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

  金銮殿内。

  文武百官列于两侧,武曌高坐在龙椅之上,一双凤眸带着无尽的威严。

  百官正在上朝,照例上奏。

  上官婉儿站在武曌身边,心思却早就飞到了前线。

  忽然。

  金銮殿外。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陛下!”

  “前线八百里紧急军情!”

  此话一出。

  百官齐齐震动,就连武曌的双眸,也骤然一变。

  前线……军情到了!

  她压下内心的激动,沉声道,“传!”

  很快。

  在百官的注目下,传令兵大踏步的走了上来。

  他朝武曌单膝跪下,高高举起一本奏折,声音也随之响起。

  “报!”

  “启奏陛下,温侯王鑫叛变,前线大军的战略意图全都暴露在匈奴人的眼中,匈奴避而不战,我军难以寸进!”

  “嫖姚校尉高阳,率八百亲卫去抓舌头,四天未归,恐遭不测!”

  “还请陛下速速定夺!”

  轰!

  此话一出。

  就宛若风暴一般,骤然席卷整个金銮殿,令文武百官全都齐齐愕然不已。

  投奔大乾被封为温侯的王鑫叛变,前线局势紧张,高阳……也不知所踪了?

  武曌闻言,更是猛然站了起来,一张矜贵的脸色变的极为难看。

  “什么?”

  “温侯王鑫叛变,前线大军陷入僵持,高大人抓舌头,失踪了四天之久?”

  她差点身子不稳,倒了过去。

  这两个消息于她而言,每一个都是巨大的风暴,尤其是后者!

  上官婉儿脑袋嗡的一下,满脑子只剩那一句,高阳失踪,恐遭不测。

  她身子骤然趔趄,眼底带着前所未有的慌乱。

  “呈上来!”

  武曌深吸一口气,压下内心翻滚的情绪,命人将奏折呈了上来。

  她打开一看,上面写的十分清楚,也让她的脸色更加难看。

  她没想到,前线局势这般不妙,并且连高阳都失踪了四天。

  八百人居然要在沙漠突袭匈奴!

  这时。

  百官也如炸开了锅一般。

  卢文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匈奴狡诈,纵我大乾有更为先进的武器,但匈奴避而不战,这能有什么办法?”

  “此举,殊为不智啊!”

  他满脸痛心。

  闫征则出声道,“高大人乃国之栋梁,他若落在匈奴手中,这对我大乾来说,可极为不利。”

  崔星河也愣住了。

  他没想到,高阳竟抓舌头失踪了,按理来说,抓舌头不是一件极为轻松简单之事吗?

  并且高阳的八百人,那可都武装到了牙齿,又是匈奴人,又是铁矿兵的,其待遇堪称军中第一。

  难道是出了什么变故?

  崔星河暗自思忖。

  武曌脸色更冷了。

  虽然百官说的很含蓄,但她却听的很明白,这话里话外,全是在责怪她。

  朝中主和派,就如找到了发泄口一般,全都纷纷站了出来,这让武曌听的心里极为烦躁。

  她冷声道,“够了!”

  “这一战必须打,否则我大乾只会令匈奴与三国慢慢蚕食,现在前线大军还未后撤,尔等再说什么丧气话?”

  武曌动怒之下,百官齐齐噤声。

  “退朝!”

  说完,武曌直接起身,朝后殿走去。

  御花园内,百花争艳,但武曌却毫无欣赏的心思。

  思虑片刻后,武曌深吸一口气出声道。

  “拟旨!”

  “传令!”

  “朕不懂排兵作战,亦不懂兵法,再者前线战局,一触即变,因此前线军事,一律由定国公自行定夺,是战是和,无需向朕禀报!”

  武曌很快下了命令。

  她不是喜欢指手画脚的人,既然决定了高天龙为主将,那她能给的,唯有绝对的信任。

  “另外传话给定国公,不惜一切代价,搜寻高阳的下落!”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武曌深吸一口气,又下了命令,说这番话时,她拳心攥紧,显然内心极不平静。

  很快。

  传令兵自长安前往前线,送传武曌的命令。

  上官婉儿担忧的道,“陛下,高阳……他不会真的落在匈奴人之手了吧?”

  武曌闻言,摇了摇头。

  “情报上说高阳本想出奇兵,对匈奴展开一场大迂回突袭,但却被定国公否了,转而让他抓几个舌头。”

  “现在到底是抓舌头失踪,还是不听军令,对匈奴人展开了突袭,一切尤未可知,但高阳这小子身为大乾第一毒士,生性谨慎,应当不会有事的。”

  上官婉儿沉默着,没有说话,一双眸子仍旧带着担忧。

  武曌这也是安慰上官婉儿的话,她内心也很担心,甚至想骂高阳一顿。

  区区八百人,敢对匈奴展开大迂回突袭?

  这胆子……也太大了!

  武曌心底烦闷,一是担心高阳,二则是担忧前线战局。

  她心底知道,这个消息一出,整个长安城又不会平静。

  朝中主和派,将会朝她上嘴脸,展现他们的语言艺术了。

  与此同时。

  黄沙漫天,夕阳似血。

  高阳率领着他的八百亲卫,一路辗转奔袭,就如一股黑色的钢铁洪流,在大漠内奔袭了足足七日,终于在黄昏时分,远远看到了数里之外的匈奴营帐。

  “高大人,前面应该就是匈奴大单于祖父所在的老巢了。”

  “这消息,小人确认过许多遍,应不会出错。”

  山丘后,朴多走上前,朝着高阳恭敬的说道。

  他的眼底,带着一抹振奋。

  高阳扫了扫朴多,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自大乾中军大营出来后,朴多就轻车熟路的找到了自己亲族所在的地方。

  在那,高阳展开了第一次突袭,效果极好。

  并且朴多这人,太想进步了,对待自己的亲族,那威逼利诱的手段,以及一些酷刑,他一个**都觉得有些**。

  但通过这些手段,也成功的获得了周遭好几个匈奴部落的行踪,当然最大的一条鱼,当属匈奴单于祖父所在的老巢。

  高阳内心一阵感慨。

  不论在哪个世界,一个一心想进步的人,真是可怕啊!

  但高阳开口道,“若真让本将逮到了大鱼,你小子就等着发财吧。”