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1126章 准备撤退

小说: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作者:未知 更新时间:2025-02-11 23:13:20 源网站:2k小说网
  一直没说话的李宪忠忽然开口说道:“吴三桂必须死!如果他活着,打仗时既要防着建奴,还要防着他,这仗根本没法打!”

  其他人立刻表达了相同的观点。

  “没错,吴三桂必须死。”

  “杀了他,不杀他不足以平息愤怒!”

  “凌迟处死,传首九边!”

  “我与吴三桂势不两立!”

  等众人情绪稍稍稳定后,王永吉站起来说道:“诸位的心情我都理解,但吴三桂好歹是总兵,想要杀他需要经过陛下同意。”

  “不必!”朱慈炯提醒:“出兵辽东前陛下亲手赐予你尚方宝剑!违抗军令者可斩,畏敌不前者可斩,作奸犯科者亦可斩。”

  王永吉看着身后的锦盒道:“话虽如此,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杀吴三桂本就不易,杀了吴三桂后防止关宁军叛乱更是难上加难。所以...这件事最好有圣旨!”

  “总督大人说的固然不错!”李宪忠再次开口说道:“但问题是...咱们没有时间。”

  “李定国已经把证据送往京师,根据路程推算现在已经交到了陛下手中。哪怕当夜拟旨,旨意送到这里至少还要三四天。”

  “这三四天时间里,会发生很多意外情况。一旦被吴三桂有所察觉,他很可能做出极端之事。”

  “这也正是本督顾虑所在,”王永吉的眉毛拧成了一个疙瘩。

  要解决的不只是吴三桂一个人,还有他麾下数万兵马。

  一旦和关宁军撕破脸,双方就要兵戎相见。

  北路军总兵力约有六万,其中吴三桂就占了近三分之一以上。

  而建奴总兵力约有四万。

  如果吴三桂倒向建奴,那么北路军可用兵力只有四万左右。

  建奴的兵力却达到了近六万。

  双方的攻守之势瞬间就会扭转。

  “没那么麻烦!”黄得功挥舞铁鞭:“等吴三桂来中军商议军情的时候,在帐外设下伏兵。他前脚走进中军帐,后脚就将其拿下。届时关宁军群龙无首,只能向朝廷妥协。”

  “难啊!”朱慈炯缓缓摇头:“以我对吴三桂的了解,他是一个极其小心谨慎的人。如果想借着他来中军议事的机会将其拿下,他会找各种借口不来。就算来了,也会提前布置好兵马,准备随时营救。”

  “设鸿门宴呢?”高一功提议。

  “一样的道理,”朱慈炯继续摇头:“只要他不来,所有的努力全都白费。”

  ......

  为了对付吴三桂,王永吉召开了一个秘密会议。

  与会人员都同意解决掉吴三桂。

  但是在如何解决吴三桂这个问题上,众人犯了难。

  另外。

  他们还要考虑在解决吴三桂的时候尽可能的不引起兵变。

  “这件事难就难在不能让吴三桂意识到咱们已经怀疑他了!”朱慈炯双手环抱在胸前,一边来回踱步,一边分析:“一旦被他察觉,他会联合建奴对付咱们。”

  “没错。”众人回应。

  “也就是说...”朱慈炯继续分析:“明天的战事不能停,否则会引起吴三桂的怀疑。”

  “不能停也得停!”黄得功不愿意了,“吴三桂在我身后就好比卧榻之侧有他人鼾睡,这绝对不行。”

  “黄总兵说的对!”众人再次回应。

  朱慈炯轻咳一声,思索片刻后说道:“接下来只能停战,为了不引起吴三桂的怀疑,咱们可以找一个合适的理由。”

  众人互相看了看,王永吉率先说道:“什么理由?”

  “总督大人你偶然风寒或者...在混战之中受了伤,这两个理由难道不行吗?”

  “行倒是行,就怕吴三桂不信。”王永吉担忧道:“现在的吴三桂已经是惊弓之鸟,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他走向极端。”

  随着探讨的深入,众人意识到事情远比想象中的复杂。

  继续开战风险太大,而停战又会让吴三桂意识到自己已经暴露,从而叛变投敌。

  面对无法开战,又无法停战的局面。

  朱慈炯当机立断道:“撤兵!”

  “撤兵?往哪儿撤?”王永吉停下脚步问。

  “撤向抚顺。”朱慈炯回答。

  “吴三桂呢?”

  “让他殿后。”

  王永吉走了两步后又停了下来:“如果被他察觉什么,很可能会趁机攻打咱们。”

  “没错!”朱慈炯伸出右手食指:“所以咱们要做两手准备,表面上是让吴三桂殿后,实际殿后的另有其人。”

  “殿下此计甚妙!”李宪忠夸完朱慈炯后又担心起另外一件事:“如果大军顺利撤回抚顺,且吴三桂没有攻击友军,届时如何是好?是放他进入关城之内,还是把他挡在城外?”

  “当然是将他挡在城外了!”朱慈炯毫不犹豫地回答,“他是大明朝的奸臣反贼,岂能放他进城?”

  “事情麻烦就麻烦在这!”王永吉愁眉不展:“很多事,底层士兵并不知晓。他们只相信眼前看到的一切,如果不让他们进城,士兵们会以为朝廷不把他们当人。”

  “到时候都不用吴三桂煽动,关宁军自己就会发生兵变!”

  ......

  众人苦思冥想,一时间竟想不出来解决办法。

  眼看已经到了半夜时分,这件事必须尽快解决。

  王永吉将旁边茶碗里的茶水一饮而尽,缓缓站起身说道:“诸位,明天一早开始撤退,本督亲自殿后。”

  王永吉口中的殿后是在北路军主力后面,在吴三桂的前面。

  “如果吴三桂叛变偷袭,总督大人如何应对?我们又该如何支援?”李宪忠问。

  “我会和他血战到底,但是...你们不能支援。不但不能支援,还要抓紧时间退往抚顺。”

  “为何?”

  王永吉目光深邃:“撤退的目的是把主力部队平安的带回抚顺。吴三桂是一个犹豫不决且唯利是图的人,他不会单独偷袭咱们。当他偷袭时,意味着已经和建奴联合起来了。”

  “你们一旦支援,不但无法救出本督,还会被他们拖下水。如此一来,撤退就没有意义了。”

  众人举目四望,不知该说些什么。

  王永吉一脸平静的继续说道:“撤退命令下达的同时,我会命刘肇基前来接应。抵达抚顺后,你们要迅速进城。”

  朱慈炯看着王永吉的眼睛问:“如果吴三桂一直没有动手,跟着来到了抚顺城外,届时又该怎么办?”

  “呵呵!”王永吉淡淡笑道:“我会留在城外陪着吴三桂,阻止...额...拖延兵变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