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还有徭役,这点作为朝廷的子民也跑不了。
汉律规定百姓从二十三岁至五十六岁均有服徭役的义务。
徭役的种类有两种,一种是兵役,另一种是劳役。
适龄男丁一生中须服兵役两年。
到国都服兵役一年,称为“正卒”;到边塞戍守一年,称为“戍卒”;
剩下的岁月,只要他是在这个年龄段,每年在所在郡县服劳役一个月,称为“更卒”。
不能服徭役也行,只是须缴纳代役金,称为“更赋”。
其实,每个朝代都有自己一套较为完善的税收制度。
兴盛与衰亡的区别在于是否能凭借国家暴力机器把税收上来。
大多数王朝在经历过最初的铁与血之后往往是一段繁荣发展期,这时候的军队往往是健康的。
而稳定下来的后世之君,往往会忽视国家暴力机器的建设和维持,以至于渐渐的出现重文轻武的病症。
刘禅知道,税收制度是表象。
要想国朝长治久安,就需要君主牢牢掌控军权,并且后世子孙不能重文轻武。
如今,刘禅通过一次次的征战胜利,已经牢牢的树立了自己在军中的威望。
在他手中,军权是稳定的,之后就需要想办法立祖训和制度来匡正后世子孙了。
八月二十四日,刘禅重新回到了天水。
虽然他并没有要求诸葛亮向自己汇报什么,但是诸葛亮还是按着刘禅让他听完了自己的述职。
“两天前,陇西郡功曹、长史等人拨乱反正,将太守游楚绑了送到南安郡,亮遣人前去迎接,将游楚礼送至了汉中。”
闻言,刘禅点头,之前听马超他们汇报过此事。
这个游楚是个极聪明的人,陇西郡会投降是早有预料的事情。
“如今各郡户口统计工作都在顺利进行,除了陇西郡、安定郡已经上报之外,其余各地都能在冬季之前完成上报。”
闻言,刘禅先是点了点头,而后又摇了摇头。
陇西郡、安定郡上报迅速不是说明他们工作效率高,反而是证明了朝廷对这两个地方的掌控力较弱。
其他地方较慢,是因为官府切切实实的管理到了境内的民户。
而这两郡这么快,则是因为豪强隐匿大量人口、土地,大大减少了官府的工作量。
这就是投降得来的土地,和军队打下来的土地的区别。
敌人投降太快大大减少了军事困难。
只是将来就得付出更多的精力用**手段慢慢料理这些地方。
诸葛亮没有先汇报军事问题,而是汇报这些**工作。
刘禅心领神会,这说明自己离开后这里军事方面没出现问题,甚至有可能很顺利。
因此,他也放心下来。
诸葛亮见刘禅不急不躁,已有大将之风,暗暗点了点头。
非宁静无以致远,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高修养的表现。
“渭水道曾有一支魏军前来,因为我军及时攻占了上邽,其最后只能退走。”
“此后这一方向再也没有探查到其他魏军的消息,亮以为曹真是放弃走渭水道上陇的打算了。”
放弃渭水道,那就是说他还有从其他道路的打算。
自然就是陇山道,而刘禅早就派遣陈式驻守在略阳地区了。
刘禅十分放心陈式,不过他也确实有些好奇具体事情经过。
七月末、八月初的时候,汉军的斥候探查到了魏将张合、杨秋等魏军出现在陇山道。
魏军的数量大致在三万人左右,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不过汉军这边也不算太弱,陈式都督高翔、王平等人率先占据此地。
之后刘禅又派去了孟获、孟琰前去支援,兵力也有一万五千人。
而且是当道扎营,因为时间充足而营寨修筑的十分坚固。
街亭一带有一小城,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留下的,虽然很破旧,但修修补补也能用一用。
汉军的营寨一直修到城下,组成了一个联合防御体。
当张合看到这样的防守之后,整个人都是崩溃的。
这就是一个长满刺的硬骨头,别说啃下来,咬几口自己就得满嘴血。
当然,街亭旁边有座不算太高的山,他可以带兵爬山绕过去汉军营寨。
不过,军队可以绕过去,后勤补给不行。
而且汉军的数量也不少,他得留下足够的兵力看护后勤。
那他能带过去的兵力就更少了,这样就不是去打仗,而是给汉军送人头去了。
张合不是**,他没有作死倾向。
于是他也修筑营寨,跟汉军对峙起来,双方数万大军拼起了后勤。
汉军这边,一部分粮草是本地征调,一部分是从汉中转运,差不多是一半一半的情况。
而魏军这边则是从关中经过大半个陇山道运过来。
陇山道号称小秦岭,虽然没有秦岭粮道压力那么大,但魏军人数多。
所以双方的后勤补给难度,属于半斤八两的情况。
虽然号称后面还有更多的主力部队,但张合、杨秋等核心将领是知道那只是一句空话。
每天魏军轮番到汉军营前对骂,然而汉军就是丝毫不动。
等的久了,不少将校便急了,便急于请战,己方人多,还怕他咋地?!
张合见群情激奋,也不好强行压制,生怕这些人辱骂他是一个畏缩不前的降将。
之前夏侯渊活着的时候就说过类似的话,逼得张合常常进行军事冒险来自证清白。
于是魏军进行了试探性的进攻。
然后他们便明白了,汉军的防守就和他的营寨一样,看上去很硬,实际上确实很硬。
汉军的箭矢、弩矢像是用不完似得,倾泻在靠近的魏军头上。
更吓人的是,汉军营寨内部竟然还修建了投石机。
在魏军发起进攻的时候,便以巨石投射,虽然没有造成多少杀伤,但是威慑力还是有的。
冷兵器时代就是这样,谁是进攻方谁就面临啃硬骨头的难题。
先前刘禅攻取陇西各地是这样,张合自然也是这样。
一次试探进攻留下数百具尸体之后,魏军便消停了不少。
不知道是不是魏军请来帮忙的,北地郡先零羌曾出动数千胡骑南下安定。
然而他们并没有对汉军动手,似乎是在作壁上观。
诸葛亮已经照会安定,让他们闭城自守,同时也在动员天水、略阳的人力物力。
本地豪强跟着刘禅出去建功立业的心思没有,但是抗击胡人保护家乡还是很积极的。
一旦胡人南下,爆出来近万民兵也是有可能的。
这防守不能说固若金汤吧,也算是安如磐石。
汉律规定百姓从二十三岁至五十六岁均有服徭役的义务。
徭役的种类有两种,一种是兵役,另一种是劳役。
适龄男丁一生中须服兵役两年。
到国都服兵役一年,称为“正卒”;到边塞戍守一年,称为“戍卒”;
剩下的岁月,只要他是在这个年龄段,每年在所在郡县服劳役一个月,称为“更卒”。
不能服徭役也行,只是须缴纳代役金,称为“更赋”。
其实,每个朝代都有自己一套较为完善的税收制度。
兴盛与衰亡的区别在于是否能凭借国家暴力机器把税收上来。
大多数王朝在经历过最初的铁与血之后往往是一段繁荣发展期,这时候的军队往往是健康的。
而稳定下来的后世之君,往往会忽视国家暴力机器的建设和维持,以至于渐渐的出现重文轻武的病症。
刘禅知道,税收制度是表象。
要想国朝长治久安,就需要君主牢牢掌控军权,并且后世子孙不能重文轻武。
如今,刘禅通过一次次的征战胜利,已经牢牢的树立了自己在军中的威望。
在他手中,军权是稳定的,之后就需要想办法立祖训和制度来匡正后世子孙了。
八月二十四日,刘禅重新回到了天水。
虽然他并没有要求诸葛亮向自己汇报什么,但是诸葛亮还是按着刘禅让他听完了自己的述职。
“两天前,陇西郡功曹、长史等人拨乱反正,将太守游楚绑了送到南安郡,亮遣人前去迎接,将游楚礼送至了汉中。”
闻言,刘禅点头,之前听马超他们汇报过此事。
这个游楚是个极聪明的人,陇西郡会投降是早有预料的事情。
“如今各郡户口统计工作都在顺利进行,除了陇西郡、安定郡已经上报之外,其余各地都能在冬季之前完成上报。”
闻言,刘禅先是点了点头,而后又摇了摇头。
陇西郡、安定郡上报迅速不是说明他们工作效率高,反而是证明了朝廷对这两个地方的掌控力较弱。
其他地方较慢,是因为官府切切实实的管理到了境内的民户。
而这两郡这么快,则是因为豪强隐匿大量人口、土地,大大减少了官府的工作量。
这就是投降得来的土地,和军队打下来的土地的区别。
敌人投降太快大大减少了军事困难。
只是将来就得付出更多的精力用**手段慢慢料理这些地方。
诸葛亮没有先汇报军事问题,而是汇报这些**工作。
刘禅心领神会,这说明自己离开后这里军事方面没出现问题,甚至有可能很顺利。
因此,他也放心下来。
诸葛亮见刘禅不急不躁,已有大将之风,暗暗点了点头。
非宁静无以致远,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高修养的表现。
“渭水道曾有一支魏军前来,因为我军及时攻占了上邽,其最后只能退走。”
“此后这一方向再也没有探查到其他魏军的消息,亮以为曹真是放弃走渭水道上陇的打算了。”
放弃渭水道,那就是说他还有从其他道路的打算。
自然就是陇山道,而刘禅早就派遣陈式驻守在略阳地区了。
刘禅十分放心陈式,不过他也确实有些好奇具体事情经过。
七月末、八月初的时候,汉军的斥候探查到了魏将张合、杨秋等魏军出现在陇山道。
魏军的数量大致在三万人左右,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不过汉军这边也不算太弱,陈式都督高翔、王平等人率先占据此地。
之后刘禅又派去了孟获、孟琰前去支援,兵力也有一万五千人。
而且是当道扎营,因为时间充足而营寨修筑的十分坚固。
街亭一带有一小城,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留下的,虽然很破旧,但修修补补也能用一用。
汉军的营寨一直修到城下,组成了一个联合防御体。
当张合看到这样的防守之后,整个人都是崩溃的。
这就是一个长满刺的硬骨头,别说啃下来,咬几口自己就得满嘴血。
当然,街亭旁边有座不算太高的山,他可以带兵爬山绕过去汉军营寨。
不过,军队可以绕过去,后勤补给不行。
而且汉军的数量也不少,他得留下足够的兵力看护后勤。
那他能带过去的兵力就更少了,这样就不是去打仗,而是给汉军送人头去了。
张合不是**,他没有作死倾向。
于是他也修筑营寨,跟汉军对峙起来,双方数万大军拼起了后勤。
汉军这边,一部分粮草是本地征调,一部分是从汉中转运,差不多是一半一半的情况。
而魏军这边则是从关中经过大半个陇山道运过来。
陇山道号称小秦岭,虽然没有秦岭粮道压力那么大,但魏军人数多。
所以双方的后勤补给难度,属于半斤八两的情况。
虽然号称后面还有更多的主力部队,但张合、杨秋等核心将领是知道那只是一句空话。
每天魏军轮番到汉军营前对骂,然而汉军就是丝毫不动。
等的久了,不少将校便急了,便急于请战,己方人多,还怕他咋地?!
张合见群情激奋,也不好强行压制,生怕这些人辱骂他是一个畏缩不前的降将。
之前夏侯渊活着的时候就说过类似的话,逼得张合常常进行军事冒险来自证清白。
于是魏军进行了试探性的进攻。
然后他们便明白了,汉军的防守就和他的营寨一样,看上去很硬,实际上确实很硬。
汉军的箭矢、弩矢像是用不完似得,倾泻在靠近的魏军头上。
更吓人的是,汉军营寨内部竟然还修建了投石机。
在魏军发起进攻的时候,便以巨石投射,虽然没有造成多少杀伤,但是威慑力还是有的。
冷兵器时代就是这样,谁是进攻方谁就面临啃硬骨头的难题。
先前刘禅攻取陇西各地是这样,张合自然也是这样。
一次试探进攻留下数百具尸体之后,魏军便消停了不少。
不知道是不是魏军请来帮忙的,北地郡先零羌曾出动数千胡骑南下安定。
然而他们并没有对汉军动手,似乎是在作壁上观。
诸葛亮已经照会安定,让他们闭城自守,同时也在动员天水、略阳的人力物力。
本地豪强跟着刘禅出去建功立业的心思没有,但是抗击胡人保护家乡还是很积极的。
一旦胡人南下,爆出来近万民兵也是有可能的。
这防守不能说固若金汤吧,也算是安如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