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1146章 离间计

小说: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作者:未知 更新时间:2025-02-11 23:13:20 源网站:2k小说网
  “哦对,当务之急是处理好高第!”定王朱慈炯有些尴尬的笑了下,与黄得功对视一眼。

  黄得功轻轻点头,表示同意。

  朱慈炯对着刘肇基说道:“刘总兵,高第就交给你了。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粮给粮。”

  “多谢殿下!”

  为了对付高第,刘肇基做了十分详尽且周密的部署。

  等一切安排妥当,众人告退打算离开。

  朱慈炯朝着李定国摆了下手,示意他留下来。

  李定国见状也朝着巴克勇摆了下手,示意他也留下来。

  巴克勇顶着一脑袋顶的问号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不多时,房门关闭。

  房间内只剩下朱慈炯,黄得功,李定国和巴克勇四个人。

  “说说你的离间计。”黄得功有些迫不及待催促。

  他这辈子最恨叛徒。

  尤其是吴三桂和洪承畴这种深受朝廷重用,却临阵变节的人。

  李定国表情严肃地认真说道:“吴三桂带着大量关宁军士兵投降了建奴,而我军里面也有不少关宁军将士,咱们可以借此机会向吴三桂那边安插一些人,伺机散布谣言。”

  朱慈炯皱了下眉:“你的意思是效仿当年的陈平,离间项羽和范增?”

  “对。”李定国点头。

  “难啊!”朱慈炯有些沮丧道:“与当年的楚霸王不同,多尔衮是一个心思缜密且还算大度的人。再者...多尔衮和建奴正是用人之际,想让他中离间计对吴三桂和洪承畴失去信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确实不太可能!”黄得功也不抱有希望的说道:“吴三桂投降建奴后就没有了退路,吴三桂明白这个道理,多尔衮也明白这里道理,所以离间计很难成功!”

  巴克勇虽然碍于李定国的面子没有表态,但还是下意识的摇了摇头。

  “殿下错了,黄总兵也错了!”李定国站起身,一边来回踱步一边说道:“当吴三桂带着一万兵马向多尔衮投降时,你们觉得多尔衮会是什么想法?”

  “什么想法?”朱慈炯没明白李定国的意思。

  黄得功也没明白,他拍了下李定国的肩膀:“没听懂,你往简单了说!”

  李定国想了想,改口道:“你们觉得多尔衮会如何用吴三桂?”

  “当然是冲锋在前,撤退在后了。”朱慈炯毫不犹豫地回答。

  “那殿下觉得吴三桂明白这个道理吗?”

  “以吴三桂的智谋,肯定能提前想到这些。”

  李定国脸上重新露出笑容:“那殿下觉得吴三桂麾下的关宁军会意识到这一点吗?”

  “这就不好说了,士兵们甚至不知道吴三桂投降的真相。”

  “所以,”李定国停下脚步:“咱们就从这一点下手,离间关宁军和吴三桂的关系。等流言蜚语传遍关宁军时,吴三桂对关宁军的掌控力就会出现问题。”

  “多尔衮确实需要人,但需要的是能掌控关宁军的吴三桂。当他知道吴三桂的掌控力出现问题后,对吴三桂的态度肯定有所转变。至此,咱们也就达成了离间吴三桂和多尔衮的目的。”

  朱慈炯拄着下巴思考了一会:“思路没问题,具体怎么做?”

  “让巴克勇将军麾下的关宁军将士拿着钱去吴三桂的营中收买人心,散播谣言。”

  “需要多少人?又需要多少钱?”朱慈炯也站了起来。

  李定国回答:“需要的人不多,千八百人足矣。但是需要的钱很多,至少要几万两银子。”

  “具体是几万两?”朱慈炯追问。

  李定国谨慎地回答:“就目前的情况看,至少需要两万两银子。”

  “有几成把握?”

  “四五成左右。”

  “如果增加到四万两呢?”

  “有八成的把握。”

  “多少钱能有十成的把握?”朱慈炯认真询问。

  “多少钱也没有十成的把握。”李定国认真回答。

  就在朱慈炯想要答应时,黄得功立刻阻拦道:“殿下,军中确实有不少钱。但这些钱都是用来发放军饷的,不能挪做他用。一旦被朝廷知晓,会遭到满朝文武的弹劾。”

  朱慈炯笑着摆手:“这种事当然不能动用军饷!这是北镇抚司的差事,钱也应该由北镇抚司出。”

  “那就好,那就好。”黄得功长舒一口气。

  只要不动平辽大军的钱,他就没意见。

  “对了,”朱慈炯想起了一件事,他问:“你之前说过如果可能的话,还要离间洪承畴,具体怎么做?”

  “想要办成这件事,只有钱可不行,还需要一些卖命的死士!”

  “死士不是问题。”

  “那就好办了...”李定国当着他们的面,把计划详细地说了一遍。

  说完计划已是半夜。

  朱慈炯和黄得功一点睡意也没有,连夜安排人开始实施计划。

  崇祯二十五年三月二十四。

  不等清晨的阳光撒在大地上,明军便打开抚顺城门行动起来。

  率先出城的是刘肇基。

  他带着五千骑兵以最快的速度赶往沈阳,等待高第的到来。

  在他出城的同时,数名驿兵从抚顺出发,分别赶往海州,辽阳,清河堡以及京师。

  等城门附近恢复安静后,数百关宁骑兵从南城门出城。

  他们没有直接往萨尔浒方向跑,而是先进入附近的山林,绕了一大圈后才跑向萨尔浒。

  此时的萨尔浒一片忙碌景象。

  有人伐木,有人扎营,还有人埋锅造饭。

  吴三桂溃败后往东逃,在逃跑的路上遇到了同样逃跑的多尔衮。

  二人一前一后来到了萨尔浒附近。

  当时已经入夜。

  多尔衮命吴三桂在萨尔浒扎营,自己则率领八旗主力回到界凡寨休息。

  由于逃的匆忙来不及携带物资。

  吴三桂只能向多尔衮索要睡觉和吃饭的物资。

  多尔衮的物资虽然也不富裕。

  但为了表示欢迎吴三桂,愣是凑了许多帐篷,铁锅和粮食给他。

  忙到天亮时,关宁军终于安营扎寨。

  期间有不少在战场上迷路,或者逃跑时掉队的关宁军士兵,陆陆续续地来到这里。

  晌午前,吴三桂终于安顿好了麾下士兵。

  他刚要洗把脸精神一下,门外亲信汇报:“总兵大人,睿亲王有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