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1023章 登陆辽南

小说: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作者:未知 更新时间:2025-02-11 23:13:20 源网站:2k小说网
  辽南。

  大明关辽登津水师总兵黄蜚站在船头,拿着千里眼眺望远方的海岸。

  登州巡抚袁枢站在另一艘船上,用同样的方式看向海岸。

  从出兵辽东至今,他们都有一个同样的想法。

  那就是率领这支擅长陆战的水师乘船入海登陆辽南,从那里向建奴发起反攻。

  等了这么久,他们的机会终于来了。

  在海风的帮助下,船队距离海岸越来越近。

  二人的心情也越来越激动。

  “报!”桅杆上负责观察的士兵朝着下面大声吼道:“附近没有发现建奴水师的踪迹,甚至连一条战船都没有。”

  “嗯?”水师总兵黄蜚有些意外,他大声询问:“你没看错吧?”

  “没看错,确实没有。”

  “继续观察。”

  “是。”

  又航行了一会,战船距离海岸还有不到一里。

  “岸边只有零星的建奴士兵,没有发现建奴主力。”桅杆上的士兵再次汇报。

  “把他们轰走,然后给后面的船队送去消息,命他们快速前进准备登岸。”黄蜚再次下令。

  为了能顺利登岸,黄蜚将战船布置在前面,运兵船布置在后面。

  遇到敌船后用战船对抗,确定没有威胁后运兵船才会登场。

  一艘鸟船带着黄蜚的军令,驶向来时的方向。

  与此同时。

  明军两艘龙骨炮船缓缓调整方向,用船舷对准了岸边。

  龙骨炮船共有各种轻重型火炮四十门。

  其中红夷大炮八门。

  船舷两侧各有四门。

  “装药!”

  “装弹!”

  “准备...点火!”

  随着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完成,第一门红夷大炮喷出了火舌。

  巨大的轰鸣声中,炮弹砸向海岸。

  紧接着是第二门,第三门,第四门......

  如果是在陆地上,黄蜚会选择齐射。

  但这是在战船上。

  火炮虽然没有与船身固定,但四门红夷大炮齐射造成的后坐力还是能给船体造成伤害。

  轰!

  第一枚炮弹砸在水中。

  岸边的建奴士兵只是负责侦查的小股部队,听到明军的火炮声后立刻转身就跑。

  他们边跑边喊:“快跑啊,明军来了,明军带着红夷大炮来了!”

  顷刻间,岸边空空如也。

  其余几枚炮弹有的落入水中,有的砸在了岸边的泥土上。

  只给建奴士兵带来了心理阴影,没有给他们造成实质性伤害。

  又等了一会,百余艘大大小小的运兵船船出现在海面上。

  上面满载全副武装的士兵。

  他们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对着海岸发出兴奋地嚎叫声。

  运兵船上的将领沉声道:“检查武器甲胄,准备登岸!”

  ......

  旅顺城中。

  建奴智顺王尚可喜正在穿戴甲胄。

  五天之前他就接到了多尔衮的命令,让他从旅顺撤退。

  这里是八旗水师的基地,有大量战船和水师士兵。

  得到命令后,他让大部分水师乘坐战船去**开辟第二走私渠道。

  剩下的弃船登岸,从陆地撤退。

  至于那些没用的战船,也都放火烧沉。

  他本应在两天前撤离,之所以拖到现在还没走,是有一件大事还没做完。

  “报!”探马跑了进来,“海面上发现大量明军战船,看样子好像要登岸。”

  “再探再报!”尚可喜说道。

  “是,”探马转身离开。

  尚可喜对着身边的亲信问道:“事办的怎么样了?”

  亲信沉声说道:“回王爷的话,已经办的差不多了。城中和周围村庄的青壮和牲口全都被驱赶出城,跟随大军北上,剩下的全都是老弱病残。”

  “粮食呢?”尚可喜又问。

  “已经全部收缴起来并运走了一大部分,还有一小部分由于牲畜不够,导致无法及时运走。”亲信回答。

  “传令下去,立刻撤离。能带走的粮食全都带走,带不走的全都集中放到城中的粥厂里,一把火烧掉。”尚可喜说道。

  收缴粮食时引起了城中百姓的反抗。

  尚可喜本想把这些百姓全都杀了,以节省粮食。

  考虑到要把这些累赘留给明军后,他又放下屠刀。

  并临时在城中设立粥厂,安抚百姓情绪。

  “那...城中的百姓呢?”亲信问,“他们的手里已经没有了余粮,如果再把粥厂的存粮烧毁的话,他们会被饿死。”

  “不用管他们,”尚可喜脸上露出了诡异的笑容,“这些人既种不了地,也干不了活,对咱们来说没有任何用处,只会白白浪费粮食。所以...本王决定把他们留给明军!”

  亲信怔了怔,低头不语。

  尚可喜此时已经穿好了甲胄,他拔出腰刀检查一番后又将腰刀放入刀鞘,“走,去给明军准备惊喜。”

  走出院子,他麾下数百亲兵已经在外面等候多时。

  亲兵外围还有数千士兵。

  这些人在尚可喜的带领下来到了城中的粥厂。

  此时正是中午放粥的时间。

  百姓们卑微的拿着碗,排队等着吃本来就属于他们的粮食。

  “都别吃了!”尚可喜催马上前开始驱赶人群。

  这些百姓本就是老弱病残,无法和建奴对抗。

  现在手无寸铁,更不敢造次。

  于是纷纷后退,把道路让了出来。

  他身后的士兵们一拥而上,先是将已经熬好粥的锅踹翻在地,然后来到存放粮食的地方。

  “点了!”尚可喜下令。

  士兵们拿来火源,把熬粥剩下的木柴堆到粮食附近。

  其他人往上面浇了火油并倾倒了一些火药。

  随后一把火点燃。

  呼的一声——

  成堆成堆的粮食变成了火堆。

  百姓们顿时大惊,纷纷上前试图救火。

  但很快又被尚可喜的人用刀逼了回来。

  见救火不成,百姓们开始嚎啕大哭。

  “这些可都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别烧啊!”

  “可怜可怜我们吧,给我们留一口粮食就行。”

  “大老爷们手下留情,我给你们跪下了...”

  尚可喜既没有手下留情,也没有急着离开。

  而是在明军即将进城时才匆匆骑马出城,逃向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