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在成都的时候,刘禅还命令太医院出面建立面向民间的‘善堂’,治病救人同时精进医术。
并且将治疗普通百病的药方公布出去,不为皇宫贵族独享。
后来老刘可能是听不习惯,于是下令,将‘善堂’改名为‘仁堂’。
如今既然朝廷迁都长安,太医院打算在长安再建一座。
因为名字不能重复,但因为曾经有过皇帝赐名而不能轻易改换,于是长安仁堂最后取名‘同仁堂’。
刘禅得知此名的时候也是莫名其妙笑了一下,然后亲自为其手书一副牌匾: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
而各地医学院,刘禅也给赠送了寄语:“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
所以各个医学院都从中抠字眼,用‘仁爱’‘明达’‘淳良’之类的词作自己的校训。
医学生的入仕,走的是太医院考核渠道,跟法学生入仕走刑部招生一样都是非主流渠道。
时间来到,建兴元年二月九日,尽可能兼顾了公平性的科举,在长安正式召开。
因为之前那次延期,倒是让许多偏远地区的士人受益,便是交州九真等极为遥远的地方,要来参加的士人也能够及时赶到长安。
即便如此,整个科举的举办也显得有些着急了,但是刘禅必须着急。
他要尽可能让天下人熟悉科举,接受考试,对科举脱敏,乃至于认可其存在和意义。
当然,此时的长安因为先前的五经之论而冷清了许多。
不少士人因为武德充沛,不是在坐牢,就是在住院。
还有一批有理想有追求的士人,带着他们那已经沦为野生学派的学说离开长安回到家乡扎根。
当然,此时的朝廷与六年前当然不可同日而语,这一次的科举盛况也是当年不可比拟的。
单从报考人数上,就已经比上一次的三倍还要多一点,而且来自五湖四海。
便是敌占区,也有大量士人投奔而来,江东士人、山东士人、乃至于河北士人都有。
此次科举考试分文举和武举,他们一同进行。
科举礼部主持,文举有吏部协助主持,武举有军机台协助主持。
考试共分三场,第一场考三项必考。
第二场考文综和武综里的书面考试,第三场则是非卷面考试。
其中五经科目,文武考采用不同试卷,文考难,武考简单,算术和农业科目的试卷则相同。
第二场和第三场则是各自不同。
其中文综的重点在第二场的书面考试,他们的策论难度相当大。
历史典故问题角度也比较刁钻,诗赋文采对大多数人来说更是令人头皮发麻。
而武综的重点在第三场的非书面考试,他们的技能测试难度大。
武举的非书面考试,主要是一些针对行军常见的问题给出解答。
这跟当年诸葛亮教导刘禅军事知识的原则相同,主要考察基本功。
例如水源保护,防范夜袭,安营扎寨,营寨防火、后勤运输及保护等实际应用问题。
当然,之后也包括一些进阶问题的考核。
例如,当今主流兵书相关内容的理解与运用,某些历史战役的胜败分析及看法,乃至于还有对当今朝廷军事建设建议。
文举的非卷面考试为体能测试,武举除了体能测试之外,还有骑射兵器等武艺考。
双方也是分别阅卷,分别排名。
无论是文臣武将,朝廷需要的都是身体素质过关的人才。
身体素质都过不去,如何为朝廷服务,如何为天下人服务。
病秧子,还是等回家锻炼身体再来吧。
其实对于体能测试,此次科举的要求并不高。
在这个人人普遍缺乏营养的时代,刘禅只是把考核标准定为一般水平。
基本上只要身体无病、不残疾,就都能通过这个水平的考试。
在这方面能被淘汰的,刘禅是真不敢让他们做官,别没干几天活就要写挽联了。
朝廷不少部门是要求九九六的,除非是清水衙门。
可是刘禅要招录的就是干活的官员,清水衙门是安置老同事,或者贬责某些官员的地方。
因为朝廷是大**,权力的膨胀也就意味着政务数倍的增长。
大汉官员的工作强度前所未有的高,加班熬夜出差等等是常有的事。
要是没有好的身体素质……动不动住医院对官署工作和个人身体健康都是有很不好影响的。
武举的体能要求自然是要更严格一些的。
针对武举的体能测试,刘禅参考了后世铁人三项之中的长途越野和负重障碍跑,至于其中游泳,则是换成了攀登城墙。
铁人三项确实很考验人的综合体能,当然游泳这件事则是根据现实状况而被替换掉了。
因为这项技能很受地域因素,北方人游泳就是很难比得过南方人,容易引起争议。
但是先登夺城是大家公认的大军功,所以考攀登城墙,所有人都是认可的。
然后就是个人军事技能考核,这也是武举中相当重要的考试。
考验各种主流军队兵器的使用,刀盾手、长枪手、长戟手等等。
还有箭术、马术考核,军阵的理解和运用。
总之,和文考不同,武考的专业针对性更强。
甚至可以说朝廷这是在选拔武艺高强的文人,或者知识渊博的武士。
身体基础之上,还要求识文断字、能读能写。
还必须有军事书籍的阅读经验,很多民间游侠、大力士、壮汉都被这一环给排除在外。
刘禅当然不是选拔什么武林高手。
军中陷阵、先登的那批战场上杀出来的那群百战老兵,各个都不弱于武林高手。
刘禅若是要单兵之王,完全可以在军队中举行比武大赛,选出来的个顶个的都是高手。
这时代的人讲究的是出将入相,文武双修。
虽然因为士族的存在有些重文,但到底还未对世人的思想观念造成明显的影响。
所以,那些觉得自己经文没学得太通透,然后又弓马娴熟的家伙,便可选择走武举。
并且将治疗普通百病的药方公布出去,不为皇宫贵族独享。
后来老刘可能是听不习惯,于是下令,将‘善堂’改名为‘仁堂’。
如今既然朝廷迁都长安,太医院打算在长安再建一座。
因为名字不能重复,但因为曾经有过皇帝赐名而不能轻易改换,于是长安仁堂最后取名‘同仁堂’。
刘禅得知此名的时候也是莫名其妙笑了一下,然后亲自为其手书一副牌匾: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
而各地医学院,刘禅也给赠送了寄语:“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
所以各个医学院都从中抠字眼,用‘仁爱’‘明达’‘淳良’之类的词作自己的校训。
医学生的入仕,走的是太医院考核渠道,跟法学生入仕走刑部招生一样都是非主流渠道。
时间来到,建兴元年二月九日,尽可能兼顾了公平性的科举,在长安正式召开。
因为之前那次延期,倒是让许多偏远地区的士人受益,便是交州九真等极为遥远的地方,要来参加的士人也能够及时赶到长安。
即便如此,整个科举的举办也显得有些着急了,但是刘禅必须着急。
他要尽可能让天下人熟悉科举,接受考试,对科举脱敏,乃至于认可其存在和意义。
当然,此时的长安因为先前的五经之论而冷清了许多。
不少士人因为武德充沛,不是在坐牢,就是在住院。
还有一批有理想有追求的士人,带着他们那已经沦为野生学派的学说离开长安回到家乡扎根。
当然,此时的朝廷与六年前当然不可同日而语,这一次的科举盛况也是当年不可比拟的。
单从报考人数上,就已经比上一次的三倍还要多一点,而且来自五湖四海。
便是敌占区,也有大量士人投奔而来,江东士人、山东士人、乃至于河北士人都有。
此次科举考试分文举和武举,他们一同进行。
科举礼部主持,文举有吏部协助主持,武举有军机台协助主持。
考试共分三场,第一场考三项必考。
第二场考文综和武综里的书面考试,第三场则是非卷面考试。
其中五经科目,文武考采用不同试卷,文考难,武考简单,算术和农业科目的试卷则相同。
第二场和第三场则是各自不同。
其中文综的重点在第二场的书面考试,他们的策论难度相当大。
历史典故问题角度也比较刁钻,诗赋文采对大多数人来说更是令人头皮发麻。
而武综的重点在第三场的非书面考试,他们的技能测试难度大。
武举的非书面考试,主要是一些针对行军常见的问题给出解答。
这跟当年诸葛亮教导刘禅军事知识的原则相同,主要考察基本功。
例如水源保护,防范夜袭,安营扎寨,营寨防火、后勤运输及保护等实际应用问题。
当然,之后也包括一些进阶问题的考核。
例如,当今主流兵书相关内容的理解与运用,某些历史战役的胜败分析及看法,乃至于还有对当今朝廷军事建设建议。
文举的非卷面考试为体能测试,武举除了体能测试之外,还有骑射兵器等武艺考。
双方也是分别阅卷,分别排名。
无论是文臣武将,朝廷需要的都是身体素质过关的人才。
身体素质都过不去,如何为朝廷服务,如何为天下人服务。
病秧子,还是等回家锻炼身体再来吧。
其实对于体能测试,此次科举的要求并不高。
在这个人人普遍缺乏营养的时代,刘禅只是把考核标准定为一般水平。
基本上只要身体无病、不残疾,就都能通过这个水平的考试。
在这方面能被淘汰的,刘禅是真不敢让他们做官,别没干几天活就要写挽联了。
朝廷不少部门是要求九九六的,除非是清水衙门。
可是刘禅要招录的就是干活的官员,清水衙门是安置老同事,或者贬责某些官员的地方。
因为朝廷是大**,权力的膨胀也就意味着政务数倍的增长。
大汉官员的工作强度前所未有的高,加班熬夜出差等等是常有的事。
要是没有好的身体素质……动不动住医院对官署工作和个人身体健康都是有很不好影响的。
武举的体能要求自然是要更严格一些的。
针对武举的体能测试,刘禅参考了后世铁人三项之中的长途越野和负重障碍跑,至于其中游泳,则是换成了攀登城墙。
铁人三项确实很考验人的综合体能,当然游泳这件事则是根据现实状况而被替换掉了。
因为这项技能很受地域因素,北方人游泳就是很难比得过南方人,容易引起争议。
但是先登夺城是大家公认的大军功,所以考攀登城墙,所有人都是认可的。
然后就是个人军事技能考核,这也是武举中相当重要的考试。
考验各种主流军队兵器的使用,刀盾手、长枪手、长戟手等等。
还有箭术、马术考核,军阵的理解和运用。
总之,和文考不同,武考的专业针对性更强。
甚至可以说朝廷这是在选拔武艺高强的文人,或者知识渊博的武士。
身体基础之上,还要求识文断字、能读能写。
还必须有军事书籍的阅读经验,很多民间游侠、大力士、壮汉都被这一环给排除在外。
刘禅当然不是选拔什么武林高手。
军中陷阵、先登的那批战场上杀出来的那群百战老兵,各个都不弱于武林高手。
刘禅若是要单兵之王,完全可以在军队中举行比武大赛,选出来的个顶个的都是高手。
这时代的人讲究的是出将入相,文武双修。
虽然因为士族的存在有些重文,但到底还未对世人的思想观念造成明显的影响。
所以,那些觉得自己经文没学得太通透,然后又弓马娴熟的家伙,便可选择走武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