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刘大耳恨意难平之时,曹知州派了心腹找上了他。曹知州原本就是个利欲熏心之人,信奉“有奶便是娘”,并无丝毫家国情怀,面对蒙古人的劝降早已是心猿意马。之所以迟迟没有投降,一则是对蒙古人的开价不满意,对他来说没有什么不可背叛,只要价格合适;二则他又在评估风险,之前北有霹雳军压制,南又有俞兴在嘉定坐镇,叛旗一举定然会招来两方的围攻。虽然蒙古人肯定会大举来援,但战局定然十分凶险。俞兴虽然贪腐,但打起仗来倒是凶名赫赫,而霹雳军也不是善茬。
升官梦破灭让曹知州对临安朝廷深感失望,决定不再骑墙,而是投靠蒙军以实现梦想。他又找与到了同命相怜的刘大耳,密谋投降蒙军,并称支持其为嘉定知府,自己则兼并霹雳军地盘后成为川西王。他之所以让要拉上刘大耳,一则是因为刘大耳手下有精兵两千,拉上他风险更小,也更能与蒙古人讨价还价,另一则是眉州城位置十分重要,不仅处于隆州蒙军前往雅州通道上,也卡住了霹雳军南下增援的嘉定水路。而且有了眉州水军的支持,蒙军不仅能自由来往岷江两岸,也使嘉定城不能坚守。
“两个人的寒冷搁在一起就是温暖”, 正如这句宋词所吟唱的一样,曹知州和刘大耳目一拍即合,迅速联系上了纽璘。当下驻屯川西的蒙军分为支持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两派,双方矛盾重重。持旁观立场的纽璘为了避祸,便以防备宋军为由,离开原本驻屯成都双流县前往隆州。眉州与隆州地界仅一河之隔,倒也方便曹知州刘大耳与蒙军密议。只不过,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两人的所作所为很快为霹雳军安插的内线得知。
另一个情报也从侧面证实了刘大耳准备降蒙。霹雳军野战旅扩为师后,重新调整了部队驻地,其中彭山城外的一个堡寨便驻扎了一个野战步兵营,营长叫周见深。这周见深便是横原堡之战中带领新附军起义的辎重官,正是他带领不肯做走狗的新附军士兵杀了蒙军的督战队,并战场起义。由于表现优异,此次扩军中他有幸成为曹二狗手下的主力营营长。要知道霹雳军一支主力营虽然只有五百人,但装备了火枪、手雷和火炮,又配备了大量的骡马,战力胜过两千名新附军。
这一日,一个行脚商人模样的人在堡寨外被卫兵捉拿住,此人声称是周见深的族兄,要求面见他,得到通报的周见深便急匆匆赶到堡寨之外。按照霹雳军的规定,为防泄密严禁无关人员靠近堡寨,更不允许进入军营。只面之后周见深却发现来者并非族中兄弟,而是之前在新附军的同僚。这人哈哈大笑,先是拉了家常又附耳说了几句,临走时还偷偷塞了一封信给他。待回到军营之后周见深拆信一看,信中除了叙旧情之后,便替周见深叫屈,称天赋英才却仍是一名小校,若有意重新投明主,必将飞黄腾达大富大贵,并留下了**。周见深读完信之后,沉思片刻便命人将信送往崇庆府的参谋部。
过了两日,崇庆府来了两名反谍人员,他们还带了黄大根的亲笔信。在信中黄大根告诉周见深,请他假意答应以搞清楚对方的意图,这两名反谍人员便是派来协助他的。周见深按照黄大根的要求依计行事,一来二往之后便搞清楚了情况。原来他那名曾经同僚现在已投靠眉州军,成了刘大耳身边的一名心腹小校,他受命前来便是让周见深随眉州军投靠蒙军。周见深需要做的是夺了彭山城并与从成都南下的蒙军水军配合,阻止霹雳军水军南下眉州和嘉定。刘大耳承诺,事成之后让其担任彭山县令。
欧阳轩得到这个情报之后,噗嗤一声笑出来,他是在笑刘大耳的愚蠢和自以为是。霹雳军尤其重视思想**教育,特别是江源民兵连副连长常元叛变事件之后,霹雳军更加强了日常抗蒙思想教育。还在正规军的旅、营、连、排、班等每个层级都设了**副职,这些**副职并不干涉军事指挥和日常管理,但有权直接向参谋部直接上报工作,紧急情况下甚至可以否决军事主官的**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周见深根本不可能带领部队叛变,别说**副职会采取紧急措施,士兵们也不会跟随其行动。
当然欧阳轩也相信周见深不可能叛变。一方面,周见深生情正真又深具家国情怀。按他的话来说,之前成为新附军实属是迫不得已入了火坑,在横原堡之战中手刃蒙古人起义投诚已是逃离了火坑,显然不可能再跳回去。另一方面则是霹雳军严格的审格制度。要成为霹雳军常备军士兵都要经过严格的背景审查,要成为主力营的士兵审查尤其严格。至于要成为主力部队的军官选拔已经不是严格,而是严苛了。对周见深这种营级军事主官考察一直在暗中进行,并经过长时间言行观察后才得以最终形成审核意见。
让欧阳轩发笑的还是刘大耳开出的价码。由于宋蒙战事十分频繁,财政窘迫的官府根本拿不出多少钱财激励士兵卖命,只得拿官职出来激励。只不过由于重文抑武的传统国策,往往拿出武职十分大方,却吝于拿出文职,以致于武将官职“通货膨胀”严重。加之由于吃空饷等原因,官军人员缺额十分严重,含金量远比不得同品级的文职。如,一队官军按编制应为五十人,但实际不到一半甚至只有十余人,一营应有五百人,但能为两百能战士兵便是强军了。
周见深所率主力营有五百人,战时还会配备二至三倍人数的民兵作为辎重后勤支援,从战力来说可以抵得上眉州守军的实力了。从内部体系来看,由于生存的压力,霹雳军并不重文抑武,而是文武并重实行先军**。周见深的官职层级至少与府城所在的晋原县令相当,高于彭山这种二类县。在欧阳轩看来,刘大耳连画大饼这种事都抠抠索索实在小气。他连情况都没有搞清楚,便想当然以彭山县令职位为饵,以诱周见深投降蒙军,实在是可笑之极。
升官梦破灭让曹知州对临安朝廷深感失望,决定不再骑墙,而是投靠蒙军以实现梦想。他又找与到了同命相怜的刘大耳,密谋投降蒙军,并称支持其为嘉定知府,自己则兼并霹雳军地盘后成为川西王。他之所以让要拉上刘大耳,一则是因为刘大耳手下有精兵两千,拉上他风险更小,也更能与蒙古人讨价还价,另一则是眉州城位置十分重要,不仅处于隆州蒙军前往雅州通道上,也卡住了霹雳军南下增援的嘉定水路。而且有了眉州水军的支持,蒙军不仅能自由来往岷江两岸,也使嘉定城不能坚守。
“两个人的寒冷搁在一起就是温暖”, 正如这句宋词所吟唱的一样,曹知州和刘大耳目一拍即合,迅速联系上了纽璘。当下驻屯川西的蒙军分为支持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两派,双方矛盾重重。持旁观立场的纽璘为了避祸,便以防备宋军为由,离开原本驻屯成都双流县前往隆州。眉州与隆州地界仅一河之隔,倒也方便曹知州刘大耳与蒙军密议。只不过,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两人的所作所为很快为霹雳军安插的内线得知。
另一个情报也从侧面证实了刘大耳准备降蒙。霹雳军野战旅扩为师后,重新调整了部队驻地,其中彭山城外的一个堡寨便驻扎了一个野战步兵营,营长叫周见深。这周见深便是横原堡之战中带领新附军起义的辎重官,正是他带领不肯做走狗的新附军士兵杀了蒙军的督战队,并战场起义。由于表现优异,此次扩军中他有幸成为曹二狗手下的主力营营长。要知道霹雳军一支主力营虽然只有五百人,但装备了火枪、手雷和火炮,又配备了大量的骡马,战力胜过两千名新附军。
这一日,一个行脚商人模样的人在堡寨外被卫兵捉拿住,此人声称是周见深的族兄,要求面见他,得到通报的周见深便急匆匆赶到堡寨之外。按照霹雳军的规定,为防泄密严禁无关人员靠近堡寨,更不允许进入军营。只面之后周见深却发现来者并非族中兄弟,而是之前在新附军的同僚。这人哈哈大笑,先是拉了家常又附耳说了几句,临走时还偷偷塞了一封信给他。待回到军营之后周见深拆信一看,信中除了叙旧情之后,便替周见深叫屈,称天赋英才却仍是一名小校,若有意重新投明主,必将飞黄腾达大富大贵,并留下了**。周见深读完信之后,沉思片刻便命人将信送往崇庆府的参谋部。
过了两日,崇庆府来了两名反谍人员,他们还带了黄大根的亲笔信。在信中黄大根告诉周见深,请他假意答应以搞清楚对方的意图,这两名反谍人员便是派来协助他的。周见深按照黄大根的要求依计行事,一来二往之后便搞清楚了情况。原来他那名曾经同僚现在已投靠眉州军,成了刘大耳身边的一名心腹小校,他受命前来便是让周见深随眉州军投靠蒙军。周见深需要做的是夺了彭山城并与从成都南下的蒙军水军配合,阻止霹雳军水军南下眉州和嘉定。刘大耳承诺,事成之后让其担任彭山县令。
欧阳轩得到这个情报之后,噗嗤一声笑出来,他是在笑刘大耳的愚蠢和自以为是。霹雳军尤其重视思想**教育,特别是江源民兵连副连长常元叛变事件之后,霹雳军更加强了日常抗蒙思想教育。还在正规军的旅、营、连、排、班等每个层级都设了**副职,这些**副职并不干涉军事指挥和日常管理,但有权直接向参谋部直接上报工作,紧急情况下甚至可以否决军事主官的**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周见深根本不可能带领部队叛变,别说**副职会采取紧急措施,士兵们也不会跟随其行动。
当然欧阳轩也相信周见深不可能叛变。一方面,周见深生情正真又深具家国情怀。按他的话来说,之前成为新附军实属是迫不得已入了火坑,在横原堡之战中手刃蒙古人起义投诚已是逃离了火坑,显然不可能再跳回去。另一方面则是霹雳军严格的审格制度。要成为霹雳军常备军士兵都要经过严格的背景审查,要成为主力营的士兵审查尤其严格。至于要成为主力部队的军官选拔已经不是严格,而是严苛了。对周见深这种营级军事主官考察一直在暗中进行,并经过长时间言行观察后才得以最终形成审核意见。
让欧阳轩发笑的还是刘大耳开出的价码。由于宋蒙战事十分频繁,财政窘迫的官府根本拿不出多少钱财激励士兵卖命,只得拿官职出来激励。只不过由于重文抑武的传统国策,往往拿出武职十分大方,却吝于拿出文职,以致于武将官职“通货膨胀”严重。加之由于吃空饷等原因,官军人员缺额十分严重,含金量远比不得同品级的文职。如,一队官军按编制应为五十人,但实际不到一半甚至只有十余人,一营应有五百人,但能为两百能战士兵便是强军了。
周见深所率主力营有五百人,战时还会配备二至三倍人数的民兵作为辎重后勤支援,从战力来说可以抵得上眉州守军的实力了。从内部体系来看,由于生存的压力,霹雳军并不重文抑武,而是文武并重实行先军**。周见深的官职层级至少与府城所在的晋原县令相当,高于彭山这种二类县。在欧阳轩看来,刘大耳连画大饼这种事都抠抠索索实在小气。他连情况都没有搞清楚,便想当然以彭山县令职位为饵,以诱周见深投降蒙军,实在是可笑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