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牛蹄开始 第118章 家有一女,如有荣焉

小说:从修牛蹄开始 作者:陶良辰 更新时间:2024-12-07 00:14:40 源网站:2k小说网
  姜桢羽传送消息后,立马搜寻布料厂的**。

  这几年新中式兴起,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制作中式衣服的服装厂剧增,自然布料也越来越多。

  姜桢羽一口气订购了10万人,制作衣服的布料,还有床单被套的布料。

  布行老板不敢置信,忙不迭打电话确认。

  这年头生意不好做,就连接大单生意,都得担心是不是诈骗电话。

  布行老板:“不爱吃姜的姑娘。你真的要定这么多的布?”

  姜桢羽猛然听到读书时,随手起名的id,羞耻症都要犯了。

  她道:“对!今天签订电子合同,我可以先付定金,尾款收到货再付。

  我看你们在隔壁市,离这里也不远。

  我希望越快收到货越好。”

  布行老板囤积库存不少,就算清空积压的库存,也凑不齐这么多的布料。

  好在布料行的货,相互都能调用。

  库存全部清出去,手里能有点流动资金,来年也好重新进货。

  姜桢羽听到库存,心里直犯嘀咕。

  布料是有使用寿命。

  若是存放时间过长,即便没有制作成衣服,也会因为织物老化,一撕就碎。

  她特意交代:“库存可以,但是超过两年以上的布料,就是另外的价格。”

  姜桢羽买下旧的布料,准备让百姓们压制成布鞋,穿起来也舒服。

  布行老板忙表示答应。还给姜桢羽推送了缝衣机工厂。

  缝纫机大多都是电动,脚踩的缝纫机停产,能找到的已经不多。

  姜桢羽买下两种,毕竟发电机不便宜,电动缝纫机修缮也困难。

  要是脚踩缝纫机数量够,她都想全部都买脚踩的。

  800台电动缝纫机,200台脚踩缝纫机。

  软尺、量衣木尺、剪刀,裁纸刀,划粉,针线,顶针……

  姜桢羽列了一个单子,找到工厂店一次性买齐。

  ……

  与此同时,萧璟州也没闲着。

  他收好信,立马让钱无忧发告示。

  在全城招聘绣娘,女工。

  得知消息的妇人、少女,纷纷跑到城门下。

  她们没读过书,更不会识字。

  魏闻山在一旁,给她们解释告示的意思。

  七嘴八舌的问题,吵得他头都大了。

  一时间,恨不得全世界都是他家婉茹,娴静温婉。

  杨忠慧听到消息,拉上周淑云和魏婉茹,冲到告示的最前面。

  人太多,三人都没看到魏闻山。

  “还真是招绣娘和女工,我家那狗东西,果真没骗我!”

  杨忠慧骂起人来丝毫不嘴软。

  周淑云和魏婉茹还是头一回,听到有人这么骂自己的丈夫。

  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搭话。

  魏婉茹道:“既是招工,岂不是说明城中有布料?”

  她家两个皮小子,在流放路上,就没有一件好衣服。

  眼看着就要猫冬,她真想给两个儿子,买两件新衣服穿。

  杨忠慧听到布料二字,牙有点酸。

  止弋城一穷二白,往年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囤积布料更是不可能。

  可没有布料,又怎么制作衣服呢?

  周淑云看到告示,两眼放着光芒。

  自从她在医馆里,帮助大夫人治病,就觉得女子也该有一番事业。

  既然男子能建功立业,为何女子不能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这些话她深知不合多年教养,可是她想要尝试一次。

  她道:“想来是神仙赐下的圣物,让止弋城的百姓顺利度过冬日。”

  周淑云抬头看告示,把招工要求都说了一遍,还有以工时换粮食的条例。

  站在她身后的妇人,瞬间兴奋起来。

  “能分配住的地方?

  上工还能管一日三餐?

  工时还能换粮食回家?”

  “这么好的条件,当家的去修河道都比不上吧!”

  率先反应过来的人,纷纷涌到书案前登记,领取排队上工的号码牌。

  “我要报名!”

  “我也要报名!”

  杨忠慧拉着两人,走动魏闻山跟前伸出手。

  “我们也要报名!”

  ……

  姜桢羽买完布料,又联系了棉花厂。

  订购了8万床棉被,2万床行军被。

  散装棉花,用于做冬衣,剩余还能做枕头。

  不到三日,订购的布料、缝纫机,陆陆续续收到货。

  棉被和棉花分批到货,已经到了一批。

  姜桢羽全部给萧璟州传送过去。

  她用学习机下载使用缝纫机,以及维护修理的视频和书籍。

  ……

  仓库内。

  形状奇特的铁疙瘩,竟然能用来做衣服?

  白白软软的东西,既不像芦花,也不像柳絮,竟然也可以保暖?

  满屋子的东西,周淑云只认识针线和木尺。

  魏婉茹更是连尺子都不懂认。

  杨忠慧胆大心却不细。

  萧璟州收完货,就找到三人,想把制衣厂交给一人暂管事宜。

  周淑云识字、管理内院井井有条,女工做得也漂亮,负责暂管制衣厂的事情。

  脚踩的缝纫机上手快,周淑云照着学习机,摸索了一天一夜就能上手缝制。

  电动缝纫机需要扯电线,还有太阳能发电机供电。

  顾镇北为了忙活这事,嘴里都起了两个燎泡。

  夜间,当他回家看到周淑云,趴在缝纫机前睡觉,心疼不已。

  他拦腰将人抱起,小心把人放置床榻,脱下鞋袜盖好被子。

  一切准备就绪,止弋城的制衣厂,也开始运作起来。

  缝纫机有限,周淑云带人学习运用,有天赋的人用缝纫机,资质差的人用手缝。

  止弋城的姑娘、妇人,都已有一份工自豪,分到什么工作都不计较。

  制衣厂开始干得热火朝天。

  粮票日结。

  下工的女工们拿着粮票,去粮库取粮食。

  生了儿子的人,看到姑娘们领粮食回家,纷纷流露出羡慕的目光。

  甚至不少人,看到家中两个命根子,恨不得跟别人换一个姑娘回家。

  在家中从未得到过尊重的妇人,有了制衣厂的工作,腰杆子也硬气起来,再也不怕被赶出家门。

  动手打人的男人,也渐渐收敛脾气,甚至开始倾听妇人的话。

  萧璟州把近日种种,事无巨细地告诉姜桢羽。

  姜桢羽听到止弋城,开启家有一女,如有荣焉的景象,心情也十分舒畅。

  要是有机会,她一定要多给止弋城女性,提供就业环境!

  手机又传过来了,姜桢羽听到萧璟州磁雅的声音响起。

  “姜姑娘,你的……胸阔、腰束、臀幅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