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啦啦!

  一面硕大的祖字将旗在风中飞舞。

  看着那面旗帜,关宁军士兵们窃窃私语起来:“祖?是祖大寿祖将军吗?”

  “应该是。”

  “祖大人不是在老家宁远吗?什么时候来抚顺了?”

  “难道朝廷已经重新启用祖大人?”

  “不好说,但是有可能。”

  “咱们都是他练出来的兵,老将军既然来了,咱们好歹也该打个招呼吧?”

  “对!”

  议论过后。

  关宁军士兵们朝着祖大寿和左氏晃动武器,并发出了呼喊声。

  王屏藩的脸瞬间绿了下来。

  思考片刻后,他带着亲兵向前与左氏和祖大寿见面。

  毕竟对方曾经也是自己的上司。

  祖大寿直接问:“王屏藩,你也想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吗?”

  王屏藩笑了笑:“我应该没资格,就算钉也是您的外甥吴总兵被钉。”

  “既然冥顽不灵,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祖大寿挥手示意他回去。

  王屏藩回到阵中刚要组织兵马发动进攻时,却发现很多士兵在底层将领的带领下撕掉右臂的白布,趁乱跑向明军阵营。

  在祖大寿掌权关宁军时,这些底层将领还是普通士兵。

  当时的关宁军拿着边军最高的军饷,吃着最好的军粮。

  他们既感激朝廷,也感激祖大寿。

  现在祖大寿站在了明军这边,这些底层将领很快就自发想通了吴三桂叛乱的真相。

  在他们看来,所谓的欠饷欠粮大概率是吴三桂的问题。

  再者。

  他们的家属都在山海关和宁远一带,跟着吴三桂叛乱只会让家人遭殃。

  于是乎...

  他们立刻逃离关宁军,投入明军的怀抱。

  王屏藩的脸比翡翠还要绿了。

  他奋力大吼:“保持阵型,擅离者杀无赦!”

  可是无论他怎么喊,都无法阻止士兵逃跑。

  眨眼间,麾下士兵跑了五分之一。

  王屏藩大怒。

  亲自挥刀砍死两个士兵,试图用这种方式震慑部下。

  可是...

  此举不但没有起到阻止作用,反而加剧了士兵们逃离队伍。

  因为士兵们发现那两个士兵之所以被杀,完全是因为跑的太晚太慢。

  也就是说...只要跑的足够早,跑得足够快,就能活命!

  在这种想法的指导下,王屏藩麾下士兵加快了逃离的步伐。

  有趣的一幕出现了。

  本应进行厮杀的战场上,到处都是关宁军士兵逃跑的身影。

  等王屏藩稳住阵型重新列队后发现,自己麾下的士兵十不存一。

  剩下的几百人全是他的亲兵。

  “大人,怎么打?”旁边的亲兵十分耿直的问。

  “打个屁!”王屏藩的脸由绿转黑,比黑炭还要黑,他没好气的说道:“就凭咱们几个,都不够给他们塞牙缝的。”

  “那咱们...”

  “撤!”王屏藩毫不犹豫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李定国用最快的速度让降兵列好阵型,朝着王永吉的中军大旗冲了过去。

  吴三桂还在围攻王永吉。

  为了拿下王永吉,他把精锐的镇标内丁营也派了出去。

  可即便这样,还是没能拿下王永吉。

  就在他打算亲自上阵时,探马来报:“骑兵总兵大人,王屏藩败了!李定国和黄得功数万大军已经击穿我军右翼,正在向这里杀来!”

  “啊?”吴三桂惊讶的差点从马背上掉下去。

  他难以置信的问:“王屏藩可是老子的精锐,他败的也太快了吧?”

  “这...”

  就在探马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时,吴三桂追问:“王屏藩伤亡了多少兵马?”

  “好像...就死了一个探马。”

  “嗯?”吴三桂无比诧异,“这谈**是人话吗?死了一个探马就败了?”

  “是!”探马低声回答:“两军相遇后,明军那边派出一个人被我军探马逼退。随后明军那边冲出五六个人,其中一人将我军探马射落马下,随后纵马将他活活踩死,最后当着所有人的面竖起了一面祖字将旗!”

  “祖字将旗?”吴三桂轻声重复了一遍,脸色骤变,“坏了,是老舅!他不是一直待在宁远吗?什么时候来抚顺了?”

  要知道关宁军是辽东将门的集合体。

  虽然祖大寿离开关宁军已有数年时间,但是他的威望还在。

  威望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能力包括行军打仗,以及...为辽东将门争取利益。

  他吴三桂叛乱是为了求生。

  而很多辽东将门的人只在乎眼前的利益,并不在乎吴三桂的死活。

  否则也不会打了这么半天,也没能拿下王永吉。

  当吴三桂意识到这个问题后,他萌生了退意。

  不过他还有一个疑惑:王屏藩是怎么败的?

  不等他继续问,李定国已经率部杀了过来。

  右翼溃逃的士兵全都涌向吴三桂这里。

  “快跑啊,李定国杀过来了!”

  “还有黄得功,带着数百门红夷大炮打过来了。”

  喧嚣声中,王屏藩带着亲兵跑到了吴三桂身边。

  他气喘吁吁的对着吴三桂说道:“总...总兵大人,快撤!”

  吴三桂向远方看了一眼,发现在右翼溃兵的带动下,整个关宁军都停止作战,并开始溃败。

  溃败之势已经形成,根本无法阻止。

  吴三桂仰天长叹一声:“哎!天不助我啊!”

  随后掉转马头,向东逃跑。

  有些尚在抵抗的关宁军将领看到吴三桂的中军旗向东移动后,立刻放弃战斗,或逃跑或投降。

  整个战场乱作一团。

  乱军之中,吴三桂大声问王屏藩:“你到底是怎么败的?”

  “我...我没败!”

  “既然没败,为何还要撤退?”

  “因为...以为我手底下没兵了。”

  “兵呢?”

  “都被...被祖老将军招降了。”

  吴三桂:...

  战场上,李定国忽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因为他看了半天,也没看到王永吉的中军大旗。

  他记得之前还立在空中,溃败发生后就不见了踪影。

  为了找到王永吉。

  他将队伍列成长长的横阵,从西向东开始搜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