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的同时要做好法律宣传,刘禅让刑部的人好好总结了一下自己此次的工作经验。
以文书的方式下发底下郡国学习,要树立打击违法犯罪执法必严的整体社会风气。
其实刘禅的重点是打破人民刑不上大夫的错位惯性认知,要让他们知道士大夫犯法与庶民同罪。
实际上这些年,季汉的法律执行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因为犯罪而被处罚的人数虽然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罪犯人数总是增加的。
而有能力犯大罪的也都是些有实力的人,他们的亲眷好处理,连坐论罪即可。
问题是那些丫鬟仆人等下人,他们与食客不同,严格来讲不算犯罪帮凶。
一开始处置办法是将他们全部遣散出去,恢复民籍,女的则各自嫁人。
男仆还好,只要有力气,就能养活自己。
丫鬟则有些麻烦,他们对于遣散的决定并不总是高兴的。
毕竟她们之所以被发卖,就是因为家中贫困。
把她们嫁出去还要给一笔不菲的嫁妆,这是很难承受的。
尤其是把她们发卖一次尝到了甜头的父母。
回到家中一定也是被继续卖来卖去,很难嫁的出去。
还有很多丫鬟侍女哭诉自己已经没有家了,本来还有个栖身之所。
直接遣散她们哪里能保护得了自己,说不得就被哪里的恶霸给抢占。
对于她们的遭遇,刘禅感到很同情,为了给这些人寻一个良善的出路,刘禅在军医体系中设立了护理院。
让她们不再以色侍人,而是学习一些基础的医疗常识。
换上朴素的民女服饰,素面朝天,担任护理员,主要负责照顾伤兵。
因为做过丫鬟侍女,她们大多比较擅长照顾人。
伤兵经过军医的治疗之后,便在护理院休养直到康复。
这些血气方刚的棒小伙,跟这些护理员接触接触,说不得就能擦出别样的火花。
到时候便能成为一对对为人口大业做贡献的新人。
在不打仗或没有伤兵的时候,也可以做一些针线活计,缝补衣物,织造军装等等。
总之,她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报酬,养活自己。
而朝廷构建的和谐秩序,便是她们的安身立命之地。
这点支出对于目前不断增长的收入不值一提,如今季汉境内三百六十行几乎都在蓬勃发展。
修路的大基建盘活了经济,让底层民众手中获得数量不菲的直百钱,有资格成为市场的消费者。
进一步刺激了商品百货的市场需求,拉动了上游生产和运输业的繁荣。
当然,这一切的基础主要归功于生产力的发展。
而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归功于科技的发展。
因为先进的生产工具普及以及大量的牲畜涌入,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各地开垦农田数量和人口都在持续上涨。
纺织业也因为先进的纺织机器而蓬勃发展。
由于刘禅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许多民间的木匠、铁匠都被官府收拢。
因为没有条件设立什么知识产权,所以是以重赏买断的形式给予鼓励。
一些能够降本增效的小发明、小玩意被纷纷的做出并普及。
因为普通的士人往往不能很好的评估这些匠人的发明作用的大小,并且儒士们常常将其当成墨家技艺而轻视。
因此这件事基本上是刘禅在主抓。
鼓励技术创新当然没问题,但是这样就让刘禅的工作繁重了许多。
因此刘禅曾经打算让浦元担任将作大匠,负责审理评估各项科技发明。
刘禅对将作大匠官署进行了魔改,不再负责皇室宫殿的营造,这项工作交给了尚书台工部。
而将作大匠则是成为科学院般的存在,将作大匠为主官,征辟各行业匠人中的专家成为官署中的大国工匠。
另外刘禅还规定,每年拿出三千五百万钱的财政拨款,设立大汉皇家科学奖。
分别奖励农业、木铁工匠、医药、天文、地理、格物、算术等方面的最有突出贡献者。
将作大匠官署需要每年从众多发明创造中选出候选名单。
送报尚书台,经过朝廷审批评定出最后的获奖者,拿走五百万钱的奖金。
浦元自然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皇太子的决定,但是他拒绝担任将作大匠。
浦元太知道这些匠人的脾气了,他们谁都不服谁。
这个岗位看起来很受欢迎,权力很大,炙手可热。
但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容易受到人攻击的一个职位。
那些工匠,年龄越大技术越精湛,脾气就越大。
喷不过的时候,也是敢上手打人的。
尤其是在评定谁优谁劣的时候,必然会出现许多人不服输,往往不会承认别人比自己强的情况。
到时候如果自己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那恐怕就会被人骂到遗臭万年。
木匠、铁匠这些都是有传承的。
师傅传弟子,传儿子。
如果哪一个传承恨上某一个人,可是世世代代都会骂他的。
浦元就是一个典型的技艺精湛的老工匠。
他觉得自己能做出来更大贡献的地方,其实还是在冶炼,尤其是打造兵器上。
而不是去当什么评委,处理东家长西家短的这种麻烦事,那样反而耽误自己的前程。
被浦元这样一拒绝,刘禅便知道将将作大匠这个职位。
要么找那种天下公认的首屈一指的匠人。
要么就是找那种精通技艺的孤家寡人,并且不太在意自己会陷入舆论漩涡的人。
这两种人哪是能轻易找到的。
因此,基本上刘禅还兼任着将作大匠的职位。
幸而因为他舍得给钱,大汉皇家科学奖的名声已经打出去了。
境内的各地大部分百姓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奖项。
所以他们也常常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各项目的创新。
毕竟一个普通匠人如果得到一次奖金就可以变成富豪。
再加上邸报的宣传,许多偏远地方的匠人也得知刘禅是一个十分重视技术的君主。
因此不少有有技术但是很贫穷的匠人愿意前来投奔。
刘禅将尚方令从九卿少府中拆出来,放进了尚书台工部。
工作内容之一便是接待前来投奔的匠人。
五月中旬,成都尚方台官署前来了一个衣衫破烂的小年轻。
“叫什么名字?”
“马,马,马钧……”
负责登记的小吏眉头一皱,“真是奇怪的名字。”
然后在一片木牌上写下:‘马马马钧’。
以文书的方式下发底下郡国学习,要树立打击违法犯罪执法必严的整体社会风气。
其实刘禅的重点是打破人民刑不上大夫的错位惯性认知,要让他们知道士大夫犯法与庶民同罪。
实际上这些年,季汉的法律执行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因为犯罪而被处罚的人数虽然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罪犯人数总是增加的。
而有能力犯大罪的也都是些有实力的人,他们的亲眷好处理,连坐论罪即可。
问题是那些丫鬟仆人等下人,他们与食客不同,严格来讲不算犯罪帮凶。
一开始处置办法是将他们全部遣散出去,恢复民籍,女的则各自嫁人。
男仆还好,只要有力气,就能养活自己。
丫鬟则有些麻烦,他们对于遣散的决定并不总是高兴的。
毕竟她们之所以被发卖,就是因为家中贫困。
把她们嫁出去还要给一笔不菲的嫁妆,这是很难承受的。
尤其是把她们发卖一次尝到了甜头的父母。
回到家中一定也是被继续卖来卖去,很难嫁的出去。
还有很多丫鬟侍女哭诉自己已经没有家了,本来还有个栖身之所。
直接遣散她们哪里能保护得了自己,说不得就被哪里的恶霸给抢占。
对于她们的遭遇,刘禅感到很同情,为了给这些人寻一个良善的出路,刘禅在军医体系中设立了护理院。
让她们不再以色侍人,而是学习一些基础的医疗常识。
换上朴素的民女服饰,素面朝天,担任护理员,主要负责照顾伤兵。
因为做过丫鬟侍女,她们大多比较擅长照顾人。
伤兵经过军医的治疗之后,便在护理院休养直到康复。
这些血气方刚的棒小伙,跟这些护理员接触接触,说不得就能擦出别样的火花。
到时候便能成为一对对为人口大业做贡献的新人。
在不打仗或没有伤兵的时候,也可以做一些针线活计,缝补衣物,织造军装等等。
总之,她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报酬,养活自己。
而朝廷构建的和谐秩序,便是她们的安身立命之地。
这点支出对于目前不断增长的收入不值一提,如今季汉境内三百六十行几乎都在蓬勃发展。
修路的大基建盘活了经济,让底层民众手中获得数量不菲的直百钱,有资格成为市场的消费者。
进一步刺激了商品百货的市场需求,拉动了上游生产和运输业的繁荣。
当然,这一切的基础主要归功于生产力的发展。
而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归功于科技的发展。
因为先进的生产工具普及以及大量的牲畜涌入,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各地开垦农田数量和人口都在持续上涨。
纺织业也因为先进的纺织机器而蓬勃发展。
由于刘禅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许多民间的木匠、铁匠都被官府收拢。
因为没有条件设立什么知识产权,所以是以重赏买断的形式给予鼓励。
一些能够降本增效的小发明、小玩意被纷纷的做出并普及。
因为普通的士人往往不能很好的评估这些匠人的发明作用的大小,并且儒士们常常将其当成墨家技艺而轻视。
因此这件事基本上是刘禅在主抓。
鼓励技术创新当然没问题,但是这样就让刘禅的工作繁重了许多。
因此刘禅曾经打算让浦元担任将作大匠,负责审理评估各项科技发明。
刘禅对将作大匠官署进行了魔改,不再负责皇室宫殿的营造,这项工作交给了尚书台工部。
而将作大匠则是成为科学院般的存在,将作大匠为主官,征辟各行业匠人中的专家成为官署中的大国工匠。
另外刘禅还规定,每年拿出三千五百万钱的财政拨款,设立大汉皇家科学奖。
分别奖励农业、木铁工匠、医药、天文、地理、格物、算术等方面的最有突出贡献者。
将作大匠官署需要每年从众多发明创造中选出候选名单。
送报尚书台,经过朝廷审批评定出最后的获奖者,拿走五百万钱的奖金。
浦元自然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皇太子的决定,但是他拒绝担任将作大匠。
浦元太知道这些匠人的脾气了,他们谁都不服谁。
这个岗位看起来很受欢迎,权力很大,炙手可热。
但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容易受到人攻击的一个职位。
那些工匠,年龄越大技术越精湛,脾气就越大。
喷不过的时候,也是敢上手打人的。
尤其是在评定谁优谁劣的时候,必然会出现许多人不服输,往往不会承认别人比自己强的情况。
到时候如果自己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那恐怕就会被人骂到遗臭万年。
木匠、铁匠这些都是有传承的。
师傅传弟子,传儿子。
如果哪一个传承恨上某一个人,可是世世代代都会骂他的。
浦元就是一个典型的技艺精湛的老工匠。
他觉得自己能做出来更大贡献的地方,其实还是在冶炼,尤其是打造兵器上。
而不是去当什么评委,处理东家长西家短的这种麻烦事,那样反而耽误自己的前程。
被浦元这样一拒绝,刘禅便知道将将作大匠这个职位。
要么找那种天下公认的首屈一指的匠人。
要么就是找那种精通技艺的孤家寡人,并且不太在意自己会陷入舆论漩涡的人。
这两种人哪是能轻易找到的。
因此,基本上刘禅还兼任着将作大匠的职位。
幸而因为他舍得给钱,大汉皇家科学奖的名声已经打出去了。
境内的各地大部分百姓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奖项。
所以他们也常常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各项目的创新。
毕竟一个普通匠人如果得到一次奖金就可以变成富豪。
再加上邸报的宣传,许多偏远地方的匠人也得知刘禅是一个十分重视技术的君主。
因此不少有有技术但是很贫穷的匠人愿意前来投奔。
刘禅将尚方令从九卿少府中拆出来,放进了尚书台工部。
工作内容之一便是接待前来投奔的匠人。
五月中旬,成都尚方台官署前来了一个衣衫破烂的小年轻。
“叫什么名字?”
“马,马,马钧……”
负责登记的小吏眉头一皱,“真是奇怪的名字。”
然后在一片木牌上写下:‘马马马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