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众人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虽然此人只说了爵位,但是在场的都是混官场的,如何不理解这即是卖官鬻爵。
爵位都动了,官位还算得了什么呢。
汉末桓灵二帝财政崩溃,收不上税,便是通过这种方式敛财的。
当然,也有正面例子,那就是秦朝,在国家有需要的时候,便会开放捐粮授爵的渠道。
不过大家更接近,更熟悉的还是东汉末年的卖官鬻爵。
陈群还有些顾虑自己的名声,此时四大辅臣中唯有曹休什么都不怕,为了曹魏他的承担任何骂名和污点。
于是他站出来拍板,认可此事,但是要求最高授予的爵位是关内侯。
不能涉及列侯,算是给朝廷的爵位制度留下最后一层遮羞布。
然而这种事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一旦尝到来钱快的甜头,之后再遇困难,第一时间恐怕还是会想到这个办法。
到时候恐怕不会有谁来限制不准涉及列侯。
甚至,汉末那种太监封侯的乱象也会再现。
可想而知,之后曹魏衰落,后世史书中必然要就此事骂上他曹休几句。
后世又能有多少人能理解他当下的无奈呢?不过这种事曹休自己并不关心就是了。
捐爵一旦拿出来,总会有一些人想要趁机改变一下阶级。
这样一来,朝廷短时间内便能得到一批人力物力,稍微缓解一下眼前的困顿。
这种事只有零次和无数次,之后若是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办起来只会更加得心应手。
但这种饮鸩止渴的方式却不得不用,除了武关、昆阳之外,更需要支援的关中。
关中的告急文书早就垒了一桌子了,那里仿佛是个无底洞,再多的钱粮投进去都只能听个响。
这不,曹真说再没有支援,大军三月末就要断粮,四月防线可能就会崩溃。
只不过这个事情太危急,不好公之于众,否则容易造成恐慌。
所以基本上就是高层官员们内部处理。
先把事办了,再让下面的人知道,这样才不会出大乱子。
否则人群一旦慌乱起来,上面处理事情的时候就会遇到更大的阻力和麻烦。
有时候还需要多宣传一下其他事件,来掩盖一下不利事件的热度,比如匈奴右贤王去卑的弟弟右谷蠡王潘六奚出兵勤王,这就是很值得宣传的事情。
先前,季汉扶持刘猛为北顺王,扶持其建立匈奴流亡政权意图夺取南匈奴的控制权。
南匈奴各部内战,其中一个部落首领李恪,因为曾经跟刘猛有些交情,选择投靠季汉,然后被任命为匈奴右部帅。
因为常常从北地郡方向得到武器物资支援,李恪的实力逐渐增强,吞并了几个小部落。
如今已经控制匈奴右部绝大部分力量。
而已经被炸聋一个耳朵的去卑,又因为战败而内外重伤,已经失去了对麾下各部的实际控制权。
当下去卑麾下实际掌握权力的,是他的弟弟右谷蠡王潘六奚。
然而潘六奚并不能很好的统辖各部,他太着急了。
刚一掌权就杀了两个仇人,笑纳了他们的妻女,吞并了他们的部众。
然后各部首领都不来王庭听命了,各自为战,互相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所以潘六奚算是匈奴内乱的元凶。
右部帅李恪也是众多不听他命令的首领之一,双方有仇怨。
而季汉支持的鲜卑首领步度根在与轲比能的战斗中无法快速取胜,便请六扇门千户张壹为中间人,与李恪约为盟友。
潘六奚感觉到压力,于是也寻求外援找上了曹魏。
曹魏面对这种雪中送炭的行为,自然是将其奉为上宾。
面对拓跋鲜卑的强势南侵,步度根向李恪求援。
曹魏也请潘六奚出兵对敌,率南匈奴大军在北部抵御拓跋鲜卑。
自此,包括河套地区在内的塞北草原,真可谓是乱成了一锅粥。
而这样的乱局,对曹魏来说总比被拓跋鲜卑长驱直入要好的多。
而季汉刘禅那边也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拓跋鲜卑的名头,后世受过九年素质教育的人太熟悉了,光那个北魏就是历史书上单开好几页的存在。
张壹通过六扇门渠道汇报到刘禅这里,刘禅便立刻重视起来。
匈奴鲜卑羯氐羌,其中的氐、羌两部刘禅已经清扫了个七七八八。
羯族源于小月氏,曾附属匈奴,如今散居上党郡,与汉人杂处,从事农牧业,信奉“胡天”。
这个小族实力弱而且没有聚集的部落,大多都在汉人豪强的坞堡里当养马种地的农奴。
几乎看不出他们有什么席卷天下的能力,而且上党建现在不是刘禅的地盘,所以还没对他们动过手。
匈奴的话,干废去卑之后,除了刘豹那一支没受到影响之外,其他各部也在内战消耗。
而且如今刘猛在自己麾下,季汉朝廷拥有匈奴名正言顺的宣称所有权。
当然刘禅最想搞掉的其实还是刘豹那一支。
因为他记得历史上那个追尊自己为孝怀皇帝,然后自己称汉帝,建号元熙,谥号光文皇帝,庙号高祖的刘渊就是他那一支。
这老弟是五胡乱华的第一个政权,所以不可不除也。
然后就是鲜卑,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则是统一了整个北方。
这么强大的敌人,自然是需要给予最高程度的尊重的。
本来刘禅计划着是将来派大军出关外犁庭扫穴。
这样成本当然是高得离谱,但也是大一统王朝能够承受的。
不过如今他们既然主动南下,那也省了远征的成本。
既然来了那就别回去了,都一家人,不过是多添些坟头而已。
回到眼下,刘禅放下手里的文牒,面色从容且自信,当然自信。
“军粮之用可以支撑到六月底,到时候各地夏收的粮食早已入库,又能续上大军后勤。”
由于曹魏内部有些人暗中与自己通信,现在可谓是知己知彼。
叛徒年年有,刘禅并不觉得奇怪。
人是复杂的动物,有的坚持忠义理想,而有的则是信奉识时务者为俊杰。
曹真的粮食最多坚持到三月末四月初,这接近三个月的粮食储备差距实在是令人心安。
仗打到今天这地步,刘禅诸葛亮基本没犯什么错。
曹真也没怎么犯错,就像当年的廉颇也没犯什么错一般。
虽然此人只说了爵位,但是在场的都是混官场的,如何不理解这即是卖官鬻爵。
爵位都动了,官位还算得了什么呢。
汉末桓灵二帝财政崩溃,收不上税,便是通过这种方式敛财的。
当然,也有正面例子,那就是秦朝,在国家有需要的时候,便会开放捐粮授爵的渠道。
不过大家更接近,更熟悉的还是东汉末年的卖官鬻爵。
陈群还有些顾虑自己的名声,此时四大辅臣中唯有曹休什么都不怕,为了曹魏他的承担任何骂名和污点。
于是他站出来拍板,认可此事,但是要求最高授予的爵位是关内侯。
不能涉及列侯,算是给朝廷的爵位制度留下最后一层遮羞布。
然而这种事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一旦尝到来钱快的甜头,之后再遇困难,第一时间恐怕还是会想到这个办法。
到时候恐怕不会有谁来限制不准涉及列侯。
甚至,汉末那种太监封侯的乱象也会再现。
可想而知,之后曹魏衰落,后世史书中必然要就此事骂上他曹休几句。
后世又能有多少人能理解他当下的无奈呢?不过这种事曹休自己并不关心就是了。
捐爵一旦拿出来,总会有一些人想要趁机改变一下阶级。
这样一来,朝廷短时间内便能得到一批人力物力,稍微缓解一下眼前的困顿。
这种事只有零次和无数次,之后若是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办起来只会更加得心应手。
但这种饮鸩止渴的方式却不得不用,除了武关、昆阳之外,更需要支援的关中。
关中的告急文书早就垒了一桌子了,那里仿佛是个无底洞,再多的钱粮投进去都只能听个响。
这不,曹真说再没有支援,大军三月末就要断粮,四月防线可能就会崩溃。
只不过这个事情太危急,不好公之于众,否则容易造成恐慌。
所以基本上就是高层官员们内部处理。
先把事办了,再让下面的人知道,这样才不会出大乱子。
否则人群一旦慌乱起来,上面处理事情的时候就会遇到更大的阻力和麻烦。
有时候还需要多宣传一下其他事件,来掩盖一下不利事件的热度,比如匈奴右贤王去卑的弟弟右谷蠡王潘六奚出兵勤王,这就是很值得宣传的事情。
先前,季汉扶持刘猛为北顺王,扶持其建立匈奴流亡政权意图夺取南匈奴的控制权。
南匈奴各部内战,其中一个部落首领李恪,因为曾经跟刘猛有些交情,选择投靠季汉,然后被任命为匈奴右部帅。
因为常常从北地郡方向得到武器物资支援,李恪的实力逐渐增强,吞并了几个小部落。
如今已经控制匈奴右部绝大部分力量。
而已经被炸聋一个耳朵的去卑,又因为战败而内外重伤,已经失去了对麾下各部的实际控制权。
当下去卑麾下实际掌握权力的,是他的弟弟右谷蠡王潘六奚。
然而潘六奚并不能很好的统辖各部,他太着急了。
刚一掌权就杀了两个仇人,笑纳了他们的妻女,吞并了他们的部众。
然后各部首领都不来王庭听命了,各自为战,互相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所以潘六奚算是匈奴内乱的元凶。
右部帅李恪也是众多不听他命令的首领之一,双方有仇怨。
而季汉支持的鲜卑首领步度根在与轲比能的战斗中无法快速取胜,便请六扇门千户张壹为中间人,与李恪约为盟友。
潘六奚感觉到压力,于是也寻求外援找上了曹魏。
曹魏面对这种雪中送炭的行为,自然是将其奉为上宾。
面对拓跋鲜卑的强势南侵,步度根向李恪求援。
曹魏也请潘六奚出兵对敌,率南匈奴大军在北部抵御拓跋鲜卑。
自此,包括河套地区在内的塞北草原,真可谓是乱成了一锅粥。
而这样的乱局,对曹魏来说总比被拓跋鲜卑长驱直入要好的多。
而季汉刘禅那边也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拓跋鲜卑的名头,后世受过九年素质教育的人太熟悉了,光那个北魏就是历史书上单开好几页的存在。
张壹通过六扇门渠道汇报到刘禅这里,刘禅便立刻重视起来。
匈奴鲜卑羯氐羌,其中的氐、羌两部刘禅已经清扫了个七七八八。
羯族源于小月氏,曾附属匈奴,如今散居上党郡,与汉人杂处,从事农牧业,信奉“胡天”。
这个小族实力弱而且没有聚集的部落,大多都在汉人豪强的坞堡里当养马种地的农奴。
几乎看不出他们有什么席卷天下的能力,而且上党建现在不是刘禅的地盘,所以还没对他们动过手。
匈奴的话,干废去卑之后,除了刘豹那一支没受到影响之外,其他各部也在内战消耗。
而且如今刘猛在自己麾下,季汉朝廷拥有匈奴名正言顺的宣称所有权。
当然刘禅最想搞掉的其实还是刘豹那一支。
因为他记得历史上那个追尊自己为孝怀皇帝,然后自己称汉帝,建号元熙,谥号光文皇帝,庙号高祖的刘渊就是他那一支。
这老弟是五胡乱华的第一个政权,所以不可不除也。
然后就是鲜卑,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则是统一了整个北方。
这么强大的敌人,自然是需要给予最高程度的尊重的。
本来刘禅计划着是将来派大军出关外犁庭扫穴。
这样成本当然是高得离谱,但也是大一统王朝能够承受的。
不过如今他们既然主动南下,那也省了远征的成本。
既然来了那就别回去了,都一家人,不过是多添些坟头而已。
回到眼下,刘禅放下手里的文牒,面色从容且自信,当然自信。
“军粮之用可以支撑到六月底,到时候各地夏收的粮食早已入库,又能续上大军后勤。”
由于曹魏内部有些人暗中与自己通信,现在可谓是知己知彼。
叛徒年年有,刘禅并不觉得奇怪。
人是复杂的动物,有的坚持忠义理想,而有的则是信奉识时务者为俊杰。
曹真的粮食最多坚持到三月末四月初,这接近三个月的粮食储备差距实在是令人心安。
仗打到今天这地步,刘禅诸葛亮基本没犯什么错。
曹真也没怎么犯错,就像当年的廉颇也没犯什么错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