道:“咱们镇子上有养猪场吗?”

  黄主任想了想回答:“没有,养猪场是城里的。”

  “咱们镇子这边曾经有过一个养猪场。但是小猪都不大的时候就得了猪瘟,都死光了。”

  “后来便没人再养。”

  “关键是养猪实在是费钱,不过是把零钱换成整钱而已。”

  “现在国家缺粮食,老百姓都吃不饱饭,哪里可能会养猪?”

  姜清月脑里划过一道灵光。

  怎么治猪瘟她是不会的,但是她知道如何防治。效果不知道具体怎样。

  应该会有一定的作用。

  说起来,这事儿还得说牛棚那边。

  上辈子的时候,牛棚里有一个老专家专门搞畜牧的。

  他就曾经深入研究过猪瘟的问题。

  但是想要研究出猪瘟的特效药,可不只是畜牧业的教授,还需要医药学方面的专家。

  毕竟这涉及到了一些药理作用,所以没能研究出像样的结果来。

  这位搞畜牧的专家没办法,就从预防为主开始研究。

  听说后面防治猪瘟的药物,就是他起到了决定性的主要作用。

  但是在预防的药物没有拿出来之前,他从民间的一些老中医那里学到了一些用中药和土方防治猪瘟的法子。

  据说也是有些作用的。

  正是因为从这里提取了一部分的经验。在联合后面的生物学专家和药剂专家这才将防治药物研制成功的。

  上辈子时,她在谢青山身边和这位畜牧专家关系还不错,就是在牛棚里建立的感情啊。

  也因此在他药物研究成功后,特别提着酒来找夏青山喝酒。

  那天她给做了4个菜,两人都喝得酩酊大醉。

  谢青山还好,那位老专家哭着笑着,说自己在牛棚里耽误了十年的时间。

  如果没有那10年,他的研究早就已经完成了。

  当然姜清月还知道一种不需要喂粮食,便可以把猪养好的饲料。

  这种饲料也是后来畜牧业的专家与别人研制成功的。

  利用的秸秆,然后经过发酵之后来喂猪。

  还有一些酒糟以及其他在粮食生产过程当中产生的废料,都可以用来喂猪。

  姜清月想到这儿,眸光一下就亮了。

  她站起身说道:“黄主任,我还有些事先走了。”

  “回头有空我再来找你。”

  黄主任疑惑地追问:“你要去哪里?”

  姜清月回答道:“我想研究研究,看看能不能给大家弄点猪。”

  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黄主任张了张嘴,姜清月已经到门口,眨眼消失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