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公!袁公!袁公啊!!”
荀谌悲哀欲绝,伏在袁绍身上嚎啕大哭。
不由悲彻道:“有志未酬,英雄去矣,呜呼噫嘻,时耶命耶!”
“袁公,大业未成啊。”
不过一会儿,荀谌就声嘶力竭,变得沙哑起来。
刘备指挥虎贲骑军士将来不及逃跑的掾吏尽数缚绑,在士卒的护卫下踱步过来,见袁绍已溘然长逝,不禁感慨良多。
他还想生擒袁本初,没想到袁绍会忽地滚鞍下马,摔断了脖颈。
真乃天不遂人愿,慢了数步功亏一篑,倘若早下马受降,或许也不会死得如此仓卒。
摆手止住了许褚想用绳索缚住荀谌,安慰了句:“友若,无穷之死,犹一朝之生,袁本初也无须见袁氏覆灭再含恨而去,亦善也。”
荀谌闻言抬头,唏嘘抽噎道:“敢问可是玄德公当面乎?!”
他也猜到了几分,此刻青州骑兵能够不辞劳累,有这么强意志紧追不舍,除了马匹充足外,必然有威望极强的人置身军旅。
使得千余骑兵在数次冲杀后,还能保持凝聚力,没有停下来歇息过长时间,凭着坚韧的意志驾马追杀数百里,除了能身先士卒,与将士在艰难困苦**同锤炼过的主将外,就没任何人能将这支军队的战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刘备笑了笑,拱手道:“在下刘备刘玄德,见过颍川荀君,文若与公达常与备提及友若之才,感叹君为袁氏效力实乃明珠暗投也。”
荀谌的才能究竟如何,刘备也不清楚,但不妨碍他看在荀文若的面子上稍微给予些优待。
遂又意味深长复道:“友若,今日之事,你待如何啊?”
说话间,刘备目光瞥过绳索缚紧的掾吏,言下之意便是我招呼打了,颍川荀氏的颜面也给了。
你荀谌打算做袁氏死忠,还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就早点做出决定吧。
汉家不可能对于倾心效力袁绍的人,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除非能拿出投名状,不然该有的牢狱之祸,还是跑不掉。
他刘备可不像秀儿那样,搞什么宽则得众,欲以柔道御天下,即位后频繁搞大赦,把有的人赦免,那就前功尽弃了,他们可能还会跑回乡里蛊惑百姓。
与其总赦免,还不如寻找近处流放,给他们找个开荒的去处。
“刘使君,袁公临终有遗言,令河北十七郡降于玄德公……望公能网开一面,善待袁氏而不绝袁氏之嗣。”
荀谌用衣袖擦拭眼泪,用沙哑的嗓子,恭而有礼道。
刘备听罢,不由直笑道:“袁氏伙同董卓作乱雒阳,奈何董贼不愿受其摆布,诛灭袁氏上下数十口,袁本初与袁公路仓皇逃窜,一人攘夺南阳,一人盘踞河内,各诸侯名为匡扶朝廷,实则利欲熏心,只为一己私欲,裂土割据尔。”
“备乃诛凶讨逆,为天下涤瑕荡秽,如农夫务田去其草焉,绝其本根,勿使能殖也。”
“与我交战不敌便能归降,欲使我善待之,敢问荀君,倘若天下诸侯皆如此,汉家还有何威严?”
“此刻并非王莽篡位,汉统衰落不存,袁氏为汉臣,却恣行无忌,自封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不说,还在冀州私刻印,滥用天子承制,心中岂有忠、孝之意。”
“汉家于高祖开基至今,敢如此大胆者,除暴虐佞邪之臣王莽、梁冀、董卓外,还有几人?”
刘备抬手笑问,又摆手止住了欲开口说些什么的荀谌。
遂喝道:“如若没有雷霆之怒,那致汉家律令于何处,违垂堂之戒,轻万乘之重,则让天下百姓所惑也。”
“友若以为备之言如何?”
荀谌把话听完,沉默半晌,久久无法反驳。
最后还是咬牙,拱手说道:“请恕余直言,玄德公欲取天下,更应当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宽宏大量,无所不容,方能主宰天下也。”
“袁氏既有降意,不过只求刘使君善待,使君能德予并州吕布、张扬,以及兖州刘岱,为何不能再宽量抚以袁氏,玄德公若能如此,河北各郡县必定望风归降,不出三月必可摄服冀、幽二州,日后大军南下,诸侯念公能容人之过,必肉袒面缚,拱手而降。”
荀谌这番话一出,让刘备听了也不禁有些心动。
此刻天下尚未平定,不管怎么说,既然袁绍决定投降,你刘玄德要是拒绝了,日后其他人不一定就敢投降。
南面以及西面的诸侯更会激烈反抗,难道也要像光武一样,哪怕平定河北后,也被各地诸侯拖住数年之久,方才一统天下。
刘备认真想了想,仍旧摇头失笑道:“友若果然善于言辞,备险些为你说动矣!”
听见玄德公的话,荀谌忍不住心灰意冷的闭眼,心中悲叹道:“袁公啊!我终究还是不能为袁氏留下一脉后嗣,谌愧对公辟用提拔之恩。”
荀谌心底的遗憾和歉意不断滋生,低垂着眉眼,一阵长吁短叹。
“不过……”刘备话音还未落下,只见对面蓬头散发,打着赤脚的荀谌顿时惊喜的抬头,循声望过来。
刘备不由觉得好笑,斟酌说道:“设使友若说服袁氏与改过自新的士族、豪族去剿灭不满度田,为祸乡里又专横跋扈的豪强,备倒可以网开一面,须知晓当年王郎兵败邯郸,也无资格与光武谈论顾得全身之事。”
“倘若能做到,我便免除袁氏之过,不再夷灭其宗族,仅让袁氏举族迁徙定居乐浪郡**县可矣。”
“友若,可敢奉命返回河北劝降众人乎?”
刘备轻笑问道。
“这……这……”
荀谌登时有些目瞪口呆,没想到玄德公倒打一耙,反把他架了起来,还拿光武故事举例,塞住他的嘴。
这不就是让河北内乱互相残杀吗?
要是让士族、豪族知是他挑拨是非,即便此刻无事,日后派遣僮客刺杀之事,怕也不知凡几,那他终身都不敢出颍川了。
荀谌思索许久,叹息低头说道:“玄德公,待此事完成,我愿送袁公棺椁归汝南故地,为袁公守墓十年,并且终身不再仕出,望公成全。”
只能用这办法避嫌了,想必袁公在九泉下也不会怪他罢……
荀谌悲哀欲绝,伏在袁绍身上嚎啕大哭。
不由悲彻道:“有志未酬,英雄去矣,呜呼噫嘻,时耶命耶!”
“袁公,大业未成啊。”
不过一会儿,荀谌就声嘶力竭,变得沙哑起来。
刘备指挥虎贲骑军士将来不及逃跑的掾吏尽数缚绑,在士卒的护卫下踱步过来,见袁绍已溘然长逝,不禁感慨良多。
他还想生擒袁本初,没想到袁绍会忽地滚鞍下马,摔断了脖颈。
真乃天不遂人愿,慢了数步功亏一篑,倘若早下马受降,或许也不会死得如此仓卒。
摆手止住了许褚想用绳索缚住荀谌,安慰了句:“友若,无穷之死,犹一朝之生,袁本初也无须见袁氏覆灭再含恨而去,亦善也。”
荀谌闻言抬头,唏嘘抽噎道:“敢问可是玄德公当面乎?!”
他也猜到了几分,此刻青州骑兵能够不辞劳累,有这么强意志紧追不舍,除了马匹充足外,必然有威望极强的人置身军旅。
使得千余骑兵在数次冲杀后,还能保持凝聚力,没有停下来歇息过长时间,凭着坚韧的意志驾马追杀数百里,除了能身先士卒,与将士在艰难困苦**同锤炼过的主将外,就没任何人能将这支军队的战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刘备笑了笑,拱手道:“在下刘备刘玄德,见过颍川荀君,文若与公达常与备提及友若之才,感叹君为袁氏效力实乃明珠暗投也。”
荀谌的才能究竟如何,刘备也不清楚,但不妨碍他看在荀文若的面子上稍微给予些优待。
遂又意味深长复道:“友若,今日之事,你待如何啊?”
说话间,刘备目光瞥过绳索缚紧的掾吏,言下之意便是我招呼打了,颍川荀氏的颜面也给了。
你荀谌打算做袁氏死忠,还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就早点做出决定吧。
汉家不可能对于倾心效力袁绍的人,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除非能拿出投名状,不然该有的牢狱之祸,还是跑不掉。
他刘备可不像秀儿那样,搞什么宽则得众,欲以柔道御天下,即位后频繁搞大赦,把有的人赦免,那就前功尽弃了,他们可能还会跑回乡里蛊惑百姓。
与其总赦免,还不如寻找近处流放,给他们找个开荒的去处。
“刘使君,袁公临终有遗言,令河北十七郡降于玄德公……望公能网开一面,善待袁氏而不绝袁氏之嗣。”
荀谌用衣袖擦拭眼泪,用沙哑的嗓子,恭而有礼道。
刘备听罢,不由直笑道:“袁氏伙同董卓作乱雒阳,奈何董贼不愿受其摆布,诛灭袁氏上下数十口,袁本初与袁公路仓皇逃窜,一人攘夺南阳,一人盘踞河内,各诸侯名为匡扶朝廷,实则利欲熏心,只为一己私欲,裂土割据尔。”
“备乃诛凶讨逆,为天下涤瑕荡秽,如农夫务田去其草焉,绝其本根,勿使能殖也。”
“与我交战不敌便能归降,欲使我善待之,敢问荀君,倘若天下诸侯皆如此,汉家还有何威严?”
“此刻并非王莽篡位,汉统衰落不存,袁氏为汉臣,却恣行无忌,自封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不说,还在冀州私刻印,滥用天子承制,心中岂有忠、孝之意。”
“汉家于高祖开基至今,敢如此大胆者,除暴虐佞邪之臣王莽、梁冀、董卓外,还有几人?”
刘备抬手笑问,又摆手止住了欲开口说些什么的荀谌。
遂喝道:“如若没有雷霆之怒,那致汉家律令于何处,违垂堂之戒,轻万乘之重,则让天下百姓所惑也。”
“友若以为备之言如何?”
荀谌把话听完,沉默半晌,久久无法反驳。
最后还是咬牙,拱手说道:“请恕余直言,玄德公欲取天下,更应当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宽宏大量,无所不容,方能主宰天下也。”
“袁氏既有降意,不过只求刘使君善待,使君能德予并州吕布、张扬,以及兖州刘岱,为何不能再宽量抚以袁氏,玄德公若能如此,河北各郡县必定望风归降,不出三月必可摄服冀、幽二州,日后大军南下,诸侯念公能容人之过,必肉袒面缚,拱手而降。”
荀谌这番话一出,让刘备听了也不禁有些心动。
此刻天下尚未平定,不管怎么说,既然袁绍决定投降,你刘玄德要是拒绝了,日后其他人不一定就敢投降。
南面以及西面的诸侯更会激烈反抗,难道也要像光武一样,哪怕平定河北后,也被各地诸侯拖住数年之久,方才一统天下。
刘备认真想了想,仍旧摇头失笑道:“友若果然善于言辞,备险些为你说动矣!”
听见玄德公的话,荀谌忍不住心灰意冷的闭眼,心中悲叹道:“袁公啊!我终究还是不能为袁氏留下一脉后嗣,谌愧对公辟用提拔之恩。”
荀谌心底的遗憾和歉意不断滋生,低垂着眉眼,一阵长吁短叹。
“不过……”刘备话音还未落下,只见对面蓬头散发,打着赤脚的荀谌顿时惊喜的抬头,循声望过来。
刘备不由觉得好笑,斟酌说道:“设使友若说服袁氏与改过自新的士族、豪族去剿灭不满度田,为祸乡里又专横跋扈的豪强,备倒可以网开一面,须知晓当年王郎兵败邯郸,也无资格与光武谈论顾得全身之事。”
“倘若能做到,我便免除袁氏之过,不再夷灭其宗族,仅让袁氏举族迁徙定居乐浪郡**县可矣。”
“友若,可敢奉命返回河北劝降众人乎?”
刘备轻笑问道。
“这……这……”
荀谌登时有些目瞪口呆,没想到玄德公倒打一耙,反把他架了起来,还拿光武故事举例,塞住他的嘴。
这不就是让河北内乱互相残杀吗?
要是让士族、豪族知是他挑拨是非,即便此刻无事,日后派遣僮客刺杀之事,怕也不知凡几,那他终身都不敢出颍川了。
荀谌思索许久,叹息低头说道:“玄德公,待此事完成,我愿送袁公棺椁归汝南故地,为袁公守墓十年,并且终身不再仕出,望公成全。”
只能用这办法避嫌了,想必袁公在九泉下也不会怪他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