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1255章 方知方觉

小说: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作者:未知 更新时间:2025-02-11 23:13:20 源网站:2k小说网
  崇祯二十七年六月十九。

  就在内阁首辅谢三宾为何人领兵平叛而发愁的时候,陕西三边传来消息:在陕西三边总督吕大器的帮助下,前顺义王俄木布的儿子博罗特成功接管了部落。

  谢三宾第一反应是立刻调吕大器和陕西三边的边军南下平叛。

  但陕西与京师相距千里。

  如果指望着他们来平叛,恐怕叛军会先一步攻入了京师。

  另外...

  吕大器以年事已高为由,上疏请求告老还乡。

  这让谢三宾有些措手不及。

  为此.

  谢三宾只能做两手准备。

  一方面继续调陕西边军进京,同时在京师寻找合适的带兵人选。

  考虑到实力的因素,谢三宾降低了任务难度。

  之前的任务是主动进攻,剿灭叛军。

  现在的任务是防守,只要能将叛军挡在徐州一带就行。

  等陕西边军一到,平叛大军实力大增。

  届时再主动向叛军发起进攻。

  本以为降低了任务难度后,勋贵和武将会答应带兵出征。

  可让谢三宾没想到的是,武将和勋贵还是老样子。

  不是受伤就是有病,无法领兵出征。

  谢三宾怒了。

  他趁着中午吃饭的时间来到京营总督刘文耀的府邸,要求见面。

  刘府的管家拦着不让进,谢三宾硬往里闯。

  管家无奈说道:“谢大人,不是小的要拦您,是我家老爷交待养伤期间谁也不见。”

  谢三宾冷哼一声:“我可以不进去,但是你得帮我带句话。”

  管家感恩戴德的说道:“谢大人请讲。”

  谢三宾往里面扫了一眼,沉声说道:“你进去告诉刘文耀一声,就说国库亏空。京营这个月的饷银发不出来了,具体什么时候能发出来要看征收的夏粮什么时候送抵京师!”

  管家眨了下眼睛,拱手弯腰:“谢大人稍等,小的这就去禀告。”

  听到要停发京营的饷银,京营总督刘文耀坐不住了。

  他让人打开后门,将谢三宾请了进去。

  见面后谢三宾直接问道:“刘文耀,你什么意思?”

  刘文耀亲手给谢三宾搬了一把椅子,赔笑道:“谢大人消消火,坐下喝杯茶。”

  谢三宾横眉冷慕:“坐不下!叛军先是攻下扬州,随后又攻下了淮安,正朝徐州进发。如果丢了徐州,山东将岌岌可危。山东若丢,叛军兵锋将进入直隶,威胁京师。”

  “你身为京营总督,朝廷的勋贵,理应率兵出征,而不是躲在家里装受伤。”

  刘文耀指了指自己的手臂:“我确实受伤了。”

  谢三宾走到近前仔细查看,发现刘文耀的左手手掌肿的老高。

  他瞪着眼睛说道:“此次出兵是让你当三军统帅,而不是冲锋陷阵的将领,这点伤不影响带兵!”

  刘文耀苦笑着摇头:“谢大人没明白我的意思呀。”

  “你什么意思?”

  “我可以当冲锋陷阵的将领,却不能当三军统帅。”

  “为何?”

  “有些话我不方便说,谢大人应该能明白。”

  谢三宾提高嗓门:“我不明白!现在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的事全都压在我的肩上,每天从天不亮就开始忙,一直忙到半夜。没空也没心思想那么多事,你有什么就说出来,别藏着掖着。”

  看着谢三宾有些崩溃的样子,刘文耀低声说道:“如果我领兵去徐州,谢大人是希望我赢还是希望我输?”

  谢三宾对这个问题十分诧异,他后退半步严肃说道:“这还用问吗,当然是希望你赢了。”

  “那么好,”刘文耀同样严肃道:“然后呢?”

  谢三宾更加诧异:“什么然后?”

  “打赢徐州之战以后呢?”

  “当然是率兵南下,进攻南京!”

  “好!”刘文耀点头,“太子殿下就在南京,如果他死于乱军之中...亦或是畏罪**,我如何向陛下交待?”

  谢三宾晃了下脑袋:“畏罪**还需要交待什么?”

  “哎!”刘文耀叹息一声:“谢大人难道忘了汉武帝时期发生的的巫蛊之祸了吗?”

  谢三宾浑身一震,后背开始发凉。

  巫蛊之祸发生于西汉征和二年。

  当时丞相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被人告发巫蛊咒汉武帝,并与阳石公主私通。

  公孙贺父子死于狱中,包括卫青的儿子卫伉等一众宗亲受到株连。

  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在汉武帝的命令下,宠臣江充开始调查巫蛊案。

  由于江充与太子刘据有嫌隙,于是与人联合起来诬陷刘据是巫蛊案的幕后主谋。

  刘据被迫起兵斩杀江充.

  但由于兵力不足,最终兵败。

  他的帮手也死于乱军之中。

  太子刘据走投无路,被迫**。

  事后有人上书为太子鸣冤,汉武帝幡然悔悟。

  于是下令将谋害太子,与太子作对的那些人全部处死。

  受巫蛊之乱而死的人高达十万人,史称巫蛊之祸。

  大明太子朱慈烺虽然不是大汉太子刘据,但现在的局面已经和巫蛊之祸有些相似。

  对刘文耀来说,他不能打败仗。

  因为打了败仗会受到满朝文武的弹劾。

  轻则罚俸,重则夺爵下狱甚至死于狱中。

  同时他也不能打胜仗。

  打了胜仗就得向南推进。

  等兵临南京城下时,问题来了。

  万一攻下城池后发现朱慈烺死了。

  不管死因如何,他刘文耀都得背上一条害死太子的罪名。

  当某一天崇祯幡然悔悟时,他的下场比打了败仗还要惨。

  面对这种既不能败仗,也不能打胜仗的局面。

  刘文耀只能用诈伤的方式避而远之。

  谢三宾虽然聪明过人,但事务繁忙且身在局中。

  当局者迷也就在所难免了。

  经过刘文耀的提醒,谢三宾方知方觉。

  他本来还在想,如果刘文耀不答应,他就找其他人商量。

  可刘文耀能想明白的道理,其他人也能明白。

  也就是说,无论找到谁,都会面临这个问题。

  “这事可麻烦了!”谢三宾自言自语起来。

  刘文耀站在旁边不说话,静静等待。

  等了很久,谢三宾忽然提议道:“你说...让定王殿下领兵平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