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拱了拱手,打了声招呼后,有些明知故问的说道:“陛下,您今日怎么这么有雅兴到这里来?”
按他的推测。
朱由检最近应该忙于说服朝臣,准备东瀛事儿才对。
应该没有闲暇时间外出。
然而。
他既然来了,必定就是有事情了。
朱由检没有立即提及正事。
而是指着那条两尺多长的大金枪鱼笑道:“朕今日来,其实是想蹭一顿美食。这么大的金枪鱼,朕也难得一尝….”
“张先生不会介意吧?”
张宁嘴角再次一抽,“陛下说笑了,臣这里条件简陋,陛下怕是吃不惯吧?您还是回宫里吃比较好。”
他心里其实并不太乐意朱由检来“蹭饭”。
原本他就计划和陈圆圆柳如是两大美女,在这边喝酒边享受美食的。
现在这朱由检突然到来,多少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虽然口中说的都是客套话。
朱由检并不在意张宁是否真心欢迎。
他看着张宁的生活,心中生出几分羡慕。
这种野外炊食的乐趣。
他还真没试过。
所以他不顾王承恩劝阻,也不管张宁脸色。
直接加入了进来。
张宁这边原本就带了酒楼的厨子和全套的炊具。
至于食物,主要是他自己钓的鱼。
算上刚才钓上来的那条两尺多长的大鱼。
现在手头上的鱼足够七八个人尝鲜了。
厨子最初被锦衣卫和朱由检的出现吓了一跳。
但很快便兴奋起来。
他心想。
若自己的厨艺能得到天子的赏识。
岂不是有机会成为名厨?
想到这里。
他便更加卖力地准备起来。
张宁马车上的调味品被厨子一一品尝,他时而眼睛一亮,露出满意之色,时而眉头紧锁,显得有些迷茫。
不过很快,他便开始烤制鱼。
香味渐渐弥漫开来。
朱由检这时也开口道:“张先生,今日早朝你未出席,礼部尚书向朕汇报,科举已耽搁多年,询问是否应重开恩科,朕应允了。”
“但朕不打算再像以往那样只注重八股文。”
周围没有其他人,只有张宁、骆养性和王承恩。
柳如是和陈圆圆早已避开。
科举不考八股了?
张宁听后微微眯了眯眼,有些疑惑地问道:“陛下的意思是……
朱由检直接说道:“八股文太过限制考生的思维,而且只考四书五经,似乎对大明的发展也没有太大帮助。”
朱由检的话让王承恩和骆养性都目瞪口呆,张宁也怀疑,朱由检是不是被人换了脑子,或者也是穿越者魂穿来的。
这些话听起来….
实在不像是大明皇帝朱由检能说出的。
张宁眼神古怪,试探性地小声问道:“你是上度娘查过的?”
“什么娘?”
朱由检一脸迷惑。
张宁连忙摆手,道:“没什么,我说错了,不过陛下取消八股文后,打算如何考核学子们,是否只依靠策论?”
朱由检看着张宁说道:“不,策论固然重要,但不能代表全部,朕尚未决定,因此特意来问先生您的。”
张宁心中一阵无奈。
看吧。
他就说这朱由检无事不登三宝殿了。
不过,他确实有些想法。
他沉吟了一会儿后,直接提议道:“陛下,我倒是有一些初步的想法,我就说一下,让大家都来讨论一下吧!”
“张先生快说。”
朱由检转向王承恩和骆养性,两人立刻集中精神,目光热切地投向张宁。
这时张宁反问道:“陛下,科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能助力大明强盛的都应视为人才,对吗?”
“当然。”
朱由检不置可否地回道。
张宁接着说道:“既然陛下认为,对大明有益的人都应被视为人才,那么科举为何仅限于文人呢?”
“这次海战的胜利,不仅归功于大明水师的英勇,也离不开工匠们的精湛技艺。”
“没有他们制造的火炮和战船,我们的射程和适应性都无法超越荷兰人,胜利就不会如此轻易。”
听到这里。
朱由检似乎明白了张宁部分的意思。
但有些部分还是不明白。
于是他再次问道:“张先生是想提升工匠的地位,让他们也能参与科举选拔吗?”
张宁摇了摇头,回道:“选拔是必要的,但科举就不必了;我们可以设立等级制度,对技艺精湛的工匠给予奖励!”
“尤其是要保护他们的创新。”
说到这里。
他特意详细地向朱由检等人解释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概念。
以及鼓励工匠发明创新的好处。
起初。
朱由检和其他两人对这些新概念感到困惑。
但很快他们就听得津津有味。
甚至忘记了一旁厨子已经准备好的鱼。
听到这里。
朱由检则是说道:“张先生的法子虽好,但这次科举怕是已经来不及了,现在朕最多只能下一道旨意,让工部先行进行等级评定。”
他心里自然是希望一步到位。
但他知道。
即使是对东瀛的贸易,也遭到了朝臣的强烈反对。
如果现在再提出这样的新政策,恐怕会引起更大的争议。
他觉得当前最重要的是选拔一批人才。
因为人才已经不够用了。
张宁说道:“陛下,您的担忧我理解,所以我们可以逐步推进,不必急于一时,您可再详细考虑。”
他看得出了朱由检的犹豫和担忧。
朱由检当即点了点头,并询问道:“那张先生对于接下来来的科举选拔人才的事儿,有何建议或改进?”
张宁坦率地说道:“在选拔士子时,我们需要的是那些能够胜任实际工作的官员。他们至少应该了解民众的需求,并且要深入民间!”
“切莫不能找那些总是高高在上,连基本的农事都一无所知的。”
朱由检:“那么张先生的意思是……”
张宁无奈的说道:“我这儿有两种方法,一种快速简单的方式是直接出题,题目要贴近百姓的实际需求,以此来考察他们处理地方事务的能力。”
“另一种方法则是复杂一些,就是让参加科举的士子们去各个县衙或乡村实地学习和体验,然后提交他们的体验报告!”
“然后他们必须得到村中长者或村正,以及县令签字盖章才能回来。”
朱由检听到这两个方法后,眼睛当即一亮。
“这样就够了吗?”
按他的推测。
朱由检最近应该忙于说服朝臣,准备东瀛事儿才对。
应该没有闲暇时间外出。
然而。
他既然来了,必定就是有事情了。
朱由检没有立即提及正事。
而是指着那条两尺多长的大金枪鱼笑道:“朕今日来,其实是想蹭一顿美食。这么大的金枪鱼,朕也难得一尝….”
“张先生不会介意吧?”
张宁嘴角再次一抽,“陛下说笑了,臣这里条件简陋,陛下怕是吃不惯吧?您还是回宫里吃比较好。”
他心里其实并不太乐意朱由检来“蹭饭”。
原本他就计划和陈圆圆柳如是两大美女,在这边喝酒边享受美食的。
现在这朱由检突然到来,多少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虽然口中说的都是客套话。
朱由检并不在意张宁是否真心欢迎。
他看着张宁的生活,心中生出几分羡慕。
这种野外炊食的乐趣。
他还真没试过。
所以他不顾王承恩劝阻,也不管张宁脸色。
直接加入了进来。
张宁这边原本就带了酒楼的厨子和全套的炊具。
至于食物,主要是他自己钓的鱼。
算上刚才钓上来的那条两尺多长的大鱼。
现在手头上的鱼足够七八个人尝鲜了。
厨子最初被锦衣卫和朱由检的出现吓了一跳。
但很快便兴奋起来。
他心想。
若自己的厨艺能得到天子的赏识。
岂不是有机会成为名厨?
想到这里。
他便更加卖力地准备起来。
张宁马车上的调味品被厨子一一品尝,他时而眼睛一亮,露出满意之色,时而眉头紧锁,显得有些迷茫。
不过很快,他便开始烤制鱼。
香味渐渐弥漫开来。
朱由检这时也开口道:“张先生,今日早朝你未出席,礼部尚书向朕汇报,科举已耽搁多年,询问是否应重开恩科,朕应允了。”
“但朕不打算再像以往那样只注重八股文。”
周围没有其他人,只有张宁、骆养性和王承恩。
柳如是和陈圆圆早已避开。
科举不考八股了?
张宁听后微微眯了眯眼,有些疑惑地问道:“陛下的意思是……
朱由检直接说道:“八股文太过限制考生的思维,而且只考四书五经,似乎对大明的发展也没有太大帮助。”
朱由检的话让王承恩和骆养性都目瞪口呆,张宁也怀疑,朱由检是不是被人换了脑子,或者也是穿越者魂穿来的。
这些话听起来….
实在不像是大明皇帝朱由检能说出的。
张宁眼神古怪,试探性地小声问道:“你是上度娘查过的?”
“什么娘?”
朱由检一脸迷惑。
张宁连忙摆手,道:“没什么,我说错了,不过陛下取消八股文后,打算如何考核学子们,是否只依靠策论?”
朱由检看着张宁说道:“不,策论固然重要,但不能代表全部,朕尚未决定,因此特意来问先生您的。”
张宁心中一阵无奈。
看吧。
他就说这朱由检无事不登三宝殿了。
不过,他确实有些想法。
他沉吟了一会儿后,直接提议道:“陛下,我倒是有一些初步的想法,我就说一下,让大家都来讨论一下吧!”
“张先生快说。”
朱由检转向王承恩和骆养性,两人立刻集中精神,目光热切地投向张宁。
这时张宁反问道:“陛下,科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能助力大明强盛的都应视为人才,对吗?”
“当然。”
朱由检不置可否地回道。
张宁接着说道:“既然陛下认为,对大明有益的人都应被视为人才,那么科举为何仅限于文人呢?”
“这次海战的胜利,不仅归功于大明水师的英勇,也离不开工匠们的精湛技艺。”
“没有他们制造的火炮和战船,我们的射程和适应性都无法超越荷兰人,胜利就不会如此轻易。”
听到这里。
朱由检似乎明白了张宁部分的意思。
但有些部分还是不明白。
于是他再次问道:“张先生是想提升工匠的地位,让他们也能参与科举选拔吗?”
张宁摇了摇头,回道:“选拔是必要的,但科举就不必了;我们可以设立等级制度,对技艺精湛的工匠给予奖励!”
“尤其是要保护他们的创新。”
说到这里。
他特意详细地向朱由检等人解释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概念。
以及鼓励工匠发明创新的好处。
起初。
朱由检和其他两人对这些新概念感到困惑。
但很快他们就听得津津有味。
甚至忘记了一旁厨子已经准备好的鱼。
听到这里。
朱由检则是说道:“张先生的法子虽好,但这次科举怕是已经来不及了,现在朕最多只能下一道旨意,让工部先行进行等级评定。”
他心里自然是希望一步到位。
但他知道。
即使是对东瀛的贸易,也遭到了朝臣的强烈反对。
如果现在再提出这样的新政策,恐怕会引起更大的争议。
他觉得当前最重要的是选拔一批人才。
因为人才已经不够用了。
张宁说道:“陛下,您的担忧我理解,所以我们可以逐步推进,不必急于一时,您可再详细考虑。”
他看得出了朱由检的犹豫和担忧。
朱由检当即点了点头,并询问道:“那张先生对于接下来来的科举选拔人才的事儿,有何建议或改进?”
张宁坦率地说道:“在选拔士子时,我们需要的是那些能够胜任实际工作的官员。他们至少应该了解民众的需求,并且要深入民间!”
“切莫不能找那些总是高高在上,连基本的农事都一无所知的。”
朱由检:“那么张先生的意思是……”
张宁无奈的说道:“我这儿有两种方法,一种快速简单的方式是直接出题,题目要贴近百姓的实际需求,以此来考察他们处理地方事务的能力。”
“另一种方法则是复杂一些,就是让参加科举的士子们去各个县衙或乡村实地学习和体验,然后提交他们的体验报告!”
“然后他们必须得到村中长者或村正,以及县令签字盖章才能回来。”
朱由检听到这两个方法后,眼睛当即一亮。
“这样就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