鄃县的县衙里,早早醒来伏于案台办公的许攸,没有外城军营士卒的烦恼。
本初将鄃县数万人托付给他,那就要满腔热忱不遗余力的守住此城,不让刘玄德有隙可乘。
随着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带有责问的语气也在堂前响起。
“许监军,袁公用来犒劳将士的赏赐,为何至今日还不下发?”
许攸闻言不由皱起眉头,望向穿着锦绣衣袍的高干,肃然道:“元才,赏赐之事,攸自有计较,我既为袁公任命的监军校尉,督甘陵兵事,所做一切皆有道理。”
高干听罢,直笑问道:“敢问监军,袁公特意从邺城调拨钱财、粮食、绢帛、金玉器件至鄃县,究竟所谓何事,请监军为干解惑。”
言语中虽然有请教之意,但高干的嘴角却露出一丝讥诮。
他就不相信许攸这么做,心里会没有私心杂念。
或许就像冀州私下盛传,许子远贪财好利,又聚敛无厌,只为饱其私囊,如今将钱财拖着不发,怕是另有打算。
高干目光瞥向许攸案桌上堆积的文牍,心底讥笑对方倒装得像模像样,做事任劳任怨,以至袁公也被蒙骗,以为其不会循私废公。
可惜许子远此人,喜爱托公行私,交游群小,行监主自盗之事。
他来时就已经决定,只要许攸解释不能令他满意,就绝不会再顾对方颜面,回去便修书给袁公定夺此事。
许攸听出了高干的讥嘲之意,遂放下豪毛笔,正襟危坐,挺直腰杆道:“鄃县我军新败,袁公为能振奋士气,养力蓄锐,故调钱财、粮食、绢帛而来,此策虽好,但攸走遍各军营,见兵卒军容不整,行动散漫,三军喧扰不安定,此败兵之象也。”
“用兵必须察明利害之处,不可不条分缕析就胡乱赏赐,士卒不立功,则不能轻易犒赏,否则兵卒必生疏忽懈怠之习。”
“为将者,当为智将,不可为愚将,用财帛而诱导,再择少许习陈军阵者以尝之,量人逐利之心,必将发愤向前,争相习阵,昼以旌旗幡麾为帜,夜以金鼓笳笛为节。
届时,三军服威,士卒用命,则战无强敌矣!”
许攸仰头笑说道:“元才从兖州陈留而来,想必不曾耳闻,北地有善饲马者,云:劳马日暮道远,不伤于饥,必伤于饱。养卒亦是如此。”
粮食、绢帛、金玉器件,从来不是拿来发给黔首士卒的,之所以一路送来声势浩大,那只是因为用来看罢了。
在这些财货在沿途运至鄃县,就已然完成振奋人心之举,待封存府库后,接下来就等兵卒用命即可。
假使将这些犒劳发放给无功士卒,养成他们的骄纵之心,将来若还想要,那该如何?
高元才啊,小儿岂知公有深意哉?!
许攸得意的抚须,心底却不忿暗道。
“果真如此乎?”高干皱眉看向许攸,仍然心存狐疑。
“敢问监军,袁公可知此事?”
许攸闻言摇了摇头,露出一副你又不懂的样子,压低声音道:“袁公出俸禄,养你多日所为何用,不就是为了排忧解难,这种不便之事又岂能让袁公知晓,让公如何自处。”
见高干还在犹豫,有些不相信他的话,许攸遂笃定道:“攸与本初、孟德、孟卓,自小相知,彼此相交甚密,知心知底,本初既然任我接替逢元图,心中必有深意。”
“此意非寻常人所能得知。”
许攸抚须,语重心长的说道。
言下之意便是,别看你高干是本初的外甥,论亲疏关系,我许攸不比你差。
我们在雒阳城混的时候,你高元才还不知道在哪,就算把事情捅出去,看本初是相信你多,还是信我较多。
高干只好悻悻收起责问,将话题转向青州,担心道:“鄃县离平原最近,军心士气短时间又无法提起,倘若刘玄德以风驰电击之势,急骤而来,我当如何守之?”
老实说作为一军主将,还是离刘备最近的那个,看似镇定实则心里虚得很。
高干也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若论用武兵略之事,朱灵、蒋奇都要强过他,要不身为袁公外甥,主将之位怎么也轮不到他。
平日里巡视军营,别人以为他胸有成竹,其实内心早慌的不行。
不过青州无名之辈的韩牧就设谋斩杀了河北名将之首的麴义,要是刘玄德亲自率兵而来,就凭他高干如何能抵挡。
青州军又并非不善于破城杀进,难道还要他亲冒矢石去拼杀吗?
许攸顿时语塞,那刘备率军应风披靡,罕有其匹,主动出击破敌就不用想了,还不如坚守以待敌变。
遂干咳一声,宽慰道:“用兵之道,以计为首,只需运筹画策,临危应变即可。”
高干眼神发亮,恭敬的拱手作揖,道:“许监军胸怀甲兵,不知有何良策教我。”
许攸哪还有什么良方,再怎么设谋划策,也需要有人去执行,连执行的人都不行,计策再好也白搭。
本想驳斥对方,话到嘴边又忽地心生一计,别的方法可能不行,但这件事高干或许还擅长。
故招手让对方靠近,压低声音说:“夫用兵者能审时定势,以计代战,只需望见刘玄德大纛,便立即便宜施行,遣信使单骑走马求援各军。”
高干将信将疑,犹豫道:“如有援军至,遭刘玄德半道击败,那当如何?”
“敢问诸将救援不力,反被刘备所擒,与将军何干?!”
许攸不禁诧异道。
鄃县都被刘玄德率军围困,顶多也就能在城墙擂鼓助威,摇旗呐喊了。
何况刘备用兵善奇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要是率部出城又遇到麴义旧事,那将如何是好,面对这样的流矢,穿铠甲戴兜鍪也没用。
高干要去救就自己去,他许攸可不想像麴义一样,中矛矢毙命而死。
高元才听罢,忍不住皱眉。
他怎么说也是袁公的外甥,怎么能这样坑诸将,贪生怕死将来还有什么脸面见袁公?
就在这时,凌乱的脚步响起,袁军斥候什长身上染尘土,神色惊恐般前来传报。
“前军急报!”
“在十余里外的北面,青州军旌旗拂日蔽天,兵卒横槊,如同洪流倾泻而来,最前方的士卒还高擎一面迎风飘扬的‘劉’字麾旗。”
“我军斥候与敌骑交战大败而溃,青州骑兵三马一骑疾速追杀,我斥候折损不下百骑。”
“以敌骑速度推测,不到半个时辰,骑军便可先至兵临城下。”
高干闻言瞪圆了双眼,将心里震撼,脱口而出道:“怎么说到刘玄德,他就来了。”
“快快备马,送信求援!不要让青州骑兵拦截了信使!”
本初将鄃县数万人托付给他,那就要满腔热忱不遗余力的守住此城,不让刘玄德有隙可乘。
随着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带有责问的语气也在堂前响起。
“许监军,袁公用来犒劳将士的赏赐,为何至今日还不下发?”
许攸闻言不由皱起眉头,望向穿着锦绣衣袍的高干,肃然道:“元才,赏赐之事,攸自有计较,我既为袁公任命的监军校尉,督甘陵兵事,所做一切皆有道理。”
高干听罢,直笑问道:“敢问监军,袁公特意从邺城调拨钱财、粮食、绢帛、金玉器件至鄃县,究竟所谓何事,请监军为干解惑。”
言语中虽然有请教之意,但高干的嘴角却露出一丝讥诮。
他就不相信许攸这么做,心里会没有私心杂念。
或许就像冀州私下盛传,许子远贪财好利,又聚敛无厌,只为饱其私囊,如今将钱财拖着不发,怕是另有打算。
高干目光瞥向许攸案桌上堆积的文牍,心底讥笑对方倒装得像模像样,做事任劳任怨,以至袁公也被蒙骗,以为其不会循私废公。
可惜许子远此人,喜爱托公行私,交游群小,行监主自盗之事。
他来时就已经决定,只要许攸解释不能令他满意,就绝不会再顾对方颜面,回去便修书给袁公定夺此事。
许攸听出了高干的讥嘲之意,遂放下豪毛笔,正襟危坐,挺直腰杆道:“鄃县我军新败,袁公为能振奋士气,养力蓄锐,故调钱财、粮食、绢帛而来,此策虽好,但攸走遍各军营,见兵卒军容不整,行动散漫,三军喧扰不安定,此败兵之象也。”
“用兵必须察明利害之处,不可不条分缕析就胡乱赏赐,士卒不立功,则不能轻易犒赏,否则兵卒必生疏忽懈怠之习。”
“为将者,当为智将,不可为愚将,用财帛而诱导,再择少许习陈军阵者以尝之,量人逐利之心,必将发愤向前,争相习阵,昼以旌旗幡麾为帜,夜以金鼓笳笛为节。
届时,三军服威,士卒用命,则战无强敌矣!”
许攸仰头笑说道:“元才从兖州陈留而来,想必不曾耳闻,北地有善饲马者,云:劳马日暮道远,不伤于饥,必伤于饱。养卒亦是如此。”
粮食、绢帛、金玉器件,从来不是拿来发给黔首士卒的,之所以一路送来声势浩大,那只是因为用来看罢了。
在这些财货在沿途运至鄃县,就已然完成振奋人心之举,待封存府库后,接下来就等兵卒用命即可。
假使将这些犒劳发放给无功士卒,养成他们的骄纵之心,将来若还想要,那该如何?
高元才啊,小儿岂知公有深意哉?!
许攸得意的抚须,心底却不忿暗道。
“果真如此乎?”高干皱眉看向许攸,仍然心存狐疑。
“敢问监军,袁公可知此事?”
许攸闻言摇了摇头,露出一副你又不懂的样子,压低声音道:“袁公出俸禄,养你多日所为何用,不就是为了排忧解难,这种不便之事又岂能让袁公知晓,让公如何自处。”
见高干还在犹豫,有些不相信他的话,许攸遂笃定道:“攸与本初、孟德、孟卓,自小相知,彼此相交甚密,知心知底,本初既然任我接替逢元图,心中必有深意。”
“此意非寻常人所能得知。”
许攸抚须,语重心长的说道。
言下之意便是,别看你高干是本初的外甥,论亲疏关系,我许攸不比你差。
我们在雒阳城混的时候,你高元才还不知道在哪,就算把事情捅出去,看本初是相信你多,还是信我较多。
高干只好悻悻收起责问,将话题转向青州,担心道:“鄃县离平原最近,军心士气短时间又无法提起,倘若刘玄德以风驰电击之势,急骤而来,我当如何守之?”
老实说作为一军主将,还是离刘备最近的那个,看似镇定实则心里虚得很。
高干也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若论用武兵略之事,朱灵、蒋奇都要强过他,要不身为袁公外甥,主将之位怎么也轮不到他。
平日里巡视军营,别人以为他胸有成竹,其实内心早慌的不行。
不过青州无名之辈的韩牧就设谋斩杀了河北名将之首的麴义,要是刘玄德亲自率兵而来,就凭他高干如何能抵挡。
青州军又并非不善于破城杀进,难道还要他亲冒矢石去拼杀吗?
许攸顿时语塞,那刘备率军应风披靡,罕有其匹,主动出击破敌就不用想了,还不如坚守以待敌变。
遂干咳一声,宽慰道:“用兵之道,以计为首,只需运筹画策,临危应变即可。”
高干眼神发亮,恭敬的拱手作揖,道:“许监军胸怀甲兵,不知有何良策教我。”
许攸哪还有什么良方,再怎么设谋划策,也需要有人去执行,连执行的人都不行,计策再好也白搭。
本想驳斥对方,话到嘴边又忽地心生一计,别的方法可能不行,但这件事高干或许还擅长。
故招手让对方靠近,压低声音说:“夫用兵者能审时定势,以计代战,只需望见刘玄德大纛,便立即便宜施行,遣信使单骑走马求援各军。”
高干将信将疑,犹豫道:“如有援军至,遭刘玄德半道击败,那当如何?”
“敢问诸将救援不力,反被刘备所擒,与将军何干?!”
许攸不禁诧异道。
鄃县都被刘玄德率军围困,顶多也就能在城墙擂鼓助威,摇旗呐喊了。
何况刘备用兵善奇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要是率部出城又遇到麴义旧事,那将如何是好,面对这样的流矢,穿铠甲戴兜鍪也没用。
高干要去救就自己去,他许攸可不想像麴义一样,中矛矢毙命而死。
高元才听罢,忍不住皱眉。
他怎么说也是袁公的外甥,怎么能这样坑诸将,贪生怕死将来还有什么脸面见袁公?
就在这时,凌乱的脚步响起,袁军斥候什长身上染尘土,神色惊恐般前来传报。
“前军急报!”
“在十余里外的北面,青州军旌旗拂日蔽天,兵卒横槊,如同洪流倾泻而来,最前方的士卒还高擎一面迎风飘扬的‘劉’字麾旗。”
“我军斥候与敌骑交战大败而溃,青州骑兵三马一骑疾速追杀,我斥候折损不下百骑。”
“以敌骑速度推测,不到半个时辰,骑军便可先至兵临城下。”
高干闻言瞪圆了双眼,将心里震撼,脱口而出道:“怎么说到刘玄德,他就来了。”
“快快备马,送信求援!不要让青州骑兵拦截了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