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怪谈就算成功 第三百零一章:李佑与李治抵达上海州

小说:成为怪谈就算成功 作者:翟南 更新时间:2025-02-15 06:07:44 源网站:2k小说网
  赵国公府。

  长孙无忌吃着茶,神色有些恹恹的说道:“朝中局势,越发的微妙了。”

  “山东世家的人在上下奔走,江南士族的也不让人省心。”

  “朝中群臣对税务司的意见也越来越大……。”

  他说着话,见坐在他对面的舅父,慢悠悠的品着茶,优雅从容,不由道:“舅父,你就一点不关心吗?”

  高士廉失笑道:“你看,你又急。”

  “你都是尚书省右仆**,怎么还是这么稳不住呢。”

  “你着急干什么,有的人更着急。”

  长孙无忌哑然失笑,“舅父养生,又是翰林院的教导大学士。”

  “对任何事越发从容淡然了啊。”

  高士廉责怪道:“你这是打趣老夫呢,还是讥讽老夫?”

  “没大没小的。”

  长孙无忌恭敬的说道:“我怎么敢,舅父如今是门生大吏遍布,就连崔、卢等姓的大臣,都是舅父的学生。”

  “崔敦礼与卢承庆他们,见到舅父,都要恭敬的叫声老师。”

  高士廉嗤笑道:“我可不认这两个学生。”

  “崔敦礼坐上新闻总司的司郎之位,他的仕途就长远不了。”

  “要这样的学生干什么。”

  “给自己平添骂名吗?”

  长孙无忌大为不解,道:“此话何意?”

  “你看到他风光,为山东世家的报纸,大开方便之门。”

  高士廉淡淡的说道:“却不知道,这就是埋下了祸患。”

  “一个李义府,被人陷害举报。”

  长孙无忌道:“李义府应该是属实……。”

  “你不管属实与否,他都错失了晋升正三品的官秩,这笔账他会算在山东世家的头上。”高士廉道:“另外一个。”

  “许敬宗!”

  “崔敦礼如此纵容长安报纸抨击讽刺他。”

  “这场争斗分出胜负后,你看许敬宗会不会让崔敦礼好过的。”

  高士廉感慨道:“崔敦礼得罪一个,下场不会太惨,但得罪两个,你看他怎么死。”

  “舅父,你这么肯定许敬宗无事?税务司能清查天下世家大族?”长孙无忌吃惊道。

  刚才高士廉的话,不亚于告诉他,最终的结果。

  若不是如此,许敬宗哪里还有机会报复得了?

  “肯定?”

  高士廉好笑一声,道:“从太子口中说出二十一条规划,我就明白了,这场大势之下,任何反抗都是螳臂挡车,垂死挣扎罢了。”

  “你还记得陛下频频视察京营大军,召见各地将校吗?”

  长孙无忌点头道:“记得。”

  “军心,威望,全系陛下一身。”高士廉道:“你说,朝廷推行的政令,在这种情况下,到底怎么抵抗,才能阻止推行?”

  “就凭那些下三滥的手段?”

  “还是说,大家抱团,声势浩大的逼迫陛下?”

  长孙无忌思索道:“不见得,他们不敢这么做。”

  “只有罢职,官府停摆,国事陷入停滞来威胁。”

  “这也不能啊。”长孙无忌说到这里,摇头道:“建立健全科举取士制度,这一招就让他们不管用了。”

  他捻着胡须,陷入思考,正在一点点抽丝剥茧。

  与舅父在一起,他总能听到看到不同角度的分析解读。

  “呵呵。”

  “你现在知道了吧。”

  高士廉乐呵的笑道:“所有的可能,陛下与高明全部都想到了,并且做好了准备。”

  “不敢罢职不做事,更不敢生乱造反。”

  “你说,在这种大势下,税务司的清查,到底能不能进行下去?”

  “只要没能打倒许敬宗,钝刀子割肉,一点点的就能清查完毕。”

  “他们能打倒许敬宗吗?”

  “还是有什么办法,让陛下回心转意的?”

  长孙无忌疯狂摇头,“那他们还在阴谋抵抗,有什么意义?”

  “这不一切是徒劳的吗。”

  “他们难道看不清?”

  他顺着高士廉的话分析下去,也仿佛看到,税务司不会停滞不前,最终还是要被清查的一干二净。

  两宫并没有明确的支持态度,但也没有明确的反对态度。

  税务司遭受到非议与指责,两宫也没有什么反应。

  完全是税务司在抗压,是许敬宗在下令执行的。

  但这却正好表明了,两宫的默许态度。

  “看的清又如何?看不清又怎么样?”

  高士廉问道:“你要提醒他们,不要违逆大势,还是说他们自不量力,不要妄图反对朝廷?”

  长孙无忌差点没笑出声,“舅父,你说这话,可就太有意思了。”

  “我在你眼里,就如此不堪?”

  高士廉撇了他一眼,道:“你自己知道。”

  “没这层外戚身份,没有高明念着亲情。”

  “贞观十四年,你就该销声匿迹了,还能有今天?”

  长孙无忌很是尴尬。

  他哪里知道,当时的外甥会突然爆发,君临天下呢?

  “那些人干什么,你不用理会,也不要牵涉进去。”

  高士廉抿了一口茶,道:“知道结果是什么样的,但我们心头不满,还是要表达的。”

  “他们不做,难道我们去做吗?”

  “就让他们代我们说个话……。”

  闻言,长孙无忌翘起大拇指,称赞道:“舅父高啊。”

  “他们如果能让陛下与高明改变主意,我们也能享受成果。”

  “若是改变不了,事后清算报复,也与我们无关。”

  “好处我们可以拿,但祸事一点都不沾。”

  高士廉一笑:“知道就好。”

  “到时候,他们倒了,我们也未尝不能帮他们料理后事。”

  什么后事?

  那是他们的遗留。

  ……

  长安的喧嚣,没有一点停止的意思。

  反而随着论调不同,两边的报纸大打出手,一边指责批评许敬宗与顾远,一边为两人正名。

  可以说争论的不可开交。

  但这也让长安百姓吃足了大瓜,天天有大瓜吃,多幸福啊。

  继许敬宗之后,顾远也成为名人。

  两人的名声,是好坏参半。

  有说好的,有说不好的。

  百姓对他们的认知也是模棱两可。

  可不管如何,税务司的动作是一点都没有停下。

  江南的清查工作,越来越顺利了。

  顾远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总算是把顾氏的田地人口给清查完毕。

  据说,顾氏清查完之后,又在祠堂跪了两天。

  谁也不知道这跪的目的是什么。

  “顾远差点遭意外?”

  李厥很是错愕,“用上这种手段了?”

  裴炎站在一边,望着繁荣的港口,道:“他们再不想办法,顾远一旦对其他家族展开清查。”

  “今年的大朝议一旦汇报上去。”

  “各大家族隐瞒了这么多人口,有那么庞大的田地。”

  “陛下,太子看到会如何?朝廷诸公看到又会如何?”

  李厥蹙眉,道:“阿翁与阿耶肯定会生气的。”

  “朝廷反对的官员,也无话可说。”

  裴炎点头道:“正是如此。”

  “当事实摆在眼前的时候,会证明税务司的所为是正确的。”

  “这就很可怕了。”

  李厥笑道:“怪不得说他们用这种手段了。”

  “不过,我觉得今年大朝议,不太会汇报。”

  裴炎惊讶道:“为何?”

  “税务司今年才清查多少啊。”李厥道:“小鱼小虾的报上去,也没有多少。”

  “一个顾氏查了两个月,再多能有多震撼?”

  “我觉得,税务司会暂时不报,等到明年再说。”

  裴炎暗自思索片刻,突然笑了,“还是殿下看的明白啊。”

  “臣不及。”

  有人快步跑来,道:“殿下,齐王船队即将抵挡。”

  “我看到了,那么大一支船队。”

  一支船队慢慢的靠近港口。

  一艘巨大的旗舰,挂着大唐日月龙旗,乘风破浪而来。

  港口停泊的位置早就情况。

  旗舰靠岸停稳,登梯搭上。

  李厥站在下边,翘首以盼,当看到下船处,一道身影出现,他高兴的挥着手。

  “齐王叔!”

  “齐王叔,我在这儿。”

  李厥要归朝了,他的身份也不用隐瞒。

  这也预示着,他在上海州的游学,到此结束。

  李敬玄恭敬的站在一边,这位主的身份,近几天才曝光的。

  果然是在上海州啊。

  “哈哈哈!”

  李佑从船上下来,一路仰头大笑,“我的乖乖侄儿。”

  “没想到你会亲自来接叔叔。”

  “好好好,不错不错。”

  “叔叔高兴。”

  “啊,你小子不要这么莽撞……。”

  李厥扑上去,差点让李佑没站住。

  “这么壮实了,大郎让我大吃一惊,你也让叔大吃一惊啊。”

  “齐王叔,听你的意思,是见到我哥了?”

  “何至是见到,我还给你带来了。”

  李佑回头喊道:“稚奴,大郎,你们还躲着干什么?”

  “一路上念叨二郎的,这会儿见到还不出来了?”

  李治与李象的身影出现,李治不满的说道:“五哥,说好了给二郎一个惊喜的。”

  “啊……!”

  李厥见到两人跟疯了一样,他扑腾的跑上去,一下子就朝李象扑了上去,双腿夹在腰上。

  好在李象足够壮实,接住了。

  李佑下意识的摸了腰身,换了是他怕是要出大丑了。

  “大哥这俩孩子,怎么这么健壮,跟牛一样。”他不由腹诽道。

  李厥喊道:

  “大哥!”

  “你们也跟着一起来了啊,之前怎么不知道。”

  李治咳嗽道:“二郎,没看到还有人吗?”

  “哈哈,晋王叔。”

  李厥一动,吓得李治急忙后退,他要是扑上来,那要大命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